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之前早就將此事告知了秦烈和周弼。


    但二人在聽說這麽快就辦好手續後,還是詫異無比。


    秦烈猶豫道:“公子,我雖然有把子力氣,但怎麽帶兵卻從來沒有學過啊!”


    徐鶴笑道:“這不是讓周弼給你參謀了嘛?”


    周弼苦笑道:“公子,我也就是讀了些兵書,也沒有帶過兵啊!”


    徐鶴點了點頭:“我這裏有三個辦法,你們務必記住!”


    兩人連忙屏息凝神,認真聽了起來。


    “首先要給招募來的團勇灌輸一個思想,那就是【護衛鄉梓】,我們團練是為了什麽?保靖安民,保護的誰的地方?咱們自己的家鄉,護衛的是什麽人,他們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


    “一支軍隊,在任何階段心中都要知道自己為誰而戰!”


    秦烈和周弼還是第一次聽說,招兵買馬,還要告訴那些不識字的大頭兵這些道理的。


    朝廷的那些衛所兵和募兵,哪一個不是為了當兵吃糧?


    說這些道理有用嘛?


    當他們把心中的疑問說出來後,徐鶴嚴肅地點頭道:“有用,有的時候,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錢財是買不來堅守的,隻有告訴隊伍裏的每一個人,自己是為何而戰,才能讓這支隊伍具有韌性。”


    秦烈和周弼同時點頭,公子這麽說好像確實很有道理。


    徐鶴見他們理解了,於是接著道:“招募的兵源,不能出生在城市,不準招收流裏流氣的村痞,要招就招老實強壯的莊稼漢或者灶丁,對了,這件事我已經跟豬兒說過了,你們到時候跟豬兒去找鄭大伯,灶丁們能吃苦,是很好的兵源!”


    周弼皺眉道:“公子,我聽豬兒說,現在鹽司衙門的人已經進駐各大鹽場,灶丁們能不能出來,是個大問題啊!”


    徐鶴笑了:“往年灶丁們逃荒的還少了?叫他們拖家帶口一起走,家屬安置在徐家新開辟的莊子上,反正填了那麽多灘塗,人手正不夠呢!”


    秦烈心中暗道:“好家夥,這位公子,膽子不比咱們水匪小啊!”


    不過他轉念一想,若徐鶴是那種循規蹈矩的人,他也未必心甘情願跟著徐鶴幹了。


    徐鶴這時道:“還有第三條,紀律和戰術技術!”


    這下子,秦烈和周弼二人全都傻了。


    戰術技術是什麽意思?沒聽過啊。


    不過徐鶴下一句就解釋了起來:“要明確團練的軍紀,細化每一個獎懲條件,我這個人,崇拜的大將有不少,但這些人身上,很多東西都是別人學不來的。”


    “但有一個人,我覺得隻要想學,就能成為他那樣的名將!”


    周弼好奇道:“公子說得是?”


    “李光弼!”


    “乾元元年,郭子儀討伐安慶緒,初戰告捷,但次年兵敗鄴城!”


    “郭子儀因受魚朝恩讒言所累,被召回長安。”


    “在他臨走前,將士憤憤不平,皆道郭子儀太冤,拒不接受朝廷換將的命令!”


    “後來郭子儀推薦李光弼出任天下兵馬副元帥。”


    “李光弼剛剛到任,統肅軍紀,立刻發布號令、兵士、壁壘、旌旗,軍容為之一變,朔方軍的將士都很喜歡郭子儀的寬容,而害怕李光弼的嚴厲。”


    左廂兵馬使張用濟屯兵於河陽。光弼發檄文征召張用濟。


    用濟對部下說道:“朔方軍,是朝廷的部隊,不是叛軍。李光弼卻趁著黑夜進入軍營(接管部隊),竟然對我們懷疑到這種程度!”


    於是,張用濟與眾將謀劃以精銳部隊突然進入東京,驅逐李光弼,請回郭子儀。


    李光弼聽到這個消息後,領數千騎兵東出汜水,張用濟隻身一人騎馬前來進見。李光弼責之以征召張用濟,而用濟未能及時趕到,命令斬殺之,以辛杲代領用濟的部隊。


    周弼是聽過這個故事的,但秦烈卻沒有聽過,所以聽得很認真。


    徐鶴麵帶嚴肅道:“令行禁止是我給你們最基本的要求,你們怎麽帶兵我不管,但細柳營的事,你們謹記於心,尤其是你!”


    他看向秦烈:“秦烈,領兵打仗不是混跡江湖,我這話可能有些傷人,但我覺得,早說比遲說了好,咱們雖然是團練,但我對你們的期望很大,不要把江湖裏的那套規矩帶進軍中!”


    秦烈初時臉上跟火燒似的,但聽到後來,見徐鶴言語誠懇,於是趕緊低頭道:“謹遵公子之命。”


    “最後再說下什麽叫戰術技術,我剛說了,李光弼入營,第一件事改變軍中原有號令。”


    “那些旌旗、鼓號皆為戰術技術,還有行軍布陣、紮營哨探,也是戰術技術!”


    “我強調這個,就是因為,行軍打仗,不是話本,也不是茶樓閑聊,沒有那麽多的激情澎湃,隻有無數個枯燥無味的戰術技術組合起來,才能帶兵!”


    說到這,他看向周弼:“這是對你說的!”


    周弼連忙拱手道:“謹遵公子教誨!”


    徐鶴點了點頭,從懷中掏出一本書來遞給秦烈:“這是我跟隨師伯時記錄的一些行軍打仗的【戰術技術】,裏麵也有一些我師兄戚繼光的心得和體會!現在送給你們,希望你們能把這些東西吃透了!”


    秦烈接過書,看了封麵一眼,隻見上麵沒有名字,於是道:“公子,你沒給這書起個名字?”


    徐鶴笑道:“有名字,但這本書的名字要請我師兄錄名!”


    “叫什麽名字?”


    “《武備誌》!”


    秦烈翻開書的第一頁,隻見上麵寫著:“兵者,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帝憫天下之腥血,特命真人,授之一割,以造太平也!”


    再翻到後麵,秦烈震驚不已,就連一旁的周弼也驚訝地合不攏嘴。


    隻見裏麵不僅記錄了一些山川地理的內容,還把如何紮營,如何取水,如何造械全都用圖文的形式描述了出來。


    當然,還有各種兵器、盔甲、戰船的介紹和圖片。


    最最誇張的是,就連出征前祭祀所用的各種禱文都把模版附在上麵了。


    可以說,隻要有了這本書,基本帶兵打仗的技術難點是不存在了。


    剩下的,隻需要慢慢從實踐中體會、刪改、增補就可以了!


    這種書,不管在哪個時代,可都是不輕易示人的。


    可徐鶴就這麽把它給了自己。


    秦烈和周弼感動地一齊躬身道:“謝公子賜書!”


    徐鶴笑了笑,心中道:“謝茅元儀賜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泡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泡泡並收藏寒門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