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不可一日無主,朝廷也不能沒有領頭羊,當下安童重傷生死不明,顯然已經不能理事。而李思衍在昨夜的動亂中不知所蹤,但大家皆知其是凶多吉少,於是鐵穆耳命不忽木暫代中書省事,協助處理朝政。他又看看其它各部省官員,心中暗自歎氣。
鐵穆耳十分清楚朝廷中的內情,各部省的主官皆是由蒙古人擔任,色目人和漢人隻能作為左官。而身居要職的蒙古官員識字的人都不多,行事也是簡單粗暴,對於經世濟民可以說一竅不通,以致他們全要依仗手下的色目和漢人官員協助打理。
現在那些漢臣在昨夜動亂中死傷甚重,就是僥幸活下來的人估計也都躲了起來,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估計打死都不會露頭兒了。所以當下權職最重的中書省基本就陷入癱瘓了,朝廷運轉肯定大受影響,可一時間也無良策,隻能矬子裏拔將軍,從怯薛中和賦閑的勳貴中選了些人充任。
火線獲得提拔,驟然獲得高位的一幫人上殿謝恩,可臉上沒有驚喜,隻有迷茫和不安。別看他們一個個平日鮮衣怒馬,趾高氣揚,可早非當年隨著鐵木真汗打天下時的親軍了,也比不上追隨忽必烈汗平定天下的宿衛軍。
昔日怯薛軍中一個做飯的廚子,養馬的馬夫,訓鷹的奴隸都有理政治軍之才的儲才之地,而是褪化成了勳貴子弟謀求權力的階梯,是鑽營之徒想要跨越階層的捷徑,是那些在上流社會養尊處優的達官貴人們的掛職之地。
平日這些草包在一眼看不到邊的宮殿樓閣裏麵生活的皇親國戚,他們在數以千計的宮廷侍衛、宦官與宮女的簇擁之下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值宿時披甲挎弓跟著大汗車駕旁做做樣子還行,可而今要真刀真槍上陣廝殺,處理複雜的局麵皆難以勝任,隻能說是略勝於無,充充朝廷的門麵而已。鐵穆耳也對他們的能力心知肚明,並沒有指望他們能扭轉乾坤,領兵前去廝殺。
議過迫在眉睫的事項,一些大臣領旨出宮辦事,大多數人仍留在殿上,可大汗並沒有退朝,他們也隻能留在此。瞅著大汗變幻不定的臉色,偷著瞥一眼就趕緊低下頭,眾人誰也不敢出聲,擔心引火燒身,成了大汗的出氣筒。聽著殿外一陣猛過一陣的炮聲,他們也是坐立不安。
想想當下的局麵,鐵穆耳看向階下眾人眼中的目光露出怨毒之色,當初自己在南朝兵至大都外圍之時就欲前往上都避一避,而那些漢臣們也力主保存實力返回北地,利用廣闊的草原與敵周旋,積蓄力量來日東山再起,困守孤城等待援兵就是死路一條。
可就是殿下這幫‘自家人’舍不得中原花花世界,不願意再回貧瘠苦寒的草原,說什麽擔心在敵軍兵臨城下之時,大汗一出都城,就會有難以預測的危險,因而認為在外圍既陷的情況下,朝中君臣應該在京城之內死守待援,以避免重演“金宣宗南奔之前事”。
金宣宗是金朝的皇帝,這人被頻繁從蒙古草原進犯的元太祖成吉思汗打怕了,決意離開京城中都,南遷黃河以南的汴梁,致使黃河以北人心動搖,很快陷於敵手,而金朝滅亡的曆史命運就此注定。
所以在他們看來,自己正在步金宣宗的後塵。安童也哭諫:“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棄之?臣等願率軍民及諸怯薛歹出城迎戰,願陛下固守京城!”然而,現在南軍切斷了所有入衛的通路,也斷絕了自己‘巡視西北’的活路,
若是殿上這幫人知道會是現下的局麵,恐怕早就遠遁草原了。而當下他們又能否肯血灑沙場,與城池共存亡呢?鐵穆耳不大相信,戰死絕不是養尊處優的權貴和達官貴人們的首選,那麽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鐵穆耳腦中突然浮起了後蜀國的花芯夫人嘲諷君主孟昶降宋所寫的這首詩。應該何去何從?是戰,還是降?這是一個不易選擇的難題。
投降,連弱女子也看不起這種奴顏婢膝、搖尾乞憐的行為隻會貽笑千古。鐵穆耳雖然在某些時候會表現出怯懦,但自己畢竟是成吉思汗的子孫,那種睥睨天下的傲氣已經刻在骨子裏,自己絕不可能向昔日的手下敗將投降,哪怕自己內心最為困頓的時候,投降也不曾想過。可下邊這些人隻怕不會與自己想法一致,讓他看向身邊人的眼神又陰毒了幾分。
“稟大汗,安西王遣人來報,北城安貞門被敵軍炮火所毀,城牆坍塌數十步,敵先登軍已經入城!”正當鐵穆耳遐想連篇的時候,一個內侍神情慌張的進殿,方臣右連忙下階迎上去,其在他耳邊低語幾句。這位經曆過官場狂風驟雨的大宦官也麵色凝重起來,匆匆回到禦座邊向大汗稟告道。
“什麽北城被攻破?!”鐵穆耳驚詫地起身,腿在禦幾上狠狠的撞了一下,可顧不得錐心的酸痛反問道。
“安西王是如此稟報的!”方臣右點點頭道。
“阿難答不是誇下海口,有他在南軍休想踏進城池一步嗎?這才僅僅兩個時辰就失守了!”鐵穆耳仍然不敢相信地道。
他說話的聲音很大,殿上的眾臣皆聽得清清楚楚,有的人惶恐不已轉身就要跑,有的人麵如土色滿是懊惱之色,還有的人口中喃喃自語一樣不敢相信,短暫的震驚後便是不顧規矩的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平靜的大殿上就像落了一群烏鴉呱噪不已。
眾人與鐵穆耳此時的想法一樣,大都城城牆高深,厚達七、八丈,便是在一邊看著讓他們挖,沒有十天、半個月也無法將城牆挖開個窟窿,況且還有幾十萬大軍在上邊看著。且城中儲存著上百萬石的糧食,想著耗上一年半載總沒有問題,即便是糧草耗盡,也堅信最後一個餓死的才是自己。可怎麽就這麽快就被南軍將城門攻破殺入城中?
“肅靜……”喧鬧中突然一聲尖利的呼喝聲在大殿中回蕩,眾人急忙向上望去,隻見內府大總管方臣右目光犀利的掃過,他們急忙各自回位低頭閉嘴。
“大汗有諭:戰事緊急,各省、部、院屬官即刻回衙,召集官吏和屬兵人等抗擊敵軍。務必恪盡職守,盡職盡忠,以報皇恩!”大殿中靜了下來,方臣右輕咳一聲,高聲宣諭道。
“臣等遵諭!”眾臣紛紛領命高聲道。
“大汗有諭:著駙馬汪古衛都萬戶蒲察兒為樞密院副使,領本部人馬,兼領宗仁衛諸軍據守皇城,護衛京畿中樞要地!”
大都城作為全國的政治中樞,是以金碧輝煌的皇室宮殿為中心營造的。皇城位於都城的中部與南部,圍牆的範圍廣達二十裏。宮城亦在其中,北麵有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中書省,東麵有中央直屬最高軍事指揮機構樞密院,西北方向有負責監察各級官吏的禦史台。城中還有翰林院國史院,國子監等權威的文化機構。
臨陣換將本是大忌,但皇城作為是蒙元朝廷的中心之地,也是宮城的最後一道防線。但是昨夜守衛皇城的宗仁衛卻無大汗旨意擅自放亂軍入城,顯然引起了大汗的警惕,也失去了大汗的信任,臨陣換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臣遵命!”蒲察兒施禮領命道。
緊接著方臣右又通宣了幾條口諭,這些除了著令安西王阿難答的口諭措辭嚴厲外,其它的皆是充滿安撫和鼓勵之意,不僅許下封官晉爵的重諾,還從內庫撥出真金白銀賞賜眾軍,用以激勵軍將誓死奮戰。
眾臣紛紛告退,鐵穆耳留下不忽木和闊裏吉思兩位親信重臣在宮中值守,轉眼間大殿中人去屋空,在搖曳的燭火下隻留下幾個形單影離的身影,顯得無比淒涼。“陪朕到殿外看看吧!”好一會兒鐵穆耳才輕聲道。
“是,大汗!”方臣右攙起彷佛失去了力氣的大汗言道。
鐵穆耳在僅剩的兩位心腹重臣和方臣右陪伴,一群親衛簇擁下走出大明殿,站在門外向北遙望。殿宇是建在高台之上,可以總覽全城景象,可此時整個城池皆籠罩在烏雲般的硝煙之下,地麵上落了厚厚一層黑灰,讓昔日光豔的大殿暗然失色,即便初升的太陽也在爆炸的閃光中失去了光芒,就像一盞行將油幹脂枯的燭火飄在空中,彷佛隨時會熄滅一般。
“能守得住嗎?”雖然看不清戰場上的情形,可鐵穆耳依然可以感知到戰鬥的慘烈,昔日雄偉的城樓有的已經傾倒,有的化作衝天的火炬,整個城垣彷佛都在燃燒,廝殺聲和爆炸聲不絕於耳,不斷向南推進的火線昭示著守軍在節節後退,這讓他殘存的的最後信心也在一點點的崩塌……
鐵穆耳十分清楚朝廷中的內情,各部省的主官皆是由蒙古人擔任,色目人和漢人隻能作為左官。而身居要職的蒙古官員識字的人都不多,行事也是簡單粗暴,對於經世濟民可以說一竅不通,以致他們全要依仗手下的色目和漢人官員協助打理。
現在那些漢臣在昨夜動亂中死傷甚重,就是僥幸活下來的人估計也都躲了起來,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估計打死都不會露頭兒了。所以當下權職最重的中書省基本就陷入癱瘓了,朝廷運轉肯定大受影響,可一時間也無良策,隻能矬子裏拔將軍,從怯薛中和賦閑的勳貴中選了些人充任。
火線獲得提拔,驟然獲得高位的一幫人上殿謝恩,可臉上沒有驚喜,隻有迷茫和不安。別看他們一個個平日鮮衣怒馬,趾高氣揚,可早非當年隨著鐵木真汗打天下時的親軍了,也比不上追隨忽必烈汗平定天下的宿衛軍。
昔日怯薛軍中一個做飯的廚子,養馬的馬夫,訓鷹的奴隸都有理政治軍之才的儲才之地,而是褪化成了勳貴子弟謀求權力的階梯,是鑽營之徒想要跨越階層的捷徑,是那些在上流社會養尊處優的達官貴人們的掛職之地。
平日這些草包在一眼看不到邊的宮殿樓閣裏麵生活的皇親國戚,他們在數以千計的宮廷侍衛、宦官與宮女的簇擁之下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值宿時披甲挎弓跟著大汗車駕旁做做樣子還行,可而今要真刀真槍上陣廝殺,處理複雜的局麵皆難以勝任,隻能說是略勝於無,充充朝廷的門麵而已。鐵穆耳也對他們的能力心知肚明,並沒有指望他們能扭轉乾坤,領兵前去廝殺。
議過迫在眉睫的事項,一些大臣領旨出宮辦事,大多數人仍留在殿上,可大汗並沒有退朝,他們也隻能留在此。瞅著大汗變幻不定的臉色,偷著瞥一眼就趕緊低下頭,眾人誰也不敢出聲,擔心引火燒身,成了大汗的出氣筒。聽著殿外一陣猛過一陣的炮聲,他們也是坐立不安。
想想當下的局麵,鐵穆耳看向階下眾人眼中的目光露出怨毒之色,當初自己在南朝兵至大都外圍之時就欲前往上都避一避,而那些漢臣們也力主保存實力返回北地,利用廣闊的草原與敵周旋,積蓄力量來日東山再起,困守孤城等待援兵就是死路一條。
可就是殿下這幫‘自家人’舍不得中原花花世界,不願意再回貧瘠苦寒的草原,說什麽擔心在敵軍兵臨城下之時,大汗一出都城,就會有難以預測的危險,因而認為在外圍既陷的情況下,朝中君臣應該在京城之內死守待援,以避免重演“金宣宗南奔之前事”。
金宣宗是金朝的皇帝,這人被頻繁從蒙古草原進犯的元太祖成吉思汗打怕了,決意離開京城中都,南遷黃河以南的汴梁,致使黃河以北人心動搖,很快陷於敵手,而金朝滅亡的曆史命運就此注定。
所以在他們看來,自己正在步金宣宗的後塵。安童也哭諫:“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棄之?臣等願率軍民及諸怯薛歹出城迎戰,願陛下固守京城!”然而,現在南軍切斷了所有入衛的通路,也斷絕了自己‘巡視西北’的活路,
若是殿上這幫人知道會是現下的局麵,恐怕早就遠遁草原了。而當下他們又能否肯血灑沙場,與城池共存亡呢?鐵穆耳不大相信,戰死絕不是養尊處優的權貴和達官貴人們的首選,那麽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鐵穆耳腦中突然浮起了後蜀國的花芯夫人嘲諷君主孟昶降宋所寫的這首詩。應該何去何從?是戰,還是降?這是一個不易選擇的難題。
投降,連弱女子也看不起這種奴顏婢膝、搖尾乞憐的行為隻會貽笑千古。鐵穆耳雖然在某些時候會表現出怯懦,但自己畢竟是成吉思汗的子孫,那種睥睨天下的傲氣已經刻在骨子裏,自己絕不可能向昔日的手下敗將投降,哪怕自己內心最為困頓的時候,投降也不曾想過。可下邊這些人隻怕不會與自己想法一致,讓他看向身邊人的眼神又陰毒了幾分。
“稟大汗,安西王遣人來報,北城安貞門被敵軍炮火所毀,城牆坍塌數十步,敵先登軍已經入城!”正當鐵穆耳遐想連篇的時候,一個內侍神情慌張的進殿,方臣右連忙下階迎上去,其在他耳邊低語幾句。這位經曆過官場狂風驟雨的大宦官也麵色凝重起來,匆匆回到禦座邊向大汗稟告道。
“什麽北城被攻破?!”鐵穆耳驚詫地起身,腿在禦幾上狠狠的撞了一下,可顧不得錐心的酸痛反問道。
“安西王是如此稟報的!”方臣右點點頭道。
“阿難答不是誇下海口,有他在南軍休想踏進城池一步嗎?這才僅僅兩個時辰就失守了!”鐵穆耳仍然不敢相信地道。
他說話的聲音很大,殿上的眾臣皆聽得清清楚楚,有的人惶恐不已轉身就要跑,有的人麵如土色滿是懊惱之色,還有的人口中喃喃自語一樣不敢相信,短暫的震驚後便是不顧規矩的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平靜的大殿上就像落了一群烏鴉呱噪不已。
眾人與鐵穆耳此時的想法一樣,大都城城牆高深,厚達七、八丈,便是在一邊看著讓他們挖,沒有十天、半個月也無法將城牆挖開個窟窿,況且還有幾十萬大軍在上邊看著。且城中儲存著上百萬石的糧食,想著耗上一年半載總沒有問題,即便是糧草耗盡,也堅信最後一個餓死的才是自己。可怎麽就這麽快就被南軍將城門攻破殺入城中?
“肅靜……”喧鬧中突然一聲尖利的呼喝聲在大殿中回蕩,眾人急忙向上望去,隻見內府大總管方臣右目光犀利的掃過,他們急忙各自回位低頭閉嘴。
“大汗有諭:戰事緊急,各省、部、院屬官即刻回衙,召集官吏和屬兵人等抗擊敵軍。務必恪盡職守,盡職盡忠,以報皇恩!”大殿中靜了下來,方臣右輕咳一聲,高聲宣諭道。
“臣等遵諭!”眾臣紛紛領命高聲道。
“大汗有諭:著駙馬汪古衛都萬戶蒲察兒為樞密院副使,領本部人馬,兼領宗仁衛諸軍據守皇城,護衛京畿中樞要地!”
大都城作為全國的政治中樞,是以金碧輝煌的皇室宮殿為中心營造的。皇城位於都城的中部與南部,圍牆的範圍廣達二十裏。宮城亦在其中,北麵有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中書省,東麵有中央直屬最高軍事指揮機構樞密院,西北方向有負責監察各級官吏的禦史台。城中還有翰林院國史院,國子監等權威的文化機構。
臨陣換將本是大忌,但皇城作為是蒙元朝廷的中心之地,也是宮城的最後一道防線。但是昨夜守衛皇城的宗仁衛卻無大汗旨意擅自放亂軍入城,顯然引起了大汗的警惕,也失去了大汗的信任,臨陣換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臣遵命!”蒲察兒施禮領命道。
緊接著方臣右又通宣了幾條口諭,這些除了著令安西王阿難答的口諭措辭嚴厲外,其它的皆是充滿安撫和鼓勵之意,不僅許下封官晉爵的重諾,還從內庫撥出真金白銀賞賜眾軍,用以激勵軍將誓死奮戰。
眾臣紛紛告退,鐵穆耳留下不忽木和闊裏吉思兩位親信重臣在宮中值守,轉眼間大殿中人去屋空,在搖曳的燭火下隻留下幾個形單影離的身影,顯得無比淒涼。“陪朕到殿外看看吧!”好一會兒鐵穆耳才輕聲道。
“是,大汗!”方臣右攙起彷佛失去了力氣的大汗言道。
鐵穆耳在僅剩的兩位心腹重臣和方臣右陪伴,一群親衛簇擁下走出大明殿,站在門外向北遙望。殿宇是建在高台之上,可以總覽全城景象,可此時整個城池皆籠罩在烏雲般的硝煙之下,地麵上落了厚厚一層黑灰,讓昔日光豔的大殿暗然失色,即便初升的太陽也在爆炸的閃光中失去了光芒,就像一盞行將油幹脂枯的燭火飄在空中,彷佛隨時會熄滅一般。
“能守得住嗎?”雖然看不清戰場上的情形,可鐵穆耳依然可以感知到戰鬥的慘烈,昔日雄偉的城樓有的已經傾倒,有的化作衝天的火炬,整個城垣彷佛都在燃燒,廝殺聲和爆炸聲不絕於耳,不斷向南推進的火線昭示著守軍在節節後退,這讓他殘存的的最後信心也在一點點的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