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務實仔細思考了一番,忽然覺得這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就是人了,難怪紅太祖說“與人鬥,其樂無窮”,不過他想到這一點倒不是因為要和誰鬥,而是感慨於黃芷汀的成長與進步。


    韓非子說,“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大明朝沒有按他說的來,結果曆史證明大明錯了。固然大明有不少“宰相”並非“起於州部”,但也堪稱良相;不少猛將並非“發於卒伍”,但也堪稱能戰。


    可是,比例呢?


    不能因為高拱這樣的良相沒有“起於州部”就認為良相無須起於州部,因為高拱原本就是官宦世家出身,跟著其父輾轉了多地,而且三十好幾才中進士,他是知道地方上有些什麽問題的。


    不能因為戚繼光這樣的名將也是世襲出身就認為猛將不必發於卒伍,因為戚繼光生平第一戰就差點打輸了,要不是靠著自己的神射當場爆了對麵敵將的腦袋,他估計就得出師未捷身先死。也正因此,他這才認識到光是自己有本事並不足夠,一定得練出一支精兵,才能發揮指揮才能。


    而且,大明有幾個高拱,有幾個戚繼光?


    世宦、世將之門的子弟固然有從小熏陶、耳濡目染的優勢,但真正想想,他們之中出現傑出人才的比例其實也並不高。承平時期或許尚可維持,可一到天下有變,問題就大發了。


    想想明末之時,世宦世將之家真正表現出有傑出才能的人多嗎?不多。難得有個吳三桂還算幾把刷子,人家還降清了。到最後指望有人力挽狂瀾於既倒,全是做夢。


    由此可見,大明朝對人才的培養,從製度和模式上就有問題。


    高拱在吏治改革的時候曾經給天下官員設立了“人事檔案”,經常重用一些在地方上政績斐然的官員,但他作為一個典型的“保皇黨”,在這件事上的“格局”其實也不夠,因為他這個格局頂破天就是在吏部這個層麵做出的改革,而且還有賴於後來的吏部尚書們都遵循他的這個規則,否則就會失效。


    在高務實看來,這種改革也得從頂層改起。閣老們早年都在翰林院,的確見識了無數的前輩閣老們是如何處理國家大事,是如何票擬、商榷,以及如何與皇上打交道。可是,這些都隻是中樞層麵的經驗,誰知道他們做得對不對呢,誰知道他們的政策最後在地方上落實到什麽程度,又起到了怎樣的效果呢?


    中樞的格局要有,地方的經驗也不能缺,這樣的人如果能入閣為輔臣,不敢說一定卓爾不凡,至少肯定是萬金油,起碼不會犯低級錯誤,考慮問題也會比較全麵——中樞、地方,他都會盡量平衡。


    黃芷汀的進步,就有點這樣的意思。她十多歲就被迫代父母主持思明府的政務,雖然格局不大,而且很多事情都有傳統可依,但也足以鍛煉人了。後來與高務實相識,逐漸發現讀書還是有用的,因此開始慢慢提高自己,同時也把土司領兵的本事發掘出來了。


    但真正的進步,還是高務實北上且讓她“留守”安南以後,黃芷汀的格局明顯一步步變得高了起來,開始能夠從整個安南考慮問題。在這次代掌南疆之後,這種水平繼續提升,時至今日,竟然能先高務實一步發現這麽多問題來了。


    這固然和高務實離南疆太遠,有些變化無法直觀了解有關,但黃芷汀的進步卻是必須肯定的。


    她的想法整體來說很有道理,高務實也承認這一點,隻是仔細思考很一番之後,高務實仍然敏感的發現,她可能還有自己的“小算盤”。


    這個小算盤並不是要害他,恰恰相反,這小算盤的來源是黃芷汀仍然擔心他在大明這樣繼續下去會有危險,因此很著急於將南疆的大權集中起來。


    換句話說,她其實是希望盡可能快的讓南疆擁有不懼大明的力量,因為隻要有了這樣的力量,一旦高務實在大明事有不諧,也大可以退走南疆,獲得保全。


    看來,上次的談話對她影響很大,她還是希望選擇一條最保險的路,不希望自己的夫君以身犯險。或許在她看來,隻要高務實在南疆的基業足夠強大,強大到大明也要投鼠忌器的時候,那麽她的夫君即便身在京師,也是安全無虞的。


    高務實不由得笑了笑,有些苦澀,但更多的還是欣慰。


    通過分析探明了黃芷汀的心態,她提出的建議就很容易理解了。


    高務實既然決定把暹羅在建的定南城當做將來的南疆核心,那麽暹羅的力量就要加強,這就是在黃芷汀的計劃中,暹羅要劃走柬埔寨一半國土的主要原因。


    而與此同時,安南劃走了東南沿海的領土——大致相當於後世越南奪取的那部分,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安南是京華在南疆的基礎,且安南南部一直是京華直接掌握的部分,這一部分劃給安南,實際上就是直接劃給了京華。


    高務實老早就惦記湄公河三角洲了,黃芷汀當然很清楚,所以她計劃讓京華直接取得這部分地區。


    有意思的是南掌國居然也分到了東北一角,而且黃芷汀沒有說明原因。


    雖然從地圖上來看,南掌劃走的這部分土地並不大,最多不超過柬埔寨王國的五分之一,而且還是東北波羅芬高原的土地,相對來說並不如何富庶和適合開發,但是要知道,南掌國在這裏攻柬之戰中可是一點力氣都沒出的啊,這裏頭顯然有古怪。


    高務實思索了半晌,終於猜到一種可能:這塊地是給黃應雷移鎮的。


    換句話說,她其實是希望高務實把黃應雷從安南北部早些調離,就調去從柬埔寨劃給南掌的這塊領地上去。


    高務實又想了想,覺得這麽做也不是不可以,但依然是七成有利,三成有弊。有利的部分主要是兩點:一是可以讓黃應雷與其餘廣西土司割裂開來,斷了繼續串聯的路;二是比亞覺公主便又可以“回歸南掌”,有利於南掌的穩定和牽製她那位弟弟——雖然原曆史上她那弟弟沒什麽大威脅,但這樣畢竟可以使南掌的頂層權力被分割開來,反過來讓京華的地位更加穩妥。


    隻是這樣也會導致一個弊端:黃應雷可能也會因此獲得新的地位提升,不僅是統治區大了兩倍,而且可以借助比亞覺公主的名望對南掌國擁有部分影響力。


    這個提升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果京華隻控製著一個南掌國,那高務實肯定不會同意這麽做,但京華已經實際控製了幾乎整個中南半島,這局麵就不算太糟糕。


    因為高務實發現,按照黃芷汀的這個計劃,黃應雷雖然實力加強了,但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卻非常不利於他“搞事”。


    這個位置,北邊有萬象警備軍,東邊有金港警備軍,南邊也有肯定會按例出現的金邊警備軍——三大警備軍包圍之下,他黃應雷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出定南的手掌心。


    高務實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然後又覺得黃芷汀真是不容易。


    她作為姐姐,還是會想著給弟弟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領地,但作為高務實的妻子,又千方百計限製這個不安分的弟弟心中的野心。


    高務實並不因為看穿了黃芷汀的心思而生氣,反而還有些心疼她。


    這是怎樣的兩相為難啊。就像他穿越前的時代,也經常看到一些新聞,因為姐姐是“扶弟魔”而導致夫妻關係破裂的情況,而在眼下這個宗族社會裏,可想而知黃家土司內部因為黃芷汀的“飛上枝頭變鳳凰”多麽興奮,又多麽希望黃芷汀給他們帶去利益!


    這種“希望”,肯定會轉化為對黃芷汀的壓力,讓她左右為難。


    如果她隻是和尋常女子一樣嫁入深閨不理事,那或許局麵還要稍微緩和一些,可現在卻大不相同——高務實把南疆全權都委托給了她!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在這種情況下,黃氏土司肯定認為這是“天助我也”,必然要想方設法去聯係黃芷汀,讓她多給自家人扒拉一些利益過去,並且他們還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種心態,並不能簡單的看做“不忠”,實際上他們現在對高務實的忠誠度甚至可能是最高的時刻,因為高務實現在是“黃家女婿”了嘛,是一家人了。


    可是,也同樣是因為這個時代的風俗習慣,黃芷汀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從她出嫁那一刻起,夫家才是她的家,她必須要站在夫君的立場上來做事,才是一個合格的妻子。


    一邊是血緣,一邊是理智,怎麽選?她畢竟也隻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小女子”啊。


    看來,她這次的舉動真的是冥思苦想之後才做出來的,為此不知道費了多少神,才拿出這麽一個基本上還算兩全其美的辦法,也難怪她會拉著這麽多人一起附署。


    其實她心裏明白,在京華這樣的體製下,再多人附署其實都不能給高務實真正的壓力,就好比大明朝宮裏的太監再怎麽跳,要殺要剮也不過皇帝一句話的事。


    京華的情況也是如此,高務實是主,下頭的人全部是奴。而且高務實這個主人不僅掌握整個經濟命脈,還可以隨意升黜任何人——下頭的人既然從根本上身份一致,那他換誰上都可以,其他人巴不得取代上位者,你在京華內部再怎麽身居高位,隻要高務實一句話,下頭的人就不會聽你的,隻會大喜過望來取代你,這你還怎麽可能造反?


    更何況京華這種體係實際上已經可以算是“近代軍隊”體係了,隻要斷了你的補給,你拿著火槍火炮也就是個燒火棍,而且自己手頭還無糧無銀,這要拿頭造反嗎?


    所以高務實心裏清楚,黃芷汀這麽做,無非是希望他重視這件事。


    這就麻煩了,因為從他的角度來看,柬埔寨這個王室還是要維持的。


    為什麽呢?因為大明朝對於藩屬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責任感”,尤其是對於“興亡繼絕”這個問題,大明尤其看重。當年大明打安南,一開始也是由於“興亡繼絕”。


    那時候安南國內叛臣篡位,老王室後裔曆經千辛萬苦到了南京求見朱棣,朱棣一聽就暴怒了,幾乎是不顧各種反對,非要把這個人送回去當國王——當時他還真沒有吞並安南的意思,之所以後來吞並,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那位送回去當國王的倒黴蛋掛了,王朝血脈斷絕。


    朱棣一看也有些傻眼,我兵都出了,你王朝絕後?那咋辦,隻好老子自己拿了算球,總不能便宜叛臣。


    朱棣當時重視這件事,固然和他自己得國不正有些關係,但大明朝後來的皇帝們由於文臣們的教導,也對興亡繼絕重視得不行,所以如果現在高務實直接把柬埔寨王室給廢掉,這在大明國內肯定要掀起一波罵戰。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朱翊鈞的立場也必須考慮。雖說拿下柬埔寨這件事是朱翊鈞當時答應了的,但朱翊鈞可沒說準他把柬埔寨王室給滅了,從皇帝當時麵對的局麵和他說那番話的語境來看,他明顯是表示可以把柬埔寨變成第二個安南——也隻有這樣他才可能同意,因為安南現在算內屬,大明朝是賺了麵子的。


    所以黃芷汀要直接把柬埔寨吃幹抹淨,高務實是不能答應的,這會壞了他的整個布局。


    不過,黃芷汀的瓜分方案本身很有道理,高務實認為完全可以做一些變通,把這個問題分為“明麵上”和“實際上”兩個部分。


    叫來一杯濃茶,高務實盯著南疆堪輿圖看了許久,終於提筆給黃芷汀寫了回信。


    “……據查,柬國臣事暹羅有年。今既逆反而為我所平,誠當再拾舊體,為暹羅之臣藩。暹羅為酬京華之功,可將柬國東部贈予……京華內部重整各鎮,我內弟曰應雷者,既與南掌公主連理,可改鎮阿速坡,以免公主思鄉之苦……以上種種,皆由吾妻承意詳處。”


    ----------


    感謝書友“好緊張_要發財了”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soviet2003”、“丕平獻土”、“胖得飛不動”的月票支持,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元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無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無風並收藏大明元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