打破我們日常按部就班的,是關於在大海彼岸的官軍,再度失利的消息。
之前的先遣人馬幾乎毫無妨礙和折損的登岸,並在當地官民的配合下,建立其足夠的縱深控製區。
於是呼,那些原本正當生病、水土不服中的軍將們,就不免忘了先前的風險和危機,紛紛從病榻上拖著抱恙之身,積極表示響應朝中號召,表現出某種沒有條件,也要努力創造條件為國盡忠的大無畏精神,組成二路討伐人馬,一船又一船的奔赴對岸而去。
不過這次僅僅隻是失利而已,並沒有先前的全軍覆滅那麽糟糕,隻是官軍在安遠州的再度進軍中,遭到重要的挫折,雖然前路沒有遇到多少抵抗的力量。
卻是在後方出了變亂,一隻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不明武裝,幾乎是一夜之間襲奪了官軍登陸的大沙港城,雖然人員傷亡寥寥,並且在來自水師船上的海兵隊的配合下,最終擊退了犯敵。
但是設在當地的糧台,卻被人裏應外合給燒了,這個消息一旦傳開,數萬軍隊不免人心惶惶起來,甚至生出變亂來。
因此,暗中派出信使乘坐最快的官船,緊急從尚有積餘的天南這裏,調遣過去先行救急,於是在雞飛狗跳的收刮了一通之後,我這隻補充完畢的團練,幸運或者不幸的,再次成為押運隊。
經過了幾次的補充和裝備,以及“剿匪”的曆練,我這支人馬,總算是再次鳥槍換炮,改頭換麵了一回。
更關鍵的是,我從糧台大使甘權那裏,轉手接收了大量官軍的剩餘物資,沒錯,就是剩餘物資。
相比,北朝那些充斥著骨瘦如柴、衣裳襤褸的炮灰之流的藩鎮們,南朝的官軍那真可謂是財大氣粗的多,開撥調遣的各色費用物資不說,光是糧餉輜重都是按照數月半年的亢餘上限,先行發送,又令地方按照比例和配額,酌情增補損益,
因此,同樣規模和配備的軍隊,開撥調動的成本,大梁也要遠高於北地,這也是那些反對北伐者的一個重要理由。
雖然飄沒在半路上的,正常非正常的損耗委實士不少,但除了少數交通實在不便或事環境惡劣的邊遠地區,官軍鮮有輸供不濟之虞,常年下來,每次戰後往往都有相當不在計劃內的剩餘物資,處理給那些軍從商,這也是一項傳統。
理論上,除了班師官軍的隨身甲械軍器之外,從傳統的袍服被褥行帳到工具繩索鐵釘等各種零碎物件,幾乎是不分新舊與否,一並打包競投分銷出去。
然後,再經過商人的渠道,低價處理給那些三流的地方部隊,或是藩家的私募武裝,各種義從序列,也是不錯的生意。
但是實際上就算是軍械之類,也不是無法可想,隻要能夠給出足夠的代價,據說有專人提出過相應的論證,出征在外適當比例的飄沒,也有利於國中軍工產業的興盛和軍中裝備更新換代雲雲。
因此除了傳統的刀劍弓槍類兵器外,我還得到了大量以報廢為名,還沒有怎麽使用過的軍隊製式的火銃,雖然南朝大多數官軍,不怎麽看得上火銃的威力,但是還是按照萬一的用途來編列配備。
於是等打完天南城,軍中的度支使和倉曹判官,就突然發現這些火銃,大都因為保管不善長了鏽斑而列入待處理的不合格軍品。
隻是對我來說這批軍銃,雖然質量上談不上多麽出色,更沒法和我家那批手工自製品相提並論,但是勝在管徑統一,彈藥獲取方便,隻要在擊發裝置上改造一下就可以繼續使用。
甚至還給我弄到兩門小炮,在海兵隊中安置在特製大舢板上,用作掩護登岸作戰,最後沒發過幾炮就,以搬運不甚落水,鏽蝕不堪用為由,歸入報廢融化重鑄的序列中,然後以廢銅的價格轉到我手中。
這種發射一斤彈丸,遠及五百步到八百步的銅胎鐵心炮,結構極為簡單,就是一根厚管加上閉栓,用得還是老式引線,一匹馬馱著或是兩個人就可以抬著走,不過總算讓那一組呆在我軍中的前神機軍炮手,擺脫了隻能拿刀兵擺擺樣子的無用武之地。
白兵隊和矛隊都被擴張到每隊五個火,約一百五十人,另配十名駕車牽挽照看牲口的雜役,已經接近官軍的編配。
銃隊和射聲隊則達到一百二十人,同樣另配十名駕車牽挽照看牲口的雜役,主要是從天南當地招募的無家室丁口牽累的青壯。
其中矛隊基本可做到人手一件鎖子背心,一隻長杆加三隻備換矛頭,一把防身短刀的三件套,必要的時候,作為其中的前隊和排頭兵,則多套一件長身環甲,以加強防護。
白兵隊則是帶臂套的半身鏈甲,軍用製式的厚背長刀和包鐵軍盾,其中又分為結陣用的長排和仰攻的手牌,各占****之分。
而銃隊和射聲隊,則統一換上某種簡易式的帛甲,也就是船帆用的厚布,剪裁成的馬甲式外套,對於遠處的箭矢和普通刀劍,有一定防護能力,其他配備不變。
雖然新舊不一,但是至少足夠防護,老兵多一雙護肩和下擺,士官還有諸如護心鏡。前擋等金屬貼片的加強。
至於原本的皮套子或是半身鑲甲之類,雜七雜八的護具,都淘汰給了輜重隊之屬。
最後編成白兵隊四支,矛隊五支,射聲隊三隊,銃隊六隊,共計兵額兩千出頭,其中每個兵種都有一個重點隊,也就是熟練士兵過半的特別隊,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拉出一部分人來,獨立擴充成新編製。
而直屬序列的教導隊,編製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隻是優先補足人員,依舊是全部以馬代步,隻是大半步戰,少量馬軍而已,格外加強了斥候的力量而已,穿的是半身胸甲,人人都配給單發或是雙發的短銃,或是一具手弩。
標兵隊則被有限的加強,從其他隊裏抽調一些熟手,按照矛手,白兵,射聲和銃手混合編製,成一個示範性的百人戰團,然後將唯一新置的炮組,也配備其中,算是我以火器為核心的新式戰法、戰術,第一試驗部隊,繼續存在著。
在此之外,我又另設一部,充作後備人員兼輔助役的預備營,用來安置那些不夠合格的留用人員,在大概八百人的預備營裏,隻有少數人有護具,其他都是無甲簡單持兵而已。
隻是為了擴充和裝備他們,我所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的。
不要說其他的光是這些人馬,在路上人吃馬嚼的維持費用,每天都要流水一般的花掉上千緡金錢,其中隻有一小部分能夠從糧台和其他途徑,得到實物形式的補充,其他的就得我自個來掏腰包,來維持日常了。。
說實話騎在高過人身的馬背上,看著前麵成片拉長明晃晃的盔頂和彩色流蘇,我也很有些誌得意滿的錯覺。
再這個亂世大背景下,果然是手下有兵,才有權柄和機遇,才有相應的安全感啊。
由於我原本設計來,作為肩章、領章和臂章的日常徽記,在戰地作為敵我階級識別的標識,實在太小了,隻能日常作訓用。
因此我考慮到從大流的複古做法,用目標更顯眼的帽盔,來作為本部的戰場識別標誌,
主要考慮濕潤炎熱的南方作戰需要,初步定下來兩種式樣。
一種類似西部牛仔的寬邊帆布軟帽,提供日常和輕裝行進的絕大多數需要,在塗上一層防水膠質後,就能發揮簡單遮陽擋雨的效果;是我直接找糧台大使管理下的軍中裁縫匠,按照圖樣縫製出來的。
這種帽子反響最好的居然是射聲隊和銃隊的士兵,帽子寬邊也可以為這些需要視力和眼界的士兵,遮擋影響視線的光照和提供某種蔭涼。
另一種則是類似碟型的扁邊尖笠盔,卻是在天南軍的武庫裏找到的兩千多頂,作為戰時的基本防護配置。
硬質碟邊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流到臉上影響視線,在後腦位置焊上一圈加固的防護鐵邊,墊上棉襯,再在加上幾片布,構成某種防曬透氣的頸簾。
也是實而不惠的方案,隻是行進起來成群結隊的布片飄舞,恍然回到了抗日戰爭時代。不過初步配發下去後,士兵們的反應出奇良好,說是不用再當心鐵盔被太陽曬的滾燙生疼了,我也隻好把這一點審美上的遺憾,暫時拋在腦後。
普通士兵的帽盔上沒有任何裝飾,而老兵和士官的身份標識,則是係在上麵用不同顏色的流蘇來辨認,軍官則在帽盔多一個纓子,同樣用不同顏色來區分界別。
我可沒有那麽鳥羽和馬鬃、狐尾,來cos一下古典軍國主義的美型範兒,就隻能用這種半吊子的替代方案,絲滌和染料可比這些東西好入手的多。
至於輔兵嘛,那就隻有一頂雨笠了,不過可以按照雨笠上的簡單塗色,來分辨階級和序列。然後每人帶一柄長斧外加幾具短斧,或是幾隻短矛,近距離投擲或是肉搏格鬥之用。
隻是他們站在一起的時候,我偶爾會想起,當初玩全戰係列初代作品《幕府將軍》的時候,那種價格低廉名為足輕的可憐炮灰,對照我現在所遵從的南朝幕府,難道這真是某種曆史趣味的巧合。
於是我們這隻“龍州團左”,拉出去亮相了幾次後,得到了一個相當直觀的新綽號,“帽簾子兵”,
這也就是作為雜流部隊的為數不多的好處之一,若是正規的官軍,從服裝顏色到儀容配備都有各種條條框框,卻是沒有辦法那麽隨心所欲的,充斥著個人風格和惡意趣味的。
之前的先遣人馬幾乎毫無妨礙和折損的登岸,並在當地官民的配合下,建立其足夠的縱深控製區。
於是呼,那些原本正當生病、水土不服中的軍將們,就不免忘了先前的風險和危機,紛紛從病榻上拖著抱恙之身,積極表示響應朝中號召,表現出某種沒有條件,也要努力創造條件為國盡忠的大無畏精神,組成二路討伐人馬,一船又一船的奔赴對岸而去。
不過這次僅僅隻是失利而已,並沒有先前的全軍覆滅那麽糟糕,隻是官軍在安遠州的再度進軍中,遭到重要的挫折,雖然前路沒有遇到多少抵抗的力量。
卻是在後方出了變亂,一隻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不明武裝,幾乎是一夜之間襲奪了官軍登陸的大沙港城,雖然人員傷亡寥寥,並且在來自水師船上的海兵隊的配合下,最終擊退了犯敵。
但是設在當地的糧台,卻被人裏應外合給燒了,這個消息一旦傳開,數萬軍隊不免人心惶惶起來,甚至生出變亂來。
因此,暗中派出信使乘坐最快的官船,緊急從尚有積餘的天南這裏,調遣過去先行救急,於是在雞飛狗跳的收刮了一通之後,我這隻補充完畢的團練,幸運或者不幸的,再次成為押運隊。
經過了幾次的補充和裝備,以及“剿匪”的曆練,我這支人馬,總算是再次鳥槍換炮,改頭換麵了一回。
更關鍵的是,我從糧台大使甘權那裏,轉手接收了大量官軍的剩餘物資,沒錯,就是剩餘物資。
相比,北朝那些充斥著骨瘦如柴、衣裳襤褸的炮灰之流的藩鎮們,南朝的官軍那真可謂是財大氣粗的多,開撥調遣的各色費用物資不說,光是糧餉輜重都是按照數月半年的亢餘上限,先行發送,又令地方按照比例和配額,酌情增補損益,
因此,同樣規模和配備的軍隊,開撥調動的成本,大梁也要遠高於北地,這也是那些反對北伐者的一個重要理由。
雖然飄沒在半路上的,正常非正常的損耗委實士不少,但除了少數交通實在不便或事環境惡劣的邊遠地區,官軍鮮有輸供不濟之虞,常年下來,每次戰後往往都有相當不在計劃內的剩餘物資,處理給那些軍從商,這也是一項傳統。
理論上,除了班師官軍的隨身甲械軍器之外,從傳統的袍服被褥行帳到工具繩索鐵釘等各種零碎物件,幾乎是不分新舊與否,一並打包競投分銷出去。
然後,再經過商人的渠道,低價處理給那些三流的地方部隊,或是藩家的私募武裝,各種義從序列,也是不錯的生意。
但是實際上就算是軍械之類,也不是無法可想,隻要能夠給出足夠的代價,據說有專人提出過相應的論證,出征在外適當比例的飄沒,也有利於國中軍工產業的興盛和軍中裝備更新換代雲雲。
因此除了傳統的刀劍弓槍類兵器外,我還得到了大量以報廢為名,還沒有怎麽使用過的軍隊製式的火銃,雖然南朝大多數官軍,不怎麽看得上火銃的威力,但是還是按照萬一的用途來編列配備。
於是等打完天南城,軍中的度支使和倉曹判官,就突然發現這些火銃,大都因為保管不善長了鏽斑而列入待處理的不合格軍品。
隻是對我來說這批軍銃,雖然質量上談不上多麽出色,更沒法和我家那批手工自製品相提並論,但是勝在管徑統一,彈藥獲取方便,隻要在擊發裝置上改造一下就可以繼續使用。
甚至還給我弄到兩門小炮,在海兵隊中安置在特製大舢板上,用作掩護登岸作戰,最後沒發過幾炮就,以搬運不甚落水,鏽蝕不堪用為由,歸入報廢融化重鑄的序列中,然後以廢銅的價格轉到我手中。
這種發射一斤彈丸,遠及五百步到八百步的銅胎鐵心炮,結構極為簡單,就是一根厚管加上閉栓,用得還是老式引線,一匹馬馱著或是兩個人就可以抬著走,不過總算讓那一組呆在我軍中的前神機軍炮手,擺脫了隻能拿刀兵擺擺樣子的無用武之地。
白兵隊和矛隊都被擴張到每隊五個火,約一百五十人,另配十名駕車牽挽照看牲口的雜役,已經接近官軍的編配。
銃隊和射聲隊則達到一百二十人,同樣另配十名駕車牽挽照看牲口的雜役,主要是從天南當地招募的無家室丁口牽累的青壯。
其中矛隊基本可做到人手一件鎖子背心,一隻長杆加三隻備換矛頭,一把防身短刀的三件套,必要的時候,作為其中的前隊和排頭兵,則多套一件長身環甲,以加強防護。
白兵隊則是帶臂套的半身鏈甲,軍用製式的厚背長刀和包鐵軍盾,其中又分為結陣用的長排和仰攻的手牌,各占****之分。
而銃隊和射聲隊,則統一換上某種簡易式的帛甲,也就是船帆用的厚布,剪裁成的馬甲式外套,對於遠處的箭矢和普通刀劍,有一定防護能力,其他配備不變。
雖然新舊不一,但是至少足夠防護,老兵多一雙護肩和下擺,士官還有諸如護心鏡。前擋等金屬貼片的加強。
至於原本的皮套子或是半身鑲甲之類,雜七雜八的護具,都淘汰給了輜重隊之屬。
最後編成白兵隊四支,矛隊五支,射聲隊三隊,銃隊六隊,共計兵額兩千出頭,其中每個兵種都有一個重點隊,也就是熟練士兵過半的特別隊,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拉出一部分人來,獨立擴充成新編製。
而直屬序列的教導隊,編製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隻是優先補足人員,依舊是全部以馬代步,隻是大半步戰,少量馬軍而已,格外加強了斥候的力量而已,穿的是半身胸甲,人人都配給單發或是雙發的短銃,或是一具手弩。
標兵隊則被有限的加強,從其他隊裏抽調一些熟手,按照矛手,白兵,射聲和銃手混合編製,成一個示範性的百人戰團,然後將唯一新置的炮組,也配備其中,算是我以火器為核心的新式戰法、戰術,第一試驗部隊,繼續存在著。
在此之外,我又另設一部,充作後備人員兼輔助役的預備營,用來安置那些不夠合格的留用人員,在大概八百人的預備營裏,隻有少數人有護具,其他都是無甲簡單持兵而已。
隻是為了擴充和裝備他們,我所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的。
不要說其他的光是這些人馬,在路上人吃馬嚼的維持費用,每天都要流水一般的花掉上千緡金錢,其中隻有一小部分能夠從糧台和其他途徑,得到實物形式的補充,其他的就得我自個來掏腰包,來維持日常了。。
說實話騎在高過人身的馬背上,看著前麵成片拉長明晃晃的盔頂和彩色流蘇,我也很有些誌得意滿的錯覺。
再這個亂世大背景下,果然是手下有兵,才有權柄和機遇,才有相應的安全感啊。
由於我原本設計來,作為肩章、領章和臂章的日常徽記,在戰地作為敵我階級識別的標識,實在太小了,隻能日常作訓用。
因此我考慮到從大流的複古做法,用目標更顯眼的帽盔,來作為本部的戰場識別標誌,
主要考慮濕潤炎熱的南方作戰需要,初步定下來兩種式樣。
一種類似西部牛仔的寬邊帆布軟帽,提供日常和輕裝行進的絕大多數需要,在塗上一層防水膠質後,就能發揮簡單遮陽擋雨的效果;是我直接找糧台大使管理下的軍中裁縫匠,按照圖樣縫製出來的。
這種帽子反響最好的居然是射聲隊和銃隊的士兵,帽子寬邊也可以為這些需要視力和眼界的士兵,遮擋影響視線的光照和提供某種蔭涼。
另一種則是類似碟型的扁邊尖笠盔,卻是在天南軍的武庫裏找到的兩千多頂,作為戰時的基本防護配置。
硬質碟邊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流到臉上影響視線,在後腦位置焊上一圈加固的防護鐵邊,墊上棉襯,再在加上幾片布,構成某種防曬透氣的頸簾。
也是實而不惠的方案,隻是行進起來成群結隊的布片飄舞,恍然回到了抗日戰爭時代。不過初步配發下去後,士兵們的反應出奇良好,說是不用再當心鐵盔被太陽曬的滾燙生疼了,我也隻好把這一點審美上的遺憾,暫時拋在腦後。
普通士兵的帽盔上沒有任何裝飾,而老兵和士官的身份標識,則是係在上麵用不同顏色的流蘇來辨認,軍官則在帽盔多一個纓子,同樣用不同顏色來區分界別。
我可沒有那麽鳥羽和馬鬃、狐尾,來cos一下古典軍國主義的美型範兒,就隻能用這種半吊子的替代方案,絲滌和染料可比這些東西好入手的多。
至於輔兵嘛,那就隻有一頂雨笠了,不過可以按照雨笠上的簡單塗色,來分辨階級和序列。然後每人帶一柄長斧外加幾具短斧,或是幾隻短矛,近距離投擲或是肉搏格鬥之用。
隻是他們站在一起的時候,我偶爾會想起,當初玩全戰係列初代作品《幕府將軍》的時候,那種價格低廉名為足輕的可憐炮灰,對照我現在所遵從的南朝幕府,難道這真是某種曆史趣味的巧合。
於是我們這隻“龍州團左”,拉出去亮相了幾次後,得到了一個相當直觀的新綽號,“帽簾子兵”,
這也就是作為雜流部隊的為數不多的好處之一,若是正規的官軍,從服裝顏色到儀容配備都有各種條條框框,卻是沒有辦法那麽隨心所欲的,充斥著個人風格和惡意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