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紅頂蛇
重生新婚夜,嬌媚娘娘主動親了暴君前夫 作者:番茄拌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剛才說的什麽元瑤手硬?”顧定方衝完涼,腦子也清醒了,回來後第一時間問道。
“喏,這種。”辛怡攤開自己的左手,指著上麵薄繭,衝顧定方意味深長地眨了眨眼。
辛怡是個左撇子,不到四歲就纏著長興侯教其練刀,指腹上有磨出來的薄繭實屬正常。隻不過這事在北齊國,除了她的父母兄長,也就顧定方知道而已。
但是元瑤乃一介商戶女,親人中也沒誰有習武的習慣,她又從小被家人嬌滴滴養大,右手上卻也有薄繭,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顧定方蹙了蹙眉頭,貌似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他十歲起被送到廣濟寺,去年底才回到定國公府。單就回來的這小一年時間,府裏明裏暗裏安插的各方人馬,不計其數。
“這事你別管,回頭我派人去查。”顧定方沉聲叮囑辛怡道。
*
一場秋雨一場寒,轉眼十多天過去了。
辛怡不僅沒等到顧定方查回的消息,甚至連顧定方人都看不到了。自那晚後他就極少回府,就算偶爾半夜歸來,也是宿在書房,辛怡根本見不著人。
其實不隻元瑤的事,辛怡這邊還有別的事要同他講,見人死活不露麵,辛怡就有些急了,正琢磨著要不要直接去鎮撫司堵人,蓮心忽然帶回來一個好消息。
“小姐,咱們放在永定河那邊的人傳回消息了,說槐花巷昨夜有動靜。”
“曲神醫回來了?”辛怡一聽自是大喜,“太好了,父親的腿有救啦。”
父親腿上的舊疾,趕著變天就發作。前幾日她回去時,腿又已腫得老高,疼得都無法沾地了。辛怡記得很清楚,前世幫父親把腿醫好的曲神醫,就住在城南永定河一帶。
不料幾日前她著人去打聽,永定河邊槐花巷裏確實有家姓曲的不假,隻是卻人去樓空隻剩一座荒宅。周圍鄰人講,那老神醫十年前外出遊曆,至今未歸。
辛怡不死心,算著前世,曲神醫就是在她婚後一個多月出現的,索性著人直接賃下曲府隔壁的宅子,派人日日盯在那裏。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等到消息了。
辛怡用完早膳略一收拾,就與蓮心出了門,不料趕到曲府,仍是鐵將軍把門,一個人影都沒有。
“小的昨夜鬧肚子,子時左右蹲在茅房裏聽得可清楚了,這院子裏分明就有人說話來著。”負責盯梢的小廝叫安順,十三四歲,見敲了半天沒人應,也十分的委屈。
“那你昨天晚上可見有人進到這宅子裏去?”蓮心四處看了看問道。
安順搖了搖頭:“沒有。”
“今早呢,可有人從裏麵出來?”蓮心又問。
安順撓了撓頭:“也沒有。”
蓮心登時就來氣了,抬手在安順頭上狠敲了幾下。
“你傻呀,哪有人不吃不喝的。既是回來了,肯定得出門買菜買日用品呀。從昨晚到現在沒人進,也沒人出,那肯定就是沒回來呀。”
安順被蓮心打得有點懵:“可、可昨夜那麽大動靜,還是幾個大老爺們的聲音,我也不可能聽錯呀。”
難道說,別的荒宅鬧女鬼,這裏鬧男鬼不成?安順想著,不覺打了個冷戰。
“無妨,你繼續盯著,有了動靜及時匯報。”
辛怡拽過又要發飆的蓮心,往回走,
“既是出來了,我們就在這附近逛逛,權當散心了。”
城南是平民聚集地,馬車都趕不進來,她和蓮心是順著永定河走過來的。不過話說回來,窮地方也有窮地方的好處,因為這裏處處充滿著煙火氣息。
此刻放眼望去,隻見沿河兩岸擺滿了小攤,小販們高聲叫賣著,吃的,喝的,玩的,一應俱全。
辛怡前世跟顧定方不對付,被他盯得很緊,平時根本出不去門,更未來過這種地方。這會自是看什麽都新奇。再加上早上為出門方便,她和蓮心都穿的男裝,也確實適合吃吃逛逛。
於是乎不一會的工夫,糖葫蘆,麻花、糖人、風車……,辛怡便林林總總買了一堆的小玩意兒。
逛了半天,辛怡走得有些累了,正想找個地方歇腳。一抬眼,就見河對岸的花棚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正在叫賣花茶。
她左手邊的台子上有幾壺泡好的花茶。一壺一壺望過去,紅豔豔、黃澄澄、綠瑩瑩,與那小姑娘一樣,看著就賞心悅目。淡淡的花香味,辛怡站在這裏似乎都聞到了。
小姑娘右手邊還坐著個眉目疏朗的男子,十七八歲年紀,手中拿著冊書,看得很是認真。小姑娘忙不過來時,會不時喊那男子幫著收錢。看二人的親昵程度,應是一對兄妹。
辛怡也想買壺花茶嚐嚐,拉著蓮心便往不遠處的石橋衝。不料剛走到橋頭,就見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直衝過來,冷不丁一頭撞在辛怡身上。
辛怡被撞了個趔趄還未開口,倒是那孩子,哇一下先哭了起來,指著掉到河裏的竹蜻蜓讓她賠。
辛怡總不好跟一個孩子計較。最後被孩子拉著,來到橋上的一個攤位旁。
隻見那裏圍滿了孩子,一個身材精瘦、三十來歲的男子正在賣竹蜻蜓。一個銅板兩個,孩子們爭相搶購。
“賣這麽便宜,他還有利可圖嗎?就是把這些都賣完,也賺不了幾個銅板呀。”跟在身後的安順看了一會,不解地嘀咕道。長這麽壯實,做什麽不比這個來錢快。
辛怡的關注點卻與他不同。
這人在橋上賣竹蜻蜓,周圍又是河,孩子們玩時,盯著天上的竹蜻蜓看,萬一不小心掉到水裏怎麽辦?
不想好的不靈壞的靈,念頭剛在辛怡腦海閃過,伴著撲通一聲,就見前麵一個追著竹蜻蜓玩的孩子,已失足掉進永定河裏。
“安順!”辛怡轉頭剛要喚人,就見那花茶攤下的男子,已扔了書撲通一聲跳了下去。
男子貌似水性很好,沒多大會功夫,就把小男孩托上了岸。
周圍群眾見狀,自也上前七手八腳去拉他。不料人上岸後,不知誰喊了一聲,“呀,快看他胳膊上有條青蛇。”
“喏,這種。”辛怡攤開自己的左手,指著上麵薄繭,衝顧定方意味深長地眨了眨眼。
辛怡是個左撇子,不到四歲就纏著長興侯教其練刀,指腹上有磨出來的薄繭實屬正常。隻不過這事在北齊國,除了她的父母兄長,也就顧定方知道而已。
但是元瑤乃一介商戶女,親人中也沒誰有習武的習慣,她又從小被家人嬌滴滴養大,右手上卻也有薄繭,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顧定方蹙了蹙眉頭,貌似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他十歲起被送到廣濟寺,去年底才回到定國公府。單就回來的這小一年時間,府裏明裏暗裏安插的各方人馬,不計其數。
“這事你別管,回頭我派人去查。”顧定方沉聲叮囑辛怡道。
*
一場秋雨一場寒,轉眼十多天過去了。
辛怡不僅沒等到顧定方查回的消息,甚至連顧定方人都看不到了。自那晚後他就極少回府,就算偶爾半夜歸來,也是宿在書房,辛怡根本見不著人。
其實不隻元瑤的事,辛怡這邊還有別的事要同他講,見人死活不露麵,辛怡就有些急了,正琢磨著要不要直接去鎮撫司堵人,蓮心忽然帶回來一個好消息。
“小姐,咱們放在永定河那邊的人傳回消息了,說槐花巷昨夜有動靜。”
“曲神醫回來了?”辛怡一聽自是大喜,“太好了,父親的腿有救啦。”
父親腿上的舊疾,趕著變天就發作。前幾日她回去時,腿又已腫得老高,疼得都無法沾地了。辛怡記得很清楚,前世幫父親把腿醫好的曲神醫,就住在城南永定河一帶。
不料幾日前她著人去打聽,永定河邊槐花巷裏確實有家姓曲的不假,隻是卻人去樓空隻剩一座荒宅。周圍鄰人講,那老神醫十年前外出遊曆,至今未歸。
辛怡不死心,算著前世,曲神醫就是在她婚後一個多月出現的,索性著人直接賃下曲府隔壁的宅子,派人日日盯在那裏。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等到消息了。
辛怡用完早膳略一收拾,就與蓮心出了門,不料趕到曲府,仍是鐵將軍把門,一個人影都沒有。
“小的昨夜鬧肚子,子時左右蹲在茅房裏聽得可清楚了,這院子裏分明就有人說話來著。”負責盯梢的小廝叫安順,十三四歲,見敲了半天沒人應,也十分的委屈。
“那你昨天晚上可見有人進到這宅子裏去?”蓮心四處看了看問道。
安順搖了搖頭:“沒有。”
“今早呢,可有人從裏麵出來?”蓮心又問。
安順撓了撓頭:“也沒有。”
蓮心登時就來氣了,抬手在安順頭上狠敲了幾下。
“你傻呀,哪有人不吃不喝的。既是回來了,肯定得出門買菜買日用品呀。從昨晚到現在沒人進,也沒人出,那肯定就是沒回來呀。”
安順被蓮心打得有點懵:“可、可昨夜那麽大動靜,還是幾個大老爺們的聲音,我也不可能聽錯呀。”
難道說,別的荒宅鬧女鬼,這裏鬧男鬼不成?安順想著,不覺打了個冷戰。
“無妨,你繼續盯著,有了動靜及時匯報。”
辛怡拽過又要發飆的蓮心,往回走,
“既是出來了,我們就在這附近逛逛,權當散心了。”
城南是平民聚集地,馬車都趕不進來,她和蓮心是順著永定河走過來的。不過話說回來,窮地方也有窮地方的好處,因為這裏處處充滿著煙火氣息。
此刻放眼望去,隻見沿河兩岸擺滿了小攤,小販們高聲叫賣著,吃的,喝的,玩的,一應俱全。
辛怡前世跟顧定方不對付,被他盯得很緊,平時根本出不去門,更未來過這種地方。這會自是看什麽都新奇。再加上早上為出門方便,她和蓮心都穿的男裝,也確實適合吃吃逛逛。
於是乎不一會的工夫,糖葫蘆,麻花、糖人、風車……,辛怡便林林總總買了一堆的小玩意兒。
逛了半天,辛怡走得有些累了,正想找個地方歇腳。一抬眼,就見河對岸的花棚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正在叫賣花茶。
她左手邊的台子上有幾壺泡好的花茶。一壺一壺望過去,紅豔豔、黃澄澄、綠瑩瑩,與那小姑娘一樣,看著就賞心悅目。淡淡的花香味,辛怡站在這裏似乎都聞到了。
小姑娘右手邊還坐著個眉目疏朗的男子,十七八歲年紀,手中拿著冊書,看得很是認真。小姑娘忙不過來時,會不時喊那男子幫著收錢。看二人的親昵程度,應是一對兄妹。
辛怡也想買壺花茶嚐嚐,拉著蓮心便往不遠處的石橋衝。不料剛走到橋頭,就見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直衝過來,冷不丁一頭撞在辛怡身上。
辛怡被撞了個趔趄還未開口,倒是那孩子,哇一下先哭了起來,指著掉到河裏的竹蜻蜓讓她賠。
辛怡總不好跟一個孩子計較。最後被孩子拉著,來到橋上的一個攤位旁。
隻見那裏圍滿了孩子,一個身材精瘦、三十來歲的男子正在賣竹蜻蜓。一個銅板兩個,孩子們爭相搶購。
“賣這麽便宜,他還有利可圖嗎?就是把這些都賣完,也賺不了幾個銅板呀。”跟在身後的安順看了一會,不解地嘀咕道。長這麽壯實,做什麽不比這個來錢快。
辛怡的關注點卻與他不同。
這人在橋上賣竹蜻蜓,周圍又是河,孩子們玩時,盯著天上的竹蜻蜓看,萬一不小心掉到水裏怎麽辦?
不想好的不靈壞的靈,念頭剛在辛怡腦海閃過,伴著撲通一聲,就見前麵一個追著竹蜻蜓玩的孩子,已失足掉進永定河裏。
“安順!”辛怡轉頭剛要喚人,就見那花茶攤下的男子,已扔了書撲通一聲跳了下去。
男子貌似水性很好,沒多大會功夫,就把小男孩托上了岸。
周圍群眾見狀,自也上前七手八腳去拉他。不料人上岸後,不知誰喊了一聲,“呀,快看他胳膊上有條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