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斯拉夫洪荒神器!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作者:正統大汗阿裏不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狄奧多拉的表態,郭康倒是不太意外。
“你不支持我,還能支持誰。”他笑道:“其他人也做不了這個決定啊。現在的廠房、工坊,都是我自己設計的。整個羅馬,甚至整個歐洲,你也找不到其他的負責人,來進行投資啊?”
“我原本隻和幾個想熟的柱國子弟相處的多一些,其他的元老、高官,接觸都很少。老媽有時候還會嘮叨,說我不跟人家來往,時間長了,怎麽在朝廷裏做事。但你看,這次有了成果之後,整個大都的上層,恨不得都來我家串門。這不就是看上了我這些計劃了麽。”
“可見,現在這個世道,是想投資的人多,可靠的項目卻很少啊。”他感慨道:“就現在這個程度,都足夠吸引不少人了。”
他說的其實是大實話,但狄奧多拉看起來不是很高興的樣子。兩人爭了幾句,狄奧多拉說不過他,又開始動手動腳。
過了一會兒,吳翰拿著王大喇嘛的一堆文件,來到了這裏。左右看了看,發現狄奧多拉還在牆角那邊,正把郭康按在牆上,不知道在幹什麽。
吳翰一時疑惑,搞不懂他倆這是什麽意思,往後退了退,猶豫是不是應該打招呼。不過狄奧多拉倒是敏銳地發現了他,連忙轉頭問:“有什麽事情麽?”
“哦,我沒事,是王師父有事。”吳翰解釋道:“他那邊的公共活動也結束了,但還有一些客人,想找郭公子問一下詳細情況。”
狄奧多拉這才把郭康放開。郭康也沒時間抱怨,匆匆整了整領子,跟著他一起去王大喇嘛的辦公室。狄奧多拉也自顧自地跟在後麵。
“那邊不是還有活動麽?”郭康問。
“母親會應付的。我今天可以自由行動。”狄奧多拉說。
郭康對此頗為懷疑,但狄奧多拉不知道為什麽,非要跟著他。
接下來的會麵,就是向感興趣的大都上層人士,介紹他的計劃,向眾人要求各個方麵的支持。可以說,這才是今天“募捐”的真正重頭戲。這種場合,狄奧多拉去了,估計也幫不上什麽忙。因為該表態的,她家已經表態過了。
他胡思亂想了一陣,來到了二樓的會議室。這裏已經聚集了一大群人,正圍著王大喇嘛問個不停,把他糾纏得,都有些手忙腳亂了。
郭康環顧四周,發現跑到這邊的人,確實不是一般的多。除了一些見過幾麵的元老們,還有不少很麵生的人,不知道是城裏的富豪還是官吏。再仔細一看,連孫十萬和喬鋒都來了。
他好奇地走過去,和就在門口旁邊的喬鋒先打了個招呼,還專門問道:“你妹妹呢?”
“她沒有接到邀請,就沒辦法來。”喬鋒說:“不過她專門讓我轉告對你的問候,還說有機會再去找你。”
“居然她都沒有麽。”郭康有些意外:“這次名額卡得這麽嚴?”
“是啊,很多人想求都求不到呢。”喬鋒說道。
對此,郭康倒是可以理解。不過狄奧多拉已經跟了上來,催促他不要耽擱。郭康便沒有說太多,朝周圍的人點點頭,就繼續往前走。
看到他走進來,人群中的王大喇嘛也連忙說道:“正好,他來了,我請他來介紹一下吧。”
郭康其實還沒準備好呢,突然讓他說,都不知道從哪裏開始。但在王大喇嘛等人的張羅下,還是被推到人群前,直麵眾人的問題。不過好在,大家其實比他都急,都迫切地希望了解情況。
“郭公子,我們黑海商會對你的計劃很感興趣。”一個中年人率先說道:“如果能開拓這麽廣袤的後方,我們一定全力支持。隻是不知道,您需要我們做什麽?”
“我們格魯吉亞的鄉親們,也希望能加入這個計劃。”另一個帶著大帽子的老人也附和道:“如果有需要的地方,請直接給我們下命令。我們同鄉會已經達成了一致,會盡大家的財力和人力,去幫忙的。”
“這樣啊……大家不用擔心。”他們這麽說,郭康心裏就有數了:“我們這邊,需要的其實就是兩種東西:人和鐵。”
“能詳細說一下麽?”有人頗有興趣地問道。
“簡單來說,就是羅斯地區的開發,最大的困難,就是他們的起點太低。那個地方貧窮、落後到了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步,以至於羅馬尼亞的民眾,要是沒有親身去過那裏,恐怕都不好想象。更別說身邊環境更優越的諸位了。”郭康說:
“我為此谘詢過很多人,包括曾經在小北地區主持水利工程的新丞相步相公。他給我說,在羅馬尼亞,我們做的事情,一般是推廣更先進的農業技術,對當地的基礎設施進行升級。雖然很多地方,生產的技術比中原和希臘落後不少,但基本上還算是‘利用、改造、升級’的範疇。而在羅斯大地,就基本上沒有什麽已經存在的基礎設施。所有一切,幾乎都是從頭開始的。”
“當地人的處境非常糟糕。他們的村莊很小,一般隻有四五戶,多的也就十戶左右。和我們的農莊,根本沒法相比。這是因為那裏地廣人稀,本身人口就很有限;他們的農耕方式也很落後,需要大量的土地才能養活這麽點人。如果聚集的人太多,離田地太遠,那村落也就沒有意義了。”
“因為人太少,所以這些村落既脆弱,又落後。這點人,是沒有辦法興修水利的,連改造周圍的林地,都很困難。他們也缺乏施工和伐木的工具,因為村落裏也同樣缺乏從事手工業的匠人。”他解釋道:“由於技術落後,他們能養活的專業人員也有限。所以鐵匠、石匠這樣的工匠,一般隻有在中心城鎮才能找到。而專業工匠的缺乏,又導致他們缺乏工具,無法提高生產的效率。我說的人與鐵,就是這兩個方麵。”
“那他們為什麽不設法改變這個情況?”剛才提問的希臘富豪提問道:“自己沒有技術的話,可以從外界引進吧。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賣給他們的。”
“那個地方,是係統性的落後。”郭康搖搖頭,說道:“不但民間的情況慘淡,當地領主管理也很低效。”
“普通民眾的生產能力極其低下,沒有能力開辟土地、開采礦產、建設水利;這導致他們的發展也極為緩慢,長期積累不起足夠的儲備,去實現我們所說的‘升級’。”
“當地管理者為了獲得資源,又要從民眾身上收走大量的積蓄。這讓他們基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實現技術進步,因為哪怕有購買工具和學習技術的儲蓄,也會首先被領主掠走。”
“而民眾一點也不傻。這種處境下,任誰都知道,想要改善生產和生活的環境,完全是無稽之談。他們也因此完全喪失了積極性,開始得過且過。這樣一來,他們的生產能力,就更加沒有提高的可能了。”
“更嚴重的是,那裏已經陷入了惡性循環。因為民眾極端貧困,缺乏產出,所以領主必須用更大力氣去搜刮,而這種搜刮又會摧毀他們自行改進的能力。結果就是,整個羅斯大地,都陷入長期停滯的狀態。”
“這麽說吧。”他想了想,舉了個例子:“大家知道磨麽?就是磨麵粉的那種。”
眾人紛紛點了點頭。
“我們這裏的氣候,適合種植麥類作物。要加工這些糧食,磨是不可或缺的。現在大部分的磨,都是圓盤形的,還刻好了齒。用牲畜拉,或者用風力、水力驅動,都有人使用。”郭康舉例道:“但是,在一些偏僻的地區,當地斯拉夫人還在使用石頭磨盤和磨棒。”
“那種東西,大家可能都從未見過。就是一個表麵平坦的石頭作為墊子,把穀物放上去,然後用一根石頭棒反複滾動碾壓。”他想了想,粗略地估計了下:“這種東西,估計比炎黃還早,大概已經是有巢氏、神農氏那個時代的工具了。但直到現在,他們還在用呢。”
“啊?不至於吧,這是為什麽?”不少人都沒法理解。
“因為工具不行。”郭康說:“那種圓盤形的石磨,看著很簡單,但也需要專門的石匠,使用鐵質工具,才方便製作。帶研磨齒的磨盤,也是消耗品,需要進行維護。這些,都不是那些貧窮閉塞的斯拉夫人村落,能輕易獲取的。所以,他們就隻能用這種加工方式更簡單的磨了。”
他這個說法,其實都比較保守了。那種石磨盤和磨棒,一般認為是舊石器時代末期或者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東西,大致都得有將近一萬年了。他一時都沒想好,怎麽用這個時代的人方便理解的話,來描述這個時間。
中原的神話人物,倒是可以粗略對照下。但要是沒上過這邊的漢式私塾,估計都理解不了這個時間概念了……畢竟,這會兒的歐洲人通常相信,根據經書推算,創世至今大概有個幾千年。要是知道斯拉夫人代代相傳的石磨,可能都比天父創造世界悠久,不少人怕不是要發瘋……
而這東西,也不會這麽簡單地消失。在他那個世界的曆史上,一些山區的斯拉夫人,把這玩意兒用到了20世紀。這套工具就這麽從上古洪荒,一直用到工業、鋼鐵和槍炮的時代,是那種字麵意義上的“去古未遠”之物,屬於孔老二見了都得驚呼你小子還真複古去了的東西……
而那種轉盤磨,其實也不是很“新”。帶齒的石磨盤集中出現,最早是在漢初,可能確實和鐵工具的廣泛普及有關。在那之前,大家一般是用杵臼來處理穀物。在中國以外,最早的磨盤出現在地中海西部,也是隨著羅馬軍團的征服才快速傳開的。想來,應該也是工具提升的結果。
更古老的磨麵工具,效率也低了不少。有人甚至認為,埃及和西亞地區的人,會有意識地在磨盤上加沙子、石膏等粉末,以此增大摩擦,提高效率。至於砂礫,回頭要是有條件,再篩掉就行。
這個想法說實話很嚇人,起碼在郭康看來,這種故意在麵粉裏摻沙子的行為,簡直是瘋了。埃及人的嘴估計得是鐵打的,才能吃得下去這東西。但話說回來,工具落後的情況下,有時候也隻能做這種無奈選擇。否則,恐怕沒人還想繼續用這種洪荒時代的東西了。
在歐洲很多地方,磨盤至今都是被領主壟斷的,可見這東西,遠沒有看上去那麽簡單。對於生活方式近乎上古三代的斯拉夫人來說,確實沒這個講究的條件吧。
當然,這個例子,本身也已經足夠形象了。眾人很快了解了他的意思,各自思忖起來。隻是,一時也不知道,他們更關注什麽。
“那些羅斯人,自己沒想過這個問題麽?”有人好奇地問。
“肯定想過。那裏也有有遠見的統治者,也會針對性地做出應對。”郭康說:“一些有力的王公,會強行介入農業生產,有意識地引進更先進的技術,在民間進行組織和推廣。為了集中力量,有時候也會重新規劃農田,把這些過於零散的村落集中起來,方便管理和組織。我聽說,當年梁讚就這麽嚐試過,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是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他得能管住那些愚昧又粗暴的貴族,還能強製這些躺平慣了的民眾,按照自己的計劃來進行種植。可以說,很依賴這名統治者自身的能力。有時候,這樣的人會留下一些遺產,把當地的情況改善一些。但也有很多時候,一旦失去首領,這些改變也會人亡政息了。”
“您是希望我們能改變這種局麵麽?那我們應該從哪下手?”聽眾們繼續問道。
“就是剛才說的,人的技術,和我們生產的鋼鐵了。”郭康回答。
這不是廢話麽——要不然,還用斯拉夫洪荒神器麽?他在心裏,對著這個明知故問的問題,嘀咕道。
(本章完)
“你不支持我,還能支持誰。”他笑道:“其他人也做不了這個決定啊。現在的廠房、工坊,都是我自己設計的。整個羅馬,甚至整個歐洲,你也找不到其他的負責人,來進行投資啊?”
“我原本隻和幾個想熟的柱國子弟相處的多一些,其他的元老、高官,接觸都很少。老媽有時候還會嘮叨,說我不跟人家來往,時間長了,怎麽在朝廷裏做事。但你看,這次有了成果之後,整個大都的上層,恨不得都來我家串門。這不就是看上了我這些計劃了麽。”
“可見,現在這個世道,是想投資的人多,可靠的項目卻很少啊。”他感慨道:“就現在這個程度,都足夠吸引不少人了。”
他說的其實是大實話,但狄奧多拉看起來不是很高興的樣子。兩人爭了幾句,狄奧多拉說不過他,又開始動手動腳。
過了一會兒,吳翰拿著王大喇嘛的一堆文件,來到了這裏。左右看了看,發現狄奧多拉還在牆角那邊,正把郭康按在牆上,不知道在幹什麽。
吳翰一時疑惑,搞不懂他倆這是什麽意思,往後退了退,猶豫是不是應該打招呼。不過狄奧多拉倒是敏銳地發現了他,連忙轉頭問:“有什麽事情麽?”
“哦,我沒事,是王師父有事。”吳翰解釋道:“他那邊的公共活動也結束了,但還有一些客人,想找郭公子問一下詳細情況。”
狄奧多拉這才把郭康放開。郭康也沒時間抱怨,匆匆整了整領子,跟著他一起去王大喇嘛的辦公室。狄奧多拉也自顧自地跟在後麵。
“那邊不是還有活動麽?”郭康問。
“母親會應付的。我今天可以自由行動。”狄奧多拉說。
郭康對此頗為懷疑,但狄奧多拉不知道為什麽,非要跟著他。
接下來的會麵,就是向感興趣的大都上層人士,介紹他的計劃,向眾人要求各個方麵的支持。可以說,這才是今天“募捐”的真正重頭戲。這種場合,狄奧多拉去了,估計也幫不上什麽忙。因為該表態的,她家已經表態過了。
他胡思亂想了一陣,來到了二樓的會議室。這裏已經聚集了一大群人,正圍著王大喇嘛問個不停,把他糾纏得,都有些手忙腳亂了。
郭康環顧四周,發現跑到這邊的人,確實不是一般的多。除了一些見過幾麵的元老們,還有不少很麵生的人,不知道是城裏的富豪還是官吏。再仔細一看,連孫十萬和喬鋒都來了。
他好奇地走過去,和就在門口旁邊的喬鋒先打了個招呼,還專門問道:“你妹妹呢?”
“她沒有接到邀請,就沒辦法來。”喬鋒說:“不過她專門讓我轉告對你的問候,還說有機會再去找你。”
“居然她都沒有麽。”郭康有些意外:“這次名額卡得這麽嚴?”
“是啊,很多人想求都求不到呢。”喬鋒說道。
對此,郭康倒是可以理解。不過狄奧多拉已經跟了上來,催促他不要耽擱。郭康便沒有說太多,朝周圍的人點點頭,就繼續往前走。
看到他走進來,人群中的王大喇嘛也連忙說道:“正好,他來了,我請他來介紹一下吧。”
郭康其實還沒準備好呢,突然讓他說,都不知道從哪裏開始。但在王大喇嘛等人的張羅下,還是被推到人群前,直麵眾人的問題。不過好在,大家其實比他都急,都迫切地希望了解情況。
“郭公子,我們黑海商會對你的計劃很感興趣。”一個中年人率先說道:“如果能開拓這麽廣袤的後方,我們一定全力支持。隻是不知道,您需要我們做什麽?”
“我們格魯吉亞的鄉親們,也希望能加入這個計劃。”另一個帶著大帽子的老人也附和道:“如果有需要的地方,請直接給我們下命令。我們同鄉會已經達成了一致,會盡大家的財力和人力,去幫忙的。”
“這樣啊……大家不用擔心。”他們這麽說,郭康心裏就有數了:“我們這邊,需要的其實就是兩種東西:人和鐵。”
“能詳細說一下麽?”有人頗有興趣地問道。
“簡單來說,就是羅斯地區的開發,最大的困難,就是他們的起點太低。那個地方貧窮、落後到了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步,以至於羅馬尼亞的民眾,要是沒有親身去過那裏,恐怕都不好想象。更別說身邊環境更優越的諸位了。”郭康說:
“我為此谘詢過很多人,包括曾經在小北地區主持水利工程的新丞相步相公。他給我說,在羅馬尼亞,我們做的事情,一般是推廣更先進的農業技術,對當地的基礎設施進行升級。雖然很多地方,生產的技術比中原和希臘落後不少,但基本上還算是‘利用、改造、升級’的範疇。而在羅斯大地,就基本上沒有什麽已經存在的基礎設施。所有一切,幾乎都是從頭開始的。”
“當地人的處境非常糟糕。他們的村莊很小,一般隻有四五戶,多的也就十戶左右。和我們的農莊,根本沒法相比。這是因為那裏地廣人稀,本身人口就很有限;他們的農耕方式也很落後,需要大量的土地才能養活這麽點人。如果聚集的人太多,離田地太遠,那村落也就沒有意義了。”
“因為人太少,所以這些村落既脆弱,又落後。這點人,是沒有辦法興修水利的,連改造周圍的林地,都很困難。他們也缺乏施工和伐木的工具,因為村落裏也同樣缺乏從事手工業的匠人。”他解釋道:“由於技術落後,他們能養活的專業人員也有限。所以鐵匠、石匠這樣的工匠,一般隻有在中心城鎮才能找到。而專業工匠的缺乏,又導致他們缺乏工具,無法提高生產的效率。我說的人與鐵,就是這兩個方麵。”
“那他們為什麽不設法改變這個情況?”剛才提問的希臘富豪提問道:“自己沒有技術的話,可以從外界引進吧。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賣給他們的。”
“那個地方,是係統性的落後。”郭康搖搖頭,說道:“不但民間的情況慘淡,當地領主管理也很低效。”
“普通民眾的生產能力極其低下,沒有能力開辟土地、開采礦產、建設水利;這導致他們的發展也極為緩慢,長期積累不起足夠的儲備,去實現我們所說的‘升級’。”
“當地管理者為了獲得資源,又要從民眾身上收走大量的積蓄。這讓他們基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實現技術進步,因為哪怕有購買工具和學習技術的儲蓄,也會首先被領主掠走。”
“而民眾一點也不傻。這種處境下,任誰都知道,想要改善生產和生活的環境,完全是無稽之談。他們也因此完全喪失了積極性,開始得過且過。這樣一來,他們的生產能力,就更加沒有提高的可能了。”
“更嚴重的是,那裏已經陷入了惡性循環。因為民眾極端貧困,缺乏產出,所以領主必須用更大力氣去搜刮,而這種搜刮又會摧毀他們自行改進的能力。結果就是,整個羅斯大地,都陷入長期停滯的狀態。”
“這麽說吧。”他想了想,舉了個例子:“大家知道磨麽?就是磨麵粉的那種。”
眾人紛紛點了點頭。
“我們這裏的氣候,適合種植麥類作物。要加工這些糧食,磨是不可或缺的。現在大部分的磨,都是圓盤形的,還刻好了齒。用牲畜拉,或者用風力、水力驅動,都有人使用。”郭康舉例道:“但是,在一些偏僻的地區,當地斯拉夫人還在使用石頭磨盤和磨棒。”
“那種東西,大家可能都從未見過。就是一個表麵平坦的石頭作為墊子,把穀物放上去,然後用一根石頭棒反複滾動碾壓。”他想了想,粗略地估計了下:“這種東西,估計比炎黃還早,大概已經是有巢氏、神農氏那個時代的工具了。但直到現在,他們還在用呢。”
“啊?不至於吧,這是為什麽?”不少人都沒法理解。
“因為工具不行。”郭康說:“那種圓盤形的石磨,看著很簡單,但也需要專門的石匠,使用鐵質工具,才方便製作。帶研磨齒的磨盤,也是消耗品,需要進行維護。這些,都不是那些貧窮閉塞的斯拉夫人村落,能輕易獲取的。所以,他們就隻能用這種加工方式更簡單的磨了。”
他這個說法,其實都比較保守了。那種石磨盤和磨棒,一般認為是舊石器時代末期或者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東西,大致都得有將近一萬年了。他一時都沒想好,怎麽用這個時代的人方便理解的話,來描述這個時間。
中原的神話人物,倒是可以粗略對照下。但要是沒上過這邊的漢式私塾,估計都理解不了這個時間概念了……畢竟,這會兒的歐洲人通常相信,根據經書推算,創世至今大概有個幾千年。要是知道斯拉夫人代代相傳的石磨,可能都比天父創造世界悠久,不少人怕不是要發瘋……
而這東西,也不會這麽簡單地消失。在他那個世界的曆史上,一些山區的斯拉夫人,把這玩意兒用到了20世紀。這套工具就這麽從上古洪荒,一直用到工業、鋼鐵和槍炮的時代,是那種字麵意義上的“去古未遠”之物,屬於孔老二見了都得驚呼你小子還真複古去了的東西……
而那種轉盤磨,其實也不是很“新”。帶齒的石磨盤集中出現,最早是在漢初,可能確實和鐵工具的廣泛普及有關。在那之前,大家一般是用杵臼來處理穀物。在中國以外,最早的磨盤出現在地中海西部,也是隨著羅馬軍團的征服才快速傳開的。想來,應該也是工具提升的結果。
更古老的磨麵工具,效率也低了不少。有人甚至認為,埃及和西亞地區的人,會有意識地在磨盤上加沙子、石膏等粉末,以此增大摩擦,提高效率。至於砂礫,回頭要是有條件,再篩掉就行。
這個想法說實話很嚇人,起碼在郭康看來,這種故意在麵粉裏摻沙子的行為,簡直是瘋了。埃及人的嘴估計得是鐵打的,才能吃得下去這東西。但話說回來,工具落後的情況下,有時候也隻能做這種無奈選擇。否則,恐怕沒人還想繼續用這種洪荒時代的東西了。
在歐洲很多地方,磨盤至今都是被領主壟斷的,可見這東西,遠沒有看上去那麽簡單。對於生活方式近乎上古三代的斯拉夫人來說,確實沒這個講究的條件吧。
當然,這個例子,本身也已經足夠形象了。眾人很快了解了他的意思,各自思忖起來。隻是,一時也不知道,他們更關注什麽。
“那些羅斯人,自己沒想過這個問題麽?”有人好奇地問。
“肯定想過。那裏也有有遠見的統治者,也會針對性地做出應對。”郭康說:“一些有力的王公,會強行介入農業生產,有意識地引進更先進的技術,在民間進行組織和推廣。為了集中力量,有時候也會重新規劃農田,把這些過於零散的村落集中起來,方便管理和組織。我聽說,當年梁讚就這麽嚐試過,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是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他得能管住那些愚昧又粗暴的貴族,還能強製這些躺平慣了的民眾,按照自己的計劃來進行種植。可以說,很依賴這名統治者自身的能力。有時候,這樣的人會留下一些遺產,把當地的情況改善一些。但也有很多時候,一旦失去首領,這些改變也會人亡政息了。”
“您是希望我們能改變這種局麵麽?那我們應該從哪下手?”聽眾們繼續問道。
“就是剛才說的,人的技術,和我們生產的鋼鐵了。”郭康回答。
這不是廢話麽——要不然,還用斯拉夫洪荒神器麽?他在心裏,對著這個明知故問的問題,嘀咕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