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昺之所以對饒州知州張頌做出處罰的決定,不僅是為了安撫民心,其實背後還有更大的原因。要知道自他掌權後就麵臨著紛亂的局勢,除了蒙元這個最大敵人,就是民族分裂的局麵。
這其中既有自大宋開國後未能收複燕雲十六州,造成居住在中原以北的漢族居民一直生活在契丹統治下,從而不為中原漢人所認同,被稱為北人;此後契丹滅亡,女真興起,宋室南渡,宋金以淮河為界分治,也使得民族分界線再次南移,大致淮北的漢族人皆被劃入北人行列。
又是百多年後,女真和宋朝先後被蒙元攻滅。由於先後歸附於女真和蒙元的所謂‘北人’,參加了滅亡大宋的戰爭,使得本就處於對立狀態下南北漢人關係更加尖銳。而在這期間,蒙元為了防止大批投降的宋軍作亂,又將以南人為主的降軍北遷屯田或是參加攻日作戰,而以北人為主的漢軍屯駐江南鎮壓南人起義,這使得南人視北人為仇敵,甚至恨之比蒙古人更甚。
當然以北方漢人組成的軍隊也是行朝的主要敵人,在瓊州和收複江南的戰爭中宋軍就是與其為主要作戰目標,而趙昺也相信在以後想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蒙元漢軍依然是他們的敵人。為了戰爭的需要,他也必須在宣傳上做出選擇,且在收複江南後也針對派駐北方漢人官僚和軍將進行了嚴厲鎮壓,並將俘獲的降兵編入苦役營從事危險和艱苦的工作以作懲罰。
然而趙昺在收複江南後就麵臨著一個新問題,他們麵對的是同屬漢族的聚集地了,如此就不可能再如江南一樣對待了,而是成為他們爭取的對象,為民族大同而戰。但無論是要讓朝廷中的官員和軍隊的兵將及江南百姓突然急刹車,再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確是有些難。
不過難也要做,因為不如此即便北伐成功,趙昺知道再以從前的政策來應對,麵臨的局麵將如當年江南的蒙元一樣,麵臨此起彼伏的反抗,他們就得耗費無數的錢糧和兵力去鎮壓。如此就又陷入一個鎮壓——反叛——更嚴厲的鎮壓——更為激烈的反抗的死循環,無休無止,直到一方耗盡。
所以趙昺在北伐前便下旨嚴令參戰各軍不準出於報複的目的濫殺百姓,不準劫掠財產,不準強拉民夫,不準強占民產和田地。而對接受的官員也一再強調必須嚴格執行既定政策,不準搞南北分治,要統一政策;不準征用和強占百姓財產;在懲處舊官員和與蒙古人有勾結的漢族商賈和大戶時要把握好分寸,不得濫殺等等……
如今從效果上看,參戰各軍都基本做到了,並沒有出現嚴重違反軍紀的事情出現。而接收新收之地的官員大體上也能夠按照既定政策執行,其中雖然也出現了些問題,但多是對政策把握不準導致在執行時出現過激行為,可也得到了及時糾正,都沒有出現濠州發生大規模逃民的事件。
趙昺知道各地暫時沒有出現濠州這樣大的事件,但是不代表沒有,或是沒有這樣的苗頭出現。因而無論什麽原因導致的,皆必須迅速做出處理,以便警示其他人,避免有人重蹈覆轍。從而能穩定住人心,得以盡快的恢複生產,為以後的民族和解打下基礎,當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陛下,人才難得,可否讓張頌暫時不要調離,讓其戴罪立功?”王應麟顯然還不死心,想再爭取一下道。
“王相,朕也正有一事請教!”趙昺沒有回答,而是岔開話題轉而道。
“陛下請言,臣恭聽。”小皇帝左右而言它,讓王應麟怔了下,雖不明其意,可也趕緊施禮道。
“朕這幾日夜讀《資治通鑒》,其中晉紀有言,劉淵遣大將劉景率軍攻洛陽,劉景驅殺漢族百姓三萬餘人沉於黃河,劉淵聞訊大怒,曰:景何麵目見朕!且天道豈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馬氏耳,細民何罪。後世有史家稱趙漢三世五主,存國二十六年之始。朕有所不解,史上蠻夷驅殺我族百姓不絕於史,為何隻言趙漢?”趙昺問道。
“陛下,昔西晉末年,匈奴人劉淵起兵反晉時,漢夷矛盾已是非常尖銳。劉淵本欲效法漢高祖,滅西晉司馬氏後一統天下,所以他意在緩和胡漢關係,但是由於劉景驅殺漢族百姓,使得其推行的策略夭折。劉淵也不得不妥協於現實,設立單於台,實行胡漢分治,意在慢慢緩和胡漢矛盾,但這反而造成胡漢關係更加尖銳,以致亡國。”王應麟沉吟片刻解釋道。
“嗯,百年積怨其實一朝可解,如此我朝若是重複中原,是不是也要實施南北分治之策呢?”趙昺聽了點點頭,似乎深以為是地道。
“陛下,萬萬不可!”王應麟聽了卻是急了,連忙擺手高聲道。
“王相低聲!”王德在旁沉聲提示道。
“陛下贖罪,臣一世情急,失禮了。”王應麟一經提點也立刻意識到自己失態了,而他也發現帳外的侍衛在向帳內張望,顯然自己聲音太大了,已經驚動了值守的侍衛,他趕緊施禮請罪道。
“無妨!”趙昺輕笑著道,“朕就有所不解了,為何朕就不能實施南北分治呢?”
“陛下為君者當包容天下,不能因地分南北而分視之。”王應麟一聽大急道,“昔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動漢法,遷都洛陽,去胡名改漢姓、改說漢話、與漢族通婚等等推行一係列漢化政策,進而將鮮卑融入漢族,而得以立國百五十年。”
“孝文帝也為後世所推崇,我朝大家歐陽修評價其為:其私後魏之論者曰:魏之興也,其來甚遠。自昭成建國改元,承天下衰弊,得奮其力,並爭乎中國。七世至於孝文,而去夷即華,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亂,然後修禮樂,興製度而文之。考其漸積之基,其道德雖不及於三代,而其為功,何異王者之興;名儒葉適言其:用夏變夷者,聖人之道也。又認為:“孝文誌切有為,有舜,文王之姿。”
“哦,如此說來蠻夷尚崇尚漢法,那我朝也定能讓北人歸化,實現一統了。王相也不同意南北漢人分治,而要設法招撫,使南北漢人相融合,實現真正的一統。但是百年積怨,又豈是一朝一夕能夠化解。”趙昺作恍然道,而轉瞬又是愁眉不展。
他其實也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個異類,而其經曆與自己還有些相似之處。拓跋宏五歲即位,由太後臨朝執政。孝文帝正式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先整頓吏治,立三長製,實行均田製;四年後力主遷都洛陽,全麵改革鮮卑舊俗,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發展,史稱“太和改革”。
趙昺還知道在後世有人說拓跋宏之所以遷都洛陽,到改姓漢姓、改說漢話、與漢族通婚等等推行一係列漢化政策,是因為其個人仰慕漢文化,崇拜漢學。這種說法其實也不一定說是錯,因為君主的這樣一種喜好而導致了一個國家遵循某種文化在中國曆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唐朝時期佛教的盛行就與當時國君的喜好不無關係。
但是趙昺以為,也許孝文帝本人真的是對漢文化有一定的崇拜,可其首先是個皇帝,是一位政治家,而且還是一位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單單從自身的喜好來推行一種文化恐怕多少有些勉強。而作為同是王朝的統治者,他以為維護統治才是皇帝的第一要務,推行漢化想更多的還是從維護自身的統治來考慮的吧。。
因為孝文帝意識到隻有在當時胡人中推行漢文化,讓胡人迅速的融入到漢文化當中去才能夠讓兩個民族的人不再敵視,才能夠坐穩自己的位子。但也正是他的推動胡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得到了徹底的同化,形成了民族文化在曆史上的一次大融合。
“陛下所言不錯,我朝必須有海納百川之心才能實現中國一統,是蠻夷歸化我朝。其中自然會有人反對、抵製。但陛下隻要用心去做,定然能夠成功,在青史留名。”王應麟見小皇帝麵露沮喪,又趕緊鼓勁兒道。
“張頌少年歸朝報國,多年來又為朝廷出力甚多,而今在濠州任上出了這等事情,想來也是深受韃子之害,進而才行事過激,做出了不恰當的事情,若是對其加以懲處,是不是會讓眾臣寒心呢?”趙昺歎口氣道。
“不可。正如陛下初時所言,無論其是否有過,還是事出有因,當下產生的後果都極為嚴重,影響極為惡劣,其作為牧守之臣都難辭其咎。而若不加懲處則不能消除民憤,消除影響,百姓逃亡的事情會愈加嚴重,乃至會殃及周邊州縣,因此必須將其先行調離,回京待罪,在察明真相後再行定罪!”王應麟言道。可轉念又覺不對,自己不是要為張頌開脫的,怎麽又轉而支持對其懲處呢……
這其中既有自大宋開國後未能收複燕雲十六州,造成居住在中原以北的漢族居民一直生活在契丹統治下,從而不為中原漢人所認同,被稱為北人;此後契丹滅亡,女真興起,宋室南渡,宋金以淮河為界分治,也使得民族分界線再次南移,大致淮北的漢族人皆被劃入北人行列。
又是百多年後,女真和宋朝先後被蒙元攻滅。由於先後歸附於女真和蒙元的所謂‘北人’,參加了滅亡大宋的戰爭,使得本就處於對立狀態下南北漢人關係更加尖銳。而在這期間,蒙元為了防止大批投降的宋軍作亂,又將以南人為主的降軍北遷屯田或是參加攻日作戰,而以北人為主的漢軍屯駐江南鎮壓南人起義,這使得南人視北人為仇敵,甚至恨之比蒙古人更甚。
當然以北方漢人組成的軍隊也是行朝的主要敵人,在瓊州和收複江南的戰爭中宋軍就是與其為主要作戰目標,而趙昺也相信在以後想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蒙元漢軍依然是他們的敵人。為了戰爭的需要,他也必須在宣傳上做出選擇,且在收複江南後也針對派駐北方漢人官僚和軍將進行了嚴厲鎮壓,並將俘獲的降兵編入苦役營從事危險和艱苦的工作以作懲罰。
然而趙昺在收複江南後就麵臨著一個新問題,他們麵對的是同屬漢族的聚集地了,如此就不可能再如江南一樣對待了,而是成為他們爭取的對象,為民族大同而戰。但無論是要讓朝廷中的官員和軍隊的兵將及江南百姓突然急刹車,再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確是有些難。
不過難也要做,因為不如此即便北伐成功,趙昺知道再以從前的政策來應對,麵臨的局麵將如當年江南的蒙元一樣,麵臨此起彼伏的反抗,他們就得耗費無數的錢糧和兵力去鎮壓。如此就又陷入一個鎮壓——反叛——更嚴厲的鎮壓——更為激烈的反抗的死循環,無休無止,直到一方耗盡。
所以趙昺在北伐前便下旨嚴令參戰各軍不準出於報複的目的濫殺百姓,不準劫掠財產,不準強拉民夫,不準強占民產和田地。而對接受的官員也一再強調必須嚴格執行既定政策,不準搞南北分治,要統一政策;不準征用和強占百姓財產;在懲處舊官員和與蒙古人有勾結的漢族商賈和大戶時要把握好分寸,不得濫殺等等……
如今從效果上看,參戰各軍都基本做到了,並沒有出現嚴重違反軍紀的事情出現。而接收新收之地的官員大體上也能夠按照既定政策執行,其中雖然也出現了些問題,但多是對政策把握不準導致在執行時出現過激行為,可也得到了及時糾正,都沒有出現濠州發生大規模逃民的事件。
趙昺知道各地暫時沒有出現濠州這樣大的事件,但是不代表沒有,或是沒有這樣的苗頭出現。因而無論什麽原因導致的,皆必須迅速做出處理,以便警示其他人,避免有人重蹈覆轍。從而能穩定住人心,得以盡快的恢複生產,為以後的民族和解打下基礎,當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陛下,人才難得,可否讓張頌暫時不要調離,讓其戴罪立功?”王應麟顯然還不死心,想再爭取一下道。
“王相,朕也正有一事請教!”趙昺沒有回答,而是岔開話題轉而道。
“陛下請言,臣恭聽。”小皇帝左右而言它,讓王應麟怔了下,雖不明其意,可也趕緊施禮道。
“朕這幾日夜讀《資治通鑒》,其中晉紀有言,劉淵遣大將劉景率軍攻洛陽,劉景驅殺漢族百姓三萬餘人沉於黃河,劉淵聞訊大怒,曰:景何麵目見朕!且天道豈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馬氏耳,細民何罪。後世有史家稱趙漢三世五主,存國二十六年之始。朕有所不解,史上蠻夷驅殺我族百姓不絕於史,為何隻言趙漢?”趙昺問道。
“陛下,昔西晉末年,匈奴人劉淵起兵反晉時,漢夷矛盾已是非常尖銳。劉淵本欲效法漢高祖,滅西晉司馬氏後一統天下,所以他意在緩和胡漢關係,但是由於劉景驅殺漢族百姓,使得其推行的策略夭折。劉淵也不得不妥協於現實,設立單於台,實行胡漢分治,意在慢慢緩和胡漢矛盾,但這反而造成胡漢關係更加尖銳,以致亡國。”王應麟沉吟片刻解釋道。
“嗯,百年積怨其實一朝可解,如此我朝若是重複中原,是不是也要實施南北分治之策呢?”趙昺聽了點點頭,似乎深以為是地道。
“陛下,萬萬不可!”王應麟聽了卻是急了,連忙擺手高聲道。
“王相低聲!”王德在旁沉聲提示道。
“陛下贖罪,臣一世情急,失禮了。”王應麟一經提點也立刻意識到自己失態了,而他也發現帳外的侍衛在向帳內張望,顯然自己聲音太大了,已經驚動了值守的侍衛,他趕緊施禮請罪道。
“無妨!”趙昺輕笑著道,“朕就有所不解了,為何朕就不能實施南北分治呢?”
“陛下為君者當包容天下,不能因地分南北而分視之。”王應麟一聽大急道,“昔北魏孝文帝大力推動漢法,遷都洛陽,去胡名改漢姓、改說漢話、與漢族通婚等等推行一係列漢化政策,進而將鮮卑融入漢族,而得以立國百五十年。”
“孝文帝也為後世所推崇,我朝大家歐陽修評價其為:其私後魏之論者曰:魏之興也,其來甚遠。自昭成建國改元,承天下衰弊,得奮其力,並爭乎中國。七世至於孝文,而去夷即華,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亂,然後修禮樂,興製度而文之。考其漸積之基,其道德雖不及於三代,而其為功,何異王者之興;名儒葉適言其:用夏變夷者,聖人之道也。又認為:“孝文誌切有為,有舜,文王之姿。”
“哦,如此說來蠻夷尚崇尚漢法,那我朝也定能讓北人歸化,實現一統了。王相也不同意南北漢人分治,而要設法招撫,使南北漢人相融合,實現真正的一統。但是百年積怨,又豈是一朝一夕能夠化解。”趙昺作恍然道,而轉瞬又是愁眉不展。
他其實也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個異類,而其經曆與自己還有些相似之處。拓跋宏五歲即位,由太後臨朝執政。孝文帝正式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先整頓吏治,立三長製,實行均田製;四年後力主遷都洛陽,全麵改革鮮卑舊俗,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發展,史稱“太和改革”。
趙昺還知道在後世有人說拓跋宏之所以遷都洛陽,到改姓漢姓、改說漢話、與漢族通婚等等推行一係列漢化政策,是因為其個人仰慕漢文化,崇拜漢學。這種說法其實也不一定說是錯,因為君主的這樣一種喜好而導致了一個國家遵循某種文化在中國曆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唐朝時期佛教的盛行就與當時國君的喜好不無關係。
但是趙昺以為,也許孝文帝本人真的是對漢文化有一定的崇拜,可其首先是個皇帝,是一位政治家,而且還是一位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單單從自身的喜好來推行一種文化恐怕多少有些勉強。而作為同是王朝的統治者,他以為維護統治才是皇帝的第一要務,推行漢化想更多的還是從維護自身的統治來考慮的吧。。
因為孝文帝意識到隻有在當時胡人中推行漢文化,讓胡人迅速的融入到漢文化當中去才能夠讓兩個民族的人不再敵視,才能夠坐穩自己的位子。但也正是他的推動胡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得到了徹底的同化,形成了民族文化在曆史上的一次大融合。
“陛下所言不錯,我朝必須有海納百川之心才能實現中國一統,是蠻夷歸化我朝。其中自然會有人反對、抵製。但陛下隻要用心去做,定然能夠成功,在青史留名。”王應麟見小皇帝麵露沮喪,又趕緊鼓勁兒道。
“張頌少年歸朝報國,多年來又為朝廷出力甚多,而今在濠州任上出了這等事情,想來也是深受韃子之害,進而才行事過激,做出了不恰當的事情,若是對其加以懲處,是不是會讓眾臣寒心呢?”趙昺歎口氣道。
“不可。正如陛下初時所言,無論其是否有過,還是事出有因,當下產生的後果都極為嚴重,影響極為惡劣,其作為牧守之臣都難辭其咎。而若不加懲處則不能消除民憤,消除影響,百姓逃亡的事情會愈加嚴重,乃至會殃及周邊州縣,因此必須將其先行調離,回京待罪,在察明真相後再行定罪!”王應麟言道。可轉念又覺不對,自己不是要為張頌開脫的,怎麽又轉而支持對其懲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