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都統,你最早入帥府軍,任前營指揮使,今日之敗有何感想啊?”中軍大帳中,參加校閱的各部首官皆聚於此,趙昺掃視了一圈眾將,最後將目光落在了第一軍都統陳鳳林身上問道。
“屬下以為此敗非不戰不力,首先我部四天時間行軍二百餘裏,以致軍卒疲憊,有所鬆懈;其次是在內地紮營,因而營寨修的稀拉了些;再有,沒有想到夜間會有敵騎襲營,以致準備不足;還有……”昨夜第一軍的營寨被最先攻破,且是在幾無抵抗的情況下便失陷了,幸虧自己見機的快,否則就被堵在大帳中了,他瞪了眼騎一師都統餘躍才施禮解釋道。
“還有什麽,僅這些還不夠嗎?撤了他的椅子!”趙昺不待其說罷,便拍案厲聲道,“五天行軍二百裏就疲憊不堪,一軍的兵卒皆是軟腳蝦?營寨不挖壕溝,不設置拒馬,寨牆築的不到兩尺高,你是築壘紮營,還是壘雞窩?野外宿營不遣遊騎前出,營前不派斥候潛伏,就在營門派了了兩個稻草人嚇唬鳥啊!”
“陛下,屬下……屬下失職!”陳鳳林詫異的看向皇帝,而自己的椅子隨之被侍衛撤去,他隻能尷尬的立在當場,臉上如火燒一般地道。
“整日號稱自己的是‘天下第一軍’,自成軍以來立功無數,這便是你一軍的實力嗎?朕看就是一群土雞瓦狗,不堪一擊,隻會自吹自擂的樣子貨!”趙昺怒聲道。
“屬下無能,辱沒了第一軍的軍號,但第一軍的士卒們絕非土雞瓦狗,而是響當當的精兵,請陛下責罰屬下一人,勿要降罪第一軍!”陳鳳林此時已經意識到陛下是真的惱了,而自己輸的也是難看,躬身施禮咬著牙道。
“朕再三發布敕令,要爾等研究以步製騎的戰術,熟練戰法,可你練了些什麽?卻還幾次上書要做北伐蒙元的先鋒,就這個樣子朕豈敢用你!”趙昺冷笑著道,“朕擔心你連《武經總要》都忘光了,而是把心思都用在爭權奪勢上了吧!”
趙昺是真的有些生氣,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就視蒙古騎兵為勁敵,在瓊州戰馬無法渡河來攻,在江南尚有密集的水網限製騎兵的行動,他可以借勢禦敵。但進入中原就沒有這些優勢可用,要直麵蒙元騎兵的衝擊。
因此趙昺才急於再度提升火器的威力,打造一支精騎,但限於馬匹的數量,仍然難以與蒙元對攻,這就還需要步軍為主力對抗蒙元騎兵。所以他也一直在實戰中總結克騎之法,並整理成冊讓各部有針對性的加以訓練。
所謂以步製騎的戰術,主要是指步兵通過各類武器的綜合運用達到陷騎目的的戰術。陷騎戰術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結陣陷騎和設伏陷騎。
其中,結陣陷騎主要是指結為陣列後,以拒馬槍、步牌抵禦敵騎衝擊,再以弩箭遠距離殺傷騎兵人馬,待短兵相接後以刀棒類武器進行近戰搏鬥。掩護步兵的盾牌則以木為質,以革束而堅之。步兵牌長可蔽身,內施槍木,倚立於地,相當於一個小型的堡壘。貫處以鐵為索,更相勾聯,或布陣立營,拒險塞空,皆宜設之,以拒馬禦突騎,使不得騁。
這是冷兵器時代以步克騎的常用方式,早期趙昺也曾使用此些方法對抗敵騎兵,隻是火器替代了弓弩。而這也讓他想起前世很流行的槍兵克騎的論斷。但在實戰中他發現槍兵同騎兵對抗時,其死傷是要高於騎兵的。
在現實中其實馬匹的生命力是比較頑強的,趙昺發現即便當長槍刺中馬匹時,也很難直接將馬匹擊殺。此時,騎兵仍可進行衝鋒戰鬥。甚至,受傷發狂的馬匹會短時間內形成更可怕的衝擊力,再加上步兵的防護一般情況下會差於騎兵。
因此,單純從戰損比而言,步兵的傷亡是要更高的。之所以說其克製,主要還是針對騎兵的訓練成本遠高步兵而言,即使以一個騎兵換取數個步兵也是不劃算的,故此在實戰中將領一般會避免用騎兵直接衝擊結陣的槍兵陣線。
然而當初趙昺是兵微將寡,他也根本沒有底氣與蒙元騎兵那樣列槍陣對攻,因此他的以步製騎的戰術思想,對器械的依賴程度是比較重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小型堡壘的構建。因此無論是造廂車、紮硬寨、修棱堡都是出於這個原因。
當然除了構築堅固的營壘外,也還有其它克製騎兵的手段,而這些古代的先人們也早就總結出了許多可行的方法,且秉承兵不雜不利的戰鬥模式綜合運用。所以趙昺沒有不發揚‘拿來主義’的理由。
其中所謂設伏陷騎是在敵騎行進的必經之路上預設陷馬器,毀傷馬匹,延緩遲滯騎兵行動的戰術,陷騎主要的就有六種方法之多。
一為伏槍,用火煉竹槍斜埋成列埋在地中,用竹圈束住槍頭,上麵覆蓋茅草隱蔽,挽槍竹圈上係有提頭索,當提頭索被馬踏中後拽去挽槍竹圈,竹槍彈起林立,“起地三尺,賊馬無不中傷”;
二為絆索,用木樁係五丈麻索釘於地上,用青竹竿五條撐索腰,將麻索壓於地麵,並在沿途製造機括控製,當馬蹄觸動機括,撐索竹彈起麻索懸空離地三尺,絆倒馬匹;
三為馬拖,用竹削成筋火,其長數倍於筋,呈錐形,插於地麵;竹尾則用熱湯煮過,係有麻索;索尾又安扣頭,;遇馬被套後,則索尾之槍拔出地麵傷馬腹腿;
四為馬筒,在地上挖深一尺、闊三寸的陷坑,內置攢錐。當馬蹄被陷,則以攢錐刺傷其蹄踵;
五、六法稱為青阱、白阱,也就是俗稱的陷馬坑。指在草地和沙土地挖掘陷坑,坑上以芻草或種草苗覆蓋,借以欺敵以毀損馬蹄。宋代陷馬坑長約五尺,寬三尺,深四尺,坑中底部布滿削尖並用火烤的鹿角槍和竹簽,以巨字形排列。
此六法須於道路預先修設,非瞬息可成,陷阱的製作也須耗費較高的人力物力。古人又發明出所謂的‘設險八法’:
其一為踢圈,將竹圈插於馬道,上係麻索,用來套馬蹄;其二為截徑,用竹弩一張、竹簷七片、菠菱一隻,用繩索伏於馬道,當馬頭觸碰到機關,則箭發馬倒;其三為伐木,在敵騎經過的森林中預先伐木橫於道中,阻擋馬匹通行,為防止敵人下馬將木頭拖離道路,一般不將樹木伐斷,以此來延滯敵騎行動;
其四為結草,在草野之中,阻絕道路,迫使騎兵在路兩側的草野中前進,並預先將草結成繩,橫於草叢中絆倒馬匹;其五為種冰,指冬天於道路險峻或高坡峻岸、斜城陡崗處,迎風灌水,使水結成冰,則路滑無法通行;
此後兩法為裂石、斷橋,即掘斷道路橋梁阻塞通行;其八為琅琊版(狼牙板),用釘板埋於沙礫地中傷害馬匹。配合此八法用以誘敵的還有芻誘、餌誘、獻青、獻白四法,概括而言即利用飼草料、水源等對敵馬進行引誘,致使其觸發機關自投羅網。
此外還有多種小型陷馬器用以刺傷馬蹄。基礎的有六種,其一曰刺球,以鐵製球,四周有鋒;其二曰蒺藜,即鐵蒺藜,其上有鋒,並萃之以毒藥;其三曰茅針,鐵製,其形如針而稍大;其四曰鵝項,即鐵製鉤狀物,其形狀兩曲而兩頭銳利;其五曰菱角,即鐵菱角;其六曰皂角,即以鐵製成皂角形狀。
此類陷馬器,成本低廉,在使用時隻需大麵積簽插、撒擲於地麵,便可起到一定的傷馬效果,是一種成本低廉的戰法。然而其各自亦有弊端,如蒺藜錐尖較小,容易被馬踩進土裏無法刺穿馬蹄,鐵菱角、鐵皂角也有類似問題;茅針須置於板上,類似狼牙板,容易提前暴露鵝項則難以固定,被踩後容易東倒西歪,亦難以傷馬等。
除此外,還有鐵蕈、竹貯兩種針對馬蹄準備的惡毒招數。鐵蕈者上錐下平,如同木蕈,被馬踩踏不易陷入泥土中,較之上述陷馬器更容易刺穿馬蹄;竹貯則是形狀如同鼠黏的鐵球,上有六鋒,並施以毒藥,因中間有蒂也不容易沒於塵土,馬蹄踩踏到容易刺穿中毒,同時由於塗毒也不可以手握,為騎兵清理增加困難。
在昨晚的演練中,即便經過急行軍的第一軍兵卒疲憊不堪,導致營寨紮的稀裏馬虎也算個理由。可想想有如此之多的克製騎兵的招數和方法,他們居然都沒有布置,以致騎一師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接近了營寨。而後又幾乎在瞬間就衝破了寨牆長驅直入營區,攪了個天翻地覆。
也幸虧這隻是演習,否則第一軍的軍部以及參演的一個師就要全軍覆沒,而這種情況又出現在駐紮在徐州前沿,戰備等級最高的部隊身上,豈能讓趙昺還坐的住……
“屬下以為此敗非不戰不力,首先我部四天時間行軍二百餘裏,以致軍卒疲憊,有所鬆懈;其次是在內地紮營,因而營寨修的稀拉了些;再有,沒有想到夜間會有敵騎襲營,以致準備不足;還有……”昨夜第一軍的營寨被最先攻破,且是在幾無抵抗的情況下便失陷了,幸虧自己見機的快,否則就被堵在大帳中了,他瞪了眼騎一師都統餘躍才施禮解釋道。
“還有什麽,僅這些還不夠嗎?撤了他的椅子!”趙昺不待其說罷,便拍案厲聲道,“五天行軍二百裏就疲憊不堪,一軍的兵卒皆是軟腳蝦?營寨不挖壕溝,不設置拒馬,寨牆築的不到兩尺高,你是築壘紮營,還是壘雞窩?野外宿營不遣遊騎前出,營前不派斥候潛伏,就在營門派了了兩個稻草人嚇唬鳥啊!”
“陛下,屬下……屬下失職!”陳鳳林詫異的看向皇帝,而自己的椅子隨之被侍衛撤去,他隻能尷尬的立在當場,臉上如火燒一般地道。
“整日號稱自己的是‘天下第一軍’,自成軍以來立功無數,這便是你一軍的實力嗎?朕看就是一群土雞瓦狗,不堪一擊,隻會自吹自擂的樣子貨!”趙昺怒聲道。
“屬下無能,辱沒了第一軍的軍號,但第一軍的士卒們絕非土雞瓦狗,而是響當當的精兵,請陛下責罰屬下一人,勿要降罪第一軍!”陳鳳林此時已經意識到陛下是真的惱了,而自己輸的也是難看,躬身施禮咬著牙道。
“朕再三發布敕令,要爾等研究以步製騎的戰術,熟練戰法,可你練了些什麽?卻還幾次上書要做北伐蒙元的先鋒,就這個樣子朕豈敢用你!”趙昺冷笑著道,“朕擔心你連《武經總要》都忘光了,而是把心思都用在爭權奪勢上了吧!”
趙昺是真的有些生氣,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就視蒙古騎兵為勁敵,在瓊州戰馬無法渡河來攻,在江南尚有密集的水網限製騎兵的行動,他可以借勢禦敵。但進入中原就沒有這些優勢可用,要直麵蒙元騎兵的衝擊。
因此趙昺才急於再度提升火器的威力,打造一支精騎,但限於馬匹的數量,仍然難以與蒙元對攻,這就還需要步軍為主力對抗蒙元騎兵。所以他也一直在實戰中總結克騎之法,並整理成冊讓各部有針對性的加以訓練。
所謂以步製騎的戰術,主要是指步兵通過各類武器的綜合運用達到陷騎目的的戰術。陷騎戰術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結陣陷騎和設伏陷騎。
其中,結陣陷騎主要是指結為陣列後,以拒馬槍、步牌抵禦敵騎衝擊,再以弩箭遠距離殺傷騎兵人馬,待短兵相接後以刀棒類武器進行近戰搏鬥。掩護步兵的盾牌則以木為質,以革束而堅之。步兵牌長可蔽身,內施槍木,倚立於地,相當於一個小型的堡壘。貫處以鐵為索,更相勾聯,或布陣立營,拒險塞空,皆宜設之,以拒馬禦突騎,使不得騁。
這是冷兵器時代以步克騎的常用方式,早期趙昺也曾使用此些方法對抗敵騎兵,隻是火器替代了弓弩。而這也讓他想起前世很流行的槍兵克騎的論斷。但在實戰中他發現槍兵同騎兵對抗時,其死傷是要高於騎兵的。
在現實中其實馬匹的生命力是比較頑強的,趙昺發現即便當長槍刺中馬匹時,也很難直接將馬匹擊殺。此時,騎兵仍可進行衝鋒戰鬥。甚至,受傷發狂的馬匹會短時間內形成更可怕的衝擊力,再加上步兵的防護一般情況下會差於騎兵。
因此,單純從戰損比而言,步兵的傷亡是要更高的。之所以說其克製,主要還是針對騎兵的訓練成本遠高步兵而言,即使以一個騎兵換取數個步兵也是不劃算的,故此在實戰中將領一般會避免用騎兵直接衝擊結陣的槍兵陣線。
然而當初趙昺是兵微將寡,他也根本沒有底氣與蒙元騎兵那樣列槍陣對攻,因此他的以步製騎的戰術思想,對器械的依賴程度是比較重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小型堡壘的構建。因此無論是造廂車、紮硬寨、修棱堡都是出於這個原因。
當然除了構築堅固的營壘外,也還有其它克製騎兵的手段,而這些古代的先人們也早就總結出了許多可行的方法,且秉承兵不雜不利的戰鬥模式綜合運用。所以趙昺沒有不發揚‘拿來主義’的理由。
其中所謂設伏陷騎是在敵騎行進的必經之路上預設陷馬器,毀傷馬匹,延緩遲滯騎兵行動的戰術,陷騎主要的就有六種方法之多。
一為伏槍,用火煉竹槍斜埋成列埋在地中,用竹圈束住槍頭,上麵覆蓋茅草隱蔽,挽槍竹圈上係有提頭索,當提頭索被馬踏中後拽去挽槍竹圈,竹槍彈起林立,“起地三尺,賊馬無不中傷”;
二為絆索,用木樁係五丈麻索釘於地上,用青竹竿五條撐索腰,將麻索壓於地麵,並在沿途製造機括控製,當馬蹄觸動機括,撐索竹彈起麻索懸空離地三尺,絆倒馬匹;
三為馬拖,用竹削成筋火,其長數倍於筋,呈錐形,插於地麵;竹尾則用熱湯煮過,係有麻索;索尾又安扣頭,;遇馬被套後,則索尾之槍拔出地麵傷馬腹腿;
四為馬筒,在地上挖深一尺、闊三寸的陷坑,內置攢錐。當馬蹄被陷,則以攢錐刺傷其蹄踵;
五、六法稱為青阱、白阱,也就是俗稱的陷馬坑。指在草地和沙土地挖掘陷坑,坑上以芻草或種草苗覆蓋,借以欺敵以毀損馬蹄。宋代陷馬坑長約五尺,寬三尺,深四尺,坑中底部布滿削尖並用火烤的鹿角槍和竹簽,以巨字形排列。
此六法須於道路預先修設,非瞬息可成,陷阱的製作也須耗費較高的人力物力。古人又發明出所謂的‘設險八法’:
其一為踢圈,將竹圈插於馬道,上係麻索,用來套馬蹄;其二為截徑,用竹弩一張、竹簷七片、菠菱一隻,用繩索伏於馬道,當馬頭觸碰到機關,則箭發馬倒;其三為伐木,在敵騎經過的森林中預先伐木橫於道中,阻擋馬匹通行,為防止敵人下馬將木頭拖離道路,一般不將樹木伐斷,以此來延滯敵騎行動;
其四為結草,在草野之中,阻絕道路,迫使騎兵在路兩側的草野中前進,並預先將草結成繩,橫於草叢中絆倒馬匹;其五為種冰,指冬天於道路險峻或高坡峻岸、斜城陡崗處,迎風灌水,使水結成冰,則路滑無法通行;
此後兩法為裂石、斷橋,即掘斷道路橋梁阻塞通行;其八為琅琊版(狼牙板),用釘板埋於沙礫地中傷害馬匹。配合此八法用以誘敵的還有芻誘、餌誘、獻青、獻白四法,概括而言即利用飼草料、水源等對敵馬進行引誘,致使其觸發機關自投羅網。
此外還有多種小型陷馬器用以刺傷馬蹄。基礎的有六種,其一曰刺球,以鐵製球,四周有鋒;其二曰蒺藜,即鐵蒺藜,其上有鋒,並萃之以毒藥;其三曰茅針,鐵製,其形如針而稍大;其四曰鵝項,即鐵製鉤狀物,其形狀兩曲而兩頭銳利;其五曰菱角,即鐵菱角;其六曰皂角,即以鐵製成皂角形狀。
此類陷馬器,成本低廉,在使用時隻需大麵積簽插、撒擲於地麵,便可起到一定的傷馬效果,是一種成本低廉的戰法。然而其各自亦有弊端,如蒺藜錐尖較小,容易被馬踩進土裏無法刺穿馬蹄,鐵菱角、鐵皂角也有類似問題;茅針須置於板上,類似狼牙板,容易提前暴露鵝項則難以固定,被踩後容易東倒西歪,亦難以傷馬等。
除此外,還有鐵蕈、竹貯兩種針對馬蹄準備的惡毒招數。鐵蕈者上錐下平,如同木蕈,被馬踩踏不易陷入泥土中,較之上述陷馬器更容易刺穿馬蹄;竹貯則是形狀如同鼠黏的鐵球,上有六鋒,並施以毒藥,因中間有蒂也不容易沒於塵土,馬蹄踩踏到容易刺穿中毒,同時由於塗毒也不可以手握,為騎兵清理增加困難。
在昨晚的演練中,即便經過急行軍的第一軍兵卒疲憊不堪,導致營寨紮的稀裏馬虎也算個理由。可想想有如此之多的克製騎兵的招數和方法,他們居然都沒有布置,以致騎一師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接近了營寨。而後又幾乎在瞬間就衝破了寨牆長驅直入營區,攪了個天翻地覆。
也幸虧這隻是演習,否則第一軍的軍部以及參演的一個師就要全軍覆沒,而這種情況又出現在駐紮在徐州前沿,戰備等級最高的部隊身上,豈能讓趙昺還坐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