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蛇教信奉的是邪神阿茲·達哈卡。


    據安森所說,這是一個住在灰色積雨雲中的神明,有著巨蛇般的身軀,角蝰的鱗片,背後還有肉翅飛翼——這是博識城神學院的圖樣。


    按理來說,這種巨型飛蛇的形態,往往意味著恐懼與毀滅。


    但在拜蛇教信徒眼裏,卻並非如此。


    安森和羅蘭都見過蛇教信徒——巴克斯境內曾經遍地都是蛇教信徒。


    在蛇教信徒口中,阿茲·達哈卡是‘仁慈的女神’。


    很難想象這種巨蛇會是個女神……


    但按照拜蛇教徒的說法,人生來就是為了的人生來就是為了受苦的,人間本來就是煉獄,除非毀滅一切,然後在大地上重建‘神國’。


    而‘仁慈的女神’會回應每個信徒的祈求,為虔誠奉獻的信徒帶來力量,並會在信徒死後將其帶去神國,享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而且,如果能在大地上建起神國,那麽虔誠的蛇教徒將能夠心想事成,成為永恒不死的存在,永遠享受福報。


    很顯然,這是一個以宣揚絕望與恐懼為手段,並以許諾‘力量’、‘來生’和‘神國’等美好結果為忽悠方式的教派,而且具有極強的扇動性,基本上每個教義都是為造反而存在。


    同時,拜蛇教也很擅長使用各種迷藥工具,比如蛇心石。


    這種有著明確組織的教派,對那些既沒有學識又沒有希望的底層民眾而言,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而剛好,巴克斯帝國一直執行著民等法——這是古巴克斯的傳統,將人以血統和財富為基準分為若幹個等級,階級之間明確而固定。


    作為征服者,巴克斯人的後裔自然都是人上人;而那些潘德大陸南部的原住民以及後代,自然都是下等人……


    能夠加入軍團的,也隻有巴克斯人的後裔。


    潘德原住民是不允許擁有武器的,一輩子隻能當農夫或下苦力。


    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巴克斯境內的下等貧民和奴隸壓根就不會被看作是人口,而是牲口。


    巴克斯境內的潘德原住民,從一生下來,就注定了一生的結局。


    這種情況,是異民族征服者進行殖民統治的常態。


    但在阿瑪拉大陸巴克斯母國已經完全覆滅的情況下,這種征服者統治方式,不僅使得巴克斯帝國越來越弱,而且為拜蛇教的傳播提供了最佳的土壤。


    那些曾被奧薩將軍招降的本土貴族後裔,帶領著那些對生活失去希望的原住民‘下等人’,在這殖民統治的一百多年裏一直不斷在發起反抗,各地造反不斷。


    很多潘德原住民即便明知道拜蛇教有問題,也依然會加入拜蛇教獲取力量與巴克斯帝國作對——長期被壓迫的仇恨以及沒有希望的生活,使得他們深信自己所處的就是地獄,他們寧願毀掉一切。


    而巴克斯帝國卻沒有足夠的軍力壓製。


    奧薩將軍當年入侵潘德的艦隊一共隻有幾萬巴克斯人,期間還戰死了不少,這些巴克斯人的後代與整個潘德大陸南部的原住民比起來,本就是少數群體。


    而他們傳統的民級法又使得能夠加入軍團作戰的隻能是巴克斯人後裔,兵源的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結果拜蛇教在巴克斯境內越演越烈,信徒越剿越多,甚至逐漸滲透了執政官級別的高層。


    幸好那時候烈獅王國出了個瘋王,國內比巴克斯還混亂,兩國在當時屬於是在比爛,這才使得巴克斯帝國有了改變的機會。


    馬略皇帝是個明白人,他在二十年前剛登上帝位後,便針對性的發起了改革。


    他先是將豐收女神‘達米亞.普羅維迪’立為巴克斯的主神。


    這位女神的形象,是一名麵容慈和,不著寸縷,僅以鑲有麥穗的花環遮住了重點部位的成熟女性,看起來溫婉而豐盈。


    這是潘德本土的主神之一,是潘德大陸南方的農夫們普遍信奉的豐收之神。


    馬略皇帝要求所有巴克斯人後裔都尊奉潘德本土的達米亞女神,他甚至將自己的皇冠都換成了達米亞女神的麥穗花環樣式。


    這當然是為了改變巴克斯人侵略者的形象,盡量融入潘德本土,降低原住民的對立情緒。


    同時,這個政策也能起到另一個作用——豐收女神的形象美麗而豐盈,用這種充滿了美好向往與富饒希望的主神形象,主動的填充人民的信仰,可以抑製拜蛇教的傳播。


    畢竟和一條長翅膀的大蛇比起來,豐收女神僅僅從形象上看著就顯得更有親和力。


    隨後,馬略皇帝親手將巴克斯帝國傳統的民等法完全銷毀,重新頒布了公民法。


    公民法取消了人的等級製度,規定巴克斯人與潘德原住民都是帝國公民,地位平等,沒有高下之分。


    馬略皇帝並沒有完全廢除奴隸製,但他給了包括奴隸在內的所有人一個上升階梯——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軍團作戰,建立戰功就能提升地位。


    但如果加入了拜蛇教,無論以前是什麽身份,都將被視為奴隸。


    同時,他將很多潘德原住民提拔為領主,分封本地領主對那些無法約束的地方進行自治。


    在民政中,傳統‘護民官’的一票否決權也被取消,改為領主、上級執政官、民選護民官共同評議的合議庭製度。


    護民官本就是從平民中選出來的代表,由於以前隻有巴克斯人才被視為人,所以原本的護民官都是巴克斯人,他們也隻會向著巴克斯人,不會保障潘德原住民的利益。


    而新政策中的民選護民官,是按人口比例從村民中選出,來自所有民族的人都有,對民眾相對更公平一些。


    這是在全麵向潘德本土靠攏,或者說將巴克斯人全麵融入潘德大陸。


    並且,他在巴克斯帝國實施了徹底的兵農分離,以募兵製替代義務征召,然後新組建了多個規模化軍團,而且這些新軍團都由國家或皇帝本人統一提供裝備。


    ——這種職業軍人製度,其實比潘德本土的騎士征召製度要更先進,平民的上升機會也更多。


    他新組建的‘不朽者軍團’也完全不在乎招募的是潘德人還是巴克斯人,軍團內一視同仁。


    而帝國角鬥士部隊,則全都是從競技場裏爬出來的奴隸和罪犯。


    這使得巴克斯帝國得到了廣泛的兵源,所以最近這十幾年巴克斯帝國在麵對烈獅王國時,大多時候能處於上風,占領了不少地盤。


    這神、民、軍三方麵一同進行的政體改革,在這二十年裏將巴克斯真正融入了潘德,也給大多數人民帶來了希望,內部矛盾漸漸平緩,巴克斯帝國的國力也越來越強。


    馬略皇帝的改革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光輝十字騎士團的大力支持。光輝十字騎士團的學者們甚至幫助馬略皇帝建立了一些神學院,不僅傳播達米亞的信仰,也傳播更科學的醫術。


    傳播神學與醫學常識也是能抑製拜蛇教的,同時也能讓巴克斯這個國家得到民眾的認同,安森就曾在博識城的神學院就讀。


    這些新政使得馬略皇帝得到了很高的聲望,巴克斯境內的潘德人大多都不再將他視為征服者的後裔,而是把他看作一個真正的帝王,隻是民族不同而已。


    從侵略者,到得到本土人民承認,巴克斯帝國用了一百五十年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但取得實際效果的改革政策都是馬略皇帝頒布的,他隻用了不到二十年。


    這二十年裏,他必然要麵對巨大的壓力,要拋棄傳統,要麵對巴克斯族人的反對,還要頂著各種內憂外患完成國策改變。


    作為異邦統治者,主動尋求融入潘德並將權利還給潘德人,這種做法,遠比做一個純粹的征服者要勇敢得多。


    當然,馬略皇帝發起的改革條款並不僅僅隻有這些,但更多的內容安森和莎拉也都不知道了。


    莎拉找到的資料當然都是考證過的,那種沒有把握的傳聞她是不會說的。


    就像與烈獅公爵阿爾弗雷德在稱王之前那幾個月裏發生的具體事情,她沒找到資料,所以她不會胡亂揣測。


    她會將判斷留給領主大人自己來做。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優秀外務官的作風——不在工作中添加個人主觀臆測,隻客觀的收集資料執行事務。


    李昂一路上都在消化這些內容。


    對於他而言,這些曆史資料的作用相當大,這不僅能使他印證自己原本的策略,還能帶給他學習與思考。


    馬略皇帝的改革給了他不小的觸動,領主大人甚至想見一見這位皇帝。


    當然,不是現在。


    現在車隊正在一路前行,通過了數百裏的無人區,已經進入了巴克斯帝國境內。


    運輸隊人手並不多,隻有五輛車,十幾個人,負責駕車的也都是梅騰海姆人。


    領主大人偽裝成了一個做皮貨生意的商人——或者說他完全沒有偽裝,他本來就是個商人,梅騰海姆人也本來就是些傭兵……


    從長河鎮到帝臨港,這種商路其實是很合理的路線,領主大人是深思熟慮過的。


    皮革剛好是巴克斯帝國南部比較缺少的貨物,潘德大陸南部氣候炎熱,草場也少,不適合大規模養殖牛羊,而且也很少有野豬野鹿在那邊討生活。


    這一點在上次領主大人搞雙十一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那時候來自長河鎮的商人基本上把庫存都賣到了巴克斯境內。


    帝臨港這種南部沿海港口,有很多珍珠珊瑚之類的海產品,還有便宜的鹽和香料,也是進貨的好地方。


    而烈獅王國有不少人飼養牛羊,長河鎮周邊森林和山地又比較多,野生動物也多,毛皮之類的東西是比較豐富的。


    長河鎮、勇盾堡、獅湖城等地都有很多皮革製品出產。


    當然,也有些皮貨是跟迦圖人私下交易換來的。


    所以長河鎮比較常見的土特產就是皮革製品——當然,還有一種不太常見的土特產,諾多精靈……


    作為土特產之一,裏薩迪蘭確實也在隊伍裏。


    梅騰海姆人和莎拉、艾米等人都知道裏薩迪蘭的存在。不過,雖然同路而行,但裏薩迪蘭並沒有和眾人走到一起。


    他一直在李昂身後不遠處,要麽在樹林裏,要麽在光線照射不到的暗處。


    偶爾也會到大路上晃兩下,但也總是轉頭就看不到人了。


    這位諾多精靈如今似乎有些自閉,好久沒跟人說過話了,隻有領主大人能和他偶爾交流幾句。


    裏薩迪蘭在上次完成吹號的任務後,在森林裏一直躲到停戰才出來,而且他在諾多森林裏遇上了自己的族人,一支巡邏隊。


    森林裏的號角聲當然會招來諾多精靈的查探,不過諾多顯然並不想理會人類的戰爭。


    裏薩迪蘭與自己的族人隻是在樹林中遠遠看了一眼,誰都沒說話。


    裏薩迪蘭是不敢說話,因為他是被放逐的,大領主尹思蘭迪爾不允許他回諾多森林,他怕被族人攻擊,也不知道要怎麽麵對族人。


    而他的族人大概是認出了他,沒有說話的原因,或許也是如此——他們並不想攻擊裏薩迪蘭,但同樣不知道應該如何麵對這個被放逐的家夥。


    結果裏薩迪蘭回到麥香領後大概就有點抑鬱了。


    雖然這種有家不能回的日子他已經過了十多年了,但在長河森林與族人相對無言還是第一次。


    作為被放逐的罪人,裏薩迪蘭無法與族人接觸;


    但絕大多數人類都將諾多視為敵人,所以他也無法與人類過多接觸。


    這大概使得他有一種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獨感。


    李昂是能體會到這種孤獨感的。


    因為,領主大人自己也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但這種孤獨別人幫不上忙,所以李昂並沒有去打擾裏薩迪蘭。


    領主大人覺得裏薩迪蘭現在這個狀態也不錯,或許他不願意跟任何人說話,但內心的孤獨感反而使得他一心一意投入到了工作中。


    作為一個合格的企業家,員工既然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李昂自然是不會幹擾的……


    這位精靈殺手當然也不是個脆弱的人,他其實沒有表現出太多異常,隻是藏得更深了,有時連領主大人都不知道他在哪。


    但除非領主大人不方便帶他,否則他一定會在領主大人附近,李昂叫一聲他就會出來。


    畢竟他的職責是作為暗衛,保護領主大人的安全。


    這次出遠門,這個保鏢當然也是要帶上的。


    運輸隊插了三麵旗幟,李昂的黑白獅鷲旗、戈德裏克的三獅旗,還有利奧弗裏克的紅底獅鷲旗。他們都是股東,當然要庇護自家產業。


    三種旗幟一起插著,在烈獅境基本是能保障安全的,畢竟這代表的是整個東部地區的領主,無論是哪個貴族還是盜匪,總都是要掂量掂量的。


    離開烈獅境後,風險自然會高一些,不過隻要不遇上盜匪,巴克斯的領主或士兵一般也不會攻擊這種插著好幾麵貴族旗幟的商隊。


    畢竟誰都不是傻子,輕易劫掠有那麽多大貴族撐腰的商旅,說不定會引發大規模戰爭,到時候肯定會被追查的。


    當然了,如果沒有這三麵男爵旗,大概在進入巴克斯境內後沒多久,商隊就會被巴克斯的巡邏隊一搶而空。


    巴克斯的士兵可不會擔心那些沒背景的普通商人……


    不過,為了盡量降低風險,車隊還是謹慎的繞開了兩國邊境的要塞,免得被巴克斯帝國的邊境駐軍找麻煩。


    這個年代商旅偷偷入境是常見現象,畢竟邊郡的守軍也就那麽點人,盯不住的。


    領主大人是從盾風堡壘與卡倫鹿堡之間進入巴克斯帝國的——這兩個邊防要塞之間有幾百裏的荒野。


    隨後,車隊準備在尹美爾村短暫停留,補給一些食物飲水馬料之類的必需品。


    尹美爾村其實是盾風堡壘的下屬村莊,但距離盾風堡壘相當遠,至少有兩百多裏路程。


    巴克斯帝國的盾風堡壘與烈獅王國七岔要塞有點類似,算是一個比較純粹的軍事堡壘,是麵對烈獅王國的最前線,甚至可以視為是孤懸在外的中途要塞。


    一百年多前,巴克斯帝國初建時,將原本居住在邊境地帶的人口遷往了帝國腹地,在兩國邊境留出了幾百裏的無人緩衝區,同時建設了盾風堡壘。


    這個堡壘的位置就在登吉爾山脈南麵,與白鹿堡的直線距離隻有三百多裏,跟長河鎮到白鹿堡的距離相當。


    建設堡壘的初衷,是作為巴克斯帝國攻打白鹿堡時的前哨站,同時也是為了避免烈獅王國反攻,所以堡壘的位置離人們居住的村莊很遠。


    幾百裏的緩衝區,也削弱了烈獅王國的重騎優勢——烈獅境的重裝騎士其實是不適合長期在野外作戰的。


    由於這幾百裏緩衝區的存在,烈獅境騎士們本就很少會從東部進攻巴克斯帝國,因為又費糧草又費勁,中途找不到補給,也無法就地尋找民夫。


    到了最近這二三十年裏,白鹿堡的戈德裏克男爵更是從來不進攻,所以盾風堡壘下屬的村子尹美爾村,就這麽度過了幾十年安穩的和平歲月。


    作為邊境要塞的下屬村莊,卻幾十年沒有經曆戰火,這實在是不可思議……


    但巴克斯帝國的另一個邊境區域,卡倫鹿堡那邊就沒這個待遇了。


    烈獅王國發起的每一次大規模進攻幾乎都是以卡倫鹿堡為目標,卡倫鹿堡下屬的村子長期被蹂躪,都快成廢墟了。


    甚至卡倫鹿堡還放棄了距離烈獅王國最近的村子塞倫村——這村子基本上已經沒有人住了,如今和長河鎮的特魯布倫村一樣完全空了。


    同樣是邊境城堡的下屬村莊,尹美爾和塞倫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如今塞倫村和卡倫鹿堡的另一個下屬村莊巴魯格,原本的居民大多都已經遷到尹美爾居住了。


    於是尹美爾在這二三十年裏發展成了一個上萬人居住的大鎮,比克溫村規模還大。


    但尹美爾村住得更密集,村子中心的街道和村民也更多,看起來很熱鬧,感覺像是一個沒有城牆的大城市,村裏還有個小廣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砍戰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二樓月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二樓月明並收藏騎砍戰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