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搬出去住?”徐嵩眉頭微微皺起,片刻後點了點頭,“也好,我這裏每日裏都是上門求見的官員,你馬上就要會試,耽擱不得!”


    “這樣吧,一會兒你自去賬上支錢,賃個大些的院子,再買兩個下人!”


    徐鶴笑了:“大伯,哪要用您的錢!”


    徐嵩搖了搖頭道:“不要去蜀王送你的院子住!住進去了,可就說不清了!”


    徐鶴當然不會去住。


    現在立儲之事暗流湧動,就算蜀王是個半大孩子,但那也是皇子。


    自己若是個普通人住進去也就罷了。


    但他身後還有徐嵩和徐家,做事時就要有了忌憚。


    徐嵩在朝廷裏迄今為止沒有站隊,他的立場很多人都在觀察,自己住進去了算是個什麽事兒?


    見徐鶴為自己著想,徐嵩很是高興:“你就從賬上支錢,院子要大些,偶爾下值我也去你那休息休息,躲躲懶!順便有什麽事,我們爺倆還能商量一下。”


    徐鶴笑了:“那能租的地方就不用挑了,肯定要放在大伯下值順路的地方!正好前兩天在豆花兒胡同看中了一處宅子,侄兒馬上就把他買下來!”


    徐嵩嚇了一跳,豆花兒胡同就在宮牆外不遠,甚至比花園胡同距離皇城都近。


    那地方的院子,還要大,那得花多少錢?


    徐鶴如今大小也是個有錢人了。


    看著眼前三進的院子,還算滿意,雖然北京城的院子沒有江南的娟秀,但這家原主人是個致仕的工部主事,平日裏應該沒少借著國家工程摟銀子。


    三進的小院子,伺弄的比花園胡同那幾位大佬家都好。


    關鍵是,這主事也是個懂事的。


    走大街上看這院子,普普通通,進來第一進院子也不過就是一般人家的擺設。


    但進了二進、三進,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奢侈,要不然徐鶴也不會花了整整兩千多兩才把他買下來。


    歐陽俊剛進徐鶴剛買的這座小院,就一臉豔羨道:“好啊亮聲,我歐陽俊家裏也算有錢的,沒想到你比我們家還有錢啊!這院子,嘖嘖,不管了,必須分我一間,會館裏的床板太硬,我是不去了!”


    “亮聲,我們兄弟,這肯定也是有我一間的,啥也不說了,今天就跟我爹辭行,搬到你這裏來,省得天天在府裏被罵得狗血淋頭!”


    眾人二話不說,把自己房間自發分配好了。


    當然,大家也不是白吃白拿。


    歐陽俊上街就找了牙行,買了兩個婆子和兩個丫鬟回來。


    捎帶手,還把其中一個婆子全家給拐來了。


    如此一來,徐鶴府上的門子,灑掃,廚娘,丫鬟頓時齊整了。


    忙碌了兩三天,新買的這處宅子總算是有了點家的感覺。


    果然,沒兩天,謝良才也搬了過來,大家都是來京城備考的舉人,蹉跎了這麽些日子,也到了該收收心的時候了。


    大魏朝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會試是三級科舉考試中的第二寄,是考選進士的第一階段,也是具有決定性的階段。


    因太祖張士誠規定了“非科舉者毋得與官”的科舉選官製度,讀書人都視科舉入仕為正途,因而造成了十分激烈的競爭。


    而會試是通向最高科名……進士的最為關鍵的一部,通過了會試,就意味著可以釋褐為官,所以,會試可比後世的高考競爭更加激烈。


    凡是科舉中之貢生、舉人、進士,皆謂之出身,而至進士打止,類似後世的博士學位。


    官職有升轉,隻有憑考試得來的出身,則相隨終身,不會移易。


    進士一詞,源遠流長。


    《禮記·王製》中記載:“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於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


    不過那個時候的進士是指可以進授爵祿之人。


    到了隋唐開科舉,開始有了進士科。


    唐製,應舉者謂之舉進士,試畢放榜合格者曰成進士,凡試於禮部,皆謂之進士。


    唐代從高宗、武後,以至於後來的唐玄宗時期,對進士尤為推崇。


    到了大曆年間,規定非以詞賦登科者,不得進用。


    詞賦即進士科。


    到了宋代也是如此,唐代每年都開進士科,宋代到了至和二年定為隔年一試,到了宋英宗時,才規定三年一試,自此元、魏皆襲次製。


    進士又稱甲科,這是文人特別是官場的專用語。


    比如現在有人問徐鶴,你是乙科出身還是甲科出身,那徐鶴隻能說自己是乙科出身,因為乙科是舉人,而甲科才是進士。


    所以從中又延伸出甲榜和乙榜,因為進士幾乎都是從舉人走過來了。


    這就有了很多人熟悉的“兩榜進士”這個詞。


    當然,也有人說,兩榜是指會試與殿試兩榜。


    這個並不重要。


    說到會試,那就要說到座師。


    徐鶴考中舉人時那個也有座師,顧守元跟他形成了老師和學生的關係。


    但顧守元是丁末十子之一,因為謝鯤和李知節的關係,這才跟徐鶴牽絆較深。


    放在別處,乙科的座師並不太受重視。


    但會試的座師那就不一樣了。


    士子一旦登科成為進士,則該科的會試主考官為“座師”;稱呼同考官為“房師”,同榜進士,互相稱呼為“同年”,同年的兒子叫“年侄”;座師、房師之子稱之為“世兄。”


    座師、房師所取的進士,則為“門生”。


    他們稱呼門生所取的進士為“門孫”。


    門生稱老師的老師為“太老師”。


    從這裏就能看得出,一旦考中了進士,門生和座師的關係牽絆究竟有多深,甚至垂直向下,關乎到三代人!


    宋朝時,宰相們援引“門生”進入台諫為官,暗中指使他們借言官“糾察百官之權”攻擊政敵。


    有些門生指東打東,不惜指鹿為馬,為座師賣命,座師獲勝,雞犬升天,座師失利,他們也會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本朝黨爭激烈時,人們常以座師門生的關係來推測認定言官們各自的後台,從而確定自己應該站隊哪一邊。


    徐鶴當時為什麽反對徐嵩複出?


    就是因為,徐嵩從來沒有任過會試主考或者同考官。


    他的入閣,跟魏晉的單車刺史沒什麽區別。


    說出來的話,沒有門生們響應,那政見很難通過。


    相反,出了事,也沒門生站出來維護座師,是很容易被人搞下去的。


    這也是秦硯為什麽最後選擇徐嵩入閣,卻排擠鬆江沈家的緣故!


    另:


    單車刺史,即不加將軍號的刺史,為刺史的等級之一。魏晉南朝製度,幾庶姓為刺史又沒加將軍號者稱單車刺史。這種刺史名字雖然好聽,但實權跟真正的刺史差別很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泡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泡泡並收藏寒門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