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康講的這些,脫歡聽得半懂不懂的。


    他本來就不怎麽喜歡研究這類問題,郭康還東拉西扯,舉了一堆例子。最後,隻好說道:“你這個結論,我倒是知道了。不過中間這些過程,你還是去跟王師父他們討論吧,我當時學神學,就學的一頭霧水……”


    “無所謂,王師父也不是很懂神學。這不影響經營教會的。”郭康指出:“我們的組織一直如此。大牧首隻要天天開會,到處要經費就可以了;但負責辯經、寫注疏的學者,要顧及的方麵可就多了……”


    “啊?”


    “真的,我現在覺得,大牧首最大的職責就是化緣。”郭康告訴他:“不過王師父這方麵確實很厲害,聽說教會經費好久都沒這麽充裕過了。”


    “那倒是,我看他都能從公教教會那邊要錢。也不知道怎麽做到的。”脫歡想了下,說。


    “也是時機的問題。”郭康說:“以前羅馬主教強勢的時候,這邊恰好很弱小。公教教會根本不把正教當回事,派來的使者都頤指氣使。這邊的希臘人,其實不怕和他們辯經,但就算辯贏了,也沒什麽用,人家大不了再派個十字軍把你滅了……”


    “後來我們這邊興起之後,公教教會反而麵臨腐敗和分裂的問題了。各地教會心思不一,法國人和意大利人整天內鬥不止。教會威信掃地,對立的教宗們因此特別需要有人撐腰——不止是世俗方麵,也包括宗教方麵。”


    “這個時候,誰能得到其他教會的支持,誰當然就能得到巨大的合法性優勢了。再加上我們現在實力強大,說話有了分量,他們自然樂意掏錢,換取我們的默許乃至支持。”


    “我以為兩邊早就撕破臉了呢,沒想到還有人認啊。”脫歡評價道。


    “我記得,至少在第四次十字軍之前,是沒有徹底撕破臉的。”郭康說:“雖然天天互相指責,但主要還是羅馬主教和大都牧首在爭奪拜上帝教的主導權。隻不過後來發生了軍事衝突,關係也降到冰點了。”


    “雖然這麽說,但真需要的時候,兩邊還是可以進行合作的。當然,能讓對方歸附,肯定是最好的,能夠帶來巨大的宗教聲望,得到諸多好處。所以,這關係也一直還有維持就是了。”


    “哎,真的好麻煩……”脫歡又抱怨起來。


    “還好吧,這都是日常。”郭康撓撓頭:“兩個兄弟教會,互相指責對方變質,為了私利修正先知的意圖,乃至互相開除教籍,這才是正常情況。曆史上已經發生了很多次,未來也肯定還會一直發生下去的。不管拜上帝教還是天方教,還是其他的什麽,都會這樣。習慣了就好了……”


    “你這麽了解,那往後就煩勞你多考慮下了。”脫歡立刻說:“還有剛才說的教育的事情,也得你多動動腦筋了。”


    “那些反而簡單。”郭康說:“教育是基於國家管理結構的,我們這個情況,隻要順水推舟就行了。最難的工作,祖先已經完成過了。”


    “相比起來,我們的教育機構,比周圍這些國家,要龐大的多。他們就算有了錢,也不一定能養得起,因為我們的教育,和行政機構,已經合為一體了。這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我聽說,當年建帳開國的時候,就沒有多少能教書的人。那時候,河南河北地區,常年都亂的很,連教會教育都已經崩潰了。樂意追隨我們的,都是些目不識丁的下層民眾,更加接觸不到教育機會。”


    “各地的人,說的話也不太一樣。人數不多,語言倒是很雜,有時互相都聽不懂。所以,文化教育和軍隊的建立,是同步進行的;而我們這個國家,又是在軍隊的基礎上搭建起來的。“我看過祖先、叔祖留下的文檔和筆記。他們經常提到,用來作為比較的國家,其實不是大唐或者大元,而是西遼。”他問脫歡:“你想過沒有,為什麽西遼在那邊沒能紮根成功,我們卻成功了?”


    “我們開國的時候,人還沒有西遼多吧。”脫歡直接搖了搖頭:“沒仔細想過。是不是敵人太菜了?”


    “這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自己人也太菜了。”郭康回答。


    “自己人菜?”脫歡沒理解。


    “是啊。”郭康解釋道:“西遼立國的地方,處於中原和波斯的中轉站,一直是商路繁榮的地方。商隊來往頻繁,民眾也見多識廣,什麽都接觸過。當地文化也很發達,早在遠古時候,就有了城市、文字和自己的文明了。”


    “這麽久遠麽?”脫歡意外地說。


    “是啊,那個地方,早年和波斯人是一家的,文明史也差不多長。”郭康說:“當地人跟波斯人,算是一個祖先的不同分支。那裏的定居民,文化和習俗也和波斯差不多。”


    “不過後來,到了唐末那會兒,波斯人向突厥人傳教,結果卻引來了大批突厥人湧入鐵門關,滅亡了當地的波斯政權。此後,那地方才開始突厥化。”


    “西遼建立的時候,當地就是這麽個文化背景。定居農民有長久的文化傳統,遊牧民也早就接觸過波斯文化,大多接受了天方教——咱們都知道,天方教文化,其實也是波斯化的一種。”


    “而西遼朝廷裏,契丹人和漢人,一共才二百多人。這點人,實在太少,所以西遼君臣想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征,都已經很困難了,更別說去改變人家。但另一方麵,他們能立國,靠的是軍事優勢;而這種軍事優勢,又是和他們帶來的‘東方文化’掛鉤的,如果舍棄,那就和當地一眾草頭王一樣,也變得兵弱不堪戰了,人家又何必服從他們呢?結果,自然就卡在這個不尷不尬的境地了。”


    “我們的處境就好多了。”他對比道:“當初,在河南、河北地區,居住的民眾,其實是一群亂糟糟的大雜燴。斯拉夫人、保加爾人、佩涅切格人、庫曼人……基本上什麽都有。”


    “他們的文化,遠不如西遼那邊發達——呃,說不發達,可能都是誇他們了。雖然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兩個國家,都試圖染指這裏,希臘文明也對這地方有一些滲透。但整體上來說,當地人的文化水平,還是處於一種……去古未遠的狀態,沒有被文明汙染過。在這裏,隻要操作得到,一個傳教士都能產生很大的文化影響。我們的祖先,自然也就有機會立足了。”


    “這樣啊,那我大概能理解了。”脫歡點點頭:“怪不得你說要教化羅斯地區呢……還是文化空白的地方,比較方便教化啊。”


    “是這樣。”郭康點點頭:“我最近也是在忙這些,想趕在下一個大事來之前,把這些文書整理好,所以才不想浪費時間,去跟那些人喝酒吹牛。”


    “伱又在寫什麽啊?”脫歡好奇道。


    “寫常識書。”郭康把手邊一本冊子拿起來:“第一本已經寫好了,後麵幾本還在整理呢。”


    脫歡接了過來,翻了翻,發現裏麵就是一些簡短的問答,全是“一年有幾個月份”、“我們的祖國叫什麽”、“天父一家有幾位”這樣的簡單問題。


    “這是給人啟蒙用的?”他問道。


    “是。”郭康說:“我們想推廣教育,就得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不止是認字和背誦軍令,也得給大家普及通用常識。”


    “文化的落後,不是缺乏文學和藝術,而是對於世界沒有基本的了解。而更進一步地說,如果讓整個國家的人,都能有共同的基本認知,那這種對世界共同的認知,也是一種寶貴的共識。”


    “一個大國,地域廣袤,人口眾多,環境各有差異,生產方式也互不相同。按理說,不同地方的人,肯定會因此產生不同的風俗習慣,然後自然而然地產生不同的群體認同。不同地方的人,也會因此區分‘自己人’和‘他者’,然後很容易就會走向對立。所以,統一的大國,才是罕有的現象;鬆散的聯盟,有時都是強人努力下、難得的情況了;一盤散沙,才是人類政權的日常。”


    “而要維持統一,就得從這些小事開始。這一兩件事情或許沒什麽用,但積少成多,總會有幫助。中原的統一,就是這麽慢慢磨合出來的。我們還是慢慢努力吧。”


    “這套書,我已經和教會商量好了。”他有指了指手頭的稿紙:“由於當地人文化水平太差,連神職人員都不太靠譜,所以隻能分級來。我目前打算,是把這些常識問題,分成五個級別,根據文化水平高低,對大家分別進行培訓。”


    “我們覺得,羅斯地區廣袤而鬆散,所以,各地官府和教會內部,自己就首先要統一口徑;新招募的官員和修士,也要根據這套書籍進行學習才行。”


    “這種事情,也得你親自上啊。”脫歡說。


    “王師父非讓我來。”郭康回答:“他說他手下的學者,眼界都不行,必須我來上。我都已經這麽多事情了……不過這個確實重要,我也就沒推脫。”


    “寫完這幾本之後,我會把稿子給朝廷,讓禮部審一審。到時候估計免不了扯皮一番,不過那些,交給王師父就行了。這個稿子,到時候會以教會的名義提出來。”


    “那這名字準備叫什麽,就叫常識?”脫歡指了指封麵:“羅斯人好像都喜歡那種……浩大壯觀一些的東西,你這個是不是太平淡了。另外,把你名字寫上去吧,這是個大功勞,不用教會代為提出了。”


    “基輔教會說,當年,各公國的通行法令,叫做《羅斯真理》,意思是這片大地共同的規矩。如果要給大家普及常識,也可以用這個詞。”郭康回答:


    “羅斯人確實特別喜歡這種說法,但我覺得,這些命名,反而崇高過頭,不接地氣了。而且,我這寫的,根本不是什麽神聖的條文,隻是個目前階段,適合普通農民的知識匯編而已,很多條目,今後也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改變的,哪裏能叫真理?名字起的太高,隻怕反而會連累後人,讓他們不敢隨便改動了。”


    “而且,就是影響大,我才不準備自己出麵。這種事情,還是整個教會出頭比較好,否則,會讓我自己太突出出來了——無論宗教還是世俗方麵,這都不是好事情。”


    “那你想多了。”脫歡不假思索地說:“你起個名字叫‘常識’,羅斯人學下來之後,一樣會把‘常識’當做‘真理’的代名詞,然後開始尊崇。這不是你叫什麽名字能改變的。”


    “呃……”


    “而且我估計,如果計劃能成功,那以它的影響力,肯定很快就不是你寫的了。”他放下冊子,繼續說道:“這是天父借著你的手寫出來的——裏頭都是天父的聖言,不是你的。所以你也不用擔心署名的問題。”


    “呃……”


    郭康更加無言。


    “你看,你懂這些……常識,但是人家懂斯拉夫大地啊。”脫歡建議道:“我覺得,你還是聽教會的吧。”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統大汗阿裏不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統大汗阿裏不鴿並收藏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