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地裏已經多了五百名老人,這是羅蘭從塞倫米斯村帶回來的。
安森也已經帶隊回來,不過他帶回的基本都是聽說麥香領稅收低而前來投奔的無產貧民,基本都是青壯,大概有一百多人。
三先知並沒有禍害其它的村莊,反倒是那些無良貴族的超高賦稅禍害了不少平民——比如厄米內德的一些騎士,竟然能把糧稅收到七成!
隻收三成稅的麥香領,在他們眼裏完全是天堂。若不是因為今年風調雨順,大概還會有更多人跑來的。
商人們也不再做人口生意了,由於運輸公司的存在,很多商人發現了新的外貿機會,紛紛開始跟著運輸隊跑長途——當人販子畢竟也不怎麽好聽,而且他們也發現了,運送人的成本比他們想象中要大。
所以李昂也停下了收購人口的政策,改為了宣傳。
運輸公司想要完全得到所有商人的認同還需要一定時間,但大多數商人已經在跟隨運輸隊行動了,算是在蹭運輸隊的順路保護。
這其實是好事,隻要商人們多跟幾次,確認了運輸隊不會監守自盜變身為搶劫犯,他們就會開始考慮成本問題,並漸漸不再自行養活車隊。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有少數商人把自己的馬車和車夫打包賣給長河速運公司了。
整體的發展看起來還算順利。
如今麥香領已經有了一千兩百人,正在大量開墾荒地。
種地這種事領主大人確實是完全不會的——他沒種過地,更沒種過中世紀的地……
不過,不會種地並不代表就不會搞農業。
隻要把農業生產變成資本邏輯,領主大人照樣能搞!
潘德大陸的人有時候也和現代人一樣,會對各種產能產生誤解,經常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對比。
比如兩個郡,其中一個郡平均畝產一百磅,另一個郡平均畝產兩百磅,大家會覺得前者太弱雞了,簡直就是原始社會。
然後紛紛表達後者多麽多麽先進,應該怎麽精耕細作,怎麽改良工具……等等。
但實際上,畝產一百磅的那個郡,很可能人均種植麵積能達到五十畝。
而畝產兩百的郡,可能人均種植麵積不到五畝。
如果人口相差不算太大,哪個郡的總產量更高?
後者確實是精耕細作,技術領先——但這些技術前者並不見得就不會用,而是用不上。
在這個沒有大型機械的年代,一個人耕種五十畝土地,想要精耕細作是不可能的。
隻有人均資源貴乏時,才會被迫在螺螄殼裏做道場,人多地少,無奈而為罷了。
領主大人不會種地,無法在短時間裏讓領地提高單產水平。
但他現在手裏有了大量糧食種子,領地周邊又有無數的無主荒地,地多人少的局麵下,領主大人卻可以用大麵積耕種的方式,提高整體的總產量。
所以,李昂的邏輯就是,大量種植,用麵積把產量堆出來!
而且羅蘭帶回來的那些老人和安森帶回來的赤貧者,全都是經驗豐富的農民,他們自己知道應該怎麽幹活。
網
領主大人隻需要給他們提供種子、工具和荒地就行了。
其實連工具都隻提供了原材料,領地裏有木匠有鐵匠,不少老人也會點技術活兒,很多農具都會做。
事實上這些所謂的老人在現代人眼中並不老——大部分隻有五十來歲。
但在這個年代,這確實就算是半截身子埋進土裏了。
李昂並沒有再次為這些新來的人分配股份——股份分得多了,就不值錢了。
他用了另一種方式。
為了避免產生不公平,也為了提高效率,領主大人頒布了一項罕見的政策。
或者說,是這裏的人們壓根就沒見過的政策,‘小組責任製’。
簡單來說,就是按同樣的比例,將幾個年輕人和幾個老人分為一組,大體上做到年齡結構基本相同。
分組之後,每組都有六個青壯,四個老人,其中兩個老人還是女性。
這一組算是一個基本生產單元,所有生產都以組為單位,不以個人來計量。
這當然是一種中短期策略,主要也是為了應對現在除了孤寡老人就是單身漢的局麵。
青壯們可以負責各種力氣活。
而老人為年輕人傳授工作經驗,並承擔起那些相對輕鬆但需要耐心的細碎活兒,比如挑選種子、編製繩索之類的。
這樣老老少少的結成一組,共同耕種土地,稅收也將按組征收。
這當然是為了互補,也是為了妥善的把所有勞動力都用起來,以提高整體效率。
這個政策很快使得麥香領成了一個人口年齡結構看起來相對正常的地方。
潘德大陸對老年人其實一直都不怎麽尊重——主要原因當然是老人年邁體弱,無法負擔高強度的勞動。
事實上即便到了現代,很多地方也依然如此……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對工作的評估方式過於初級。
貴族們隻會看到表麵的東西——當然,大多數沒水平的資本家也是。
比如征召士兵隻能是年輕人,幹苦力隻能是年輕人,也隻有年輕人能一直加班加點的重複勞動,而老年人的消耗卻並不比年輕人少太多。
但這都是表麵現象……
看不到的地方是,老人擁有的經驗可以避免踩坑,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事實上大多數行業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都能頂十個生瓜蛋子。
可問題就在於,這些經驗是看不到的,很難做純粹的量化評估。
因為,任何工作都是需要設計和規劃的。
而‘設計’和‘規劃’,卻無法被評估到。
打個比方,就像種地——要種些什麽、用什麽方式、用哪些工具、分幾個階段、怎麽施肥、怎麽防蟲害,這些都屬於設計規劃,是靠經驗和知識的。而用鋤頭挖地之類的過程才是具體執行,這需要體力。
就算是下苦力,比如抗麻袋。用什麽方式抗、能不能使用工具、用什麽工具、走什麽路線,這都是設計與規劃,抗運的過程才是具體執行。
這種廣義上的設計與規劃通常是看不到的,也無法評估其實際作用,畢竟貴族和官僚通常是不會考慮具體事務的。
貴族們隻能看到代表具體執行那些東西——誰看起來更壯,誰能加班,誰更聽話,誰要求得更少。
然後,他們會用單體目標量化的邏輯,評估每個人的產出。
畢竟這個年代種地大多數時候是個人勞動,團隊配合幾乎不存在。
而如果以單體目標量化,老人的劣勢就更明顯了——因為體力不行,在具體實施的執行過程裏跟不上。
所以,大多數時候,人們在評估一個貴族領地時,看的都是這個領地有多少青壯……老人基本會被視為累贅。
即便是現代,大部分資本家也總是隻想要年輕力壯能長期加班的年輕人,稍有歲數熬不起的老家夥都會被拋棄。
但老人的經驗配合青壯的體力,這才是最靠譜的工作方式,也是細分化工作內容以及團隊配合的基本意義。
隻不過,即便到了現代,仍然有大量傻裏吧唧的公司認識不到這個最基礎的道理——尤其是某些互聯網公司。
領主大人的小組責任製很快被全麵接受了——這實際上是個強製政策,不合群的就分不到土地,必須接受。
年輕人們或許不理解,但他們誰都不敢有怨言,畢竟這裏領主大人就是天,他說了算。
但很快,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政策就起到了作用。
那些自稱‘沒幾年好活’的老家夥們,用極快的速度讓麥香領全麵動了起來。
並不是他們自己幹活有多麻利,而是因為他們能讓年輕人不走彎路。
這些老家夥確實沒想到麥香領會有這麽好的待遇,有飯吃,有事做,並且是將他們與青壯完全對等看待,所以他們爆發出了難以想象的熱情。
當你真正表現出了對人的尊重時,人自然會回報你——尤其是原本陷入絕境的人。
再加上摩根和羅蘭爵士在將他們遷過來時,就種下了一份善的種子。
如今這份善良得到了傳遞。
老人們幾乎是廢寢忘食的投入到麥香領的建設中,他們不僅在不遺餘力的指點晚輩做事的方法,甚至在主動的搶活兒幹。
這使得青壯們也不得不加班加點的幹活——總不能一組裏邊大家都在幹活,自己卻什麽也不幹吧?
丟不起這個人啊!
而且很可能會挨揍的……這可是一個組共同的利益!
見領地裏全員動了起來,李昂再度下令,每一組耕種的地必須連在一起形成農莊,但是開墾量沒有上限——反正從麥香領到白鹿堡之間全是荒地,你們自己去圈地就行!
隻有一條——領了種子就必須種,種子用量和土地不符的,將全員被逐出麥香領。
這種自由墾荒政策需要大量的基層管理人員,為了管理這些生產小組,領主大人將所有的士官用了起來。
領地裏有一百來名士官,他們甚至還學了點文化。
李昂將所有農民分配到了士官們手上,每個士官分一組。
這些士官都將得到一個農莊,並且作為手下領民的領導者。
而四個高級士官將成為中層管理者——狗蛋埃裏克去管理運輸隊了,領地裏隻有四個高級士官。
但他們之間全都沒有主從或雇傭關係,而是企業性質的管理層與員工關係——也就是說,領主大人建了四個農業部門,每個部門有二十幾個生產小組。
這百來名士官對領主大人的忠誠是無可置疑的,甚至可以說每個穿著獅鷲紋章鏈甲罩袍的士兵看領主大人都跟看親爹一樣,李昂隨便說個什麽他們都會執行到底——他們有股份。
給核心員工配股,讓他們管理普通員工,這是現代企業的常規做法。
這種操作看起來也很符合這個年代的分封邏輯,就像是為幾名騎士分封了領民和領地,然後騎士讓自己的侍從各自管理一些農夫。
正是因為看起來差不多,所以很容易被接受。
畢竟那些難以理解的操作方式也並不適用與這個年代。
但這套操作的實際邏輯與分封製完全不一樣,士官們對領民隻有管理權,沒有控製權。
那些士官也不是田產的主人,他們自己也是領民,必要的時候他們也是要種地的。
當然,收稅的時候也是他們出麵,但全都會收到領主大人的庫房裏。
李昂並不打算將核心領地的土地分封出去,麥香領一帶他要維持統一的管理。
畢竟潘德大陸通行的騎士分封邏輯是,一旦將領地封了出去,那麽即便是上級領主,也無權管理手下騎士領地裏的事情。
也就是完全的授權。
這是潘德大陸的騎士文化造成的——騎士們就是武力,大領主需要通過拉攏騎士來壟斷武力,騎士在領地中的權力本就被拔得很高。
而潘德王國建立後,各個騎士團的誕生,使得騎士們有了除領主以外的新靠山。
最初的騎士團更像是一種聯盟,一種同屬於騎士階層,並且有著共同信仰的武士聯盟。
由於有共同的信仰,在這種聯盟下,騎士們會拋卻上級領主之間的鬥爭,相互合作,提升整個階層的地位。
這就會造成貴族領主和騎士團之間的矛盾。
事實上,不允許任何騎士團進入貴族領地這種大陸通行的政策,也是出於大領主們與各騎士團之間的矛盾。
這是武力壟斷造成的矛盾。
高位貴族想壟斷武力,但騎士團這種武力團夥卻並不一定願意聽話,因為他們可能有不同的信仰,而且說不定裏麵有一半的成員支持政敵。
那麽貴族們自然就很不放心,畢竟騎士團內部勢力增大,從武力走向政治,壓倒高位貴族的情況也曾經有過。
所以騎士團的建立都是被嚴格限製的,也是一直被各個國家嚴格管控的。
於是,為了籠絡住手下的騎士,貴族領主們逐漸放權,讓騎士們品嚐到屬於貴族階層的權力,以特權來抵消騎士們對信仰或愛好的傾向性。
這種放權,就使得騎士領成為了完全的獨立領地,騎士們漸漸成了自己領地裏的土皇帝,並且形成了法理,騎士也切切實實的成為了真正的貴族。
土皇帝一般的特權確實很誘人,從這以後,就很少會有騎士背棄貴族。如果騎士團和自家領主之間發生矛盾,大部分騎士也會選擇服從於自家領主。
這種土皇帝模式很容易催生一些邪惡的事情,比如殘暴的虐待、壓榨平民;比如各種奸淫擄掠;比如雷尼爾那種燒毀劫掠自家村子的混賬事。
所以李昂並不願意分封麥香領的土地,免得出現一個地方兩個世界這種破事。
與其等到造成不良後果之後再去彌補,還不如一開始就別開這個口子。
除非是弗來徹那種不在核心領地旁邊的飛地,那確實需要騎士獨立管理。
分配人員的事情並沒有耽誤太多時間,大家都很配合。
隨後,以每個‘部門’和‘生產組’為單位,領主大人開啟了內部競爭模式。
作為潘德大陸著名無良資本家,領主大人直接將開墾土地的事兒搞成了銷售團隊一般的量化競爭……
北極星指標,也就是核心指標,當然是每季的有效盈收……
但目前的短期指標,是墾荒麵積。
由於目前幾乎所有領民都是無產者,因此領主大人還第一時間開啟了助農貸。
這不是貸款,而是借貸糧食和種子。
也就是讓每個生產組按戶登記,每天到庫房領取糧食與種子,並且記賬,但收獲後是要連本還上的。
簡單來說,這就是成本消耗。
畢竟核心指標是有效盈收,而不是總產量——扣除了所有成本的才算盈收。
四個部門,排行第一的,管理層分紅翻倍,領民們隻需要交三成稅,並且免還助農貸。
排行末尾的部門,管理層分紅沒了,領民得抽四成稅,而且要連本帶利(雙倍)還助農貸。
小組之間也有競爭,排名前三的小組,負責管理的士官會得到等同於斬將奪旗的重獎,領民可以被授予麥香國際的股份!
至於成績最差的幾個組……全組領取‘懶漢’牌子,掛在他們的農莊。組長暫時失去作為士官的所有福利,組內成員將在農閑時負責領地裏的各種苦力活,直到今後用表現洗刷恥辱。
積極性這不就調動起來了麽……
而且領主大人用這種方式輕而易舉的掩蓋了他的核心目的——所有田地實質性的主人依然是李昂自己,他並沒有把農莊授予任何人,隻是讓他們耕種並且獲得土地的產出。
資本家嘛……怎麽會把生產資料直接交給員工呢?
整個領地裏,隻有最開始那八百畝土地是完全屬於最早的那一批成員,有地契那種。
這是給老員工的福利——這些老員工,就是如今的士官們。
也就是梅騰海姆人、弩手們、以及第一批領民中的大部分,人數一百出頭。
作為初創成員,這些人跟隨他經曆了不少危險,自然也得有不同的待遇。
李昂可不打算搞什麽大鍋飯,雖然他現在在領地裏聲望夠高,搞出個公社模式估計也行得通,但大鍋飯不適合將來的發展,所以他用了商業化模式。
安森也已經帶隊回來,不過他帶回的基本都是聽說麥香領稅收低而前來投奔的無產貧民,基本都是青壯,大概有一百多人。
三先知並沒有禍害其它的村莊,反倒是那些無良貴族的超高賦稅禍害了不少平民——比如厄米內德的一些騎士,竟然能把糧稅收到七成!
隻收三成稅的麥香領,在他們眼裏完全是天堂。若不是因為今年風調雨順,大概還會有更多人跑來的。
商人們也不再做人口生意了,由於運輸公司的存在,很多商人發現了新的外貿機會,紛紛開始跟著運輸隊跑長途——當人販子畢竟也不怎麽好聽,而且他們也發現了,運送人的成本比他們想象中要大。
所以李昂也停下了收購人口的政策,改為了宣傳。
運輸公司想要完全得到所有商人的認同還需要一定時間,但大多數商人已經在跟隨運輸隊行動了,算是在蹭運輸隊的順路保護。
這其實是好事,隻要商人們多跟幾次,確認了運輸隊不會監守自盜變身為搶劫犯,他們就會開始考慮成本問題,並漸漸不再自行養活車隊。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有少數商人把自己的馬車和車夫打包賣給長河速運公司了。
整體的發展看起來還算順利。
如今麥香領已經有了一千兩百人,正在大量開墾荒地。
種地這種事領主大人確實是完全不會的——他沒種過地,更沒種過中世紀的地……
不過,不會種地並不代表就不會搞農業。
隻要把農業生產變成資本邏輯,領主大人照樣能搞!
潘德大陸的人有時候也和現代人一樣,會對各種產能產生誤解,經常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對比。
比如兩個郡,其中一個郡平均畝產一百磅,另一個郡平均畝產兩百磅,大家會覺得前者太弱雞了,簡直就是原始社會。
然後紛紛表達後者多麽多麽先進,應該怎麽精耕細作,怎麽改良工具……等等。
但實際上,畝產一百磅的那個郡,很可能人均種植麵積能達到五十畝。
而畝產兩百的郡,可能人均種植麵積不到五畝。
如果人口相差不算太大,哪個郡的總產量更高?
後者確實是精耕細作,技術領先——但這些技術前者並不見得就不會用,而是用不上。
在這個沒有大型機械的年代,一個人耕種五十畝土地,想要精耕細作是不可能的。
隻有人均資源貴乏時,才會被迫在螺螄殼裏做道場,人多地少,無奈而為罷了。
領主大人不會種地,無法在短時間裏讓領地提高單產水平。
但他現在手裏有了大量糧食種子,領地周邊又有無數的無主荒地,地多人少的局麵下,領主大人卻可以用大麵積耕種的方式,提高整體的總產量。
所以,李昂的邏輯就是,大量種植,用麵積把產量堆出來!
而且羅蘭帶回來的那些老人和安森帶回來的赤貧者,全都是經驗豐富的農民,他們自己知道應該怎麽幹活。
網
領主大人隻需要給他們提供種子、工具和荒地就行了。
其實連工具都隻提供了原材料,領地裏有木匠有鐵匠,不少老人也會點技術活兒,很多農具都會做。
事實上這些所謂的老人在現代人眼中並不老——大部分隻有五十來歲。
但在這個年代,這確實就算是半截身子埋進土裏了。
李昂並沒有再次為這些新來的人分配股份——股份分得多了,就不值錢了。
他用了另一種方式。
為了避免產生不公平,也為了提高效率,領主大人頒布了一項罕見的政策。
或者說,是這裏的人們壓根就沒見過的政策,‘小組責任製’。
簡單來說,就是按同樣的比例,將幾個年輕人和幾個老人分為一組,大體上做到年齡結構基本相同。
分組之後,每組都有六個青壯,四個老人,其中兩個老人還是女性。
這一組算是一個基本生產單元,所有生產都以組為單位,不以個人來計量。
這當然是一種中短期策略,主要也是為了應對現在除了孤寡老人就是單身漢的局麵。
青壯們可以負責各種力氣活。
而老人為年輕人傳授工作經驗,並承擔起那些相對輕鬆但需要耐心的細碎活兒,比如挑選種子、編製繩索之類的。
這樣老老少少的結成一組,共同耕種土地,稅收也將按組征收。
這當然是為了互補,也是為了妥善的把所有勞動力都用起來,以提高整體效率。
這個政策很快使得麥香領成了一個人口年齡結構看起來相對正常的地方。
潘德大陸對老年人其實一直都不怎麽尊重——主要原因當然是老人年邁體弱,無法負擔高強度的勞動。
事實上即便到了現代,很多地方也依然如此……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對工作的評估方式過於初級。
貴族們隻會看到表麵的東西——當然,大多數沒水平的資本家也是。
比如征召士兵隻能是年輕人,幹苦力隻能是年輕人,也隻有年輕人能一直加班加點的重複勞動,而老年人的消耗卻並不比年輕人少太多。
但這都是表麵現象……
看不到的地方是,老人擁有的經驗可以避免踩坑,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事實上大多數行業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都能頂十個生瓜蛋子。
可問題就在於,這些經驗是看不到的,很難做純粹的量化評估。
因為,任何工作都是需要設計和規劃的。
而‘設計’和‘規劃’,卻無法被評估到。
打個比方,就像種地——要種些什麽、用什麽方式、用哪些工具、分幾個階段、怎麽施肥、怎麽防蟲害,這些都屬於設計規劃,是靠經驗和知識的。而用鋤頭挖地之類的過程才是具體執行,這需要體力。
就算是下苦力,比如抗麻袋。用什麽方式抗、能不能使用工具、用什麽工具、走什麽路線,這都是設計與規劃,抗運的過程才是具體執行。
這種廣義上的設計與規劃通常是看不到的,也無法評估其實際作用,畢竟貴族和官僚通常是不會考慮具體事務的。
貴族們隻能看到代表具體執行那些東西——誰看起來更壯,誰能加班,誰更聽話,誰要求得更少。
然後,他們會用單體目標量化的邏輯,評估每個人的產出。
畢竟這個年代種地大多數時候是個人勞動,團隊配合幾乎不存在。
而如果以單體目標量化,老人的劣勢就更明顯了——因為體力不行,在具體實施的執行過程裏跟不上。
所以,大多數時候,人們在評估一個貴族領地時,看的都是這個領地有多少青壯……老人基本會被視為累贅。
即便是現代,大部分資本家也總是隻想要年輕力壯能長期加班的年輕人,稍有歲數熬不起的老家夥都會被拋棄。
但老人的經驗配合青壯的體力,這才是最靠譜的工作方式,也是細分化工作內容以及團隊配合的基本意義。
隻不過,即便到了現代,仍然有大量傻裏吧唧的公司認識不到這個最基礎的道理——尤其是某些互聯網公司。
領主大人的小組責任製很快被全麵接受了——這實際上是個強製政策,不合群的就分不到土地,必須接受。
年輕人們或許不理解,但他們誰都不敢有怨言,畢竟這裏領主大人就是天,他說了算。
但很快,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政策就起到了作用。
那些自稱‘沒幾年好活’的老家夥們,用極快的速度讓麥香領全麵動了起來。
並不是他們自己幹活有多麻利,而是因為他們能讓年輕人不走彎路。
這些老家夥確實沒想到麥香領會有這麽好的待遇,有飯吃,有事做,並且是將他們與青壯完全對等看待,所以他們爆發出了難以想象的熱情。
當你真正表現出了對人的尊重時,人自然會回報你——尤其是原本陷入絕境的人。
再加上摩根和羅蘭爵士在將他們遷過來時,就種下了一份善的種子。
如今這份善良得到了傳遞。
老人們幾乎是廢寢忘食的投入到麥香領的建設中,他們不僅在不遺餘力的指點晚輩做事的方法,甚至在主動的搶活兒幹。
這使得青壯們也不得不加班加點的幹活——總不能一組裏邊大家都在幹活,自己卻什麽也不幹吧?
丟不起這個人啊!
而且很可能會挨揍的……這可是一個組共同的利益!
見領地裏全員動了起來,李昂再度下令,每一組耕種的地必須連在一起形成農莊,但是開墾量沒有上限——反正從麥香領到白鹿堡之間全是荒地,你們自己去圈地就行!
隻有一條——領了種子就必須種,種子用量和土地不符的,將全員被逐出麥香領。
這種自由墾荒政策需要大量的基層管理人員,為了管理這些生產小組,領主大人將所有的士官用了起來。
領地裏有一百來名士官,他們甚至還學了點文化。
李昂將所有農民分配到了士官們手上,每個士官分一組。
這些士官都將得到一個農莊,並且作為手下領民的領導者。
而四個高級士官將成為中層管理者——狗蛋埃裏克去管理運輸隊了,領地裏隻有四個高級士官。
但他們之間全都沒有主從或雇傭關係,而是企業性質的管理層與員工關係——也就是說,領主大人建了四個農業部門,每個部門有二十幾個生產小組。
這百來名士官對領主大人的忠誠是無可置疑的,甚至可以說每個穿著獅鷲紋章鏈甲罩袍的士兵看領主大人都跟看親爹一樣,李昂隨便說個什麽他們都會執行到底——他們有股份。
給核心員工配股,讓他們管理普通員工,這是現代企業的常規做法。
這種操作看起來也很符合這個年代的分封邏輯,就像是為幾名騎士分封了領民和領地,然後騎士讓自己的侍從各自管理一些農夫。
正是因為看起來差不多,所以很容易被接受。
畢竟那些難以理解的操作方式也並不適用與這個年代。
但這套操作的實際邏輯與分封製完全不一樣,士官們對領民隻有管理權,沒有控製權。
那些士官也不是田產的主人,他們自己也是領民,必要的時候他們也是要種地的。
當然,收稅的時候也是他們出麵,但全都會收到領主大人的庫房裏。
李昂並不打算將核心領地的土地分封出去,麥香領一帶他要維持統一的管理。
畢竟潘德大陸通行的騎士分封邏輯是,一旦將領地封了出去,那麽即便是上級領主,也無權管理手下騎士領地裏的事情。
也就是完全的授權。
這是潘德大陸的騎士文化造成的——騎士們就是武力,大領主需要通過拉攏騎士來壟斷武力,騎士在領地中的權力本就被拔得很高。
而潘德王國建立後,各個騎士團的誕生,使得騎士們有了除領主以外的新靠山。
最初的騎士團更像是一種聯盟,一種同屬於騎士階層,並且有著共同信仰的武士聯盟。
由於有共同的信仰,在這種聯盟下,騎士們會拋卻上級領主之間的鬥爭,相互合作,提升整個階層的地位。
這就會造成貴族領主和騎士團之間的矛盾。
事實上,不允許任何騎士團進入貴族領地這種大陸通行的政策,也是出於大領主們與各騎士團之間的矛盾。
這是武力壟斷造成的矛盾。
高位貴族想壟斷武力,但騎士團這種武力團夥卻並不一定願意聽話,因為他們可能有不同的信仰,而且說不定裏麵有一半的成員支持政敵。
那麽貴族們自然就很不放心,畢竟騎士團內部勢力增大,從武力走向政治,壓倒高位貴族的情況也曾經有過。
所以騎士團的建立都是被嚴格限製的,也是一直被各個國家嚴格管控的。
於是,為了籠絡住手下的騎士,貴族領主們逐漸放權,讓騎士們品嚐到屬於貴族階層的權力,以特權來抵消騎士們對信仰或愛好的傾向性。
這種放權,就使得騎士領成為了完全的獨立領地,騎士們漸漸成了自己領地裏的土皇帝,並且形成了法理,騎士也切切實實的成為了真正的貴族。
土皇帝一般的特權確實很誘人,從這以後,就很少會有騎士背棄貴族。如果騎士團和自家領主之間發生矛盾,大部分騎士也會選擇服從於自家領主。
這種土皇帝模式很容易催生一些邪惡的事情,比如殘暴的虐待、壓榨平民;比如各種奸淫擄掠;比如雷尼爾那種燒毀劫掠自家村子的混賬事。
所以李昂並不願意分封麥香領的土地,免得出現一個地方兩個世界這種破事。
與其等到造成不良後果之後再去彌補,還不如一開始就別開這個口子。
除非是弗來徹那種不在核心領地旁邊的飛地,那確實需要騎士獨立管理。
分配人員的事情並沒有耽誤太多時間,大家都很配合。
隨後,以每個‘部門’和‘生產組’為單位,領主大人開啟了內部競爭模式。
作為潘德大陸著名無良資本家,領主大人直接將開墾土地的事兒搞成了銷售團隊一般的量化競爭……
北極星指標,也就是核心指標,當然是每季的有效盈收……
但目前的短期指標,是墾荒麵積。
由於目前幾乎所有領民都是無產者,因此領主大人還第一時間開啟了助農貸。
這不是貸款,而是借貸糧食和種子。
也就是讓每個生產組按戶登記,每天到庫房領取糧食與種子,並且記賬,但收獲後是要連本還上的。
簡單來說,這就是成本消耗。
畢竟核心指標是有效盈收,而不是總產量——扣除了所有成本的才算盈收。
四個部門,排行第一的,管理層分紅翻倍,領民們隻需要交三成稅,並且免還助農貸。
排行末尾的部門,管理層分紅沒了,領民得抽四成稅,而且要連本帶利(雙倍)還助農貸。
小組之間也有競爭,排名前三的小組,負責管理的士官會得到等同於斬將奪旗的重獎,領民可以被授予麥香國際的股份!
至於成績最差的幾個組……全組領取‘懶漢’牌子,掛在他們的農莊。組長暫時失去作為士官的所有福利,組內成員將在農閑時負責領地裏的各種苦力活,直到今後用表現洗刷恥辱。
積極性這不就調動起來了麽……
而且領主大人用這種方式輕而易舉的掩蓋了他的核心目的——所有田地實質性的主人依然是李昂自己,他並沒有把農莊授予任何人,隻是讓他們耕種並且獲得土地的產出。
資本家嘛……怎麽會把生產資料直接交給員工呢?
整個領地裏,隻有最開始那八百畝土地是完全屬於最早的那一批成員,有地契那種。
這是給老員工的福利——這些老員工,就是如今的士官們。
也就是梅騰海姆人、弩手們、以及第一批領民中的大部分,人數一百出頭。
作為初創成員,這些人跟隨他經曆了不少危險,自然也得有不同的待遇。
李昂可不打算搞什麽大鍋飯,雖然他現在在領地裏聲望夠高,搞出個公社模式估計也行得通,但大鍋飯不適合將來的發展,所以他用了商業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