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帕爾默的戰事一切如故,沒有太多可以值得書寫的篇章。


    當鐵與火的潑灑與傾瀉變成了既定的流程,當殺戮與傷亡成了統計列表上一行行轉瞬即逝的數據;


    加爾文不想再多看這些狹隘的字符,因為它們無法描述真實戰場中那些犧牲的靈魂的萬一。


    海戰過程中的獸人艦隊依舊還是老樣子,除了正麵衝鋒還是正麵衝鋒。


    偶爾趕上靈能小子們信號滿格的時候,加爾文還可以期待一下來自獸人的跳幫戰術。


    但也就僅限於此了,大技霸對戰艦的設計顯然沒有過多的思考;


    而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他們的數量與體積都未達到某種閾值之前,戰術匱乏將是獸人海軍的常態,不會有意外的改變;


    對,獸人們是有閾值這個東西存在的。


    盡管時過境遷,距離那場將泰拉群雄視作泥土的、恥辱的獸人戰爭已過去數千年;


    但帝國對那個時候的獸人,在數量與體量達到某種程度後,所顯現出的文明與其中的智慧,至今仍警惕不已。


    而作為那個從烏蘭諾戰爭中,在帝皇手下死灰複燃的獸人,給帝國帶來長久恥辱的傷痕;


    戰鬥月亮這個概念,也被深深地銘刻進所有後世成立的異形審判庭成員的腦海當中。


    對前兩個星係的戰後清掃以及情報統計的重心就在這裏:


    審判庭在機械神教的人員陪同下,以極為嚴肅的態度一遍遍地複查星係內現有的自然天體數量;


    而所有被確認適宜製造人工天體的引力場環境,自然也是檢查工作的重中之重。


    希克斯與帕爾默的統計結果在艦隊抵達波文星係的前夕,被送達已跟隨大艦隊前抵的統帥部;


    一片綠色的統計標識,也讓繁忙工作裏抽出時間與會的高階將領們心下安定不少。


    但隨著波文星係被順利拿下以後,加爾文等人終於還是等到了落下的第一隻靴子。


    異形審判庭與機械神教在戰後的星係內,按常規程序清點了星係於帝國官方備案的天體數量;


    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項簡單的工作拖延了足足數個小時,而沒有能夠完成。


    負責該項工作的審判庭文書人員啟動了應急響應機製,跨級上報到隨侍在加爾文身邊的異形審判庭高階成員的手裏:


    位於失陷的次級鑄造世界波文6號環帶上的衛星——波衛9的位置,在幾經查找核對後,被最終確認消失。


    這顆直徑近百公裏的微型天體的無故消失,觸發了異形審判庭的警戒機製;


    在短短數個小時以後,統帥部的各位主官悉數被緊急通知。


    考慮到這顆衛星目前僅僅是消失,而並未能確認其最終去向;


    一場小範圍但密級極高的會議在亡魂救贖者號的牽頭下,以視頻會議的方式開始進行。


    這是一個極為危險的信號。


    因為帝國目前的戰艦設計藍本裏,並未有對星級別的武器和對應的戰艦標準。


    審判庭的絕罰令所使用的武器名單裏,對行星毀傷最徹底的雙階旋風魚雷,可能是最為接近這個目標的實彈武器。


    但這種魚雷並非為戰場而生,它的使用前提是釋放該武器的單位必須在軌;


    而在軌本身,就意味著該目標並未有防空能力。


    一句話,這玩意就是個打死物的大號煙花;


    針對獸人方麵極可能出現的天體級別的戰鬥單位,它的作用不說絕無僅有,也稱得上是聊勝於無了。


    會場內的氣氛一時變得非常壓抑,有資格列席會議的都是飽經戰事的職業軍人和資深的戰爭技術專家;


    他們沒人能開口向在場的眾位同僚狂妄地保證,說隻要獸人不抵抗,雙階旋風魚雷也勉強夠用這種荒唐的論調。


    “那個行星殺手?”


    加爾文最先想到之前在萊亞克的收獲,向瑞紮代表鑄造副監康斯坦汀神甫問道。


    “做不到。”


    康斯坦汀幹脆地予以否定,並且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給予解釋:


    “那個武器係統隻是一個理論上的誓言產物,而在對軌道造船廠上的艦船檢查過以後,我們發現那隻是最基本的試驗用船……”


    “哦……”加爾文陷入了沉默,而在場的海軍高階將領們也沉吟不語。


    試驗用船的概念他們是清楚的,那就意味著它本身,就隻是為了驗證某種理論可行性而鑄造;


    其船上所有的部件,也就僅僅是滿足某個體係運轉的最低標準;


    別說這個脆弱的標準能耐得住實戰級別的幾次射擊;


    悲觀一點地說,這種試驗船舶就算能打得響,那他身上的其他構造也是空白一片。


    沒有對應的能源係統、蓋格立場、武器陣列和防護裝甲根,它本沒有實戰意義;


    就算主炮本身不存在問題,可其他的重要組件的每一個部分的加入舾裝,都足以讓整個艦體的設計重心失衡,需要重新對整個艦體的配重結構進行調整。


    總而言之一句話,行星殺手在短時間完全沒有加入服役序列的可能。


    “那如果,我們僅僅是想將它作為一個武器打響呢?”


    加爾文再次問道,這已經是退一萬步的想法了。


    情況如此,獸人的大型天體級單位隨時可能出現。


    他們沒有時間去給機械神教慢慢研究,拿出一個完整的戰艦體係;


    那既然如此,退而求其次隻要一個能打響的武器能否可行?


    “恐怕還是不行……”康斯坦汀說道:


    “我們試過對這個武器運行所需的各項基本參數的推算,它所需要的能源供給,已超過了帝國已知的所有型號的等離子反應堆的供能標準;


    不僅如此,它的一些關鍵位置的受力結構,也根本不是現實宇宙中的物理環境中能夠憑借現有技術處理的。”


    迎著加爾文的目光,康斯坦汀給出了在場人員們所最不願接受的最終結論:


    “甚至以後技術有進步也不行,從理論上來說,它的關節部位,隻能在亞空間環境下熔鑄完成,在達成受力平衡以後才能在現實宇宙出現!”


    一更,月末求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錘:以灰燼之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的霍林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的霍林河並收藏戰錘:以灰燼之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