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赫斯塔現在人在哪裏?”司雷問。
“不知道,”另一個警員答道,“從目前公開的水銀針名單中,我們查不到這個人的資料,近十年預備役基地的畢業名單上也沒有她的名字。”
“為什麽不直接向ahgas提交查詢申請?”司雷表情不解,“當年‘羅貝爾案’的時候這個簡·赫斯塔才十一歲吧,我們至少得先拿到她現在的照片?憑這張兒童期的特寫能幹什麽——這明顯還是經過藝術處理過的。”
“申請了,能申請的渠道我們都申請了,但就是沒有回應,”警員回答,“我們打電話向ahgas的工作站問過,她們說這名水銀針身份特殊,需要先經過一些內部審核程序才能推進。”
“好吧,”司雷搖了搖頭,“那裏希子爵認為赫斯塔是凶手的原因是什麽?”
“呃……他說暫時還不能說。”
司雷的表情僵住了,她不可置信地掃了在座所有人一眼,“……這就是你們所謂的‘重大進展’?”
所有與會者同時陷入了沉默。
一直沒有說話的警督泡勒此時終於開了腔,他清了清嗓子,“咳。司雷警官目前對案子的全貌可能還不太了解……首先,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排查了所有和霍夫曼一案有關的人員,所有不能排除作案嫌疑的人我們都有跟進,一旦出現新的線索,我們隨時能夠掌握。
“其次,之所以稱此案出現了重大進展,主要還是因為裏希子爵直接給出了接下來的受害者預測。”
警督揮手,示意一旁同事更換幻燈片。
很快,畫麵上的赫斯塔換成了五張中年男人的照片,司雷一眼認出了左上角已經遇害的霍夫曼男爵。
警督接著道:“除了裏希子爵,餘下三位分別是維爾福公爵、施密特伯爵和唐格拉爾子爵。目前我們已經加強了這四人宅邸的安防,尤其是裏希子爵。”
司雷手握著一支圓珠筆,她凝視著畫麵上的男性臉孔,忽然皺起眉頭,“呃……這個維爾福公爵,是那個經常在教會活動裏出現的‘維爾福’嗎?”
“對,是他。”
“有趣……”司雷喃喃道,“這裏麵竟然有一位正人君子?”
“什麽?”泡勒吹胡子瞪眼地看著眼前的小個子,“注意你的措辭司雷警官,施密特伯爵是我們的老警督!”
“哦,哈哈。”司雷後知後覺地笑了笑,她倒抓著手裏的圓珠筆,連著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按了好幾下,“沒有說施密特警督人品不好的意思,隻是這位維爾福公爵名氣太響了。”
泡勒壓下火氣,接著道,“今天是27號,距離裏希子爵收到第一張照片已經過去了五天,不過從23號以後,子爵就沒有再收到任何信件。據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和謀殺霍夫曼男爵時相比,凶手的行凶節奏在一定程度上被我們打斷了。
“第三,既然裏希子爵提出了凶手是水銀針的可能性,我們認為這一樁案子ahgas也應當深度參與,就像費爾南案一樣。第四——”
“打斷一下,抱歉……我突然想起了重要的事,還是先失陪一下。”司雷站了起來。
“什麽……你要去哪裏?”
“裏希子爵的宅邸,有些事最好還是能當麵問問他,”司雷翻開自己的資料夾,“我能問問他這段時間是待在自己的哪個宅子裏嗎?”
“最近是在朗方大道上的那棟。”一旁的警員迅速答道,“我們有建議他暫時離開那裏,我們可以為他挑選秘密住址,但他拒絕了。”
司雷忍不住又笑了一聲——就此刻發生在這間房子裏的一切來看,子爵說不定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你又在笑什麽?”泡勒有些惱火地問。
“我隻是喜歡笑,泡勒警督,尤其是在案情可能出現了轉機的時候,”司雷往後退了幾步,“我下午再來找你。”
……
下午,當司雷再次出現在泡勒警督的辦公室時,她帶回了兩張照片,其中一張完好無損,第二張則和信封一起被燒成了灰黑色的殘渣,隻剩下了一個邊角,司雷用一個專門用來保存證物的塑料袋封存著。
完好的那張照片上依舊是裏希子爵的人像——那是子爵在深巷中的背影。
“這是……你從哪裏找來的?”
“子爵家的兩個壁爐裏,”司雷笑著道,“我猜凶手應該是像聖誕老人一樣爬上了子爵家的煙囪,然後投下了這份大禮。”
“可你怎麽知道壁爐裏會有——”
“隻是意外收獲,我建議子爵讓仆人們好好收拾一下屋子。”司雷的手指輕輕將兩張照片按照“一”字形擺好,“他這幾天過得不太好,一大堆人防守著各處入口,到處都亂糟糟的。”
泡勒凝視著眼前的照片,過了一會兒,他覺察到什麽,“……這照片不是這幾天拍的?”
“當然不是,”司雷立刻讚同地說道,“我問過了子爵,這幾天他一直待在家裏,哪裏都沒去。至於這兩張照片的具體拍攝時間,我也和子爵本人求證過了。
“我記得上一個死者霍夫曼收到的每一張照片都拍攝於前一日,不過裏希的照片顯然沒有這麽講究——他第一次收到照片的時間是10月22日,而這幾張照片的拍攝時間都遠早於10月21日。”
司雷指向子爵的背影照,“這張,是10月10號下午在水仙路拍的,那天下午裏希去那邊的小劇場看了一出話劇。”
緊接著,司雷的手指移向隻剩一角的殘照,“這張,雖然人像已經燒毀,但從地麵的磚塊來看,地點明顯是在自由廣場,而最近一個月,裏希隻在10月6號的晚上去那一帶散了步。”
泡勒倒吸了一口涼氣。
看來他判斷錯了,實際上凶手的寄信行為一直沒有停。
這個喪盡天良的行凶者早就準備了兩套方案,如果受害人像霍夫曼一樣毫不在意地日常活動,他就每天即時拍攝,如果受害人像裏希一樣閉門不出,他就投遞事先拍好的照片。
泡勒掐指算了算,“……那應該還有兩張照片沒有找到。”
“不知道,”另一個警員答道,“從目前公開的水銀針名單中,我們查不到這個人的資料,近十年預備役基地的畢業名單上也沒有她的名字。”
“為什麽不直接向ahgas提交查詢申請?”司雷表情不解,“當年‘羅貝爾案’的時候這個簡·赫斯塔才十一歲吧,我們至少得先拿到她現在的照片?憑這張兒童期的特寫能幹什麽——這明顯還是經過藝術處理過的。”
“申請了,能申請的渠道我們都申請了,但就是沒有回應,”警員回答,“我們打電話向ahgas的工作站問過,她們說這名水銀針身份特殊,需要先經過一些內部審核程序才能推進。”
“好吧,”司雷搖了搖頭,“那裏希子爵認為赫斯塔是凶手的原因是什麽?”
“呃……他說暫時還不能說。”
司雷的表情僵住了,她不可置信地掃了在座所有人一眼,“……這就是你們所謂的‘重大進展’?”
所有與會者同時陷入了沉默。
一直沒有說話的警督泡勒此時終於開了腔,他清了清嗓子,“咳。司雷警官目前對案子的全貌可能還不太了解……首先,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排查了所有和霍夫曼一案有關的人員,所有不能排除作案嫌疑的人我們都有跟進,一旦出現新的線索,我們隨時能夠掌握。
“其次,之所以稱此案出現了重大進展,主要還是因為裏希子爵直接給出了接下來的受害者預測。”
警督揮手,示意一旁同事更換幻燈片。
很快,畫麵上的赫斯塔換成了五張中年男人的照片,司雷一眼認出了左上角已經遇害的霍夫曼男爵。
警督接著道:“除了裏希子爵,餘下三位分別是維爾福公爵、施密特伯爵和唐格拉爾子爵。目前我們已經加強了這四人宅邸的安防,尤其是裏希子爵。”
司雷手握著一支圓珠筆,她凝視著畫麵上的男性臉孔,忽然皺起眉頭,“呃……這個維爾福公爵,是那個經常在教會活動裏出現的‘維爾福’嗎?”
“對,是他。”
“有趣……”司雷喃喃道,“這裏麵竟然有一位正人君子?”
“什麽?”泡勒吹胡子瞪眼地看著眼前的小個子,“注意你的措辭司雷警官,施密特伯爵是我們的老警督!”
“哦,哈哈。”司雷後知後覺地笑了笑,她倒抓著手裏的圓珠筆,連著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按了好幾下,“沒有說施密特警督人品不好的意思,隻是這位維爾福公爵名氣太響了。”
泡勒壓下火氣,接著道,“今天是27號,距離裏希子爵收到第一張照片已經過去了五天,不過從23號以後,子爵就沒有再收到任何信件。據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和謀殺霍夫曼男爵時相比,凶手的行凶節奏在一定程度上被我們打斷了。
“第三,既然裏希子爵提出了凶手是水銀針的可能性,我們認為這一樁案子ahgas也應當深度參與,就像費爾南案一樣。第四——”
“打斷一下,抱歉……我突然想起了重要的事,還是先失陪一下。”司雷站了起來。
“什麽……你要去哪裏?”
“裏希子爵的宅邸,有些事最好還是能當麵問問他,”司雷翻開自己的資料夾,“我能問問他這段時間是待在自己的哪個宅子裏嗎?”
“最近是在朗方大道上的那棟。”一旁的警員迅速答道,“我們有建議他暫時離開那裏,我們可以為他挑選秘密住址,但他拒絕了。”
司雷忍不住又笑了一聲——就此刻發生在這間房子裏的一切來看,子爵說不定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你又在笑什麽?”泡勒有些惱火地問。
“我隻是喜歡笑,泡勒警督,尤其是在案情可能出現了轉機的時候,”司雷往後退了幾步,“我下午再來找你。”
……
下午,當司雷再次出現在泡勒警督的辦公室時,她帶回了兩張照片,其中一張完好無損,第二張則和信封一起被燒成了灰黑色的殘渣,隻剩下了一個邊角,司雷用一個專門用來保存證物的塑料袋封存著。
完好的那張照片上依舊是裏希子爵的人像——那是子爵在深巷中的背影。
“這是……你從哪裏找來的?”
“子爵家的兩個壁爐裏,”司雷笑著道,“我猜凶手應該是像聖誕老人一樣爬上了子爵家的煙囪,然後投下了這份大禮。”
“可你怎麽知道壁爐裏會有——”
“隻是意外收獲,我建議子爵讓仆人們好好收拾一下屋子。”司雷的手指輕輕將兩張照片按照“一”字形擺好,“他這幾天過得不太好,一大堆人防守著各處入口,到處都亂糟糟的。”
泡勒凝視著眼前的照片,過了一會兒,他覺察到什麽,“……這照片不是這幾天拍的?”
“當然不是,”司雷立刻讚同地說道,“我問過了子爵,這幾天他一直待在家裏,哪裏都沒去。至於這兩張照片的具體拍攝時間,我也和子爵本人求證過了。
“我記得上一個死者霍夫曼收到的每一張照片都拍攝於前一日,不過裏希的照片顯然沒有這麽講究——他第一次收到照片的時間是10月22日,而這幾張照片的拍攝時間都遠早於10月21日。”
司雷指向子爵的背影照,“這張,是10月10號下午在水仙路拍的,那天下午裏希去那邊的小劇場看了一出話劇。”
緊接著,司雷的手指移向隻剩一角的殘照,“這張,雖然人像已經燒毀,但從地麵的磚塊來看,地點明顯是在自由廣場,而最近一個月,裏希隻在10月6號的晚上去那一帶散了步。”
泡勒倒吸了一口涼氣。
看來他判斷錯了,實際上凶手的寄信行為一直沒有停。
這個喪盡天良的行凶者早就準備了兩套方案,如果受害人像霍夫曼一樣毫不在意地日常活動,他就每天即時拍攝,如果受害人像裏希一樣閉門不出,他就投遞事先拍好的照片。
泡勒掐指算了算,“……那應該還有兩張照片沒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