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使臣再次到來,圍堵在漢城外的滿清將領巴林和恒秀都表示,願意遵從大燚的意思留下三成的財物給燚軍,買下一個平安。同時也明裏暗裏的表示希望未來大燚在跟他們開戰的時候也同樣可以對他們高抬貴手。
對於識趣的八旗兵,大燚方麵也很樂見。
被圍在漢城之中的朝鮮臣民不知道大燚與城外滿清兵馬之間的事情,隻知道燚軍一出現就嚇退滿清數萬的大軍,對大燚的援軍很是感恩和激動。以至於城中所有的人都認為必須要好好抱著大燚帝國的大腿,要是沒有大燚的幫助,朝鮮就要滅亡了。
聽到大燚隻是派出了一人就嚇出了在朝鮮掠搶的滿清兵馬,李愃心中有股莫名的酸楚感。
地,我割了。錢,我借了。
結果你告訴我,你們的人隻是上去說幾句話就把滿清的兵馬給嚇退了。
合著我朝鮮才是冤大頭!
李愃感到了有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鬱悶啊!
有那麽一瞬間,李愃很想去跟張瑞說:“老大,反正你也沒什麽損失,要不你把地拿走就好了,簽的借款條子就給我算了行不行?”
不過李愃最終還是忍了下來,他是真不敢去惹張瑞不開心。
大燚收了自己的八百萬兩,是分期三十年來還,每年大概是要還二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兩的意思。
這點錢朝鮮咬咬牙還是可以擠出來的,隻是李愃卻是有點想要罵娘。
張瑞,你果然就是夠六。
隨後他轉念一下,賬也不一定要這麽算。
張瑞收了我朝鮮八百萬白銀,分期三十年還。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說在這三十年間,朝鮮要是再受到外敵的侵擾,朝鮮就可以借此事向大燚賣慘求保護,相信大燚也不好意思再拒絕了。
這八百萬兩白銀是他李愃簽下的,隻要自己不做什麽出格的事情,大燚肯定不會隨意讓別的人來取代他李愃在朝鮮地位。
八百萬兩白銀買自己三十年內不會受到侵擾,念想到此,李愃突然就覺得這事好像也是不錯。
有了大燚的保護,未來朝鮮要那麽多的軍隊也就沒有什麽用了,那朝鮮就可以大量的減少軍隊,每年二十六萬多兩的白銀,隻要裁去個一兩萬的軍隊就可以很容易的節約出來。
用省出來的軍費來交這個“保護費”,簡直不要太完美。
想到了這些,李愃的心情又是大好了起來。
.....
天擇八年(宣統一年),十月中
內蒙那些親王們會這麽快就投降是大燚官員們所未遇料到的事情。
按大燚軍隊的推測,雙方至少還要拚殺多幾場,直到完全把他們的骨子裏麵的桀驁不馴徹底打垮了他們才會投降,卻沒有想到內蒙的那些親王們會這麽幹脆的選擇投降。
難道是最新推出的坦克徹底把他們嚇壞了?
不過蒙古要投降,大燚也不可能說不讓他們投降。於是,大燚便宣布了接受蒙古諸部的投降,同時要對他們的兵馬進行整編。
聽聞大燚抽調整編他們的隊伍,一些想要保存自己實力的內蒙部落首領們又開始不服了,想要作亂鬧事,好讓大燚妥協,讓他們保留自己的兵馬權利。
結果這些部落都是被血腥鎮壓了,其他的那些親王們見到大燚是真的有絕對的實力來鎮壓他們,也都不敢作妖了。為了自己的上項人頭著想,都是表示願意乖乖交出了自己的兵權接受大燚的整編。
此事讓躲在吉林的宣統(愛新覺羅.弘曆)是好一番譏笑,認為內蒙的那些人被收走兵權就是活該,可是笑著笑著他又神色暗傷了起來。
別人都可以投降,唯獨他們愛新覺羅家不行。
畢竟他們家是怎麽對付朱家,他弘曆是再清楚不過了。他們家是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入的關,結果卻是要把崇禎家的子嗣都殺了個幹淨,他家聖祖爺甚至是連毫無反抗之意的七十多歲老翁都不放過,要全家抄斬,還淩遲處死了他。
張瑞多多少少跟那朱家有點關係,哪怕他是願意放過他們愛新覺羅家,他底下的人也不會同意他這麽做。
或許蘇永璋會是他家唯一能留下來的血脈了吧!
不過....
在對蒙古兵馬整編的期間,大燚對大清的用兵暫時也停了下來,也讓龜縮在吉林一域的大清國暫時獲得難能可貴的喘息時間。
可隻要大燚還未退兵,大清國內便是人心惶惶。
真心願意為大清國赴死的人不是沒有,但是不多。絕大部分人都是想著怎麽樣才能在保證自己和家人們的性命,甚至是如何能保證自己的財產。
至於大清國的未來,沒有幾個人是真的在意和看好了,幾乎都是在想著出路。
甚至是在宣統(愛新覺羅.弘曆)下令整頓戒嚴期間,都有不少的滿洲兵馬在偷偷地去聯係了燚軍,商談投降的事宜。
兩國現在雖說是處於敵對的狀態,但是大燚也不是非要對所有的滿人都是趕盡殺絕的態度。從大燚軍中有許多的滿洲隨從軍就可以看出,隻要不是胡作非為態度依舊是惡劣不肯轉變的,基本上都有一條活路。
甚至還有一些八旗兵因為“表現良好”,家裏的人甚至都不用進那“贖罪營”中工作“贖罪”。
有了這些做基礎,如今大清軍隊中不少的士兵都是想著怎麽樣才能讓家人擺脫進入“贖罪營”,而不是怎麽樣廝殺敵人。
畢竟真要是打起來,他們也殺不過人家。
於是就有不少士兵在私底下還商量著,實在不行,一開戰他們就跪地投降得了,這樣他們家人都可以少在那“贖罪營”待多幾年。
按大燚給他們的條件是,想要進入隨從軍,他們需要為大燚奪取兩座以上的城池。
比如他們現在駐守了一座城池,如果他們是直接投降,最多隻能獲得自己以及家中的至親(即:父母,妻子兒女等)不用進入“贖罪營”,家裏的財產也隻能保留一點銀兩(都統級別的是三百兩,佐領一百兩,士兵十兩),田地什麽的就不用想了。
可是他們要是能去奪下一座不願意投降大燚的滿清城池來獻給燚軍,那就不一樣了。
除了自己以及至親以外,他家的媳婦和孫子女、他的兄弟姐妹以及其妻子兒女都可以獲得免入“贖罪營”的可能(條件是他的兄弟或者子女們沒有參對抗大燚,否則依舊免不了這些人)。不過卻是可以保留家中七成的財物,田地也可按大燚人頭所分。
當然,要是能奪兩座以上,他們自己就可以選擇是否進行大燚隨從軍,他家裏的親人們(即他父母的所有子女和媳婦、女婿及孫子女等)以及他妻子家的親人(即妻子父母的所有子女和媳婦、女婿及孫子女等)都有免去進入“贖罪營”的可能,並且保留他們家裏所有的財產以及絕大部分的田地。要是能奪三座以上,則是在這些基礎上,並獲得大燚的功勳獎勵。
如果是負隅抵抗的,致使燚軍傷亡的,按大燚軍人死亡的人數進行劃分。
一百人以下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十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一百至三百人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二十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三百到五百人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三十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五百到一千人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五十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千人至三千人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九十九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三千以上的沒有說,因為至今大清還沒有哪場戰事能直接造成大燚戰鬥人員直接死亡超過三千的以上,不過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估計就是另外的一種局麵了。
於是這才有了很多滿清兵寧願投降也不願意抵抗的事情。
二十年可是比十年的刑期整整翻多一倍,有幾個願意多加十年的。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大清國已經讓他們看不到戰勝大燚的可能了。
如果隻是十年而已,對於底下的人來說,咬咬牙還是能堅持得了的。他們聽說了,隻要在“贖罪營”聽話不鬧事的人都會有一定的人權。
比如每日隻需要工作五個時辰,每個月都會有三天的假期可以自由休息,有家人作為質押的,甚至可以到外邊遊玩。每天的夥食都可以吃上三頓飯,每個月會發放一定的薪資,雖然這錢大概隻有外邊最低保障工資的十分之一左右,卻是讓他們自由外出購買各種生活物質,手腳要是麻利點的薪資還會更高。
這十年隻要他們不鬧事,除了工資少點,沒有那麽自由之外,其他基本上和外邊沒有太大的區別。朝廷甚至還允許他們的適齡孩子接受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在他們“刑滿釋放”後,孩子會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
如此優待,連大清的官員們聽了都認為大清國是絕對不可能做得到這些。
如果是大燚被大清打敗,張瑞最好的結果也是被淩遲處死,他的家人們也別想什麽優待了。至於他底下的將士,基本上將領級別的都會被砍頭,底下的那些不被砍頭也得是發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談什麽包三餐和發工資,還給他們孩子讀書科舉?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不過滿清底層的百姓們卻是對大燚朝廷的話深信不已。
畢竟這麽多年貿易以來,張瑞所建立信用體係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就算不相信愛新覺羅.弘曆也願意相信張瑞。
一個處於絕對優勢,可以隨時滅掉他們所有人的朝廷,實在是沒有必要為了欺騙他們這樣人而背負一個言而無信的罵名。
當然,張瑞之所以給出這些條件不代表他就不憎恨滿清所做的那些事情。不過比起單純的殺戮,致使雙方兩敗俱傷,還不如想盡辦法的榨取出他們的最大利益,來換取大燚帝國前進的腳步。
如今西方那邊科技已經開啟逐漸抬頭,接下來的時間裏,大燚需要把目光放在中東和歐洲的那塊土地上,以免大燚帝國未來會被西方趕超並擊敗。
時代的發展已經不允許大燚帝國繼續蹉跎時間來等待人口慢慢發展。
比起讓自己的後代們學英語,張瑞更願意讓全球學漢語,把漢語變成全球唯一通用語言。
可在從打敗了日本後,張瑞就意識到了,想要統治全球,單靠目前一億多的漢人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大燚需要整合整個東方地區的力量來對付中東和歐洲。
未來必須是屬於黃種人的天下。
大燚會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帝國,整個地球中心的所在,而不是像滿清那樣,一看到洋人就膝蓋軟。
……
天擇八年(宣統一年),十一月
冬雪來臨,遼寧、吉林等多地大雪,厚深的積雪並不利於戰鬥,大燚對大清的戰事隻能是繼續暫停下來。
此時,帝國西南邊的印度帝國馬拉塔在杜蘭尼帝國的猛烈進攻下最終熬不住崩塌了。
做為護衛莫臥兒帝國力量的馬拉塔帝國都敗退了,那麽莫臥兒帝國的行政中心德裏隻能是再次遭到了杜蘭尼帝國的洗劫。
崩塌後的馬拉塔帝國分成了五個獨立的王國,組成了馬拉塔聯邦。
殘暴英國人的離開本來讓馬拉塔帝國和莫臥兒帝國都歡喜不已,結果又來了一個大燚帝國,它還快速占據了馬拉塔帝國最富有的孟加拉地區。
大燚帝國,他們沒有怎麽聽過,等他們大概了解了一下大燚帝國的之後,這兩個帝國不淡定了。
遙遠的東方帝國,他們早有耳聞,甚至現在還有零星的流傳著大唐帝國征戰印度的故事流傳。
可是東方帝國上千年以來就沒有在意過印度的這塊土地,如今怎麽就派了兵馬過來,難道它想要爭霸印度?
這絕對不可以。
可是無論的馬拉塔聯邦還是莫臥兒帝國在與杜蘭尼帝國的大戰後都已經疲軟不堪了,對於大燚軍隊的到來也是無能無力。
他們也試過派出使者交涉,不過卻是毫無作用。調動兵馬對大燚的軍隊開戰,得到都是慘敗的結果。
最後隻能是先聽之任之了。
對於識趣的八旗兵,大燚方麵也很樂見。
被圍在漢城之中的朝鮮臣民不知道大燚與城外滿清兵馬之間的事情,隻知道燚軍一出現就嚇退滿清數萬的大軍,對大燚的援軍很是感恩和激動。以至於城中所有的人都認為必須要好好抱著大燚帝國的大腿,要是沒有大燚的幫助,朝鮮就要滅亡了。
聽到大燚隻是派出了一人就嚇出了在朝鮮掠搶的滿清兵馬,李愃心中有股莫名的酸楚感。
地,我割了。錢,我借了。
結果你告訴我,你們的人隻是上去說幾句話就把滿清的兵馬給嚇退了。
合著我朝鮮才是冤大頭!
李愃感到了有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鬱悶啊!
有那麽一瞬間,李愃很想去跟張瑞說:“老大,反正你也沒什麽損失,要不你把地拿走就好了,簽的借款條子就給我算了行不行?”
不過李愃最終還是忍了下來,他是真不敢去惹張瑞不開心。
大燚收了自己的八百萬兩,是分期三十年來還,每年大概是要還二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兩的意思。
這點錢朝鮮咬咬牙還是可以擠出來的,隻是李愃卻是有點想要罵娘。
張瑞,你果然就是夠六。
隨後他轉念一下,賬也不一定要這麽算。
張瑞收了我朝鮮八百萬白銀,分期三十年還。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說在這三十年間,朝鮮要是再受到外敵的侵擾,朝鮮就可以借此事向大燚賣慘求保護,相信大燚也不好意思再拒絕了。
這八百萬兩白銀是他李愃簽下的,隻要自己不做什麽出格的事情,大燚肯定不會隨意讓別的人來取代他李愃在朝鮮地位。
八百萬兩白銀買自己三十年內不會受到侵擾,念想到此,李愃突然就覺得這事好像也是不錯。
有了大燚的保護,未來朝鮮要那麽多的軍隊也就沒有什麽用了,那朝鮮就可以大量的減少軍隊,每年二十六萬多兩的白銀,隻要裁去個一兩萬的軍隊就可以很容易的節約出來。
用省出來的軍費來交這個“保護費”,簡直不要太完美。
想到了這些,李愃的心情又是大好了起來。
.....
天擇八年(宣統一年),十月中
內蒙那些親王們會這麽快就投降是大燚官員們所未遇料到的事情。
按大燚軍隊的推測,雙方至少還要拚殺多幾場,直到完全把他們的骨子裏麵的桀驁不馴徹底打垮了他們才會投降,卻沒有想到內蒙的那些親王們會這麽幹脆的選擇投降。
難道是最新推出的坦克徹底把他們嚇壞了?
不過蒙古要投降,大燚也不可能說不讓他們投降。於是,大燚便宣布了接受蒙古諸部的投降,同時要對他們的兵馬進行整編。
聽聞大燚抽調整編他們的隊伍,一些想要保存自己實力的內蒙部落首領們又開始不服了,想要作亂鬧事,好讓大燚妥協,讓他們保留自己的兵馬權利。
結果這些部落都是被血腥鎮壓了,其他的那些親王們見到大燚是真的有絕對的實力來鎮壓他們,也都不敢作妖了。為了自己的上項人頭著想,都是表示願意乖乖交出了自己的兵權接受大燚的整編。
此事讓躲在吉林的宣統(愛新覺羅.弘曆)是好一番譏笑,認為內蒙的那些人被收走兵權就是活該,可是笑著笑著他又神色暗傷了起來。
別人都可以投降,唯獨他們愛新覺羅家不行。
畢竟他們家是怎麽對付朱家,他弘曆是再清楚不過了。他們家是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入的關,結果卻是要把崇禎家的子嗣都殺了個幹淨,他家聖祖爺甚至是連毫無反抗之意的七十多歲老翁都不放過,要全家抄斬,還淩遲處死了他。
張瑞多多少少跟那朱家有點關係,哪怕他是願意放過他們愛新覺羅家,他底下的人也不會同意他這麽做。
或許蘇永璋會是他家唯一能留下來的血脈了吧!
不過....
在對蒙古兵馬整編的期間,大燚對大清的用兵暫時也停了下來,也讓龜縮在吉林一域的大清國暫時獲得難能可貴的喘息時間。
可隻要大燚還未退兵,大清國內便是人心惶惶。
真心願意為大清國赴死的人不是沒有,但是不多。絕大部分人都是想著怎麽樣才能在保證自己和家人們的性命,甚至是如何能保證自己的財產。
至於大清國的未來,沒有幾個人是真的在意和看好了,幾乎都是在想著出路。
甚至是在宣統(愛新覺羅.弘曆)下令整頓戒嚴期間,都有不少的滿洲兵馬在偷偷地去聯係了燚軍,商談投降的事宜。
兩國現在雖說是處於敵對的狀態,但是大燚也不是非要對所有的滿人都是趕盡殺絕的態度。從大燚軍中有許多的滿洲隨從軍就可以看出,隻要不是胡作非為態度依舊是惡劣不肯轉變的,基本上都有一條活路。
甚至還有一些八旗兵因為“表現良好”,家裏的人甚至都不用進那“贖罪營”中工作“贖罪”。
有了這些做基礎,如今大清軍隊中不少的士兵都是想著怎麽樣才能讓家人擺脫進入“贖罪營”,而不是怎麽樣廝殺敵人。
畢竟真要是打起來,他們也殺不過人家。
於是就有不少士兵在私底下還商量著,實在不行,一開戰他們就跪地投降得了,這樣他們家人都可以少在那“贖罪營”待多幾年。
按大燚給他們的條件是,想要進入隨從軍,他們需要為大燚奪取兩座以上的城池。
比如他們現在駐守了一座城池,如果他們是直接投降,最多隻能獲得自己以及家中的至親(即:父母,妻子兒女等)不用進入“贖罪營”,家裏的財產也隻能保留一點銀兩(都統級別的是三百兩,佐領一百兩,士兵十兩),田地什麽的就不用想了。
可是他們要是能去奪下一座不願意投降大燚的滿清城池來獻給燚軍,那就不一樣了。
除了自己以及至親以外,他家的媳婦和孫子女、他的兄弟姐妹以及其妻子兒女都可以獲得免入“贖罪營”的可能(條件是他的兄弟或者子女們沒有參對抗大燚,否則依舊免不了這些人)。不過卻是可以保留家中七成的財物,田地也可按大燚人頭所分。
當然,要是能奪兩座以上,他們自己就可以選擇是否進行大燚隨從軍,他家裏的親人們(即他父母的所有子女和媳婦、女婿及孫子女等)以及他妻子家的親人(即妻子父母的所有子女和媳婦、女婿及孫子女等)都有免去進入“贖罪營”的可能,並且保留他們家裏所有的財產以及絕大部分的田地。要是能奪三座以上,則是在這些基礎上,並獲得大燚的功勳獎勵。
如果是負隅抵抗的,致使燚軍傷亡的,按大燚軍人死亡的人數進行劃分。
一百人以下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十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一百至三百人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二十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三百到五百人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三十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五百到一千人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五十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千人至三千人的,有斬殺記錄的全部處死,底層士兵及家人全部打入“贖罪營”,工作九十九年,將領及家屬翻倍並視情況加重;
三千以上的沒有說,因為至今大清還沒有哪場戰事能直接造成大燚戰鬥人員直接死亡超過三千的以上,不過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估計就是另外的一種局麵了。
於是這才有了很多滿清兵寧願投降也不願意抵抗的事情。
二十年可是比十年的刑期整整翻多一倍,有幾個願意多加十年的。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大清國已經讓他們看不到戰勝大燚的可能了。
如果隻是十年而已,對於底下的人來說,咬咬牙還是能堅持得了的。他們聽說了,隻要在“贖罪營”聽話不鬧事的人都會有一定的人權。
比如每日隻需要工作五個時辰,每個月都會有三天的假期可以自由休息,有家人作為質押的,甚至可以到外邊遊玩。每天的夥食都可以吃上三頓飯,每個月會發放一定的薪資,雖然這錢大概隻有外邊最低保障工資的十分之一左右,卻是讓他們自由外出購買各種生活物質,手腳要是麻利點的薪資還會更高。
這十年隻要他們不鬧事,除了工資少點,沒有那麽自由之外,其他基本上和外邊沒有太大的區別。朝廷甚至還允許他們的適齡孩子接受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在他們“刑滿釋放”後,孩子會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
如此優待,連大清的官員們聽了都認為大清國是絕對不可能做得到這些。
如果是大燚被大清打敗,張瑞最好的結果也是被淩遲處死,他的家人們也別想什麽優待了。至於他底下的將士,基本上將領級別的都會被砍頭,底下的那些不被砍頭也得是發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談什麽包三餐和發工資,還給他們孩子讀書科舉?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不過滿清底層的百姓們卻是對大燚朝廷的話深信不已。
畢竟這麽多年貿易以來,張瑞所建立信用體係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就算不相信愛新覺羅.弘曆也願意相信張瑞。
一個處於絕對優勢,可以隨時滅掉他們所有人的朝廷,實在是沒有必要為了欺騙他們這樣人而背負一個言而無信的罵名。
當然,張瑞之所以給出這些條件不代表他就不憎恨滿清所做的那些事情。不過比起單純的殺戮,致使雙方兩敗俱傷,還不如想盡辦法的榨取出他們的最大利益,來換取大燚帝國前進的腳步。
如今西方那邊科技已經開啟逐漸抬頭,接下來的時間裏,大燚需要把目光放在中東和歐洲的那塊土地上,以免大燚帝國未來會被西方趕超並擊敗。
時代的發展已經不允許大燚帝國繼續蹉跎時間來等待人口慢慢發展。
比起讓自己的後代們學英語,張瑞更願意讓全球學漢語,把漢語變成全球唯一通用語言。
可在從打敗了日本後,張瑞就意識到了,想要統治全球,單靠目前一億多的漢人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大燚需要整合整個東方地區的力量來對付中東和歐洲。
未來必須是屬於黃種人的天下。
大燚會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帝國,整個地球中心的所在,而不是像滿清那樣,一看到洋人就膝蓋軟。
……
天擇八年(宣統一年),十一月
冬雪來臨,遼寧、吉林等多地大雪,厚深的積雪並不利於戰鬥,大燚對大清的戰事隻能是繼續暫停下來。
此時,帝國西南邊的印度帝國馬拉塔在杜蘭尼帝國的猛烈進攻下最終熬不住崩塌了。
做為護衛莫臥兒帝國力量的馬拉塔帝國都敗退了,那麽莫臥兒帝國的行政中心德裏隻能是再次遭到了杜蘭尼帝國的洗劫。
崩塌後的馬拉塔帝國分成了五個獨立的王國,組成了馬拉塔聯邦。
殘暴英國人的離開本來讓馬拉塔帝國和莫臥兒帝國都歡喜不已,結果又來了一個大燚帝國,它還快速占據了馬拉塔帝國最富有的孟加拉地區。
大燚帝國,他們沒有怎麽聽過,等他們大概了解了一下大燚帝國的之後,這兩個帝國不淡定了。
遙遠的東方帝國,他們早有耳聞,甚至現在還有零星的流傳著大唐帝國征戰印度的故事流傳。
可是東方帝國上千年以來就沒有在意過印度的這塊土地,如今怎麽就派了兵馬過來,難道它想要爭霸印度?
這絕對不可以。
可是無論的馬拉塔聯邦還是莫臥兒帝國在與杜蘭尼帝國的大戰後都已經疲軟不堪了,對於大燚軍隊的到來也是無能無力。
他們也試過派出使者交涉,不過卻是毫無作用。調動兵馬對大燚的軍隊開戰,得到都是慘敗的結果。
最後隻能是先聽之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