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先生到柴桑已經有些時日,江東對曹孟德出兵的態度如何,他也摸了個七七八八:一多半人是想要和曹孟德祈和的。主戰派?主戰派少的可憐,可能隻有魯肅和周瑜這寥寥可數的幾個算。偏偏周瑜這會兒還在洞庭湖上操練水師,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主戰派的主心骨不在,那在孫權耳朵邊響起的可全都是:“主公,曹孟德勢大,咱們打不過人家,不如……咱們跟他和談吧”的聲音。
這種聲音對諸葛亮此行目的非常不利。再思量再三以後,諸葛亮決定,親自拜會孫權,陳說利害。
孫權不用他陳說就犯愁了:他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曹孟德平定完荊州以後,可能下一個目標不是益州的劉璋就是他江東孫氏。可是想到是一回事,能不能現在跟他曹孟德打仗卻是另一回事。按照江東不少人的想法都是坐山觀虎鬥,等劉備跟曹孟德掐個七七八八,消耗差不多,再由江東伺機而動。反正江東據有長江天險,治下百姓安泰,曹孟德就是要打,也不是一時半會就打得過來的。
江東大多數人的想法可以這樣,但諸葛亮不能讓孫權也有這想法呀。所以諸葛亮一見孫權就把話題挑的明了清楚:“今日海內大亂,吳侯起兵據有江東。我家主公劉豫州亦收服漢南之眾,正與曹孟德並爭天下。”
“今曹軍芟夷大難,北方已平。故而南下征荊州,曹孟德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而留豫州徙至江陵。”
“亮今日來此地,是提醒吳侯量力而處之。如君侯能以吳、越之眾與曹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自當按兵束甲,北麵事曹!吳侯現今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之將至矣。”
孫權給氣了樂,望著諸葛亮沉聲道:“若真如諸葛先生所言,劉豫州何不事曹?”
諸葛亮笑著搖搖頭,緩緩道:“吳侯,亮乃山野村夫,也聽聞高祖年田橫統齊地五百壯士,守義不辱之事。何況劉豫州乃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事有不濟,此乃天也,安能複為曹氏之下?”
孫權聽罷挑了挑眉,袖著手靠在身後的案子上看著諸葛亮說:“雖是如此,但權聽說劉豫州新敗長阪坡。倉皇出逃,狼狽不堪,如何還能抵禦曹氏大軍?”
諸葛亮眼光一閃:能問這個問題就說明剛才他話沒白說,孫權這裏有門!
諸葛亮抬起手,屈指而談:“劉豫州雖然軍敗長阪,然軍中主力尚存。如今劉豫州麾下戰士精甲萬人,劉琦部和江夏水軍亦不下萬人。曹軍雖眾,遠來疲弊,且休整未歇。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乃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
“曹營軍中多北方之人,北人不善水戰;荊州新降,附於曹孟德多是迫於兵勢而已,並非心服。今日吳侯如能命江東猛將統兵數萬,與劉豫州協規同力,則必破曹軍。曹軍一旦平南遇阻,必會北還。如此則荊州、江東之勢強壯,鼎足成形矣。所以,亮方才言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孫權聽罷手敲著坐席,沉吟不語。好一會兒他才站起身,看著諸葛亮說道:“後日府中聚議。孔明先生也來吧。也好叫孤手下見識見識什麽叫巧言善辯,舌燦蓮花。”
諸葛亮聞言輕輕鬆了口氣,知道孫權這裏算是鬆了口,接下來要對付的就是那幫子主和派的江東官員了。想到此,諸葛亮深吸口氣,退後一步對著孫權行禮恭聲說道:“吳侯放心,亮必然會按時前往。”
孫權淡淡地點點頭,灑然甩袖出門。諸葛亮緊隨其後,跟孫權告辭離去。
他前腳剛走,後腳孫權就見自己一個親兵手持書信快步跑到自己跟前:“主公,周都督來信。”
孫權眼一亮:“速速呈上!”說完也不等親兵把書信遞給他,直接劈手奪信,撕開封囊。然後孫權就詫異地發現,這個封囊裏竟然倒出了兩封顏色不同的絲絹。
他正納悶周瑜怎麽會莫名其妙寫兩封信呢,就猛然看到其中一封淡青色絲絹上用及其娟秀的字體寫著:二哥親啟。孫權手一顫,像是覺得自己眼花了一樣緊緊地閉了閉眼睛。等再睜開時,人臉色已經恢複如常。他轉過身,輕輕地揮手屏退了親兵。自己一個人帶著兩封紙絹走進了廳內。
“等等。”走到半途,孫權像是忽然想到什麽一樣,又扭頭叫住了要退下的親兵:“可知大都督差人送信時,說過什麽?”
親兵低著頭:“大都督並未多做交代。不過他說主公若有疑問,看信便知。”
孫權垂了眸:“孤明白了。你下去吧。”
“諾。”
孫權進屋後,並沒有先展開那封寫著“二哥親啟”的信,而是轉向了周瑜自己寫的那封絲絹上。周瑜在信裏倒是沒什麽廢話,就兩件事。第一件:蔡威來了洞庭湖,但是卻沒有跟他掛麵,隻遣人送了封孫蘅的書信,人就消失不見了。他懷疑蔡威很可能已經歸附了曹孟德或者跟曹營之間達成了什麽交易。第二件:曹孟德在荊州的事他聽說了。諸葛孔明來柴桑的事他也聽說了。他已經把這裏的軍事瑣事交接安排好,即日啟程,五日之內定會到達柴桑。
孫權看著此處,掐指一算眉目漸展:周瑜要是行程順利,還恰恰能趕上後日的府議。至於蔡威的事?孫權覺得還是看他妹子給他的信更了解一些。
可惜等到孫權展開孫蘅的信時,卻微微失望了:孫蘅在信裏並沒有任何關於蔡威跟曹孟德合作或者歸附的事。她更多是以一個遠離家鄉的妹妹一個背離家人的女兒的口吻在寫家書。她寫了很多,寫她這些年都做了什麽,寫她去過哪些地方,寫蔡威對她如何愛護,寫她不久將為人母……寫江東哪道菜式曾經無數次在她夢裏出現,寫她給紹兒(指孫紹)做了第六雙小靴子,卻不知道他到底穿不穿的下,寫她知道登兒(孫權子)出世了,準備了很多東西,卻不知道能不能送過去。寫她念極了母親,卻連做夢都不敢夢到母親。因為她怕她怪她,怨她,惱她,她不孝……
孫權握住絲絹的力道漸漸加重,盯著絲絹的眼角也微微濕潤。即使這麽多年過去,他隻要合上眼睛也還是能回憶起自己幼妹的樣子:明媚張揚,靈動活潑。當年腳踏紅雲靴,腰掛玉雕弓的俏麗模樣曾讓他和大哥對多少江東才俊視如虎狼?可現在卻偏偏便宜了一個蔡仲儼……真是……
他知道自己其實該在得知她跟蔡威離開的第一時刻就昭告天下說江東孫家小姐暴斃而亡的。可是……他不舍得呀。畢竟,那是他的親妹妹,他這麽說了,就等於告訴全天下,也等於告訴她:孫家小姐孫蘅已經死了!這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孫蘅!那會讓她沒了退路,沒了娘家,將來受了委屈,連個傾訴地地方都沒有。他是江東之主,可也是她的兄長,所以算來算去,他到底還是選擇折中,隻對外說孫家小姐臥病在床,概不見客。
其實內心裏,孫權還是希望自己妹妹能在這個時候幫自己一把。他不求她能套取蔡威跟曹孟德往來的有力情報,也不求她能做江東放在蔡威什麽的臥底,他隻要她對她當初的決定有那麽一絲絲的後悔,有那麽一絲絲的軟化,能夠在這個檔口回江東來看一看就夠了。蔡威是個重情之人,隻要她在江東,他就不敢輕舉妄動。
可這信裏洋洋灑灑近千言,他看到了她的難過,看到了她的傷心,看到了她的憂慮,看到了她的思念,卻獨獨沒有看到她的後悔。是啊,她是他妹妹。那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妹妹。她也是孫家人,聰慧剔透,當年走的決然,如今又怎麽可能會讓自己後悔呢?她身邊那個人又怎麽可能讓她有後悔的機會呢?
孫權深吸口氣,最後到底是把絲絹揉捏成了一團,手一抬,扔在了廳內火盆內。淡青色的絲絹附在火花之上,很快被燒黑了邊角,燃焦了內裏,消失不見。
若她不會來,那便當……她從來沒有消息吧。至少這樣不會惹母親重新擔憂掛懷。至於她的良人……他很想知道他這會兒到底在哪裏,又是如何打算麵對這一場南北之爭的。
孫權的這個疑問很好解答。因為,就在他收到孫蘅來信的當天晚上,遠在幾千裏之外的襄陽曹昂臨時官邸就迎來了一位讓曹昂驚異不已又喜出望外的客人,這人不是別人,正式想被孫權放在牙縫裏磨碎千百遍的蔡威蔡仲儼!
龐統要是提前知道自己帶蔡威過來的時候,曹昂府邸裏其他人也在,他一定會考慮在進門時離蔡威距離遠一點。而在曹昂府上的郭奕、司馬懿要是知道今兒晚上來曹昂這裏能看到這麽位人物,司馬懿如何反應不敢說,郭奕自己肯定是打死也不肯過來的。
這種聲音對諸葛亮此行目的非常不利。再思量再三以後,諸葛亮決定,親自拜會孫權,陳說利害。
孫權不用他陳說就犯愁了:他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曹孟德平定完荊州以後,可能下一個目標不是益州的劉璋就是他江東孫氏。可是想到是一回事,能不能現在跟他曹孟德打仗卻是另一回事。按照江東不少人的想法都是坐山觀虎鬥,等劉備跟曹孟德掐個七七八八,消耗差不多,再由江東伺機而動。反正江東據有長江天險,治下百姓安泰,曹孟德就是要打,也不是一時半會就打得過來的。
江東大多數人的想法可以這樣,但諸葛亮不能讓孫權也有這想法呀。所以諸葛亮一見孫權就把話題挑的明了清楚:“今日海內大亂,吳侯起兵據有江東。我家主公劉豫州亦收服漢南之眾,正與曹孟德並爭天下。”
“今曹軍芟夷大難,北方已平。故而南下征荊州,曹孟德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而留豫州徙至江陵。”
“亮今日來此地,是提醒吳侯量力而處之。如君侯能以吳、越之眾與曹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自當按兵束甲,北麵事曹!吳侯現今外托服從之名,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之將至矣。”
孫權給氣了樂,望著諸葛亮沉聲道:“若真如諸葛先生所言,劉豫州何不事曹?”
諸葛亮笑著搖搖頭,緩緩道:“吳侯,亮乃山野村夫,也聽聞高祖年田橫統齊地五百壯士,守義不辱之事。何況劉豫州乃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事有不濟,此乃天也,安能複為曹氏之下?”
孫權聽罷挑了挑眉,袖著手靠在身後的案子上看著諸葛亮說:“雖是如此,但權聽說劉豫州新敗長阪坡。倉皇出逃,狼狽不堪,如何還能抵禦曹氏大軍?”
諸葛亮眼光一閃:能問這個問題就說明剛才他話沒白說,孫權這裏有門!
諸葛亮抬起手,屈指而談:“劉豫州雖然軍敗長阪,然軍中主力尚存。如今劉豫州麾下戰士精甲萬人,劉琦部和江夏水軍亦不下萬人。曹軍雖眾,遠來疲弊,且休整未歇。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乃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
“曹營軍中多北方之人,北人不善水戰;荊州新降,附於曹孟德多是迫於兵勢而已,並非心服。今日吳侯如能命江東猛將統兵數萬,與劉豫州協規同力,則必破曹軍。曹軍一旦平南遇阻,必會北還。如此則荊州、江東之勢強壯,鼎足成形矣。所以,亮方才言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孫權聽罷手敲著坐席,沉吟不語。好一會兒他才站起身,看著諸葛亮說道:“後日府中聚議。孔明先生也來吧。也好叫孤手下見識見識什麽叫巧言善辯,舌燦蓮花。”
諸葛亮聞言輕輕鬆了口氣,知道孫權這裏算是鬆了口,接下來要對付的就是那幫子主和派的江東官員了。想到此,諸葛亮深吸口氣,退後一步對著孫權行禮恭聲說道:“吳侯放心,亮必然會按時前往。”
孫權淡淡地點點頭,灑然甩袖出門。諸葛亮緊隨其後,跟孫權告辭離去。
他前腳剛走,後腳孫權就見自己一個親兵手持書信快步跑到自己跟前:“主公,周都督來信。”
孫權眼一亮:“速速呈上!”說完也不等親兵把書信遞給他,直接劈手奪信,撕開封囊。然後孫權就詫異地發現,這個封囊裏竟然倒出了兩封顏色不同的絲絹。
他正納悶周瑜怎麽會莫名其妙寫兩封信呢,就猛然看到其中一封淡青色絲絹上用及其娟秀的字體寫著:二哥親啟。孫權手一顫,像是覺得自己眼花了一樣緊緊地閉了閉眼睛。等再睜開時,人臉色已經恢複如常。他轉過身,輕輕地揮手屏退了親兵。自己一個人帶著兩封紙絹走進了廳內。
“等等。”走到半途,孫權像是忽然想到什麽一樣,又扭頭叫住了要退下的親兵:“可知大都督差人送信時,說過什麽?”
親兵低著頭:“大都督並未多做交代。不過他說主公若有疑問,看信便知。”
孫權垂了眸:“孤明白了。你下去吧。”
“諾。”
孫權進屋後,並沒有先展開那封寫著“二哥親啟”的信,而是轉向了周瑜自己寫的那封絲絹上。周瑜在信裏倒是沒什麽廢話,就兩件事。第一件:蔡威來了洞庭湖,但是卻沒有跟他掛麵,隻遣人送了封孫蘅的書信,人就消失不見了。他懷疑蔡威很可能已經歸附了曹孟德或者跟曹營之間達成了什麽交易。第二件:曹孟德在荊州的事他聽說了。諸葛孔明來柴桑的事他也聽說了。他已經把這裏的軍事瑣事交接安排好,即日啟程,五日之內定會到達柴桑。
孫權看著此處,掐指一算眉目漸展:周瑜要是行程順利,還恰恰能趕上後日的府議。至於蔡威的事?孫權覺得還是看他妹子給他的信更了解一些。
可惜等到孫權展開孫蘅的信時,卻微微失望了:孫蘅在信裏並沒有任何關於蔡威跟曹孟德合作或者歸附的事。她更多是以一個遠離家鄉的妹妹一個背離家人的女兒的口吻在寫家書。她寫了很多,寫她這些年都做了什麽,寫她去過哪些地方,寫蔡威對她如何愛護,寫她不久將為人母……寫江東哪道菜式曾經無數次在她夢裏出現,寫她給紹兒(指孫紹)做了第六雙小靴子,卻不知道他到底穿不穿的下,寫她知道登兒(孫權子)出世了,準備了很多東西,卻不知道能不能送過去。寫她念極了母親,卻連做夢都不敢夢到母親。因為她怕她怪她,怨她,惱她,她不孝……
孫權握住絲絹的力道漸漸加重,盯著絲絹的眼角也微微濕潤。即使這麽多年過去,他隻要合上眼睛也還是能回憶起自己幼妹的樣子:明媚張揚,靈動活潑。當年腳踏紅雲靴,腰掛玉雕弓的俏麗模樣曾讓他和大哥對多少江東才俊視如虎狼?可現在卻偏偏便宜了一個蔡仲儼……真是……
他知道自己其實該在得知她跟蔡威離開的第一時刻就昭告天下說江東孫家小姐暴斃而亡的。可是……他不舍得呀。畢竟,那是他的親妹妹,他這麽說了,就等於告訴全天下,也等於告訴她:孫家小姐孫蘅已經死了!這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孫蘅!那會讓她沒了退路,沒了娘家,將來受了委屈,連個傾訴地地方都沒有。他是江東之主,可也是她的兄長,所以算來算去,他到底還是選擇折中,隻對外說孫家小姐臥病在床,概不見客。
其實內心裏,孫權還是希望自己妹妹能在這個時候幫自己一把。他不求她能套取蔡威跟曹孟德往來的有力情報,也不求她能做江東放在蔡威什麽的臥底,他隻要她對她當初的決定有那麽一絲絲的後悔,有那麽一絲絲的軟化,能夠在這個檔口回江東來看一看就夠了。蔡威是個重情之人,隻要她在江東,他就不敢輕舉妄動。
可這信裏洋洋灑灑近千言,他看到了她的難過,看到了她的傷心,看到了她的憂慮,看到了她的思念,卻獨獨沒有看到她的後悔。是啊,她是他妹妹。那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妹妹。她也是孫家人,聰慧剔透,當年走的決然,如今又怎麽可能會讓自己後悔呢?她身邊那個人又怎麽可能讓她有後悔的機會呢?
孫權深吸口氣,最後到底是把絲絹揉捏成了一團,手一抬,扔在了廳內火盆內。淡青色的絲絹附在火花之上,很快被燒黑了邊角,燃焦了內裏,消失不見。
若她不會來,那便當……她從來沒有消息吧。至少這樣不會惹母親重新擔憂掛懷。至於她的良人……他很想知道他這會兒到底在哪裏,又是如何打算麵對這一場南北之爭的。
孫權的這個疑問很好解答。因為,就在他收到孫蘅來信的當天晚上,遠在幾千裏之外的襄陽曹昂臨時官邸就迎來了一位讓曹昂驚異不已又喜出望外的客人,這人不是別人,正式想被孫權放在牙縫裏磨碎千百遍的蔡威蔡仲儼!
龐統要是提前知道自己帶蔡威過來的時候,曹昂府邸裏其他人也在,他一定會考慮在進門時離蔡威距離遠一點。而在曹昂府上的郭奕、司馬懿要是知道今兒晚上來曹昂這裏能看到這麽位人物,司馬懿如何反應不敢說,郭奕自己肯定是打死也不肯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