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的趙記茶樓是一家多年老店,已在京師開了三十餘年,曆經父子兩代,是整個宣武門附近生意最好的茶樓。趙記茶樓開在大時雍坊的正西,其南麵是象房,北麵是燕山左衛衙門和含飯寺,西北麵是大理寺,西南是王恭廠,可謂位置極佳。
這一日,正是高務實正式回到京師的次日。
借住在王恭廠邊承恩寺的劉顯父子二人,這日用過早餐之後,便在寺中知客僧的介紹下來到趙記茶樓“聽報”。
所謂聽報,“聽”指的是茶客們聽茶博士念報,“報”指的是朝廷邸報。“聽報”是趙記茶樓在京城獨樹一幟的特色項目,其於嘉靖末年開始試行推出,名聲大振於海瑞上疏罵皇帝那次事件。
京城百姓,可能因為生活於天子腳下,曆來喜歡議論朝政,甚至到了後世也是如此。
大明朝廷對於民間的各種議論似乎看得很開,無論其荒唐離奇到何種程度,隻要沒有達到“蓄意煽動百姓、意圖謀反”這個層次,朝廷就都是完全放任自流的。
邸報古已有之,是古代的一種官報,屬於原始意義上的新聞傳播媒介,據說肇始於漢,濫觴於唐,發展於宋,繁榮於明清。
明代邸報以記錄時事新聞為職誌,是朝廷下達政令、發布政情的主要載體,也是各方官員了解朝廷動向的重要渠道。通過邸報,不僅可以傳知朝政,溝通中央和地方的訊息,而且明廷可以借此控製官方輿情的出版和傳布。
大明的邸報,其編輯發行主要通過通政司、六科和提塘三個機構。
這其中,通政司是一個溝通內廷與外廷、皇帝與臣民的中央行政機構,主要掌管章疏、封駁之事。百官章奏除了極少部分由宦官和鴻臚寺官員代收外,絕大部分由通政司遞進。“凡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門題奏,逐一抄寫成冊,五日一送內閣,以備編纂“,書成之後,“俱經通政司轉行”。
六科為吏、戶、禮、乓、刑、工六科的簡稱。六科各設給事中,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監督各部運行,略有些類似於後世各部委內部的紀檢部門,但因為在理論上直屬於皇帝,因此權力更大。六科官員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每日到會極門領取禦批章奏或諭誥,並由內閣發至六科,供各部門逐日抄錄編輯成冊,稱為“六科綸音冊子“,供各部門參考,此物也就是邸報的藍本。
提塘官,是各省巡撫、總兵派往京師處理文書、抄發邸報的官員。他們從六科抄得文報後,經過篩選和複製,由驛站每五日派遣驛卒接力傳送到各督撫、布政司輪流傳看。然後由各府、州、縣派駐省城的官員雇用書吏“各取所需“,摘抄邸報有關內容,再經驛站傳遞至各級地方官府。
在邸報的傳抄、發布過程中.京官每日派書吏到通政司抄傳,故他們能較早知曉天下政事;而地方官員則需借助驛站,雇用驛卒將邸報送至各督撫、布政司、府、州、縣衙門。由於邸報是層層傳遞,加及驛站傳遞需要時日,故地方官員不能像京官那樣先睹為快,收到邸報的時間也有先後。大抵距京城、省府近者,收到邸報的時間早,反之則晚,而如川陝、遼東、雲貴等偏遠之地,官員往往數月才能獲悉朝廷新政。
其實若在早些年,區區一座茶樓是拿不到朝廷邸報的,也就是因為嘉靖末年,皇帝迷信道教,一心隻想長生不死,放任嚴嵩父子胡作非為,才導致朝廷很多製度都變得鬆鬆垮垮。
早年間,大明朝廷就認識到“邸報為國事所關”,所以除了對邸報傳送時間有所限定外,對邸報的抄錄也有嚴格限定,“非奉旨邸報不許抄傳”。
尤其是成化以前,對邸報的傳抄控製還非常嚴格,後來則日漸鬆散,經過嘉靖末年一折騰,再到隆慶,雖然提了好幾次要“禁科抄之報”,但邸報的傳抄實際已經呈現出控製不住的局麵了。甚至一度出現了“抄傳邸報,刻錄盛行”的情形,甚至有些訊息在見諸邸報前,已在報房傳播開來,“近閱邸報,則有未及進呈而播之報房者矣”、“近日都下邸報,有留中未下先已發鈔者”。
除此之外,一些有地位的文人名士也可隨意傳閱邸報,但與本書關係不大,這裏就不多舉例了。
劉顯父子在這舉目無親的京師之中,總得給自己找點事做,不能光呆在寺廟裏養膘,反正說到底,他們都要等高務實那邊落實了之後才好決定行止,因此今日便聽了知客僧的推薦,來趙記茶樓聽報,畢竟多了解一下朝廷動態總是好的。
劉顯此人不比戚繼光,他們兩個其實都經常想方設法撈錢,但戚繼光撈錢之後全投進了軍伍之中,而劉顯雖然也往自己的軍伍之中投了不少錢,卻還記得給自己留了一小部分,所以對比戚繼光而言,他還算得上宦囊頗豐。
<a href="http://m.xiaoshuting.org" id="wzsy">xiaoshuting.org</a>
不算很缺錢的劉顯父子二人在趙記茶樓二樓點了個小雅間,等著聽茶博士讀邸報。原本若隻是幹巴巴的讀,其實也沒什麽意思,但趙記茶樓想客人之所想,除了讀之外,還會稍加分析和點評,這就引得不少京中閑人趨之若鶩。
當然,肆意品評邸報可能出現一些麻煩,這就是茶樓所需要自行把控的了。好在隆慶皇帝是個仁厚之君,所以至少到目前為止,趙記茶樓的東家還沒有被請去任何衙門喝茶的記錄,這和滿清時代“莫談國事”相比——嗯,也沒什麽好比的。
劉顯父子坐下沒多久,剛剛端起茶盞,還沒開始喝呢,就聽到大堂當中,如說書人一般坐在一張紅布長桌後頭的茶博士一拍驚堂木,大聲說道:“昨日邸報第一事:順天巡撫報呈內閣,言有前狼山總兵官劉顯,借高氏家丁數百,出剿百裏峽群盜,百裏峽盜匪攝於天威,舉手投誠!”
這一日,正是高務實正式回到京師的次日。
借住在王恭廠邊承恩寺的劉顯父子二人,這日用過早餐之後,便在寺中知客僧的介紹下來到趙記茶樓“聽報”。
所謂聽報,“聽”指的是茶客們聽茶博士念報,“報”指的是朝廷邸報。“聽報”是趙記茶樓在京城獨樹一幟的特色項目,其於嘉靖末年開始試行推出,名聲大振於海瑞上疏罵皇帝那次事件。
京城百姓,可能因為生活於天子腳下,曆來喜歡議論朝政,甚至到了後世也是如此。
大明朝廷對於民間的各種議論似乎看得很開,無論其荒唐離奇到何種程度,隻要沒有達到“蓄意煽動百姓、意圖謀反”這個層次,朝廷就都是完全放任自流的。
邸報古已有之,是古代的一種官報,屬於原始意義上的新聞傳播媒介,據說肇始於漢,濫觴於唐,發展於宋,繁榮於明清。
明代邸報以記錄時事新聞為職誌,是朝廷下達政令、發布政情的主要載體,也是各方官員了解朝廷動向的重要渠道。通過邸報,不僅可以傳知朝政,溝通中央和地方的訊息,而且明廷可以借此控製官方輿情的出版和傳布。
大明的邸報,其編輯發行主要通過通政司、六科和提塘三個機構。
這其中,通政司是一個溝通內廷與外廷、皇帝與臣民的中央行政機構,主要掌管章疏、封駁之事。百官章奏除了極少部分由宦官和鴻臚寺官員代收外,絕大部分由通政司遞進。“凡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門題奏,逐一抄寫成冊,五日一送內閣,以備編纂“,書成之後,“俱經通政司轉行”。
六科為吏、戶、禮、乓、刑、工六科的簡稱。六科各設給事中,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監督各部運行,略有些類似於後世各部委內部的紀檢部門,但因為在理論上直屬於皇帝,因此權力更大。六科官員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每日到會極門領取禦批章奏或諭誥,並由內閣發至六科,供各部門逐日抄錄編輯成冊,稱為“六科綸音冊子“,供各部門參考,此物也就是邸報的藍本。
提塘官,是各省巡撫、總兵派往京師處理文書、抄發邸報的官員。他們從六科抄得文報後,經過篩選和複製,由驛站每五日派遣驛卒接力傳送到各督撫、布政司輪流傳看。然後由各府、州、縣派駐省城的官員雇用書吏“各取所需“,摘抄邸報有關內容,再經驛站傳遞至各級地方官府。
在邸報的傳抄、發布過程中.京官每日派書吏到通政司抄傳,故他們能較早知曉天下政事;而地方官員則需借助驛站,雇用驛卒將邸報送至各督撫、布政司、府、州、縣衙門。由於邸報是層層傳遞,加及驛站傳遞需要時日,故地方官員不能像京官那樣先睹為快,收到邸報的時間也有先後。大抵距京城、省府近者,收到邸報的時間早,反之則晚,而如川陝、遼東、雲貴等偏遠之地,官員往往數月才能獲悉朝廷新政。
其實若在早些年,區區一座茶樓是拿不到朝廷邸報的,也就是因為嘉靖末年,皇帝迷信道教,一心隻想長生不死,放任嚴嵩父子胡作非為,才導致朝廷很多製度都變得鬆鬆垮垮。
早年間,大明朝廷就認識到“邸報為國事所關”,所以除了對邸報傳送時間有所限定外,對邸報的抄錄也有嚴格限定,“非奉旨邸報不許抄傳”。
尤其是成化以前,對邸報的傳抄控製還非常嚴格,後來則日漸鬆散,經過嘉靖末年一折騰,再到隆慶,雖然提了好幾次要“禁科抄之報”,但邸報的傳抄實際已經呈現出控製不住的局麵了。甚至一度出現了“抄傳邸報,刻錄盛行”的情形,甚至有些訊息在見諸邸報前,已在報房傳播開來,“近閱邸報,則有未及進呈而播之報房者矣”、“近日都下邸報,有留中未下先已發鈔者”。
除此之外,一些有地位的文人名士也可隨意傳閱邸報,但與本書關係不大,這裏就不多舉例了。
劉顯父子在這舉目無親的京師之中,總得給自己找點事做,不能光呆在寺廟裏養膘,反正說到底,他們都要等高務實那邊落實了之後才好決定行止,因此今日便聽了知客僧的推薦,來趙記茶樓聽報,畢竟多了解一下朝廷動態總是好的。
劉顯此人不比戚繼光,他們兩個其實都經常想方設法撈錢,但戚繼光撈錢之後全投進了軍伍之中,而劉顯雖然也往自己的軍伍之中投了不少錢,卻還記得給自己留了一小部分,所以對比戚繼光而言,他還算得上宦囊頗豐。
<a href="http://m.xiaoshuting.org" id="wzsy">xiaoshuting.org</a>
不算很缺錢的劉顯父子二人在趙記茶樓二樓點了個小雅間,等著聽茶博士讀邸報。原本若隻是幹巴巴的讀,其實也沒什麽意思,但趙記茶樓想客人之所想,除了讀之外,還會稍加分析和點評,這就引得不少京中閑人趨之若鶩。
當然,肆意品評邸報可能出現一些麻煩,這就是茶樓所需要自行把控的了。好在隆慶皇帝是個仁厚之君,所以至少到目前為止,趙記茶樓的東家還沒有被請去任何衙門喝茶的記錄,這和滿清時代“莫談國事”相比——嗯,也沒什麽好比的。
劉顯父子坐下沒多久,剛剛端起茶盞,還沒開始喝呢,就聽到大堂當中,如說書人一般坐在一張紅布長桌後頭的茶博士一拍驚堂木,大聲說道:“昨日邸報第一事:順天巡撫報呈內閣,言有前狼山總兵官劉顯,借高氏家丁數百,出剿百裏峽群盜,百裏峽盜匪攝於天威,舉手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