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騎兵經過滅金和西征的諸多戰役,通過掠奪獲得了大量的財物和兵器、盔甲,並俘獲了諸國的能工巧匠,使得發展重騎兵成為了可能,搞出了自己的全裝具重騎兵,在騎軍中的比例也不斷提高,一個萬人隊可達到四成左右,成為蒙古騎兵的一支主力。
所以此次蒙古軍出動重騎衝陣,趙昺並不感到意外,而他多年間為戰勝蒙元,恢複大宋故土,也在孜孜不斷的尋求破敵之道。隨著宋軍全麵換裝火器及一時間難以改變缺馬的事實,他圍繞著現有裝備的火槍和火炮,在戰術上進行變革,當下逐步形成以火槍步兵為輸出,騎兵負責掩護的模式。
除了火槍,為了彌補火力輸出的不足,趙昺還‘發明’了多種火炮,組建了專門的火炮部隊,並不斷進行優化。為了讓沉重的大炮更好的動起來,他以在實戰和生產中積累的經驗,在不降低火炮威力的情況下,通過縮短炮管的長度,減輕了炮管和炮架的重量。
再有,趙昺變過去的利用單行挽馬牽引為雙行拖曳,這樣使用六匹馬便能拖拉一門能發射十斤炮彈的重型炮車,四匹馬拖拉發射六斤炮彈的中型炮車、火箭發射車,或是佛郎機速射炮,還炮手們裝備了“當牛做馬”更方便的肩具,讓裝備的火炮具備了很強的機動能力。
與此同時,趙昺又給炮車裝上了鐵製的軸杆和結實的大直徑車輪,通行能力大幅增加,可以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行進。他指導火器工坊造成了更加精密的正球體和直徑精確的炮彈,保證了炮的射程和精確性,並減少了炮的裝藥量,結果又進一步減輕了炮管的重量。此外,趙昺還用預製好的彈藥筒代替了過去的彈藥和彈筒分開的狀況,用分層標尺和炮身調節裝置提高了法軍炮手的射擊速度,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炮彈發射的速率。
“陛下,倪都帥請令!”譚飛看到主將發出的旗語後,上前稟告道。
“朕已授予其機宜之權,自可放手指揮,勿需請示!”趙昺依然端著望遠鏡看著戰場,沉聲回答道。
“是!”譚飛立刻令觀通手回複,想了想又讓手下侍衛傳令加強警戒,並調親衛團在望樓前布置防線。
“緊張了?”趙昺見狀放下望遠鏡回頭問譚飛道。
“嗯,屬下有些不安!”譚飛點點頭,並沒有否認。
“嗬嗬,我軍還是頭一次麵對這種大規模衝陣的場麵,朕也是如此啊!”趙昺笑笑道,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緊張道。
在瓊州,由於作戰方式的限製,蒙軍數次犯境都是以海上為主戰場,能夠登陸的敵騎有限,根本機會發起成規模的衝擊;在泉州之戰中,敵軍以漢軍為主騎軍兵力有限,最大也就是千人隊的衝鋒;而收複江南的戰役中,最大規模的對抗騎兵作戰是在皇陵區,但是宋軍占據有利地形,並修築了完備的防禦工事,敵騎軍難以發起如此規模的戰鬥。
所以麵對數萬騎兵衝陣的戰鬥,不僅趙昺是第一次經曆,大家也皆是如此,能否頂得住,能否能夠取得勝利,其實大家都沒有底兒。但他覺得萬事皆有第一次,且各部皆經過對抗敵騎兵衝擊的演練,又是依托軍寨據守,而地形上也對敵騎的發揮不利,還是讓他有了對攻的底氣。
“倪都帥,為何還不下令開炮射擊,敵騎兵都快到鼻子底下了!”王應麟眼看著大隊敵騎鋪天蓋地的呼嘯而來,迅速逼近,而我方前沿步軍後撤,已經為炮兵讓出了陣地,但是並沒有開火射擊,不免急躁起來,拍著欄杆道。
“王知事勿急,隻打前隊不能遏製敵軍衝鋒勢頭,隻要將其後隊打散,才能挫敗敵軍的進攻!”趙昺言道。
趙昺十分清楚蒙軍在進攻時最常使用的作戰方法是在輕騎兵掩護下,將部隊排成許多大致平行的縱隊,以很寬的一條陣線向前推進。當第一縱隊遇到敵人主力時,該縱隊便根據情況或者停止前進或者向後稍退,其餘縱隊仍舊繼續前進,占領敵人側麵和背後的地區。這樣往往迫使敵人後退以保護其交通線,蒙軍乘機逼近敵人並使之在後退時變得一片混亂,最後將敵人完全包圍並徹底殲滅。
而蒙軍衝陣時,標準的戰鬥隊形是由五個橫隊組成,每個橫隊都是單列的,各橫隊之間相隔很寬的距離,前兩個橫隊為重騎兵,其餘三隊為輕騎兵,已便能夠保持機動的同時,前隊和後隊可以恣意穿插變換隊形。此外在這五個橫隊的前麵另外還有一些輕騎兵部隊負責偵察掩護。
當敵對雙方的部隊越來越靠近時,位於後麵的三列輕騎兵便穿過前兩列重騎兵之間的空隙向前推進,經過仔細瞄準後向敵人投射具有毀滅性力量的標槍和毒箭。接著,在仍然保持隊形整齊的情況下,前兩列重騎兵首先向後撤退,然後輕騎兵依次退後。即使敵人的陣線再穩固,也會在這種預有準備的密集亂箭襲擊下動搖,有時光靠這種襲擾就能使敵人潰散,不必再進行突擊衝鋒。
如果縱隊指揮官認為預備性襲擊已使敵人完全瓦解,那麽就下令讓輕騎兵撤退。但如果需要,這時就命令重騎兵發起衝鋒。但是如果位於中央的部隊已經跟敵人交火,那麽兩翼部隊便向翼側疏開,繞向敵人的兩側和後背。在進行這種包抄運動時,常常借助煙幕、塵土來迷惑敵人,或者利用山坡和穀地的掩護。完成對敵包圍後,各部即從四麵八方發動進攻,引起敵陣大亂,最後將敵人徹底擊潰。
包圍運動是蒙古軍隊常用的作戰方法,而且他們特別善用計謀來實施此種戰術。但當下由於作戰方式的轉變,蒙軍不能失去揚州,因而從戰略上說其實處於守勢的地位,加上地形所限,作戰區域狹小,使他們無法發揮機動力強的優勢,采用兩翼大迂回的戰術,隻能退而求此次集中兵力於正麵戰場,進行硬碰硬的作戰方法。
“開炮!”眼看敵騎越發迫近,其果然如同以往開始變陣,兩翼的輕騎開始放緩速度,在後的敵重騎兵從預留的空隙中穿插而出,加速向己方防線衝來。而此時敵騎也全部進入了火炮的打擊範圍,正是最佳的戰機,趙昺忍不住揮拳低吼道,仿佛自己正在前沿指揮一般。
‘轟、轟、轟……’在前指揮的倪亮就像與小皇帝心有靈犀一般,幾乎同時下達了開炮的命令,接令的炮兵旅統製劉鳴將旗一擺,呈梯次配置的火炮陣地中,火箭團和中、重炮團率先開火,陣地上瞬間便被硝煙所籠罩,隻能看到炮口噴射的火焰及火箭彈亮麗的彈痕。
隨後便見火箭彈群率先在敵後軍中爆炸,騰起一朵朵煙雲,周圍的敵騎立刻陷入其中,而能從其中掙紮而出的敵騎已是十不足半數。而火炮射出的開花彈雖然沒有火箭彈那麽絢麗和有震撼力,但是落地後也炸出一個個巨大的火花,破碎的彈片夾雜著迸射的泥土和石子四處飛濺,成輻射狀射出,二十步之內瞬間是人仰馬翻,非死即傷。
“呼……”趙昺舒了口氣,隨著己方大炮的轟鳴,蒙元騎軍的戰心開始混亂,驟然受到炮聲驚嚇的戰馬有些失控。可蒙軍畢竟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兵,戰鬥力雖不不比往日,但底子還在,在第一輪火炮轟擊過後的間隙,各部的軍官迅速收攏各自的部隊,調整隊形,繼續向己方衝來。
“啊……”眼見敵軍隻是被炮火轟擊後,隻出現了短暫的混亂,連馬都沒有下,在奔跑中便重新調整好陣型,再次猛撲過來,本來見到己方火炮群射之威,變得興奮起來的王應麟又緊張起來,啞然失色道。
‘轟、轟、轟……’在敵騎距己方陣地尚有兩百步的時候,布置在中軍前的速射炮開始發威。速射炮的霰彈裝藥子筒中裝有五十枚小彈丸,在火藥的催動下出炮口五十步外就散射開來,分布扇麵達能達數十步,當然距離越遠,散布的麵積越大。當下距離雖遠,可激射的小彈丸威力不減,即便半寸後的鐵板也能洞穿,而敵重騎兵的裝具雖然內套鎖子甲,外罩鐵葉子層層拚接的紮甲,可也被瞬間穿透,正應了那句‘火器之下安有完鎧’之說。
速射炮因為采用子筒欲裝藥,射速很高,不等敵騎衝進百步,已然發射了三輪,生生的將敵騎兵阻於前沿百步之外,從高處看去,敵軍陣線已然在中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凹部,就像一輪彎月一般。而此時火箭炮和火炮完成了再次裝填,重新校正射距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炮火覆蓋。連遭炮火打擊的敵騎軍,這時已經是傷亡慘重,遺屍遍地,但在進攻的慣性下,依然滾滾向宋軍防線衝來……
所以此次蒙古軍出動重騎衝陣,趙昺並不感到意外,而他多年間為戰勝蒙元,恢複大宋故土,也在孜孜不斷的尋求破敵之道。隨著宋軍全麵換裝火器及一時間難以改變缺馬的事實,他圍繞著現有裝備的火槍和火炮,在戰術上進行變革,當下逐步形成以火槍步兵為輸出,騎兵負責掩護的模式。
除了火槍,為了彌補火力輸出的不足,趙昺還‘發明’了多種火炮,組建了專門的火炮部隊,並不斷進行優化。為了讓沉重的大炮更好的動起來,他以在實戰和生產中積累的經驗,在不降低火炮威力的情況下,通過縮短炮管的長度,減輕了炮管和炮架的重量。
再有,趙昺變過去的利用單行挽馬牽引為雙行拖曳,這樣使用六匹馬便能拖拉一門能發射十斤炮彈的重型炮車,四匹馬拖拉發射六斤炮彈的中型炮車、火箭發射車,或是佛郎機速射炮,還炮手們裝備了“當牛做馬”更方便的肩具,讓裝備的火炮具備了很強的機動能力。
與此同時,趙昺又給炮車裝上了鐵製的軸杆和結實的大直徑車輪,通行能力大幅增加,可以在崎嶇不平的地形上行進。他指導火器工坊造成了更加精密的正球體和直徑精確的炮彈,保證了炮的射程和精確性,並減少了炮的裝藥量,結果又進一步減輕了炮管的重量。此外,趙昺還用預製好的彈藥筒代替了過去的彈藥和彈筒分開的狀況,用分層標尺和炮身調節裝置提高了法軍炮手的射擊速度,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炮彈發射的速率。
“陛下,倪都帥請令!”譚飛看到主將發出的旗語後,上前稟告道。
“朕已授予其機宜之權,自可放手指揮,勿需請示!”趙昺依然端著望遠鏡看著戰場,沉聲回答道。
“是!”譚飛立刻令觀通手回複,想了想又讓手下侍衛傳令加強警戒,並調親衛團在望樓前布置防線。
“緊張了?”趙昺見狀放下望遠鏡回頭問譚飛道。
“嗯,屬下有些不安!”譚飛點點頭,並沒有否認。
“嗬嗬,我軍還是頭一次麵對這種大規模衝陣的場麵,朕也是如此啊!”趙昺笑笑道,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緊張道。
在瓊州,由於作戰方式的限製,蒙軍數次犯境都是以海上為主戰場,能夠登陸的敵騎有限,根本機會發起成規模的衝擊;在泉州之戰中,敵軍以漢軍為主騎軍兵力有限,最大也就是千人隊的衝鋒;而收複江南的戰役中,最大規模的對抗騎兵作戰是在皇陵區,但是宋軍占據有利地形,並修築了完備的防禦工事,敵騎軍難以發起如此規模的戰鬥。
所以麵對數萬騎兵衝陣的戰鬥,不僅趙昺是第一次經曆,大家也皆是如此,能否頂得住,能否能夠取得勝利,其實大家都沒有底兒。但他覺得萬事皆有第一次,且各部皆經過對抗敵騎兵衝擊的演練,又是依托軍寨據守,而地形上也對敵騎的發揮不利,還是讓他有了對攻的底氣。
“倪都帥,為何還不下令開炮射擊,敵騎兵都快到鼻子底下了!”王應麟眼看著大隊敵騎鋪天蓋地的呼嘯而來,迅速逼近,而我方前沿步軍後撤,已經為炮兵讓出了陣地,但是並沒有開火射擊,不免急躁起來,拍著欄杆道。
“王知事勿急,隻打前隊不能遏製敵軍衝鋒勢頭,隻要將其後隊打散,才能挫敗敵軍的進攻!”趙昺言道。
趙昺十分清楚蒙軍在進攻時最常使用的作戰方法是在輕騎兵掩護下,將部隊排成許多大致平行的縱隊,以很寬的一條陣線向前推進。當第一縱隊遇到敵人主力時,該縱隊便根據情況或者停止前進或者向後稍退,其餘縱隊仍舊繼續前進,占領敵人側麵和背後的地區。這樣往往迫使敵人後退以保護其交通線,蒙軍乘機逼近敵人並使之在後退時變得一片混亂,最後將敵人完全包圍並徹底殲滅。
而蒙軍衝陣時,標準的戰鬥隊形是由五個橫隊組成,每個橫隊都是單列的,各橫隊之間相隔很寬的距離,前兩個橫隊為重騎兵,其餘三隊為輕騎兵,已便能夠保持機動的同時,前隊和後隊可以恣意穿插變換隊形。此外在這五個橫隊的前麵另外還有一些輕騎兵部隊負責偵察掩護。
當敵對雙方的部隊越來越靠近時,位於後麵的三列輕騎兵便穿過前兩列重騎兵之間的空隙向前推進,經過仔細瞄準後向敵人投射具有毀滅性力量的標槍和毒箭。接著,在仍然保持隊形整齊的情況下,前兩列重騎兵首先向後撤退,然後輕騎兵依次退後。即使敵人的陣線再穩固,也會在這種預有準備的密集亂箭襲擊下動搖,有時光靠這種襲擾就能使敵人潰散,不必再進行突擊衝鋒。
如果縱隊指揮官認為預備性襲擊已使敵人完全瓦解,那麽就下令讓輕騎兵撤退。但如果需要,這時就命令重騎兵發起衝鋒。但是如果位於中央的部隊已經跟敵人交火,那麽兩翼部隊便向翼側疏開,繞向敵人的兩側和後背。在進行這種包抄運動時,常常借助煙幕、塵土來迷惑敵人,或者利用山坡和穀地的掩護。完成對敵包圍後,各部即從四麵八方發動進攻,引起敵陣大亂,最後將敵人徹底擊潰。
包圍運動是蒙古軍隊常用的作戰方法,而且他們特別善用計謀來實施此種戰術。但當下由於作戰方式的轉變,蒙軍不能失去揚州,因而從戰略上說其實處於守勢的地位,加上地形所限,作戰區域狹小,使他們無法發揮機動力強的優勢,采用兩翼大迂回的戰術,隻能退而求此次集中兵力於正麵戰場,進行硬碰硬的作戰方法。
“開炮!”眼看敵騎越發迫近,其果然如同以往開始變陣,兩翼的輕騎開始放緩速度,在後的敵重騎兵從預留的空隙中穿插而出,加速向己方防線衝來。而此時敵騎也全部進入了火炮的打擊範圍,正是最佳的戰機,趙昺忍不住揮拳低吼道,仿佛自己正在前沿指揮一般。
‘轟、轟、轟……’在前指揮的倪亮就像與小皇帝心有靈犀一般,幾乎同時下達了開炮的命令,接令的炮兵旅統製劉鳴將旗一擺,呈梯次配置的火炮陣地中,火箭團和中、重炮團率先開火,陣地上瞬間便被硝煙所籠罩,隻能看到炮口噴射的火焰及火箭彈亮麗的彈痕。
隨後便見火箭彈群率先在敵後軍中爆炸,騰起一朵朵煙雲,周圍的敵騎立刻陷入其中,而能從其中掙紮而出的敵騎已是十不足半數。而火炮射出的開花彈雖然沒有火箭彈那麽絢麗和有震撼力,但是落地後也炸出一個個巨大的火花,破碎的彈片夾雜著迸射的泥土和石子四處飛濺,成輻射狀射出,二十步之內瞬間是人仰馬翻,非死即傷。
“呼……”趙昺舒了口氣,隨著己方大炮的轟鳴,蒙元騎軍的戰心開始混亂,驟然受到炮聲驚嚇的戰馬有些失控。可蒙軍畢竟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兵,戰鬥力雖不不比往日,但底子還在,在第一輪火炮轟擊過後的間隙,各部的軍官迅速收攏各自的部隊,調整隊形,繼續向己方衝來。
“啊……”眼見敵軍隻是被炮火轟擊後,隻出現了短暫的混亂,連馬都沒有下,在奔跑中便重新調整好陣型,再次猛撲過來,本來見到己方火炮群射之威,變得興奮起來的王應麟又緊張起來,啞然失色道。
‘轟、轟、轟……’在敵騎距己方陣地尚有兩百步的時候,布置在中軍前的速射炮開始發威。速射炮的霰彈裝藥子筒中裝有五十枚小彈丸,在火藥的催動下出炮口五十步外就散射開來,分布扇麵達能達數十步,當然距離越遠,散布的麵積越大。當下距離雖遠,可激射的小彈丸威力不減,即便半寸後的鐵板也能洞穿,而敵重騎兵的裝具雖然內套鎖子甲,外罩鐵葉子層層拚接的紮甲,可也被瞬間穿透,正應了那句‘火器之下安有完鎧’之說。
速射炮因為采用子筒欲裝藥,射速很高,不等敵騎衝進百步,已然發射了三輪,生生的將敵騎兵阻於前沿百步之外,從高處看去,敵軍陣線已然在中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凹部,就像一輪彎月一般。而此時火箭炮和火炮完成了再次裝填,重新校正射距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炮火覆蓋。連遭炮火打擊的敵騎軍,這時已經是傷亡慘重,遺屍遍地,但在進攻的慣性下,依然滾滾向宋軍防線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