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敵鐵鍋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作者:正統大汗阿裏不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郭康的執念,狄奧多拉都有些無奈。
“哎,你怎麽天天就想著賣這些東西啊。”她歎了口氣。
“我們都要和明朝談生意了,你還不明白麽?”郭康也搖搖頭:“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需要進口鐵鍋,進口絲綢,將來估計還要進口棉布。還有糖、瓷器,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不管吃、穿、用,我們都需要進口大量的東方物資。所有大宗商品,全都是我們有求於明朝,而不是他們需要我們。”
“這種貿易如果能展開,初期會讓我們日子很舒服,但時間長了肯定要出問題。我們出口的物資遠遠比不上進口,這個差額,就得拿金銀、珍稀產品之類的高價值物資填補。今後貿易額漲起來,把‘阿勒曼尼銀’填進去都不夠。再大的儲蓄,也擋不住坐吃山空的。”
“那也不能指望這些東西啊。”狄奧多拉指了指模型:“靠這個才能挽回多少逆差?”
“我真的想不出能有什麽大宗商品可以對等的。”郭康一攤手。
“還能什麽都不行?”狄奧多拉有些意外。
“什麽都不行。”郭康篤定地說:“隻要跟農業沾點邊的,都沒什麽希望。”
按上個世界的經驗,別說這些正經商品,就是不正經的,最後都沒用。
當年,英國人就是實在找不到正常的扭轉逆差方法。哪怕清朝的關稅遠比他自己低,哪怕他有工業和殖民地的成本優勢,都競爭不過人家。在常規手段全都沒用的情況下,最後開始孤注一擲,大力發展煙土貿易。
不過曆史上,第一次戰爭之後,煙土貿易實際上隻能算部分開放。英國人當時也沒認真,覺得這樣就夠了。但十多年後,他們發現,此時的貿易逆差依然沒有逆轉,隻能繼續推動。
最終,在19世紀60年代末,雙方第二次戰爭結束後,煙土貿易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清朝的禁煙努力才算完全失敗。到1876年,清政府徹底放棄,宣布煙土合法化,英國的努力終於完全成功。
但問題是,清朝棄療之後,本土也出現了煙土產業。土煙在這十幾年間緩慢發展,完全合法化之後則快速擴大,導致洋煙遇到了激烈對抗。僅僅五年後,1881年,英國領事匯報說,波斯煙土已經無利可圖,印度煙土也從很多省份被逐出。這樣下去,很快又沒法賺錢了。
果然,1882年,清朝出口煙土已經超過入口,正式成為出口國。而他出口的主要對象,正是英國自己。
英國當然不能接受這種情況,在1885年又迫使清朝為洋煙設立厘金上限,降低銷售成本。但即使有眾多優勢,洋煙依然競爭不過土煙。到1891年,洋煙進口量下降了15%左右,市值下降了35%到40%,開始全線潰敗。
而清朝煙土已經秉持自由貿易原則,遠渡重洋,暢銷英國本土。倫敦、利物浦都成了清朝向英國傾銷煙土的中心,還出現了一批清朝式樣的煙館,教授各種新玩法,對英國進行文化輸出。
到1906年,清朝出口土煙的數量已經達到進口洋煙的11倍。在雙方的努力下,大英帝國子民們終於過上了量大管飽的幸福生活。
煙土泛濫導致了社會秩序的崩壞,甚至對英國這種統治模式,都造成了負麵影響,終於讓英國政府無法接受。英國隻能轉變態度,開始大力提倡禁煙,並且要求清政府也推行禁煙措施。清朝此時已經基本失去了控製能力,但依然獅子大開口,索取好處。
最後,1907年,英國被迫與清朝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中英禁煙條約》。條約規定,逐年禁止印度煙土輸入清朝,同時提高洋煙進口關稅。清朝還把手伸進英國勢力範圍,規定租界區也要禁煙,並且允許清朝官員派駐印度,在加爾各答港,監督拍賣和打包業務。
好幾十年的戰爭取得的成果,堅持沒多久就被拋棄了。不僅讓之前的努力變得可笑,也讓英國提倡的“自由”“道義”成了笑話,簡直是對著維多利亞女王連續扇臉。當然,因為形勢所迫,扇了也就扇了,當時大家顯然已經顧不上這麽多了。
因此,結論也非常簡單:在農業產品方麵,不要試圖在任何產品上和塞裏斯硬抗。這家夥是個體量可怖的巨人,哪怕他躺下來自殺,都能砸死一片。
清末那個態勢都不行,更別說之前的時代了。對於這一點,郭康是深信不疑的。
狄奧多拉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還是接受了他的觀點。
“那你的意思,我們隻能通過這些……不怎麽主流的商品,賺回一點是一點了?”她考慮問題倒是反應很快:“伱天天研究蒸汽天兄什麽的,也是這個思路麽?”
“隻是個努力方向吧,能撐一會兒是一會兒。”郭康想了想,說:“如果我們真的有希望整合全部地中海世界,那倒是有點抗衡的希望了。這些技術,就是給這個目標爭取時間的。”
“這麽悲觀麽……”狄奧多拉有些意外地嘀咕道。
郭康攤攤手,一時不知道怎麽給她說。
這些其實都是他那個世界,“後世”歐洲人的血淚教訓。因為幾乎所有大宗產品,都會麵臨同樣的問題。
比如鐵鍋,這東西從唐宋時遠洋貿易出現,一直到他生活的年代,大部分時間都是主流出口產品——甚至在工業時代都是。中間可能就停了一百年左右,然後塞裏斯人又開始全世界賣鐵製品了。這玩意兒簡直就是個無敵的商品,在這種方麵跟人家競爭,純屬沒事找事。
縱觀曆史,可能這才是常態,而“塞裏斯不能在大宗商品上全方位占優勢”才是個意外情況。等意外的時間段過去,世界就又會恢複到“曆史常態”中了……
“你想想,連元末的戰亂,都沒能完全打斷東方商品的出口。現在,為了爭奪海洋,以戰養戰,元明雙方更是和瘋了一樣到處跑。”他搖著頭,說起眼前的例子:“就算我們不管,他們也會找上門來,甚至找上我們的敵人,讓情況更糟糕。所以我才會覺得,這是一件非做不可,但做了之後一樣會很難受的事情啊。”
(本章完)
“哎,你怎麽天天就想著賣這些東西啊。”她歎了口氣。
“我們都要和明朝談生意了,你還不明白麽?”郭康也搖搖頭:“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需要進口鐵鍋,進口絲綢,將來估計還要進口棉布。還有糖、瓷器,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不管吃、穿、用,我們都需要進口大量的東方物資。所有大宗商品,全都是我們有求於明朝,而不是他們需要我們。”
“這種貿易如果能展開,初期會讓我們日子很舒服,但時間長了肯定要出問題。我們出口的物資遠遠比不上進口,這個差額,就得拿金銀、珍稀產品之類的高價值物資填補。今後貿易額漲起來,把‘阿勒曼尼銀’填進去都不夠。再大的儲蓄,也擋不住坐吃山空的。”
“那也不能指望這些東西啊。”狄奧多拉指了指模型:“靠這個才能挽回多少逆差?”
“我真的想不出能有什麽大宗商品可以對等的。”郭康一攤手。
“還能什麽都不行?”狄奧多拉有些意外。
“什麽都不行。”郭康篤定地說:“隻要跟農業沾點邊的,都沒什麽希望。”
按上個世界的經驗,別說這些正經商品,就是不正經的,最後都沒用。
當年,英國人就是實在找不到正常的扭轉逆差方法。哪怕清朝的關稅遠比他自己低,哪怕他有工業和殖民地的成本優勢,都競爭不過人家。在常規手段全都沒用的情況下,最後開始孤注一擲,大力發展煙土貿易。
不過曆史上,第一次戰爭之後,煙土貿易實際上隻能算部分開放。英國人當時也沒認真,覺得這樣就夠了。但十多年後,他們發現,此時的貿易逆差依然沒有逆轉,隻能繼續推動。
最終,在19世紀60年代末,雙方第二次戰爭結束後,煙土貿易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清朝的禁煙努力才算完全失敗。到1876年,清政府徹底放棄,宣布煙土合法化,英國的努力終於完全成功。
但問題是,清朝棄療之後,本土也出現了煙土產業。土煙在這十幾年間緩慢發展,完全合法化之後則快速擴大,導致洋煙遇到了激烈對抗。僅僅五年後,1881年,英國領事匯報說,波斯煙土已經無利可圖,印度煙土也從很多省份被逐出。這樣下去,很快又沒法賺錢了。
果然,1882年,清朝出口煙土已經超過入口,正式成為出口國。而他出口的主要對象,正是英國自己。
英國當然不能接受這種情況,在1885年又迫使清朝為洋煙設立厘金上限,降低銷售成本。但即使有眾多優勢,洋煙依然競爭不過土煙。到1891年,洋煙進口量下降了15%左右,市值下降了35%到40%,開始全線潰敗。
而清朝煙土已經秉持自由貿易原則,遠渡重洋,暢銷英國本土。倫敦、利物浦都成了清朝向英國傾銷煙土的中心,還出現了一批清朝式樣的煙館,教授各種新玩法,對英國進行文化輸出。
到1906年,清朝出口土煙的數量已經達到進口洋煙的11倍。在雙方的努力下,大英帝國子民們終於過上了量大管飽的幸福生活。
煙土泛濫導致了社會秩序的崩壞,甚至對英國這種統治模式,都造成了負麵影響,終於讓英國政府無法接受。英國隻能轉變態度,開始大力提倡禁煙,並且要求清政府也推行禁煙措施。清朝此時已經基本失去了控製能力,但依然獅子大開口,索取好處。
最後,1907年,英國被迫與清朝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中英禁煙條約》。條約規定,逐年禁止印度煙土輸入清朝,同時提高洋煙進口關稅。清朝還把手伸進英國勢力範圍,規定租界區也要禁煙,並且允許清朝官員派駐印度,在加爾各答港,監督拍賣和打包業務。
好幾十年的戰爭取得的成果,堅持沒多久就被拋棄了。不僅讓之前的努力變得可笑,也讓英國提倡的“自由”“道義”成了笑話,簡直是對著維多利亞女王連續扇臉。當然,因為形勢所迫,扇了也就扇了,當時大家顯然已經顧不上這麽多了。
因此,結論也非常簡單:在農業產品方麵,不要試圖在任何產品上和塞裏斯硬抗。這家夥是個體量可怖的巨人,哪怕他躺下來自殺,都能砸死一片。
清末那個態勢都不行,更別說之前的時代了。對於這一點,郭康是深信不疑的。
狄奧多拉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還是接受了他的觀點。
“那你的意思,我們隻能通過這些……不怎麽主流的商品,賺回一點是一點了?”她考慮問題倒是反應很快:“伱天天研究蒸汽天兄什麽的,也是這個思路麽?”
“隻是個努力方向吧,能撐一會兒是一會兒。”郭康想了想,說:“如果我們真的有希望整合全部地中海世界,那倒是有點抗衡的希望了。這些技術,就是給這個目標爭取時間的。”
“這麽悲觀麽……”狄奧多拉有些意外地嘀咕道。
郭康攤攤手,一時不知道怎麽給她說。
這些其實都是他那個世界,“後世”歐洲人的血淚教訓。因為幾乎所有大宗產品,都會麵臨同樣的問題。
比如鐵鍋,這東西從唐宋時遠洋貿易出現,一直到他生活的年代,大部分時間都是主流出口產品——甚至在工業時代都是。中間可能就停了一百年左右,然後塞裏斯人又開始全世界賣鐵製品了。這玩意兒簡直就是個無敵的商品,在這種方麵跟人家競爭,純屬沒事找事。
縱觀曆史,可能這才是常態,而“塞裏斯不能在大宗商品上全方位占優勢”才是個意外情況。等意外的時間段過去,世界就又會恢複到“曆史常態”中了……
“你想想,連元末的戰亂,都沒能完全打斷東方商品的出口。現在,為了爭奪海洋,以戰養戰,元明雙方更是和瘋了一樣到處跑。”他搖著頭,說起眼前的例子:“就算我們不管,他們也會找上門來,甚至找上我們的敵人,讓情況更糟糕。所以我才會覺得,這是一件非做不可,但做了之後一樣會很難受的事情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