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在德夏境內這兩個月,基本上是把整個德夏中部的財產給薅得差不多了。
事實上,德夏中部就是整個德夏公國最有錢的地方。
托巴城的貴人們已經被埃米爾薛西斯搶得一窮二白;
加齊山下那些遊牧部落的馬也被李昂和阿迦鬆分了髒;
艾希科曼是德夏最大的商業港口,這地方倒是沒搶,但商人們一直在這一帶做買賣,同樣利潤頗豐,估計已經把德夏人的現錢耗得差不多了。
商人們這兩個月裏一共向李昂上交了接近二十萬第納爾的分成,或者說叫‘隨軍商稅’——其實就是保護費。
從商人們交上來的保護費,也大致能計算出這些商人隨軍在德夏境內賺到的利潤。
他們在德夏賺到的利潤總額應該超過了一百萬第納爾,因為保護費是交兩成。
在敵境做買賣,商人們交保護費一般都會比較老實,畢竟得罪了李昂他們恐怕就回不來了……
商人們一共隨軍出動了差不多五千人,也就是說,人均獲利大概有兩百第納爾。
當然,一共多少家商戶是不太清楚的,畢竟大大小小的商人都有,有帶著數百人的大商人,也有兩三個人的夫妻店。
但無論如何,兩個月產生了人均兩百第納爾左右的利潤,這肯定能讓商人們滿意了,畢竟商人們隻需要給每個雇工發兩到三個第納爾的薪水就夠了……
事實上李昂在這次戰爭中得到的‘正當收益’都已經分出去了。
在托巴城銀庫搞到的近五十萬第納爾,這是正當的戰利品,大部分已經作為犒賞分了出去。
商人們這這兩個月裏上交的二十萬第納爾,也被李昂分給了手下的戰士以及響應他出兵的各家領主。
一出手就是六十幾萬,李昂撒錢確實是很大方的。
這些正當收益,其實是李昂刻意製造出來的一種利益聯係。
簡單來說,就是要營造一種‘跟著李昂大人打仗有錢賺’的意識,而且都是從正途得到的收益——不搶劫,不禍害平民,但卻比搶劫賺得更多。
李昂分配這些利益的時候一直都是按照各領主出動的精銳軍力數量來的,而且並不是直接分發給士兵,而是把錢給了那些騎士們。
平均落到每個騎士頭上能有一千四百第納爾左右——這可就大大出乎了那些小領主們的預料。
跟著李昂元帥去德夏旅遊了一圈,又沒受什麽損失,一路順利無比,兩個月的時間裏淨賺一千多第納爾——這種買賣上哪兒去找?跟著布倫努斯公爵刮地皮都刮不到這麽多。
難怪長河鎮的人總說什麽‘戰爭就是財富’,打仗還是得跟著李昂大人才行……
其實埃裏克一直覺得領主大人出手太過於大方了,他覺得即便是為了收買人心,其實也用不著散這麽多財出去,簡直就是敗家。
埃裏克會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畢竟他還不太習慣當個有錢人——李昂給他的犒賞是一袋價值一萬第納爾以上的珠寶,這家夥接過袋子的時候手都在抖。
要知道,兩年前,他還在傭兵這個有前途的行業裏,掙著每月十第納爾的高薪——確實是高薪,潘德大陸的青壯年平民,年人均收入差不多隻有二十第納爾。
埃裏克當傭兵的時候,兩個月就能掙到普通人一年的收入,確實算高收入人群了……畢竟這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買賣。
但與埃裏克這種沒見過世麵的家夥不同,李昂有他自己的邏輯。
——錢就是拿來用的,屯在手裏可不能下崽。
讓跟著自己出兵的每個騎士都能掙到錢,這不僅能讓這些騎士對李昂產生認同,形成追隨意願,還能讓他們產生一種全新的投入產出思維……
畢竟李昂是按精銳數量分錢的,這是個簡單的邏輯,騎士們很容易理解——跟著李昂大人打仗不能摳摳搜搜的,自己手下出動的精銳越多,能分到的第納爾就越多。
於是,集團軍中的大多數騎士都派了親信扈從跟著商人們去了長河鎮——他們這一路都在保護商人,多少混了個臉熟,長河鎮的商人們當然會給他們點折扣。
他們是去大量采購裝備的,尤其是鎧甲。
因為披甲的士兵就能被李昂計為精銳士兵,鎧甲越多,下次打仗第納爾就能分得越多。
畢竟下次戰爭明顯已經近在眼前了——巴克斯帝國已經向烈獅王國宣戰了啊。
而長河鎮是什麽地方?
這是軍備商人紮堆的地方。
曾經還是個窮逼開拓領主的時候,李昂就是在長河鎮采購軍需的。
近兩年烈獅王國麻煩事比較多,開拓領主證書也發得很少,軍備商人們的生意其實並不太好,整體其實就隻有艾米、戈德裏克以及離奧弗裏克等幾個大客戶撐著。
李昂自己都買得不多——他的部隊裏,諾多精靈和梅騰海姆人都是自帶裝備的,戰馬也全是搶來的,也就是去年年初采購了幾百套裝備,用來武裝士官們而已。
好不容易新組建了一支‘白銀之手’,可新裝備又都交給了諾多們打造,長河鎮的商人基本上沒能從李昂手上掙到什麽錢。
畢竟李昂入主長河鎮以後,東部地區局勢已經漸漸穩定了,需求變少了,軍備物資的銷路自然就不如以往——軍火這玩意,要世道越亂才越好賣。
但現在,長河鎮的軍備市場再次被盤活了。
而且盤得相當的活——商人們手裏的現貨在一周內就被清空,訂單已經排到了兩個月以後。
甚至還有很多騎士為了提前拿到裝備,出了高價加急訂購。
於是長河鎮的各個作坊和鐵匠鋪都開始加班加點,整個長河鎮似乎一下子就看不到閑人了——都被召去做工了。
也就是說,李昂分給那些騎士的錢,大部分又重新回到了長河鎮的商人們手裏……
沒有需求就製造需求,李昂身為長河鎮領主,自然要造福一方嘛。
而商人們做生意自然是要交稅的,同時,掙的錢多了,他們會存進銀行……
於是這些錢自然又回到了李昂手裏。
所以說,錢一定是要用出去的——反正第納爾們自己找得到路回來。
商人們剛在德夏發了筆財,本錢也充足,眼下訂單多得忙不過來,他們采購原材料的時候自然也相當的大氣。
這使得長河鎮周邊的各個村鎮的生意都跟著變得紅火起來,尤其是用於鎧甲的皮革、鋼片,以及油脂和毛氈——全都是東部地區各個村落的特產。
而眼下,不僅商人們在大量花錢采購原材料,李昂自己也在使勁花錢。
為了順利的花錢,他再次把艾米找來了……
有時候花錢確實比掙錢難。
畢竟李昂想買的東西,大多數都不怎麽好買。
這次,領主大人的采購目標,是從整個大陸購買糧食與布匹。
除此之外,還要采購大量的建材和工匠。
糧食和布匹就不用說了,這依然是李昂的壟斷計劃,當然,現在他的壟斷目標已經不僅僅隻是東部地區了,而是整個烈獅王國……乃至整個大陸。
而建材和工匠,這當然是為了大興土木。
領主大人準備修建的東西非常多。
盾風堡壘的重建還沒完成,卡倫鹿堡要整修,麥香領要擴建,特魯布倫要修複,長河鎮也要進行改造……
此外,塞倫也要填充移民——這是卡倫鹿堡的下屬村鎮,位於薩瓦河河道旁邊,土地相當肥沃,隻是之前因為戰亂而無人居住了。
把塞倫好好整理一番,至少能得到數萬畝良田。
還有連接領地的道路,以及白鹿堡通往諾多森林的路,全部都要整修拓寬。
其實就是領地裏的全麵改造,全都是基建工程。
基建當然是很費錢的,但作為目前整個潘德大陸最有錢的土財主,李昂現在首先考慮的,就是怎麽把手裏的錢全花出去。
畢竟金銀留在手裏又不能吃。
但為什麽要搞基礎建設?
因為其他花錢的方式已經不適合李昂現在的領地了——李昂想要的是人口,是願意主動遷往領地長住的領民。
他現在既不缺兵力又不缺糧食,地位與名望也都有,唯一缺少的就是人口。
李昂的領地麵積已經相當大,有這次出兵德夏的效果打底,整個東部地區應該都願意服從李昂的指揮,但直屬於李昂管理的人口卻隻有五萬人左右——就這還是因為從巴克斯帝國弄來了不少移民。
角鬥士們裹挾的那些叛軍在卡倫鹿堡,原菲德訥的村民正在重建盾風堡壘。
就算加上白鹿堡,一共也就六萬出頭,這人口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但到了現在這種規模,也不可能再找商人們花錢買移民了——杯水車薪,起不到太大作用的。
李昂隻能把領地建設成一個安全宜居興旺發達的地方,讓其它領主地盤上的人轉投自家領地。
所以隻能搞基建。
其實對於統治者而言,領地的基礎建設就等於是全麵發展。
因為無論是哪個年代的人,都有一個最基本的遷徙目的——求財。
也就是工作機會。
擴建城堡、修築房屋、改良道路、整飭治安,這些基礎建設會消耗大量資金,然後帶來無數的工作崗位。
而人們,會循著這些工作崗位千裏迢迢而來,或許……這些打工人可以被稱為‘長河漂’?
這些遠來的打工者會發現,由於缺人,這裏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工資水平,於是他們會舉家留在這裏工作,並漸漸變成這裏的一部分。
基礎建設當然會消耗大量的資金,但無論花多少錢其實都是劃算的。
因為這些錢實際上全都是花在領地內的——要麽落到打工者手裏,要麽落到本地材料商和承建商手中。
那麽這些錢依然會被用在領地內——人們的衣食住行消費都會在這裏完成,而最終大部分都會重新流入銀行。
無論是什麽消費,商人們都得上稅……
而進了銀行,其實也就等於再次進了李昂的口袋——又能繼續拿出來投資。
而且隨著領地被建設得越來越好,工作機會將更多,人口也會越來越多,領地裏將愈加繁華,流入銀行的錢也會越來越多——這其實是個正循環。
站在統治者的角度,錢隻要不流向國外,其實是用不完的。
而為了保障錢不流向國外,那就需要讓領地變得比任何國家都更美好——所以要大搞基礎建設。
李昂現在已經不用擔心銀行的運轉了,當儲備金充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銀行是很難破產的。
畢竟他從幾個月前就開始發行十第納爾和一百第納爾的大麵值信用幣了,就是諾多出品的附魔銀幣,目前已經應用到了諾多森林與商人們之間的大宗交易上,很多大商人都已經熟悉了。
麵值為十第納爾的魔法銀幣被稱為‘銀鹿’,因為諾多們在上麵嵌入的秘銀符文是一隻小鹿的模樣,鹿是諾多們喜愛的形象,也是精靈的象征。
其實這個符文唯一的功能是能發一點點幽藍的微光,據溫蒂爾芙說這原本應該是魔法中的照明術。但沒有魔力的諾多們隻能讓烏木發出螢火蟲一樣的光,照明是沒法用了,用來做錢幣倒是顯得相當的高大上。
而麵值為一百第納爾的魔法幣主體是金銅合金製成的,被稱為‘金獅鷲’——符文的樣子就是獅鷲,也就是李昂的紋章。
不過這個獅鷲符文會發出紫色的光,看起來更炫一點……但仍然是不成功的照明術符文。
其實領主大人原本還打算讓諾多們嚐試用他的頭像的,把自己的頭像刻在金幣上,這可能是每個統治者都有的願望。
隻不過後來發現附魔的時候不能用模板壓製,必須手工凋刻,這才改用了獅鷲紋章——要不然產出效率太低了。
諾多們都有強迫症,鹿可以抽象一點無所謂,但凋刻人頭像的時候不做得惟妙惟肖他們是不會罷手的。
說實話,除了人力成本之外,這兩種信用幣本身的成本相當低,因為它們的淨重都不到十克。
銀鹿的成本大概隻有三迪爾汗,金獅鷲的成本隻有三第納爾,即便加上所有損耗,成本也隻是它們麵值的三十分之一。
這兩種高麵值貨幣如今已經開始應用,商人們對這種會發光的魔法幣的喜愛遠遠超過其他的珠寶,他們甚至開始了一係列的攀比——也就是炫富。
因此現在李昂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用銀行裏的錢,隻要一直確保有兩成的儲備金不動用就可以了——這是很保守的做法了,說實話隻留一成的儲備金都夠用。
於是李昂自己投身到了基礎建設中,而艾米再次開始了大采購。
不過,這次的采購可就沒那麽順利了。
糧食布匹之類的還好,艾米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
建材之類的也好處理,長河森林裏有的是木材,尹思蘭迪爾現在甚至都已經在嚐試做木材生意了。
而登吉爾山脈也有的是石材,隻要給錢,自然就有人願意去弄。
主要的麻煩來自工匠,以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
事實上,德夏中部就是整個德夏公國最有錢的地方。
托巴城的貴人們已經被埃米爾薛西斯搶得一窮二白;
加齊山下那些遊牧部落的馬也被李昂和阿迦鬆分了髒;
艾希科曼是德夏最大的商業港口,這地方倒是沒搶,但商人們一直在這一帶做買賣,同樣利潤頗豐,估計已經把德夏人的現錢耗得差不多了。
商人們這兩個月裏一共向李昂上交了接近二十萬第納爾的分成,或者說叫‘隨軍商稅’——其實就是保護費。
從商人們交上來的保護費,也大致能計算出這些商人隨軍在德夏境內賺到的利潤。
他們在德夏賺到的利潤總額應該超過了一百萬第納爾,因為保護費是交兩成。
在敵境做買賣,商人們交保護費一般都會比較老實,畢竟得罪了李昂他們恐怕就回不來了……
商人們一共隨軍出動了差不多五千人,也就是說,人均獲利大概有兩百第納爾。
當然,一共多少家商戶是不太清楚的,畢竟大大小小的商人都有,有帶著數百人的大商人,也有兩三個人的夫妻店。
但無論如何,兩個月產生了人均兩百第納爾左右的利潤,這肯定能讓商人們滿意了,畢竟商人們隻需要給每個雇工發兩到三個第納爾的薪水就夠了……
事實上李昂在這次戰爭中得到的‘正當收益’都已經分出去了。
在托巴城銀庫搞到的近五十萬第納爾,這是正當的戰利品,大部分已經作為犒賞分了出去。
商人們這這兩個月裏上交的二十萬第納爾,也被李昂分給了手下的戰士以及響應他出兵的各家領主。
一出手就是六十幾萬,李昂撒錢確實是很大方的。
這些正當收益,其實是李昂刻意製造出來的一種利益聯係。
簡單來說,就是要營造一種‘跟著李昂大人打仗有錢賺’的意識,而且都是從正途得到的收益——不搶劫,不禍害平民,但卻比搶劫賺得更多。
李昂分配這些利益的時候一直都是按照各領主出動的精銳軍力數量來的,而且並不是直接分發給士兵,而是把錢給了那些騎士們。
平均落到每個騎士頭上能有一千四百第納爾左右——這可就大大出乎了那些小領主們的預料。
跟著李昂元帥去德夏旅遊了一圈,又沒受什麽損失,一路順利無比,兩個月的時間裏淨賺一千多第納爾——這種買賣上哪兒去找?跟著布倫努斯公爵刮地皮都刮不到這麽多。
難怪長河鎮的人總說什麽‘戰爭就是財富’,打仗還是得跟著李昂大人才行……
其實埃裏克一直覺得領主大人出手太過於大方了,他覺得即便是為了收買人心,其實也用不著散這麽多財出去,簡直就是敗家。
埃裏克會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畢竟他還不太習慣當個有錢人——李昂給他的犒賞是一袋價值一萬第納爾以上的珠寶,這家夥接過袋子的時候手都在抖。
要知道,兩年前,他還在傭兵這個有前途的行業裏,掙著每月十第納爾的高薪——確實是高薪,潘德大陸的青壯年平民,年人均收入差不多隻有二十第納爾。
埃裏克當傭兵的時候,兩個月就能掙到普通人一年的收入,確實算高收入人群了……畢竟這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買賣。
但與埃裏克這種沒見過世麵的家夥不同,李昂有他自己的邏輯。
——錢就是拿來用的,屯在手裏可不能下崽。
讓跟著自己出兵的每個騎士都能掙到錢,這不僅能讓這些騎士對李昂產生認同,形成追隨意願,還能讓他們產生一種全新的投入產出思維……
畢竟李昂是按精銳數量分錢的,這是個簡單的邏輯,騎士們很容易理解——跟著李昂大人打仗不能摳摳搜搜的,自己手下出動的精銳越多,能分到的第納爾就越多。
於是,集團軍中的大多數騎士都派了親信扈從跟著商人們去了長河鎮——他們這一路都在保護商人,多少混了個臉熟,長河鎮的商人們當然會給他們點折扣。
他們是去大量采購裝備的,尤其是鎧甲。
因為披甲的士兵就能被李昂計為精銳士兵,鎧甲越多,下次打仗第納爾就能分得越多。
畢竟下次戰爭明顯已經近在眼前了——巴克斯帝國已經向烈獅王國宣戰了啊。
而長河鎮是什麽地方?
這是軍備商人紮堆的地方。
曾經還是個窮逼開拓領主的時候,李昂就是在長河鎮采購軍需的。
近兩年烈獅王國麻煩事比較多,開拓領主證書也發得很少,軍備商人們的生意其實並不太好,整體其實就隻有艾米、戈德裏克以及離奧弗裏克等幾個大客戶撐著。
李昂自己都買得不多——他的部隊裏,諾多精靈和梅騰海姆人都是自帶裝備的,戰馬也全是搶來的,也就是去年年初采購了幾百套裝備,用來武裝士官們而已。
好不容易新組建了一支‘白銀之手’,可新裝備又都交給了諾多們打造,長河鎮的商人基本上沒能從李昂手上掙到什麽錢。
畢竟李昂入主長河鎮以後,東部地區局勢已經漸漸穩定了,需求變少了,軍備物資的銷路自然就不如以往——軍火這玩意,要世道越亂才越好賣。
但現在,長河鎮的軍備市場再次被盤活了。
而且盤得相當的活——商人們手裏的現貨在一周內就被清空,訂單已經排到了兩個月以後。
甚至還有很多騎士為了提前拿到裝備,出了高價加急訂購。
於是長河鎮的各個作坊和鐵匠鋪都開始加班加點,整個長河鎮似乎一下子就看不到閑人了——都被召去做工了。
也就是說,李昂分給那些騎士的錢,大部分又重新回到了長河鎮的商人們手裏……
沒有需求就製造需求,李昂身為長河鎮領主,自然要造福一方嘛。
而商人們做生意自然是要交稅的,同時,掙的錢多了,他們會存進銀行……
於是這些錢自然又回到了李昂手裏。
所以說,錢一定是要用出去的——反正第納爾們自己找得到路回來。
商人們剛在德夏發了筆財,本錢也充足,眼下訂單多得忙不過來,他們采購原材料的時候自然也相當的大氣。
這使得長河鎮周邊的各個村鎮的生意都跟著變得紅火起來,尤其是用於鎧甲的皮革、鋼片,以及油脂和毛氈——全都是東部地區各個村落的特產。
而眼下,不僅商人們在大量花錢采購原材料,李昂自己也在使勁花錢。
為了順利的花錢,他再次把艾米找來了……
有時候花錢確實比掙錢難。
畢竟李昂想買的東西,大多數都不怎麽好買。
這次,領主大人的采購目標,是從整個大陸購買糧食與布匹。
除此之外,還要采購大量的建材和工匠。
糧食和布匹就不用說了,這依然是李昂的壟斷計劃,當然,現在他的壟斷目標已經不僅僅隻是東部地區了,而是整個烈獅王國……乃至整個大陸。
而建材和工匠,這當然是為了大興土木。
領主大人準備修建的東西非常多。
盾風堡壘的重建還沒完成,卡倫鹿堡要整修,麥香領要擴建,特魯布倫要修複,長河鎮也要進行改造……
此外,塞倫也要填充移民——這是卡倫鹿堡的下屬村鎮,位於薩瓦河河道旁邊,土地相當肥沃,隻是之前因為戰亂而無人居住了。
把塞倫好好整理一番,至少能得到數萬畝良田。
還有連接領地的道路,以及白鹿堡通往諾多森林的路,全部都要整修拓寬。
其實就是領地裏的全麵改造,全都是基建工程。
基建當然是很費錢的,但作為目前整個潘德大陸最有錢的土財主,李昂現在首先考慮的,就是怎麽把手裏的錢全花出去。
畢竟金銀留在手裏又不能吃。
但為什麽要搞基礎建設?
因為其他花錢的方式已經不適合李昂現在的領地了——李昂想要的是人口,是願意主動遷往領地長住的領民。
他現在既不缺兵力又不缺糧食,地位與名望也都有,唯一缺少的就是人口。
李昂的領地麵積已經相當大,有這次出兵德夏的效果打底,整個東部地區應該都願意服從李昂的指揮,但直屬於李昂管理的人口卻隻有五萬人左右——就這還是因為從巴克斯帝國弄來了不少移民。
角鬥士們裹挾的那些叛軍在卡倫鹿堡,原菲德訥的村民正在重建盾風堡壘。
就算加上白鹿堡,一共也就六萬出頭,這人口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但到了現在這種規模,也不可能再找商人們花錢買移民了——杯水車薪,起不到太大作用的。
李昂隻能把領地建設成一個安全宜居興旺發達的地方,讓其它領主地盤上的人轉投自家領地。
所以隻能搞基建。
其實對於統治者而言,領地的基礎建設就等於是全麵發展。
因為無論是哪個年代的人,都有一個最基本的遷徙目的——求財。
也就是工作機會。
擴建城堡、修築房屋、改良道路、整飭治安,這些基礎建設會消耗大量資金,然後帶來無數的工作崗位。
而人們,會循著這些工作崗位千裏迢迢而來,或許……這些打工人可以被稱為‘長河漂’?
這些遠來的打工者會發現,由於缺人,這裏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工資水平,於是他們會舉家留在這裏工作,並漸漸變成這裏的一部分。
基礎建設當然會消耗大量的資金,但無論花多少錢其實都是劃算的。
因為這些錢實際上全都是花在領地內的——要麽落到打工者手裏,要麽落到本地材料商和承建商手中。
那麽這些錢依然會被用在領地內——人們的衣食住行消費都會在這裏完成,而最終大部分都會重新流入銀行。
無論是什麽消費,商人們都得上稅……
而進了銀行,其實也就等於再次進了李昂的口袋——又能繼續拿出來投資。
而且隨著領地被建設得越來越好,工作機會將更多,人口也會越來越多,領地裏將愈加繁華,流入銀行的錢也會越來越多——這其實是個正循環。
站在統治者的角度,錢隻要不流向國外,其實是用不完的。
而為了保障錢不流向國外,那就需要讓領地變得比任何國家都更美好——所以要大搞基礎建設。
李昂現在已經不用擔心銀行的運轉了,當儲備金充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銀行是很難破產的。
畢竟他從幾個月前就開始發行十第納爾和一百第納爾的大麵值信用幣了,就是諾多出品的附魔銀幣,目前已經應用到了諾多森林與商人們之間的大宗交易上,很多大商人都已經熟悉了。
麵值為十第納爾的魔法銀幣被稱為‘銀鹿’,因為諾多們在上麵嵌入的秘銀符文是一隻小鹿的模樣,鹿是諾多們喜愛的形象,也是精靈的象征。
其實這個符文唯一的功能是能發一點點幽藍的微光,據溫蒂爾芙說這原本應該是魔法中的照明術。但沒有魔力的諾多們隻能讓烏木發出螢火蟲一樣的光,照明是沒法用了,用來做錢幣倒是顯得相當的高大上。
而麵值為一百第納爾的魔法幣主體是金銅合金製成的,被稱為‘金獅鷲’——符文的樣子就是獅鷲,也就是李昂的紋章。
不過這個獅鷲符文會發出紫色的光,看起來更炫一點……但仍然是不成功的照明術符文。
其實領主大人原本還打算讓諾多們嚐試用他的頭像的,把自己的頭像刻在金幣上,這可能是每個統治者都有的願望。
隻不過後來發現附魔的時候不能用模板壓製,必須手工凋刻,這才改用了獅鷲紋章——要不然產出效率太低了。
諾多們都有強迫症,鹿可以抽象一點無所謂,但凋刻人頭像的時候不做得惟妙惟肖他們是不會罷手的。
說實話,除了人力成本之外,這兩種信用幣本身的成本相當低,因為它們的淨重都不到十克。
銀鹿的成本大概隻有三迪爾汗,金獅鷲的成本隻有三第納爾,即便加上所有損耗,成本也隻是它們麵值的三十分之一。
這兩種高麵值貨幣如今已經開始應用,商人們對這種會發光的魔法幣的喜愛遠遠超過其他的珠寶,他們甚至開始了一係列的攀比——也就是炫富。
因此現在李昂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用銀行裏的錢,隻要一直確保有兩成的儲備金不動用就可以了——這是很保守的做法了,說實話隻留一成的儲備金都夠用。
於是李昂自己投身到了基礎建設中,而艾米再次開始了大采購。
不過,這次的采購可就沒那麽順利了。
糧食布匹之類的還好,艾米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
建材之類的也好處理,長河森林裏有的是木材,尹思蘭迪爾現在甚至都已經在嚐試做木材生意了。
而登吉爾山脈也有的是石材,隻要給錢,自然就有人願意去弄。
主要的麻煩來自工匠,以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