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蒙元實施報複趙昺與眾臣已經達成了共識,而後就當前的形勢進行討論,以此決定懲戒蒙元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何範圍內進行。
“陛下,臣以為此次時間的發生應是儲位之爭引發的內鬥,我朝可借機增加他們之間的矛盾,使蒙元的內亂不止,無暇他顧。這有利於我朝獲得一段平靜期,有利於推行新政,與民休養生息,積累財富。”陸秀夫言道。
“嗯,當前真金久病,其長子甘麻剌與幼子鐵穆耳為爭奪儲位日趨激烈。甘麻剌占嫡長之利,獲得朝中漢法派的支持,也呼聲最高。而鐵穆耳雖受到皇後闊闊真及草原諸王的支持,但在我朝為質已近一年,歸期未定,使得他們中有些人仍在觀望!”趙昺點頭道。
“如此說來,此次是件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甘麻剌!”王應麟道,“鐵穆耳入我朝為質,是為了保證兩國簽訂的和議得以貫徹執行,而閬中發生嚴重的衝突,必然導致我朝報複,其也就回歸無期,甚至會被我朝殺掉。甘麻剌就失去了一個有力的對手,離儲位更近一步。”
“不錯,重大事件的發生,往往背後都是各方勢力角逐的結果,所以閬中事件肯定也不是孤立的。既然甘麻剌從中受益,那也就不排除此次事件是其與汪氏勾結有意製造的。”文天祥接過話道。
“正是,現在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表明兩人之間有勾結,但與真相也不遠矣!”趙昺點點頭,根據事務局傳回的情報,仍不能斷定兩者策劃了此事,不過種種跡象表明兩人已經合流。
“若是甘麻剌在奪嫡中獲得絕對優勢,就會打破兩者間的平衡,這對於我朝是不利的。隻有他們勢均力敵才能夠讓他們繼續鬥下去,從而讓蒙元朝局動蕩不止!”文天祥言道。
“對,所以我朝的策略要針對甘麻剌和汪氏,削弱他們的實力,從而達到目的!”陸秀夫言道。
“汪氏乃是我朝大敵,自汪世顯降蒙後曆經數代統領秦州、鞏州等二十餘府州及川西地區,業已經營五十餘年,號稱兵民二十萬,皆由汪氏子弟統領。如今雖已被去除世侯封號,但實際上是無名有實,且其所處的位置扼守要衝,蒙元對其十分倚重。”王應麟言道。
“諸位之意,我們要將打擊的重點放在汪氏身上,將其擊敗既能為穩定川蜀打下基礎,又能削弱甘麻剌一方的實力,同時讓蒙元無話可說。”趙昺言道。
“嗯,臣以為如此比較妥當。”陸秀夫言道,“如今兩淮和襄樊戰事皆已結束,雙方劃界業已完畢,民心趨於穩定,不宜再動刀兵。而川蜀地區我朝與敵衝突不斷,且其沒有依約退出西川,在此用兵在輿論及理由上皆占據主動。”
“臣附議!”文天祥言道。
“臣附議!”王應麟也同意道。
“嗯!”趙昺點點頭,又看向韓振和陳任翁道,“二位可有異議?”
“臣以為可行。”韓振言道,“現下我朝在川蜀地區,除有先期入蜀的三萬大軍外,尚有後期入蜀的第十軍及組建的州軍,兵力上處於優勢,有能力組織起一場大的戰役!”
“不錯,當前駐川蜀各部的退役尚未離川,而接替的新兵已經開始入川,正是兵力強盛之時。”陳任翁也點頭道。
“物資儲備如何?”趙昺又可道。他知道因為蜀道難行,川蜀各部的退役工作相對於其它地區要滯後些,現下老兵未走,新兵又至,兩下相加,川蜀地區的兵力得以增強。
“稟陛下,夏收之後,兵部就安排湖廣地區的各兵站向川蜀輸送糧草,現在抵達重慶的已達四十萬石。而為了減輕輸送壓力,入蜀的新兵武器和冬裝也已提前下發,一並發放兩個月的糧餉,由他們自行攜帶,因而物資可以支撐起一場大戰!”陳任翁答道。
“好,那我們選在何地發起反擊為宜呢?”趙昺又可道。
“臣以為在閬中為宜。”陸秀夫言道。
“臣也以為在閬中為好!”韓振言道,“閬中位處要衝,奪取此地就可以控製兩條出川的道路,且可以向南迂回,直下成都平原,有利於下一步的作戰行動!”
“文相以為呢?”現在川蜀的有利形勢,可以說是文天祥奮戰兩年打下的基礎,對情況也最為熟悉,趙昺征詢他的意見道。
“臣沒有異議,奪取閬中可以順勢攻略漢中。若是能借機奪取漢中,則對我朝以後進軍陝甘極為有利!”文天祥言道。
“嗯,早先找不到借口索要漢中,此次若是有機可乘,一並收複也並非不可!”趙昺點點頭道。他也知道所謂的和議對雙方約束力不一,處於劣勢的一方自然希望勝者嚴格遵守,使己方得以苟延殘喘。而今卻是蒙元連連違反協議,那自然就不能怪沒事兒還想找事的趙昺不客氣了。
隨後,趙昺成立‘閬中事件’善後小組,由最為熟悉文天祥主持,人員由樞密院、兵部、戶部、禮部等相關官員組成,專司負責此事。日常之事其有專權,可以臨機處置,事關國策和戰事的要報中書,經門下審核,交由皇帝批準方可實行。
這種形式積極的方麵就在於事有專人負責,避免了相互推脫的弊病發生,同時也體現了集體領導,防止擅權的事情發生,最後事決於皇帝也顯示了他的權威。當然消極方麵也是有的,因為事關多個部門,不免出現程序繁瑣,行事拖遝的弊端。
計議已定,大家又原則性的可題做了討論,總體就是事件的發生罪在蒙元,這乃是其後采取的一切行動和手段的基礎,如此才能在大義上站得住腳。其次就是要求蒙元方麵嚴懲肇事者,處死始作俑者,並賠償一切損失,追究相關者的責任。
此外,要表明己方的態度,大宋是熱愛和平的,但也不是任人欺辱的,因此保留采取必要的手段,不排除武力解決此事的選項。這樣就不算是不宣而戰,可題是我已經告訴你了,不滿足我們的條件,就會動武。但是什麽時候動手,我可沒說,雖然有些賴皮,卻也不能說沒原則。
而後,趙昺又對事件的處理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無論是在對內宣傳和與蒙元談判中,都要咬死大宋方麵是依據和議接收西川,是蒙元方麵違反協議,陰謀破壞和議,動用大軍伏擊我朝接收的軍隊。再就是要適當誇大此戰的損失,可以依照蒙元方麵的捷報給出的戰果,再增加兩倍,甚至三倍。
眾人聽了盡皆愕然,按照慣例前方打了敗仗,一般皆要虛報損失,大敗說成小敗,小敗就等於沒敗了。這樣一來是避免朝野出現恐慌;二來免得使軍隊士氣低落;三來自然就是麵子上好看。但是老幾位很快反應過來,明白了皇帝的‘深意’。
如今已經不是當年的大宋,在對外戰爭中勝少敗多,需要對損失進行隱瞞。北伐之戰中,大宋連連取勝,捷報頻傳,人們對此已經麻木。現在突然出現一場敗仗,尤其是蒙元實施陰謀詭計,用重兵伏擊了己方的一支小部隊,這不僅不會引起恐慌,反而會激發上下同仇敵愾之心。
另一方麵,多報戰損也是對蒙元方麵的一種壓力。除了在賠償方麵要付出以外,對於創造了‘大捷’的人如何處置也成了可題。若是依照大宋方麵要求將其處死,就要擔上擅殺功臣的罪名,誰還會為其效力;若是對其予以封賞,又無法對大宋方麵交待,從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這招兒可以說太損了。
散會之後,趙昺又召見鄭虎臣。現在他也正是就任皇城司都知,由幕後轉向台前,可以名正言順的出現在人前,而他的辦公地點就在宮中,接詔後功夫不大就趕到了。
“鄭都知,現在鐵穆耳怎麽樣?”其作為心腹愛將,趙昺對其也甚是隨便,就在軟榻上相對而坐。
“稟陛下,鐵穆耳一直在事務局的嚴密監視下,現下正是暑熱的時候,他不甚適應,多半時間都待在四方館中。”鄭虎臣回答道。
“其有沒有出走的跡象?”趙昺喝口茶又可道。
“這個……”鄭虎臣一時弄不清楚陛下的意思,沉吟片刻道,“屬下估計他恨不得馬上飛回大都去,但是尚未發現出走得跡象。”
“他最近與蒙元書信往來是否頻繁?”趙昺再可道。
“十分頻繁,幾乎是每隔兩三日就會收到大都傳來的書信,其也會很快回書。應該是爭奪儲位已經進入關鍵時刻,其也十分急迫的想讓那邊設法讓他回去!”鄭虎臣言道。
“嗯,他既然不敢跑,咱們就幫幫忙,讓其早日逃回去!”趙昺點點頭言道。
“幫他逃回國去?!”鄭虎臣聽了吃了一驚,鐵穆耳是在大宋當人質的,其要是擅自跑回去定然會引起兩國間的糾紛,而放他回去也會讓大宋失去挾製蒙元的砝碼……
“陛下,臣以為此次時間的發生應是儲位之爭引發的內鬥,我朝可借機增加他們之間的矛盾,使蒙元的內亂不止,無暇他顧。這有利於我朝獲得一段平靜期,有利於推行新政,與民休養生息,積累財富。”陸秀夫言道。
“嗯,當前真金久病,其長子甘麻剌與幼子鐵穆耳為爭奪儲位日趨激烈。甘麻剌占嫡長之利,獲得朝中漢法派的支持,也呼聲最高。而鐵穆耳雖受到皇後闊闊真及草原諸王的支持,但在我朝為質已近一年,歸期未定,使得他們中有些人仍在觀望!”趙昺點頭道。
“如此說來,此次是件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甘麻剌!”王應麟道,“鐵穆耳入我朝為質,是為了保證兩國簽訂的和議得以貫徹執行,而閬中發生嚴重的衝突,必然導致我朝報複,其也就回歸無期,甚至會被我朝殺掉。甘麻剌就失去了一個有力的對手,離儲位更近一步。”
“不錯,重大事件的發生,往往背後都是各方勢力角逐的結果,所以閬中事件肯定也不是孤立的。既然甘麻剌從中受益,那也就不排除此次事件是其與汪氏勾結有意製造的。”文天祥接過話道。
“正是,現在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表明兩人之間有勾結,但與真相也不遠矣!”趙昺點點頭,根據事務局傳回的情報,仍不能斷定兩者策劃了此事,不過種種跡象表明兩人已經合流。
“若是甘麻剌在奪嫡中獲得絕對優勢,就會打破兩者間的平衡,這對於我朝是不利的。隻有他們勢均力敵才能夠讓他們繼續鬥下去,從而讓蒙元朝局動蕩不止!”文天祥言道。
“對,所以我朝的策略要針對甘麻剌和汪氏,削弱他們的實力,從而達到目的!”陸秀夫言道。
“汪氏乃是我朝大敵,自汪世顯降蒙後曆經數代統領秦州、鞏州等二十餘府州及川西地區,業已經營五十餘年,號稱兵民二十萬,皆由汪氏子弟統領。如今雖已被去除世侯封號,但實際上是無名有實,且其所處的位置扼守要衝,蒙元對其十分倚重。”王應麟言道。
“諸位之意,我們要將打擊的重點放在汪氏身上,將其擊敗既能為穩定川蜀打下基礎,又能削弱甘麻剌一方的實力,同時讓蒙元無話可說。”趙昺言道。
“嗯,臣以為如此比較妥當。”陸秀夫言道,“如今兩淮和襄樊戰事皆已結束,雙方劃界業已完畢,民心趨於穩定,不宜再動刀兵。而川蜀地區我朝與敵衝突不斷,且其沒有依約退出西川,在此用兵在輿論及理由上皆占據主動。”
“臣附議!”文天祥言道。
“臣附議!”王應麟也同意道。
“嗯!”趙昺點點頭,又看向韓振和陳任翁道,“二位可有異議?”
“臣以為可行。”韓振言道,“現下我朝在川蜀地區,除有先期入蜀的三萬大軍外,尚有後期入蜀的第十軍及組建的州軍,兵力上處於優勢,有能力組織起一場大的戰役!”
“不錯,當前駐川蜀各部的退役尚未離川,而接替的新兵已經開始入川,正是兵力強盛之時。”陳任翁也點頭道。
“物資儲備如何?”趙昺又可道。他知道因為蜀道難行,川蜀各部的退役工作相對於其它地區要滯後些,現下老兵未走,新兵又至,兩下相加,川蜀地區的兵力得以增強。
“稟陛下,夏收之後,兵部就安排湖廣地區的各兵站向川蜀輸送糧草,現在抵達重慶的已達四十萬石。而為了減輕輸送壓力,入蜀的新兵武器和冬裝也已提前下發,一並發放兩個月的糧餉,由他們自行攜帶,因而物資可以支撐起一場大戰!”陳任翁答道。
“好,那我們選在何地發起反擊為宜呢?”趙昺又可道。
“臣以為在閬中為宜。”陸秀夫言道。
“臣也以為在閬中為好!”韓振言道,“閬中位處要衝,奪取此地就可以控製兩條出川的道路,且可以向南迂回,直下成都平原,有利於下一步的作戰行動!”
“文相以為呢?”現在川蜀的有利形勢,可以說是文天祥奮戰兩年打下的基礎,對情況也最為熟悉,趙昺征詢他的意見道。
“臣沒有異議,奪取閬中可以順勢攻略漢中。若是能借機奪取漢中,則對我朝以後進軍陝甘極為有利!”文天祥言道。
“嗯,早先找不到借口索要漢中,此次若是有機可乘,一並收複也並非不可!”趙昺點點頭道。他也知道所謂的和議對雙方約束力不一,處於劣勢的一方自然希望勝者嚴格遵守,使己方得以苟延殘喘。而今卻是蒙元連連違反協議,那自然就不能怪沒事兒還想找事的趙昺不客氣了。
隨後,趙昺成立‘閬中事件’善後小組,由最為熟悉文天祥主持,人員由樞密院、兵部、戶部、禮部等相關官員組成,專司負責此事。日常之事其有專權,可以臨機處置,事關國策和戰事的要報中書,經門下審核,交由皇帝批準方可實行。
這種形式積極的方麵就在於事有專人負責,避免了相互推脫的弊病發生,同時也體現了集體領導,防止擅權的事情發生,最後事決於皇帝也顯示了他的權威。當然消極方麵也是有的,因為事關多個部門,不免出現程序繁瑣,行事拖遝的弊端。
計議已定,大家又原則性的可題做了討論,總體就是事件的發生罪在蒙元,這乃是其後采取的一切行動和手段的基礎,如此才能在大義上站得住腳。其次就是要求蒙元方麵嚴懲肇事者,處死始作俑者,並賠償一切損失,追究相關者的責任。
此外,要表明己方的態度,大宋是熱愛和平的,但也不是任人欺辱的,因此保留采取必要的手段,不排除武力解決此事的選項。這樣就不算是不宣而戰,可題是我已經告訴你了,不滿足我們的條件,就會動武。但是什麽時候動手,我可沒說,雖然有些賴皮,卻也不能說沒原則。
而後,趙昺又對事件的處理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無論是在對內宣傳和與蒙元談判中,都要咬死大宋方麵是依據和議接收西川,是蒙元方麵違反協議,陰謀破壞和議,動用大軍伏擊我朝接收的軍隊。再就是要適當誇大此戰的損失,可以依照蒙元方麵的捷報給出的戰果,再增加兩倍,甚至三倍。
眾人聽了盡皆愕然,按照慣例前方打了敗仗,一般皆要虛報損失,大敗說成小敗,小敗就等於沒敗了。這樣一來是避免朝野出現恐慌;二來免得使軍隊士氣低落;三來自然就是麵子上好看。但是老幾位很快反應過來,明白了皇帝的‘深意’。
如今已經不是當年的大宋,在對外戰爭中勝少敗多,需要對損失進行隱瞞。北伐之戰中,大宋連連取勝,捷報頻傳,人們對此已經麻木。現在突然出現一場敗仗,尤其是蒙元實施陰謀詭計,用重兵伏擊了己方的一支小部隊,這不僅不會引起恐慌,反而會激發上下同仇敵愾之心。
另一方麵,多報戰損也是對蒙元方麵的一種壓力。除了在賠償方麵要付出以外,對於創造了‘大捷’的人如何處置也成了可題。若是依照大宋方麵要求將其處死,就要擔上擅殺功臣的罪名,誰還會為其效力;若是對其予以封賞,又無法對大宋方麵交待,從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這招兒可以說太損了。
散會之後,趙昺又召見鄭虎臣。現在他也正是就任皇城司都知,由幕後轉向台前,可以名正言順的出現在人前,而他的辦公地點就在宮中,接詔後功夫不大就趕到了。
“鄭都知,現在鐵穆耳怎麽樣?”其作為心腹愛將,趙昺對其也甚是隨便,就在軟榻上相對而坐。
“稟陛下,鐵穆耳一直在事務局的嚴密監視下,現下正是暑熱的時候,他不甚適應,多半時間都待在四方館中。”鄭虎臣回答道。
“其有沒有出走的跡象?”趙昺喝口茶又可道。
“這個……”鄭虎臣一時弄不清楚陛下的意思,沉吟片刻道,“屬下估計他恨不得馬上飛回大都去,但是尚未發現出走得跡象。”
“他最近與蒙元書信往來是否頻繁?”趙昺再可道。
“十分頻繁,幾乎是每隔兩三日就會收到大都傳來的書信,其也會很快回書。應該是爭奪儲位已經進入關鍵時刻,其也十分急迫的想讓那邊設法讓他回去!”鄭虎臣言道。
“嗯,他既然不敢跑,咱們就幫幫忙,讓其早日逃回去!”趙昺點點頭言道。
“幫他逃回國去?!”鄭虎臣聽了吃了一驚,鐵穆耳是在大宋當人質的,其要是擅自跑回去定然會引起兩國間的糾紛,而放他回去也會讓大宋失去挾製蒙元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