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吏員們已經將卷子的糊名揭開了。


    眾人比照著大宗師給出的評級,結合四書題、五經題和試帖詩的得分權重一一將之排序。


    但這種排名隻是粗略大概的。


    他們隻是結合三個考試項目將考生們的名字分為十等。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至於第十等,那就是名落孫山,下次加油吧。


    按照楊寅秋的設想,他在分數權重最大的四書題中,已將【徐鶴】所作之文給了個【點】的評級,


    現在徐鶴麵臨的情況有三種,一是點加圈,那他就用試帖詩做文章,最後給他個下山的名次。


    點加橫,下中。


    點加點,按例是不取的,但他再以試帖詩做得好的名義,將其取個下下。


    這樣無論如何,他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這時的楊寅秋特別關注下上、下中、下下這三個分類。


    他叫來吏員,找出這三類試卷一一翻了起來。


    果然,在翻到第二十七張卷子時,他看到了【徐鶴】的破題——【聖人所謂孝之至者,德所發也】。


    可當他看到卷首的名字時整個人都傻了。


    “海陵儲淵?儲淵是誰?這,這,這,這不是徐鶴的卷子……”


    楊寅秋腦袋上突然汗冒了出來。


    他趕緊將手頭上的卷子全都翻閱了一遍,可徐鶴的卷子並不在其中。


    “難道是發揮失常,被罷落了?”楊寅秋這個念頭剛剛升起便被他否了,“不可能,以我上次在徐家族學觀之,此子之才勝過常人多矣,沒理由院試時冥然眾人吧?”


    想到這,他麵無波瀾,強壓下好奇,將手裏的卷子又大概分出了些名次。


    “去,把中段的卷子全都拿過來!”楊寅秋吩咐伺候在旁的道台衙門書吏。


    等書吏們將幾筐卷子抬來,他又是一陣翻找。


    彭汝玉和書吏們見狀心中不由好奇,這大宗師到底在做什麽?拿到卷子不是一一比照,而是先看頁首姓名,倒像是專門找誰的卷子來著。


    但考場之後,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大家全都選擇緘默不言,準備看看楊寅秋到底在尋找誰的卷子。


    可是一通翻找下,楊寅秋還是沒有在這些卷子裏發現徐鶴的試卷。


    他終於有些坐不住了。


    “不可能吧?難道是上選之文?”想到這,他後背浮出一層熱汗。


    這時候叫他把中段卷子看完再看上段,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他皺眉急切道:“去,把上段的卷子全都給我捧過來!”


    書吏們一頭霧水地相互看了看,全都搞不懂楊大人這是抽了什麽風。


    但大家終究不敢多問,幾個人去了,又將上段的卷子拿來。


    楊寅秋幾乎是瞪著眼從第一份卷子看起的。


    四書題的筐中,當他看到三十多份時,徐鶴的名字突然出現在他的眼簾,他心中“咯噔”一下,轉而看向文章,下一秒,臉上火辣辣地蔓延開來,瞬間讓他那不怒自威的臉皮通紅。


    彭汝玉見狀好奇地湊了過去一看,首先卷麵上那筆字就讓人心情舒暢,一筆一劃規規矩矩,再看破題之言:“【聖孝之大,一德之所致也】。”


    老彭見到這個熟悉的開頭,恍然大悟道:“原來大宗師找的是這篇佳作!”


    楊寅秋心中有苦難言,他哪裏是找文章,他明明是尋人來了。


    可是萬沒想到,被他大加讚賞,牛皮吹上天的文章竟然是徐鶴這小子做的。


    楊寅秋此刻連罵娘的心思都有了。


    可一旁的彭汝玉似乎並沒有察覺他臉色的難看,在看到徐鶴的名字後驚呼道:“是徐鶴那小子的文章啊?難怪難怪,這家夥寫出來的詩文,篇篇讓人讀了口齒留芳,若是他的文章,倒也不奇怪!”


    楊寅秋:“……”


    彭汝玉接著道:“想起那日大宗師點評此文,說他【隨題敘置,而其剝落呼吸,掉折渡落處,時文中史、遷也】!大宗師竟然將這小子比作司馬遷,這可不能讓那小子聽到了,不然該生年紀尙小,恐受不住驟然拔高……”


    見彭汝玉至今還是一副為徐鶴思量的樣子,楊寅秋心中隻想哭。


    這徐鶴怕是個妖孽吧?


    大魏朝的文章大家,能掌握一種筆意就已經了不得了。


    可這小子不僅駢文的對偶寫得文采斐然,就連散體也頗類《史記》、《漢書》。


    文章嬗變,無可捉摸。


    失策了。


    想到這,他突然發了瘋似地將卷子丟下,又在五經題的筐裏尋了起來。


    片刻後,他看著《周南·卷耳》為題的徐鶴卷子。


    【懷人之詩,備道其所為懷者焉】。


    再看卷子下方正中間那個因為激動,他親手畫下的大圈圈。


    楊寅秋此時隻想仰天長嘯,然後瘋狂抽自己的臉。


    補刀的老彭又跳上來瘋狂按a了:“哎呀,這也是徐鶴寫的?不得了不得了!沒想到這小子四書題做得好,五經題也是這場中做得最好的,大宗師如此喜歡他的兩篇文章,看來這小子道試案首肯定跑不掉了!”


    “噗……”楊寅秋聞言心在吐血,噗噗的那種。


    一眾吏員聽到彭汝玉的話後,全都不約而同上前恭維楊寅秋道:“大宗師慧眼如炬,將來必為士林一段佳話!”


    一直期望【佳話】傳播士林的楊寅秋本來聽到這話應該高興來著,但此時此刻他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他臉上擠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臉,強讓自己鎮定下來,著人去將自己抽出的那十多份試帖詩拿出來。


    踏馬地,我就他媽的,楊寅秋看著試帖詩卷中,其中一個名字赫然寫著【徐鶴】二字,他眼睛一黑,差點昏死過去。


    隻見試帖詩上,他興之所致,覺得徐鶴的詩做得最好,還特意在下麵畫了個圈圈套圈圈。


    彭汝玉眼尖,第三次a了上來。


    這次試帖詩是以【漂母飯信】為題,說得是淮陰侯韓信的故事。


    隻見徐鶴是這麽寫的。


    誰識垂杆子。英雄誌未降。


    分餐逢漂母,落日此韓江。


    劍有幹霄氣,蕭餘乞食音,


    天心思混一,國士待無雙。


    ……


    “好!”一個吏員大聲道,“劍有幹霄氣,蕭餘乞食音,天心思混一,國士待無雙。這是狀元之詩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泡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泡泡並收藏寒門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