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最厭煩的就是冗長的會議,但身為兩部堂官,不管是戶部還是禦史台的工作都極為繁瑣,會議總是免不了,往地方州郡派遣禦史和捕快的會議就足足持續了兩個時辰,整整派出了六十隊人馬,禦史台自有的捕快不夠用,就向大理寺借用一部分,還不夠就直接上書請調羽林軍和神策軍同行,每隊派出百名禁軍隨行,一來可以壯大聲勢,顯示威嚴,二來禁軍都是皇上的親信,有禁軍同行辦案,也能讓皇上通過禁軍監督禦史台的辦案過程以及收繳貪墨的具體數額。


    安排好禦史台的事務,長生照例趕去了戶部,去到戶部又是眾議開會,除了賑災,防汛等民生事務,還有一項很大的軍需開支,那就是由護國真人張善,護國法師同塵,護國將軍龍顥天招募的三支新軍已經滿員,每支新軍十萬人,共計三十萬人,戶部需要為這三十萬人準備包括軍餉,軍需,軍械,軍衣在內的各種開支,初步計算需要六百多萬兩。


    戶部不久之前剛得了暗香樓的八百多萬兩,這六百萬兩倒是拿得出來,但長生卻不願全額下發,他相信張善不會揮霍挪用,也相信少林寺住持同塵和尚,但他不相信龍顥天,直接下發兩百萬兩,這家夥指不定拿著這筆錢做什麽。


    “大人,卑職有話要說。”堂下有官員起身開口。


    長生聞言抬頭看了此人一眼,戶部的官員很多,他認不全,不過這個人他很是眼熟。


    見長生眉頭微皺,那官員急忙說道,“啟稟大人,卑職姓吳,名雨生,乃是今年科舉的二甲進士,不久之前高郎中貪墨獲罪,卑職剛剛補任戶部郎中。


    “吳雨生。”長生自言自語,這個名字他也很熟悉。


    “大人,卑職家境貧寒,窮困潦倒,在倪府比武招親之日,還蒙大人仁心救濟,得了五百兩衣食用度。”吳雨生說道。


    “哦,我想起來了。”長生連連點頭,倪晨伊比武招親當日,有個名叫靈光的和尚上台,對他大加詬病,多有詆毀,隻道他心狠手辣,行事有失道家仁慈,而他將靈光和尚打下擂台之後,倪家擔心與靈光和尚結仇,偷偷塞給靈光和尚一包銀兩,此舉令他多有不滿,就在此時台下有個窮書生發現了他對倪家不滿,趁機上台,舉止得體,言語謙恭,隻道家境貧寒,上台隻為求些銀錢,而他也並未難為此人,將其橈骨捏出骨裂,令其得了重傷才能拿到的五百兩撫恤,這個吳雨生就是當日上台的那個窮書生。


    吳雨生正色說道,“大人,卑職以為新軍的軍械裝備不可匱缺,這一百五十萬兩必須全額發放,但眼下離秋收還有兩個多月,各地災情甚是嚴重,而國庫隻有不到一千萬兩庫銀,便是全部用來賑災尚且不夠,更何況夏汛將至,江河兩岸堤壩的搶修加固也需要大量銀兩,若是一次為新軍發放半年的軍需糧草,賑災糧款何來?防汛款項何來?”


    長生本就不想給新軍撥發太多銀兩,吳雨生的話甚合他的心意,便隨口說道,“吳郎中所言確有道理,依你之見,戶部應該如何處理此事?”


    “三十萬新軍半年的軍需糧草戶部當真調撥不出來,”吳雨生說道,“暫時發放三個月吧,戶部總要留下一些應急的銀兩。”


    “嗯,有道理,就這麽辦吧。”長生落錘定音。


    嫉妒之心並不隻有婦人有,男人也有,眼見吳雨生的建議被長生采納,堂下官員看他的眼神便多有不滿。


    長生坐在堂上看的清楚,對於吳雨生的建議,他是非常滿意的,之所以滿意並不是因為吳雨生分配的方法有多合理,而是吳雨生猜到了他心中所想,提出的這個建議可以將一部分主動權掌握在戶部手裏,三個月的軍需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既可以支持新軍行軍打仗,又不足以支撐他們起兵造反。


    想到自己不可能一直主政戶部,而自己離開之後戶部也的確需要一個精於計算的接班人,長生便有心培養提攜這個吳雨生,但他也知道自己對吳雨生越好,吳雨生接替他的可能性就越小,因為皇上絕不會允許他離開之後還能左右戶部,說白了就是絕不會重用他的人。


    想到此處,便隨口笑道,“吳郎中,你這個人很是精明,也很會說話,我不知道是誰讓你補了戶部的差事,不過既然來了,就要實心用事,踏實辦差。”


    長生這番話說的看似褒獎,實則是帶有些許嘲諷之意的,言下之意吳雨生擅長經營算計,此言一出,堂下官員的臉上多有笑意,而吳雨生則紅臉應是,訕訕坐下。


    便是吳雨生已經很是尷尬,長生仍然沒有放過他,“你剛來戶部不久,對其他公務也不熟悉,縮減新軍軍需是你的主意,這樣吧,供給新軍軍需的差事就由你來負責。”


    長生此言一出,堂下官員多有幸災樂禍,他們都知道這是個苦差事,保障軍需非同小可,不比民生事務,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耽誤了差事可是要掉腦袋的。


    吳雨生聞言急忙站立起身,惶恐應是。


    不止其他戶部官員不明白長生的深意,便是吳雨生自己也不曾理解,實則長生這麽做是有多方麵考慮的,俗話說窺一斑而知全豹,吳雨生能敏銳的察覺到他心中所想,說明吳雨生聰明非常,而且懂得掌控製衡,其能力他是不懷疑的,但吳雨生隻是個正六品的官員,而戶部尚書是正三品,不可能直接連升三級,必須趁自己還在戶部時,幫助吳雨生辦好差事,讓他積累功勞,顯示能力,以便於他日自己離開之後,吳雨生可以受命接任。


    散會之後,眾人起身離開,吳雨生也鬱鬱離座,怏怏離開。


    在即將走出大堂之時,吳雨生回頭看了一眼,他沒想到長生一直在盯著他,回頭之後恰好與長生視線相接,長生此時的表情很是嚴肅,出乎本能,吳雨生急忙移走了視線。


    但移走視線之後,吳雨生仿佛察覺到了什麽,再度轉頭看向長生,此番他的視線沒有一觸即收,而是直視著長生的雙眼。


    長生神情凝重,確保沒有其他官員回頭之後,方才衝其緩緩點頭。


    吳雨生雖然不知道長生有何深意,卻知道他必有深意,微微點頭之後急切轉身,快步離去。


    眾人離開之後,長生也離開了戶部,他不太會當官兒,也很會當官兒,所謂不會當官兒是因為他不太了解官場的規則和處理公務的流程,所謂很會當官則是因為他能提綱挈領的抓到為官的本質,當官兒的本質就是用人,主官不需要廢寢忘食,親力親為的去處理公務,隻需選出可以勝任工作的下屬。


    回到禦史台,長生關門閉戶,拿出了昨晚自發簪裏取出的那份龍脈地圖。


    昨晚一直忙著製作贗品,不得認真端詳,此番終於騰出時間,得以仔細推敲。


    宋財已經證實了地圖的真實性,故此無需在真實性上浪費時間,此番需要確定的是十二地支和金龍所在的大致位置。


    地圖上共有十三個圓點兒,十二地支的圓點兒是呈圓形分布的,表述方位通常用四麵八方,十二地支所在的方位就是四麵加八方。


    位於正北方向的是子鼠,正北和東北之間是醜牛,東北和正東之間是寅虎。


    位於正東方向的是卯兔,正東和東南之間是辰龍,東南和正南之間是巳蛇。


    位於正南方向的是午馬,正南和西南之間是未羊,西南和正西之間是申猴。


    位於正西方向的是酉雞,正西和西北之間是戌狗,西北和正北之間是亥豬。


    那個金龍所在的圓點兒位於地圖的正中央。


    由於地圖上的線條很是瑣碎,故此很難根據地圖上的線條來確定它們分別代表著什麽山川河流,不過大江和大河很好分辨,根據這兩條河流的走向以及地圖的邊界來看,十二地支和金龍所分布的位置已經超出了目前大唐的疆域,有幾處竟然是在外邦別國境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禦九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禦九秋並收藏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