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別有意趣的前線視察之旅,最終還是在數小時後告一段落。


    除了登上返航的亡魂救贖者號時,他的手裏多了一頂破舊的紅色貝雷帽以外。


    在前來送別的星界軍戍衛司令眼裏,他看不出加爾文身上有任何的戰鬥痕跡。


    但布魯諾的話不會有假,也不敢對他有所欺瞞。


    畢竟這個星界軍團長可是從新兵時代的一枚生瓜蛋子開始,在他眼皮子底下點點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團長的;


    別人他或許敢糊弄,但他不一樣。


    對於這個自家老爹式的頂頭上司,也是一次次將布魯諾從死人堆裏親手挖出來的老班長,布魯諾對他有著極為特殊的感情。


    其他的幾個團長也有著類似的關係,這也是地方征調的星界軍特有的感情紐帶。


    這種緊密連接在整個軍團中的感情牽絆,對星界軍這個號稱“帝皇手中麵值最小的硬幣”的大頭兵來說,既是一種祝福,也同樣是一種詛咒。


    它美好的一麵,讓這些背井離鄉,為帝國征戰在銀河各處的帝國軍人們添加了更多的凝聚力;


    但它令人痛心的一麵同樣來自此,帝國星界防衛軍那恐怖的戰損率,讓巨大傷亡後的部隊整編和合並比比皆是;


    大量的優秀帝國軍人會因為戰友的離去而受到難以治愈的精神傷害,從此再也無力拿起武器。


    加爾文視察的空間站上,部署的這支部隊就是如此。


    這支尚未離開家鄉,還在本星區作戰的星界軍在加爾文看來,也許已經足夠英勇;


    但與他手下真正精銳的大廷達羅斯軍團相比,中間還相差很遠。


    是的,如今的廷達羅斯軍團,已經需要在他們的名號前刻意標注上一個“大”字,才能確切地描述他們的規模了。


    有賴於灰騎士戰團之前的積累,在他們經手過的混沌汙染事件裏,參與作戰並經受住考驗的凡人軍團數量巨大;


    用來隱藏、隔離他們的荒蕪星球也足夠多。


    待到灰騎士與審判庭商議,廷達羅斯軍團成立以後,他們也終於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這些星球上的人們來曆不同,被流放安置的時間也各有不同。


    其中少數星球上的人口已安置過久,幾代人的傳承繁衍之下,已經在本地生根發芽。


    對這種星球,灰騎士選擇將其納入聖錘修會的管轄之下,以便集中管理。


    在經過未來的數百年的謹慎觀察,確認沒有汙染的痕跡後,審判庭會允許其重新返回帝國的視野之內。


    但多數的星球沒有這個待遇,他們已經挺過了為期30年的考驗,而距離漫長的百年解封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這些星球上的第一代軍人還未老去,待到加爾文出現以後,他們擺脫了在無聲中等待死亡的命運,成為了廷達羅斯軍團的血液來源。


    如今的費德曼星係——泰坦二號的要塞群裏,專屬於廷達羅斯軍團的訓練基地已有上百處之多。


    近千萬有星界軍服役經曆的戰場老兵被從各地啟封,源源不斷地向著泰坦二號趕來;


    他們中的適齡士兵被就地整編,加入廷達羅斯軍團後在此訓練,同時負責著整個要塞群的多數戍衛工作;


    而少部分超齡的老兵,則有力地充實了這個星係本地政府下屬的防衛軍和法務部士兵的力量。


    當加爾文在俄爾普斯向整個暴風星域登高一呼後,第一個響應他號召的,就是泰坦二號上處於備戰狀態的廷達羅斯軍團。


    軍團的規模有數百萬人之多,下屬的各兵種裝備也完全依照忠嗣學院標準運行。


    如此龐大且精銳的單一兵團,在如今的帝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在一些對帝國典故了解頗深的人眼裏,已隱隱有當年煊赫一時的太陽輔助軍的味道。


    如今這支龐大的軍團中的一部分,已經同瑞紮世界的艦隊一起到達了俄爾普斯的後方。


    當結束了前線視察返回卡納裏安星係的加爾文,從最新的入駐軍團中看到他們編號時。


    作為整個戰區的最高指揮官的加爾文就知道,向哈桑方向反攻的時機已經到來。


    查爾斯方向的前線戰役已經結束,從以往的戰役資料來看,最高統帥部的參謀們得出了嚴峻的結論:


    這種高烈度的攻勢並非獸人的全力進攻。


    在獸人占據了數十顆宜居世界,並已發展了數十年的背景下。


    這種沒有後續支撐的單批次攻勢顯得過於後繼乏力,與這個種族表現出的戰爭潛力相差甚遠。


    這種進攻與其說是對俄爾普斯的侵入,更像是對方在發展軍事力量的途中,有意識地在消耗多餘的兵力。


    這種戰略級別的信息在以往並未得到重視:


    數十年的艱難抵禦之下,南方艦隊有過一些反攻的假象,但也從未有過如此係統性的收集過獸人的信息。


    敵人要比想象中更加強大,這種判斷一旦得出,之前的戰局推演就全部作廢。


    參謀部與一線部隊中對戰事盲目樂觀的高級將領們頓時失聲,連負責勤務的士兵都感覺到了他們身上的壓力。


    未戰已敗啊……


    一旦戰事真的出現意外,那對如今脆弱的俄爾普斯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陰影沉甸甸地壓在加爾文等人心上,連帶著整個統帥部一連數日,都在窒息的沉默當中度過。


    這種低壓的氣氛一直維持到旬日之後,瑞紮鑄造世界的機械方舟艦隊到達才有所緩解。


    這些來自鑄造世界的艦隊規模出乎了加爾文的意料。


    整整41機的泰坦,和麾下配屬的騎士家族以及機神護衛如同鋼鐵的海洋。


    以遮天蔽日的態勢出現在卡納裏安的恒星外圍。


    這是泰坦軍團一個整編機部的力量,也是大軍團作戰時標準的部署單位;


    瑞紮世界的慷慨像是一劑強心劑一樣讓俄爾普斯上下的士氣都得到了有力的提升。


    預計外的強力支援,也讓加爾文沉鬱的臉上久違地露出了笑容。


    他甚至不顧自己的身份,親自來到星港上迎接機械方舟艦隊的首領。


    在這個身高也有三米有餘的紅袍鑄造副監的麵前,他主動向其問好:


    “向萬能的機神致敬,向慷慨的瑞紮鑄造世界致敬!


    您與您同僚的到來,對帝國在這裏的戰事,將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謹代表俄爾普斯的億萬民眾,並攜此工作的所有同僚,向瑞紮世界真誠的友誼致敬!”


    迎著加爾文的問候與致意,這位神秘的鑄造副監緩緩地將頭上罩袍的帽子褪下。


    眾目睽睽之下,一張既熟悉又陌生的臉龐,帶著絕對熟悉的語氣對加爾文的話予以回應:


    “萬能的歐姆彌賽亞在上。向您致敬,尊敬的至高領主審判官加爾文冕下。”


    “康斯坦汀!怎麽又是你!”加爾文驚呼道。


    一更,求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錘:以灰燼之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的霍林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的霍林河並收藏戰錘:以灰燼之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