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好的祝福莫若“事事如意”四個字。


    但真正的智者卻明白一帆風順的人生總是心智的大敵。


    因為人的意誌實際上和肌肉一樣,隻有千錘百煉才能不斷強壯。


    太過順遂的人生最終會被自己心中賊所嚇倒,成為生活的懦夫。


    而毫無疑問,此時的趙雲無疑就是這樣的懦夫。


    在這個位麵,趙雲的人生太順利了。


    他沒有和泰山軍經曆過篳路藍縷的苦難時期,一開始就是以張衝小舅子的身份進入軍隊,之後在一係列人的幫助和迎合下一路青雲。


    而趙雲的稟賦也確實卓越,在戰場上如魚得水屢立戰功。


    他有見識、有勇力,仁人愛士可以說是天生的將帥之才。所帶的又無不是精兵善旅,這樣的配置下,尋常之敵幾乎都是手下敗將。


    但想要成為名帥卻還需要一個東西,那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


    有人說這是謳歌苦難!是容不得別人過好日子。


    但如果你欲成大事,欲建非常之功,除了需要有超世之才,最重要的還是有堅忍不拔之誌。


    不然,等你遇到真正的大敵時,一切都來不及了。到時候,你才知道自己能有多脆弱。


    為何張衝要帶突騎疾馳趙雲?是他真的覺得趙雲的處境很危險?還是因那潞縣有多重要?非破不可?


    都對,但都不是。


    其實當張衝成功帶著主力進入上黨地區,上黨的歸屬實際上就已經毫無懸念了。


    以泰山軍之精強,昔日兵馬不過萬就能橫行天下。屢破漢室名帥,甚至南北二軍都不是泰山軍的對手。


    而現在,張衝提兵五萬,實力是過去的數倍。


    而對麵之敵難道比昔日南北二軍還要厲害?那劉寵、何進難道比皇甫嵩、朱儁還名帥?


    所以上黨之戰唯一能出現變數的地方就是地形。


    但現在呢?當張衝將視野放在何進那邊,在想著如何將他給調出來。自己的愛將和小舅子卻因為潞縣之敗而心存死誌?


    這讓張衝如何不焦急?


    他明白趙雲是因為愧疚自己的疏忽而累千餘子弟慘死,也為自己創下泰山軍最大敗績而恥辱,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洗刷!


    但這些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不應該是重整旗鼓,再接再厲嗎?


    因為騎軍眾多,速度提不上,張衝怕趙雲自暴自棄,當即讓郭祖帶著兩名橫撞將先行。


    他寫了一封信給趙雲,內容是一位他仰慕的老人家所寫。


    每當張衝遇到挫折,生活中有過不了的坎的時候,甚至他自己都覺得這一次完蛋了。


    都是這段話鼓勵自己,讓他從黑暗中覷見光明。


    而現在他也要將這段話送給趙雲,幫他走出陰霾。


    ……


    潞縣城內,愁雲慘淡。


    在經曆過白骨嶺下的戰敗,城內的守軍並不甘心,他們在接回主將劉寵之後,選擇了再次出擊,但最後的結果毫無意外,又一次打敗而回。


    而且這一次的失敗比上一次對城內的士氣打擊更加嚴重。


    實際上,在上午的白穀嶺攻防戰中,潞縣令何羑就一直在城頭上觀戰。


    其中數次,他就令城內出兵救援百穀嶺的劉寵。


    一方麵劉寵既是名王又是自己的上司。另一方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但潞縣兵剛出城就看到了敵軍的騎兵遮攔在交通線上。


    所以別看百穀嶺距離護城河隻有數百步,但在敵軍騎兵的虎視下卻如天塹。


    而直到百穀嶺撤下來一軍,其中護著的就是劉寵。


    看著昏迷不醒的劉寵,何羑明白,百穀嶺防線守不住了。


    最後的結果也確實如此。


    劉寵被送入城內還沒一個時辰,城外塹壕壁壘悉被拔除,甚至嶺上的友軍也沒守住。


    包括何羑在內的一眾潞縣父老親眼看著嶺上飄蕩的漢家絳紅旗被砍倒,換上了一麵杏黃大旗。


    於是可見的,城內士氣跌落穀底。


    何羑雖不懂軍事,但也明白城內軍心如此,想守住潞縣簡直癡心妄想。


    所以他就萌生了一個要打一場勝戰的心思,不用多大,可能也就殺幾顆人頭,但也能極大提高軍心。


    而沒過多久,他就驚奇的發現一直遊弋在城外的敵軍突騎忽然就向東南方向撤退。


    雖然不知緣故,但何羑沒有放過這個機會,散開府庫,募軍中壯勇三千,出城逆戰。


    一開始也確實打得不錯,在敵軍突騎撤走後,敵軍人數少了不少,不僅疲憊還要負責看押此前的俘口。


    而那些俘口也不甘心束手就擒,見外麵友軍攻打過來,他們在內部也開始鼓噪騷動。


    最後還是徐盛親自殺了幾次鬧得最凶的才彈壓下來。


    但不可避免的,泰山軍在正麵的人數就少了。


    泰山軍還有一個失誤的地方,那就是他們不應該全麵布防百穀嶺連砦。


    這等規模的工事對於控鶴軍這點人數委實過大了。


    於是,一時間,趙雲走後,控鶴軍都有點岌岌可危的意思了。


    但潞縣兵的優勢並沒有持續多久。


    很快,他們的後方就煙塵四起。


    原先以為撤退的敵軍突騎忽然就殺了回來。


    尤其是當頭一將,額頭血汙,殺氣肅然,手中的弓箭如連珠四射。


    百步外,潞縣兵數名披甲軍吏皆死在帳下。


    接著,趙雲續行二十步,這一次直接射空了一囊袋的箭矢,他麵前的潞縣兵為之一空。


    與此同時,他身後的千餘突騎也對著身前的潞縣兵開始攢射。


    那些潞縣兵本在圍攻壁壘,壓根沒有陣型。此時被突騎的箭雨覆蓋,頓時哀嚎遍野。


    這一次趙雲沒有喊停,突騎們也都心照不宣開始默默攢射。


    直到最後一支箭矢射完,趙雲舉著馬槊高呼:


    “突!”


    於是千騎挺著馬槊,如一片巨大的森林,向著殘存的潞縣兵發起了衝鋒。


    如果說剛剛的箭雨覆蓋是暴雨的話,那千騎衝鋒就是雷霆。


    暴雨之下,人還能找個地方躲一躲。但在雷霆萬鈞下,一切都要化為齏粉。


    這些潞縣兵都是本土兵,甚至不少都是從中原地區調來的,如何看見過這般地動山搖的景象。


    一時間,聰明的,懦弱的皆追隨本能,向著潞縣的方向奔逃。


    但他們忘記了,潞縣城外可是有一條護城河的。


    原先這條可以保護他們的河流,此刻卻吞噬著他們的生命。


    一開始跑到護城河邊的潞縣兵正絕望的看著深有數丈的護城河攔在歸路。


    但很快更絕望的就來了,隨著後麵的泰山軍突騎不斷將殘餘的潞縣潰兵往護城河的方向趕,這片地方被擠壓得越來越小。


    漸漸的,最前麵的潞縣兵隻能被擠入河中。


    春江水暖,但奈何這些人壓根不會遊泳,甚至不少被擠下水的吏士還披著甲胄。


    事物總是這樣,在一個環境中有益,在另一個環境下卻又會致命。


    甲胄和護城河都是保護性命的,但這會卻無情的帶走了他們的生命。


    在其他袍澤還掙紮撲騰的時候,這些人已經被沉重的甲胄給帶入了水底。


    城頭上,潞縣令何羑木然地看著這一幕慘劇。


    原先清澈的護城河滿是掙紮的人群,到處是漂浮的屍體,那些人臉上停滯著的恐懼和怨念,何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他終於明白,戰爭到底意味著什麽。它真的是會死人的。


    數千人因為自己的一個決策而死。


    而且自己是真蠢呀!


    敵軍隻是一個假意撤退就能誆出自己出城,然後被敵軍殺個回馬槍。


    自己為什麽要故作聰明,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


    突然,何羑歎了一口氣,對左右道:


    “降了吧!”


    有一本縣豪族出身的縣吏不甘心,要勸:


    “縣君,使不得……。”


    何羑無奈搖頭:


    “沒什麽使得使不得了,如今這個地步,潞縣已不可守。與其城內生靈塗炭,不如為他們做點好事。”


    其他縣吏皆無言以對。


    是啊,仗打到現在,他們潞縣人死得還不夠多嗎?血流得還少嗎?


    漢室太偉大了,也太遙遠了。沒必要為了那些東西將潞縣一代人都絕了。


    他們雖然是豪勢,但和這片土這裏的人是緊緊相關的。沒有了子弟,他們又向誰做主人呢?


    如是,再無人反對。


    於是,潞縣就這樣戲劇的向城外的趙雲投降了。


    直到潞縣令何羑帶著印綬和輿圖白衣出降的時候,趙雲都不相信峰回路轉會這麽快。


    實際上,應該絕望的是自己呀!被包圍的也是自己呀!


    但事情就這樣戲劇性的改變了。


    之後,趙雲帶著全部控鶴軍子弟入主潞縣,並拿著上黨太守的印綬傳壺關,放滏口陘的謝弼進入上黨。


    就這樣,當郭祖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奔到潞縣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看著潞縣城頭高掛著的杏黃大旗,他沒想到趙雲已經拿下了潞縣。


    不是說山窮水盡嗎?


    帶著疑惑,郭祖報出身份,然後吊橋放下,他帶著兩名疲憊的橫撞將直奔城內。


    不多時,當趙雲拿著郭祖送來的信,看著上麵的這段話,眼眶濕潤了。


    卻見信上,張衝手書一段白話:


    “不要被敵人的氣勢洶洶所嚇倒,不要被尚能忍耐的困難所沮喪,不要為一時的挫敗所灰心。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有力的條件和主動的恢複產生於在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讀著這段樸實的話語,趙雲感受了一種無窮的力量。


    他麵對著三垂崗的方向低喃道:


    “諸君,你們在黃天還好嗎?雲想你們了。!”


    至此,趙雲潸然淚下,再無外麵的堅硬,一度哽咽得泣不成聲。


    一直以來,外人都至看出了他的一帆風順,誰又知道多少個夜晚他輾轉反側。


    他知道外人是怎麽想自己的,也明白自己的努力證明可能也隻是徒勞。


    他也明白自己的能力。衝蕩橫陣,他有信心,但兩陣相決,他沒有信心。


    但各種因素匯聚在一起將自己推到現在這個位置,他退不得。


    家姐在宮中需要自己,小侄子也需要自己。


    所以即便超出能力,趙雲依然咬牙堅持。他白日裏巡營不懈,與弟兄們同甘共苦。晚上在軍帳,他就學習兵書和王上整理的戰策。


    就這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直到迎來一場三垂崗大敗。


    說實話當時他確實有點心境崩了,他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合作為一個將帥。


    但直到他看到王上這封信,趙雲釋然了。


    他知道王上的意思,一個人如果不能接受失敗,他就不會走向成功。一個人從沒有失敗,那他其實也不曾真正踏入過成功。


    正如王上的那句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此心向著光明,縱然過程曲折,不也一定會到達前方嗎?


    自己此戰如是,咱們這黃天大業不亦如是?


    尤其是那最後一句話:


    “有力的條件和主動的恢複產生於在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是啊,有多少人能看透結尾,這最後的勝利就是在艱難的時候咬牙堅持。


    此戰,自己山窮水盡,但就是憑著一股憤怒的力量一直堅持。


    而對麵的潞縣令明明占據優勢,卻被眼前的殘酷而駭住了,他不是被自己打敗的,是輸給了自己的心。


    此刻,趙雲抹幹了眼淚,對著泰山方向遙遙一看:


    “諸君,請你們在天上看著,看我們建那黃天之世,我們終究會實現那理想!必然!”


    之後,趙雲將這封信小心的用囊袋包著放在了內襯。


    做完這些,趙雲斂衣,自信從容,對堂外大喝:


    “喚諸將入內!”


    話落,一排排扈兵叉腰大喝:


    “喚諸將入內!”


    聲音越傳越遠,很快諸將甲片碰撞,齊齊進入節堂。


    徐盛、韓當一左一右領頭,帶諸將向著上首的趙雲抱拳:


    “見過軍主!”


    此時趙雲麵色嚴肅他站了起來,抽出佩刀,暴喝:


    “我泰山軍血債就要血來償!”


    此時諸泰山將內心的憤怒被這句話點燃,他們齊齊拔出佩刀,發誓:


    “血債血償!”


    這殺意凜然直衝雲霄,那東南的天猛然放亮,好似真是那些英靈在回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犁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請叫我陳總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請叫我陳總長並收藏犁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