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書往來總費時間,朝廷的決議傳達至遼東邊牆關外之時,其實很多本來這才批準下來的事,事實上已經幹了一半。
比如說兵部要求李成梁收攏敗兵、上報實際損失,李成梁就早已做好。
在“赫圖阿拉之夜”,李成梁所部損失(戰死、被俘及失蹤)精銳騎兵高達三千七百二十五人,戰馬損失六千四百三十一匹,挽馬損失一千六百四十三匹,騾、驢損失一千一百二十七頭。
最終李成梁上報所部剩餘兵力為四千三百左右,但馬匹損失巨大,已不具備繼續進攻能力,並主動撤回鴉鶻關內等待兵部命令。
又比如奉皇命而下達的兵部命令要求曹簠接替李成梁,統一指揮剩餘三路大軍繼續圍剿努爾哈赤,實際上也有些像是“補票”。因為此前曹簠接到高務實的密信之後,等李成梁一敗就主動接過了指揮權,不僅給麻承勳下達了相關命令,還給楊元也下了令。
麻承勳肯定是會聽令的,這不必多說,意外的是楊元也沒拒絕。在接到曹簠的軍令之後,楊元馬上就決定不再等拖拖拉拉的董鄂部“準備妥當”,率領自己的三千兵及董鄂部提供的四百人立刻出發,風雪兼程地開始往東繞行,準備按照預定計劃包圍赫圖阿拉。
除此之外,曹簠再次收到了高務實的密函,裏頭明確告訴他,皇上已經決定在勝利之後免除努爾哈赤一應本兼各職,同時將這些職務授予給努爾哈赤之弟、蘇克蘇護河部二貝勒舒爾哈齊。
這就是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了,有高務實這封信,連戰勝後的安排處置都有了明確計劃,曹簠就根本不必擔心自己的處理出現失誤,讓皇上和朝廷不滿。
三路大軍繼續進剿,包圍圈已經越來越小,曹簠一邊要求麻承勳與楊元每日三報所在位置,一邊與戚金小心進軍。他早年曾有“拚命曹三郎”的綽號,但自從長安堡一敗之後,現在真是越來越謹慎,尤其離勝利越近他就越小心,寧可慢點也不肯在最後關頭功敗垂成。
其實曹簠的做法雖然談不上不對,但此時此刻還真是擔心過了,因為努爾哈赤現在的壓力比他更大。
努爾哈赤的壓力來自於內外兩個部分。外部不必多說,四路大軍雖然被他擊敗了一路,但剩下的三路大軍依然比他強大,而且從時間上來看,已經沒有什麽機會去施展策略了。
但努爾哈赤最擔心的還是內部的壓力,不過要說明這個壓力,先得把建州三衛的來曆捋一捋。
建州女真在大明驅逐殘元時期開始依附於大明,向大明進貢,接受大明皇帝冊封。永樂二年,大明設立建州衛,封當地首領阿哈出為建州衛指揮使。
後來,由於另一位首領猛哥帖木兒因跟隨成祖攻蒙有功,被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但在後來在動亂當中,猛哥帖木兒被殺,其子董山也被俘獲,建州左衛印丟失。猛哥帖木兒的弟弟凡察於是向朝廷上報,大明皇帝於是再次授予凡察新的建州左衛印。
然而不久之後,董山被贖出,原有的建州左衛印也重新找到,叔侄倆關於建州左衛的歸屬權產生爭執。到最後,英宗下令將建州左衛一分為二,再增設建州右衛,凡察與董山各掌一印。
因此,最早的建州衛一分為三,分別成為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史稱建州三衛。
這其中,努爾哈赤是猛哥帖木兒的嫡係後代,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建州左衛最具備“法理”的統治者。
但是問題在於,大明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原則在女真人心目中並不算很吃香(隻是“心目中”,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服從大明的冊封)。
這個問題此前曾經說過一下,女真人的習俗其實受蒙古人的影響更大一些,具體在冊立繼承人、分割遺產等方麵,女真人更喜歡遵從蒙古人的傳統。
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一共有五個兒子,努爾哈赤為長子,穆爾哈齊為次子,舒爾哈齊為三子,雅爾哈齊為四子,巴雅喇為幼子。
說到這裏,讀者諸君或許就有疑問了,既然舒爾哈齊是老三,為何卻被稱為“二貝勒”呢?道理很簡單,老二穆爾哈齊與努爾哈赤並非一奶同胞。
在努爾哈赤成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之後,按照大明的傳統,隻有舒爾哈齊是被大明承認地位的,而“庶出”的穆爾哈齊並不被認可。
至於老四雅爾哈齊,他倒也是努爾哈赤的一奶同胞,但這位本可成為“三貝勒”的家夥死得早,屬於早夭,於是……就沒有於是了。
至於巴雅喇,他是努爾哈赤那位刻薄寡恩的後母所生,與努爾哈赤兄弟關係顯然好不到哪去,目前在建州左衛內部的地位比較尷尬。好在他才五六歲年紀,努爾哈赤對他倒也無所謂什麽惡意。
簡單的說,努爾哈赤活著的兄弟還有三個,老二穆爾哈齊也是跟他一起打拚的鐵兄弟,但因為大明不承認其地位,他雖然按照女真人的傳統,也拿到了部分兵權,但這個權力是“寄居”在努爾哈赤旗下的。
老幺巴雅喇暫時可以忽略不計,而老三舒爾哈齊作為“二貝勒”,實力卻很強大。有多強大呢?努爾哈赤的巴牙喇親兵是一千左右,舒爾哈齊的巴牙喇親兵則是八百。
舒爾哈齊的實力為何這麽大?有兩個原因:一來他是大明認可的猛哥帖木兒嫡係子孫,是有大明正式授官“建州左衛指揮同知”;二來他是事實上的“塔克世嫡幼子”,按照蒙古人傳至女真人的“幼子守灶”習俗,他的實力絕不能差,否則努爾哈赤會被嚴重質疑。
換句話說,塔克世如果是鐵木真,那麽舒爾哈齊就相當於拖雷。按此時女真人的習慣來說,塔克世死後他應該就是“監國”,是父親的頭號守靈人。
建州女真人同時受大明和蒙古影響,導致了這種有些怪異的繼承製度,也造就了舒爾哈齊實力的強大。
倘若將當前建州女真內部的實力劃分為十成,那麽努爾哈赤掌握五成,舒爾哈齊大概掌握四成,剩下一成在穆爾哈齊手中——但穆爾哈齊無法真正掌握,他從屬於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兄弟二人六四開,這基本上就是建州左衛目前的實力劃分。
<a id="wzsy" href="https://www.yawenba.net">yawenba.net</a>
因為年齡最大、兄弟關係比較和睦,以及大明冊封職務的高低等因素,努爾哈赤的地位在平時還是比較穩固的,不僅穆爾哈齊完全聽命於努爾哈赤,舒爾哈齊也惟長兄努爾哈赤馬首是瞻。
然而,那是平時。
隨著明軍三路大軍的包圍圈越來越緊,一個傳言流傳開來:大明皇帝對於努爾哈赤的叛逆極其不滿,已經決定要對建州左衛大加懲罰,並且在明軍攻破赫圖阿拉之後,就將廢除對努爾哈赤的一切冊封,改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左衛指揮使。
這個流言裏有幾個關鍵詞:懲罰、攻破、廢除、改封。
懲罰,意味著大明依舊是那個熟悉的大明。你敢不聽他的,他就要打到你聽話為止,而且必然會帶來嚴厲的懲罰——殺,就是其中必然會有的一條。對於建州左衛的女真人而言,誰會被殺,這當然值得擔憂。
攻破,意味著大明已經不打算“和平征服”赫圖阿拉。李成梁的意外失敗震驚了整個女真地區,但正如高務實對朱翊鈞的分析那樣,這場戰爭的勝負並未決出,李成梁之敗也並未被看各方做是“打不過”,隻要大明堅持繼續打,等打下赫圖阿拉,一切質疑自然就都煙消雲散了。
廢除,意味著大明的容忍度非常有限。對於降而複叛、言而無信的努爾哈赤,大明決定嚴懲。雖然大明對於女真各部的統治者血統一貫比較堅持,但也並不是說一定不能變動。比如當年王杲崛起的早期,大明也曾經短期內承認他是建州右衛指揮使。
改封,意味著大明雖然決定嚴懲努爾哈赤,但還是打算盡量維持建州左衛的統治血統不變,哥哥不行弟弟上。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也是一種維穩手段——舒爾哈齊本就是建州左衛的二號人物,人稱“二貝勒”,努爾哈赤既然要下台,自然舒爾哈齊接任。
哦,忘了說一點,努爾哈赤已經有兒子了,而且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已經有五個兒子。
嫡長子愛新覺羅·褚英,母為正妻佟佳·哈哈納紮青,生於萬曆八年,今年八歲(過年了,現在已經是萬曆十六年,這裏及以下諸子皆采用實歲);
嫡次子愛新覺羅·代善,母為正妻佟佳·哈哈納紮青,生於萬曆十一年;
庶三子愛新覺羅·阿拜,母為庶妻(明稱妾室)兆佳氏,生於萬曆十三年;
庶四子愛新覺羅·湯古代,母為庶妻鈕祜祿氏,也生於萬曆十三年;
嫡五子愛新覺羅·莽古爾泰,母為繼正妻沙濟富察氏,生於萬曆十五年,尚在繈褓之中。
雖然已經有五個兒子,但哪怕是他的嫡長子褚英,今年也不過八歲而已。大明對女真各部一貫以羈縻政策處理,故繼承人太年幼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允許襲職,以免其壓製不住內部實力派,形成內亂,拖大明下水。
因此,最近出現的這則“傳言”讓努爾哈赤頗為緊張,他知道如果大明真的要廢除他的職務,則舒爾哈齊上位的可能性的確是最大的。而從女真曆史上的經驗來看,一旦舒爾哈齊成功襲職,那麽他努爾哈赤的子孫也就基本與建州左衛基業無緣了。
況且這傳言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沒有明確:它沒有說明在舒爾哈齊襲職之後,努爾哈赤該怎麽辦。
倘若隻是免去大明授予的指揮使頭銜,努爾哈赤覺得自己還能想想辦法,比如與舒爾哈齊演一出雙簧:明麵上舒爾哈齊作為指揮使存在,實際上建州左衛內部還是奉他努爾哈赤為主。
至於什麽時候拿回指揮使頭銜,努爾哈赤倒不著急,將來找個機會表表忠心,或者為大明立下什麽功勞,再讓舒爾哈齊上疏讓賢,基本上應該就可以成事了。
但現在努爾哈赤有一種擔心,那就是舒爾哈齊會不會因此生出野心,幹脆準備徹底取代自己。
這種擔心不是憑空產生的,努爾哈赤已經掌握了一些蛛絲馬跡。譬如說,此前他領軍與北路麻承勳作戰,又設計在赫圖阿拉坑了李成梁一手,而在這段時間裏,舒爾哈齊並沒有認真履行戰前的計劃,認認真真地騷擾曹簠所部。
舒爾哈齊一共隻騷擾了曹簠兩次,兩次都隻是擊敗曹簠的小規模探馬,攏共隻與曹簠部不到一百人交戰——這也能算騷擾?這要麽是演戲,要麽是畏敵。
努爾哈赤並不認為舒爾哈齊畏敵避戰,因為在前幾年的擴張中舒爾哈齊從來沒有表現出畏敵的心態。無論是討伐尼堪外蘭,還是征服哲陳部等戰爭,舒爾哈齊都表現得很英勇,經常以少打多,唯一的可能就是舒爾哈齊不願意過分得罪明軍。
本來努爾哈赤雖然已經認為舒爾哈齊對於明軍作戰持保留態度,但他以為舒爾哈齊隻是為了將來不至於被明軍記恨,可現在回過頭來一看,卻不得不懷疑舒爾哈齊與明軍之間早已有了某種默契。
再聯想到舒爾哈齊曾在曹簠軍中呆過一段時間,曹簠還特別照顧他,根本沒讓他上戰場,努爾哈赤就不由得更加懷疑起來:難道舒爾哈齊真的早有異心了?
猜忌的種子一旦種下,隻要稍有些養分就能生根發芽。大明的各種舉動以及這次的傳言就是這樣的養分。努爾哈赤的不安正在快速累積,對舒爾哈齊的懷疑也日益加深。
而此時,舒爾哈齊的表現更讓努爾哈赤背後生寒:剛剛撤回到赫圖阿拉的舒爾哈齊,第一時間收回了此前交給努爾哈赤指揮的八個牛錄,所用的名義是“緊急備戰”。
----------
感謝書友“曹麵子”、“單騎照碧心”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春節期間書友“曹麵子”、“塵*埃”、“係統崩潰”、“愛競技”、“單騎照碧心”、“dj000214”、“竹長在根上”、“一路色友”、“o尚書令”、“書友20170107012220447”、“雪碧無量”、“仁弟”、“Lylove0715”、“書友20191018172646328”、“持羽靜風塵”、“阿勒泰的老西”、“soviet2003”、“嘉輝”、“小橙子愛粑粑”、“皇天龍”、“嶽曉遙”、“浮在空中De魚”、“書友20171021192857895”、“霜之寶瓶”的月票支持,謝謝!
比如說兵部要求李成梁收攏敗兵、上報實際損失,李成梁就早已做好。
在“赫圖阿拉之夜”,李成梁所部損失(戰死、被俘及失蹤)精銳騎兵高達三千七百二十五人,戰馬損失六千四百三十一匹,挽馬損失一千六百四十三匹,騾、驢損失一千一百二十七頭。
最終李成梁上報所部剩餘兵力為四千三百左右,但馬匹損失巨大,已不具備繼續進攻能力,並主動撤回鴉鶻關內等待兵部命令。
又比如奉皇命而下達的兵部命令要求曹簠接替李成梁,統一指揮剩餘三路大軍繼續圍剿努爾哈赤,實際上也有些像是“補票”。因為此前曹簠接到高務實的密信之後,等李成梁一敗就主動接過了指揮權,不僅給麻承勳下達了相關命令,還給楊元也下了令。
麻承勳肯定是會聽令的,這不必多說,意外的是楊元也沒拒絕。在接到曹簠的軍令之後,楊元馬上就決定不再等拖拖拉拉的董鄂部“準備妥當”,率領自己的三千兵及董鄂部提供的四百人立刻出發,風雪兼程地開始往東繞行,準備按照預定計劃包圍赫圖阿拉。
除此之外,曹簠再次收到了高務實的密函,裏頭明確告訴他,皇上已經決定在勝利之後免除努爾哈赤一應本兼各職,同時將這些職務授予給努爾哈赤之弟、蘇克蘇護河部二貝勒舒爾哈齊。
這就是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了,有高務實這封信,連戰勝後的安排處置都有了明確計劃,曹簠就根本不必擔心自己的處理出現失誤,讓皇上和朝廷不滿。
三路大軍繼續進剿,包圍圈已經越來越小,曹簠一邊要求麻承勳與楊元每日三報所在位置,一邊與戚金小心進軍。他早年曾有“拚命曹三郎”的綽號,但自從長安堡一敗之後,現在真是越來越謹慎,尤其離勝利越近他就越小心,寧可慢點也不肯在最後關頭功敗垂成。
其實曹簠的做法雖然談不上不對,但此時此刻還真是擔心過了,因為努爾哈赤現在的壓力比他更大。
努爾哈赤的壓力來自於內外兩個部分。外部不必多說,四路大軍雖然被他擊敗了一路,但剩下的三路大軍依然比他強大,而且從時間上來看,已經沒有什麽機會去施展策略了。
但努爾哈赤最擔心的還是內部的壓力,不過要說明這個壓力,先得把建州三衛的來曆捋一捋。
建州女真在大明驅逐殘元時期開始依附於大明,向大明進貢,接受大明皇帝冊封。永樂二年,大明設立建州衛,封當地首領阿哈出為建州衛指揮使。
後來,由於另一位首領猛哥帖木兒因跟隨成祖攻蒙有功,被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但在後來在動亂當中,猛哥帖木兒被殺,其子董山也被俘獲,建州左衛印丟失。猛哥帖木兒的弟弟凡察於是向朝廷上報,大明皇帝於是再次授予凡察新的建州左衛印。
然而不久之後,董山被贖出,原有的建州左衛印也重新找到,叔侄倆關於建州左衛的歸屬權產生爭執。到最後,英宗下令將建州左衛一分為二,再增設建州右衛,凡察與董山各掌一印。
因此,最早的建州衛一分為三,分別成為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史稱建州三衛。
這其中,努爾哈赤是猛哥帖木兒的嫡係後代,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建州左衛最具備“法理”的統治者。
但是問題在於,大明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原則在女真人心目中並不算很吃香(隻是“心目中”,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服從大明的冊封)。
這個問題此前曾經說過一下,女真人的習俗其實受蒙古人的影響更大一些,具體在冊立繼承人、分割遺產等方麵,女真人更喜歡遵從蒙古人的傳統。
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一共有五個兒子,努爾哈赤為長子,穆爾哈齊為次子,舒爾哈齊為三子,雅爾哈齊為四子,巴雅喇為幼子。
說到這裏,讀者諸君或許就有疑問了,既然舒爾哈齊是老三,為何卻被稱為“二貝勒”呢?道理很簡單,老二穆爾哈齊與努爾哈赤並非一奶同胞。
在努爾哈赤成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之後,按照大明的傳統,隻有舒爾哈齊是被大明承認地位的,而“庶出”的穆爾哈齊並不被認可。
至於老四雅爾哈齊,他倒也是努爾哈赤的一奶同胞,但這位本可成為“三貝勒”的家夥死得早,屬於早夭,於是……就沒有於是了。
至於巴雅喇,他是努爾哈赤那位刻薄寡恩的後母所生,與努爾哈赤兄弟關係顯然好不到哪去,目前在建州左衛內部的地位比較尷尬。好在他才五六歲年紀,努爾哈赤對他倒也無所謂什麽惡意。
簡單的說,努爾哈赤活著的兄弟還有三個,老二穆爾哈齊也是跟他一起打拚的鐵兄弟,但因為大明不承認其地位,他雖然按照女真人的傳統,也拿到了部分兵權,但這個權力是“寄居”在努爾哈赤旗下的。
老幺巴雅喇暫時可以忽略不計,而老三舒爾哈齊作為“二貝勒”,實力卻很強大。有多強大呢?努爾哈赤的巴牙喇親兵是一千左右,舒爾哈齊的巴牙喇親兵則是八百。
舒爾哈齊的實力為何這麽大?有兩個原因:一來他是大明認可的猛哥帖木兒嫡係子孫,是有大明正式授官“建州左衛指揮同知”;二來他是事實上的“塔克世嫡幼子”,按照蒙古人傳至女真人的“幼子守灶”習俗,他的實力絕不能差,否則努爾哈赤會被嚴重質疑。
換句話說,塔克世如果是鐵木真,那麽舒爾哈齊就相當於拖雷。按此時女真人的習慣來說,塔克世死後他應該就是“監國”,是父親的頭號守靈人。
建州女真人同時受大明和蒙古影響,導致了這種有些怪異的繼承製度,也造就了舒爾哈齊實力的強大。
倘若將當前建州女真內部的實力劃分為十成,那麽努爾哈赤掌握五成,舒爾哈齊大概掌握四成,剩下一成在穆爾哈齊手中——但穆爾哈齊無法真正掌握,他從屬於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兄弟二人六四開,這基本上就是建州左衛目前的實力劃分。
<a id="wzsy" href="https://www.yawenba.net">yawenba.net</a>
因為年齡最大、兄弟關係比較和睦,以及大明冊封職務的高低等因素,努爾哈赤的地位在平時還是比較穩固的,不僅穆爾哈齊完全聽命於努爾哈赤,舒爾哈齊也惟長兄努爾哈赤馬首是瞻。
然而,那是平時。
隨著明軍三路大軍的包圍圈越來越緊,一個傳言流傳開來:大明皇帝對於努爾哈赤的叛逆極其不滿,已經決定要對建州左衛大加懲罰,並且在明軍攻破赫圖阿拉之後,就將廢除對努爾哈赤的一切冊封,改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左衛指揮使。
這個流言裏有幾個關鍵詞:懲罰、攻破、廢除、改封。
懲罰,意味著大明依舊是那個熟悉的大明。你敢不聽他的,他就要打到你聽話為止,而且必然會帶來嚴厲的懲罰——殺,就是其中必然會有的一條。對於建州左衛的女真人而言,誰會被殺,這當然值得擔憂。
攻破,意味著大明已經不打算“和平征服”赫圖阿拉。李成梁的意外失敗震驚了整個女真地區,但正如高務實對朱翊鈞的分析那樣,這場戰爭的勝負並未決出,李成梁之敗也並未被看各方做是“打不過”,隻要大明堅持繼續打,等打下赫圖阿拉,一切質疑自然就都煙消雲散了。
廢除,意味著大明的容忍度非常有限。對於降而複叛、言而無信的努爾哈赤,大明決定嚴懲。雖然大明對於女真各部的統治者血統一貫比較堅持,但也並不是說一定不能變動。比如當年王杲崛起的早期,大明也曾經短期內承認他是建州右衛指揮使。
改封,意味著大明雖然決定嚴懲努爾哈赤,但還是打算盡量維持建州左衛的統治血統不變,哥哥不行弟弟上。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也是一種維穩手段——舒爾哈齊本就是建州左衛的二號人物,人稱“二貝勒”,努爾哈赤既然要下台,自然舒爾哈齊接任。
哦,忘了說一點,努爾哈赤已經有兒子了,而且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已經有五個兒子。
嫡長子愛新覺羅·褚英,母為正妻佟佳·哈哈納紮青,生於萬曆八年,今年八歲(過年了,現在已經是萬曆十六年,這裏及以下諸子皆采用實歲);
嫡次子愛新覺羅·代善,母為正妻佟佳·哈哈納紮青,生於萬曆十一年;
庶三子愛新覺羅·阿拜,母為庶妻(明稱妾室)兆佳氏,生於萬曆十三年;
庶四子愛新覺羅·湯古代,母為庶妻鈕祜祿氏,也生於萬曆十三年;
嫡五子愛新覺羅·莽古爾泰,母為繼正妻沙濟富察氏,生於萬曆十五年,尚在繈褓之中。
雖然已經有五個兒子,但哪怕是他的嫡長子褚英,今年也不過八歲而已。大明對女真各部一貫以羈縻政策處理,故繼承人太年幼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允許襲職,以免其壓製不住內部實力派,形成內亂,拖大明下水。
因此,最近出現的這則“傳言”讓努爾哈赤頗為緊張,他知道如果大明真的要廢除他的職務,則舒爾哈齊上位的可能性的確是最大的。而從女真曆史上的經驗來看,一旦舒爾哈齊成功襲職,那麽他努爾哈赤的子孫也就基本與建州左衛基業無緣了。
況且這傳言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沒有明確:它沒有說明在舒爾哈齊襲職之後,努爾哈赤該怎麽辦。
倘若隻是免去大明授予的指揮使頭銜,努爾哈赤覺得自己還能想想辦法,比如與舒爾哈齊演一出雙簧:明麵上舒爾哈齊作為指揮使存在,實際上建州左衛內部還是奉他努爾哈赤為主。
至於什麽時候拿回指揮使頭銜,努爾哈赤倒不著急,將來找個機會表表忠心,或者為大明立下什麽功勞,再讓舒爾哈齊上疏讓賢,基本上應該就可以成事了。
但現在努爾哈赤有一種擔心,那就是舒爾哈齊會不會因此生出野心,幹脆準備徹底取代自己。
這種擔心不是憑空產生的,努爾哈赤已經掌握了一些蛛絲馬跡。譬如說,此前他領軍與北路麻承勳作戰,又設計在赫圖阿拉坑了李成梁一手,而在這段時間裏,舒爾哈齊並沒有認真履行戰前的計劃,認認真真地騷擾曹簠所部。
舒爾哈齊一共隻騷擾了曹簠兩次,兩次都隻是擊敗曹簠的小規模探馬,攏共隻與曹簠部不到一百人交戰——這也能算騷擾?這要麽是演戲,要麽是畏敵。
努爾哈赤並不認為舒爾哈齊畏敵避戰,因為在前幾年的擴張中舒爾哈齊從來沒有表現出畏敵的心態。無論是討伐尼堪外蘭,還是征服哲陳部等戰爭,舒爾哈齊都表現得很英勇,經常以少打多,唯一的可能就是舒爾哈齊不願意過分得罪明軍。
本來努爾哈赤雖然已經認為舒爾哈齊對於明軍作戰持保留態度,但他以為舒爾哈齊隻是為了將來不至於被明軍記恨,可現在回過頭來一看,卻不得不懷疑舒爾哈齊與明軍之間早已有了某種默契。
再聯想到舒爾哈齊曾在曹簠軍中呆過一段時間,曹簠還特別照顧他,根本沒讓他上戰場,努爾哈赤就不由得更加懷疑起來:難道舒爾哈齊真的早有異心了?
猜忌的種子一旦種下,隻要稍有些養分就能生根發芽。大明的各種舉動以及這次的傳言就是這樣的養分。努爾哈赤的不安正在快速累積,對舒爾哈齊的懷疑也日益加深。
而此時,舒爾哈齊的表現更讓努爾哈赤背後生寒:剛剛撤回到赫圖阿拉的舒爾哈齊,第一時間收回了此前交給努爾哈赤指揮的八個牛錄,所用的名義是“緊急備戰”。
----------
感謝書友“曹麵子”、“單騎照碧心”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春節期間書友“曹麵子”、“塵*埃”、“係統崩潰”、“愛競技”、“單騎照碧心”、“dj000214”、“竹長在根上”、“一路色友”、“o尚書令”、“書友20170107012220447”、“雪碧無量”、“仁弟”、“Lylove0715”、“書友20191018172646328”、“持羽靜風塵”、“阿勒泰的老西”、“soviet2003”、“嘉輝”、“小橙子愛粑粑”、“皇天龍”、“嶽曉遙”、“浮在空中De魚”、“書友20171021192857895”、“霜之寶瓶”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