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山穀裏的棉花吧!”見安梓這樣說了,蘇默也並未過去追問:“還有你這一派的核心人物,也都喊出來吧。此間事了,你盡快將你手下控製的族人向九龍山山區一代轉移,依山相守。若是時局有變,隨時做好離開大山的準備,山裏可以耕作的壩子太少了,想要辛勤耕作富裕起來,下山尋找耕地乃至做工,都遠比在山上好得多。而且,山下比起山上更好種植棉花!”


    “你對棉花的熱情,現在可比我多大了!”安梓嘟囔了一句,卻沒有說什麽,兩人上馬,疾馳進了一處小村莊上。


    “這些天,用你給的銀子,將能收購到的棉花全部收購到了。大概有七千斤,更多的還在收購中,沒有那麽多時間來運作了。”安梓帶著蘇默過去,一個傳說還算體麵的婦人立在一旁,安梓指著向蘇默介紹:“這是馮婆,我給她改的漢姓。以後就是負責棉花收購的人了。”


    蘇默溫笑:“馮婆好。”


    這婦人手足無措地回禮,隻不過讓蘇默吃驚的,卻是他竟然會漢話:“不妨事的大官人。這些棉花,都是小婦人在山裏收購到的,質量最好的一批。聽說有人收這些,族人都紛紛找上來了,要我看,這三十錢的價格還算貴了。七千斤的棉花,大官人給的錢都沒使完。”


    這婦人倒是健談得很,蘇默笑道:“貴一些不妨事,讓利於民總是不差的事情。對了,馮婆看你的情況,似乎是對棉花的事情頗為熟悉,就與我說說罷!”


    馮婆便道:“要說山裏的棉花,這些年是越來越少種了,不賺錢呀。而且,棉花這東西,占糧田要肥沃的土壤,還喜歡少雨的地方。我們又沒有優良的種子,所以這裏的棉花也不算好。再加上族人都在山裏種著,不好外運。買的人呢,也就越發少了。記得幾十年前聽阿爸阿媽說經常有漢人進來收購。但這些年進來收購的,是越來越少了。這沒有人去買,自家用又不需要多少。自然就積存了多了,來年要種也就少了……”


    聽著這馮婆叨叨絮絮地說著,蘇默微微有些失望,他本以為這裏是個大原料基地的。但想不到,原來都是自己一廂情願了。


    “這次聽大官人要收棉花,大家便將這些積存的棉花都拿了出來賣了。倒是想聽大官人的說法,這來年,還要不要買?若是要的,小婦人這點信譽就拿出去。總能給大官人置辦好來年的棉花……”馮婆也是個察言觀色的人物,見了蘇默表情,便小心翼翼地問著。


    蘇默聽了,回過神來。止住那點心緒,其實他也有了心理準備。南方本就是潮濕多雨的季節,貴州這一塊,更是日照量較少的地方。棉花這麽個窘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蘇氏的棉花需求而言。卻是恰恰好,福禍相依。貴州地區缺乏質量上等的棉花,也缺乏優異的棉花種植氣候。但若是有這麽好的條件,彝人的棉花隻怕早就被鬆江、蘇州來人給搶過去了吧?哪裏還能得到蘇默過來搶購?


    再加上,貴州地區多山,道路條件艱難。運輸成本高昂,運送到江南,根本就是個得不償失的事情。但對於蘇默而言,這事情卻算不上怎麽艱難。


    到時候,在寶慶府武岡州、靖州,甚至直接在貴陽設立棉花作坊就夠了。降低成本的事情總是不缺的,先完成從無到有的質變吧。


    而且,彝人出產的棉花的確是不多,但單單隻是供應蘇默一家卻很足夠。完全可以支撐到蘇家棉紡作坊發展壯大起來,至於到時候去哪裏尋找原料,蘇默卻也想好了。


    蘇默笑容初展:“不要擔心沒有買家,有多少我都買下。至於運輸成本的事情,我也一力擔下來。但說好了,太差的棉花是我不要的。你也別讓他們繼續為這事情折騰太多了,貴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種好糧田就夠了。那些適合棉花種植條件的農家你去和他們好好說,可以擴大種植,有需要幫助的,蘇氏的濟善堂都可以出麵提供好的種子,甚至是技術農書都可以輸出進來。可以立下契約,他們放心種植,蘇氏契約上白字黑字保證價格合理收購。”


    “七千斤還太少,三十錢的價格也不要降下去。質量更好的棉花,價格可以增加收購。”蘇默長長說罷,這才道:“接下來,會有蘇氏綢莊具體的人過來與你們仔細說。人、錢、物、技術我都可以對你們進行幫助。對了,派人的同時,我會繼續撥兩千兩銀子過來,有要打通關節的,都可以拿錢去砸開。我的要求不高,戰時的時候,你們也能將棉花輸出來。若是能附帶其他一些有意思的東西,莫說兩千兩,兩萬兩的經費我也是拿得出的!”


    蘇默說著,看著安梓和馮婆,笑了笑,繼續去看棉花,心中未免少了些遺憾。這是典型的亞洲棉,從阿三那裏傳來的東西並不算好。而且,這種粗絨棉現在也無法直接用水力大紡車來,盡管已經有了改進的技術儲備,但蘇默還是有些腹誹。


    他屬意的是長絨棉,但眼下想要這玩意,得去美洲找種子,這事情隻能暫且告罷。當然,蘇默心中還是藏了一個念頭的那邊是新疆。


    但這玩意就更遠了,蘇默隻好按下這點念頭,將龐大的信息量丟給了安梓和馮婆後,便不管了。


    “兩萬兩銀子……那得多少錢啊……”看著蘇默繼續進去看棉花,馮婆有些顫抖地和安梓說著:“大姑娘……跟著漢人,有前途呐。”


    “我看是錢途吧!”安梓神色複雜。兩萬兩銀子,說拿出來就拿出來了,這份膽魄可真是了得。要知道,一兩銀子得一千錢呢,甚至實際兌換起來一兩足額成色的銀子能兌換到更多的銅錢。


    在物價低廉的貴州,這就是差不多三萬石上等精米!在明代的一兩銀子在初期和中期大概是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六百塊,末期海外白銀輸入,白銀貶值,到了清代,大約穩定在後世兩百塊的購買力。


    而依著華朝眼下更加強大的經濟水平,這兩萬兩銀子,那就是將近一千萬的巨資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色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幾字微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幾字微言並收藏國色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