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個……”


    加爾文在心裏念著自己的戰果,並且善意的拒絕了身邊的灰騎士推過來的懸浮支架;


    被引擎噪音填滿了的機艙,在雷霆那糟糕的氣動外形影響下,對平流層有著格外的鍾愛。


    整個機艙裏,所有的灰騎士都老老實實地將自己安置在固定架上,隻有加爾文自己還固執的站在中央的過道上。


    當然,他有這個特權。


    “進度如何?”加爾文看向身旁最近的身影,靈能通訊中這兩個單詞被層層疊加、又被層層擴散。


    所有“聽到”原體問話的灰騎士都能清楚的理解,這種被銘文同時賦予時間和空間意義的詞匯,在這個時候所指向的,正是整個先遣艦隊的狀態。


    時間進度,空間進度,艦隊的位置,乃至先遣艦隊在途徑那些確定被汙染的小行星、衛星甚至軌道空間站時,艦隊以小隊為單位,向下逐級發送的具體作戰任務。


    加爾文所在的這艘雷鷹就是如此,是圍繞著先遣艦隊被投送的上百支小隊中的一個。


    而在先遣艦隊之後,匯合了克裏格聯盟的兩千名阿斯塔特,以及死亡守望和謾罵者的艦隊主力,也正在向這個極速趕來。


    “進度順利。”戈耳貢搖了搖頭,將同樣被銘文加密後的信息反向輸送。


    但他和所有的灰騎士一樣,對這種工具的應用要遠遠的弱於原體。


    先遣艦隊的作戰信息太過複雜、稠密,而他所能掌握的信息加密和壓縮技術,卻無法將這些信息全部概括。


    三級的銘文體係,大概是這些灰騎士們能夠利用、並以此構築自己靈魂防禦的極限;


    至於日常的信息溝通和戰鬥方麵的應用,則被死死地固定在二級的範疇以內。


    但加爾文並不擔憂,因為這種能力的缺失在他的眼中,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灰騎士們注定會繼續成長,而他現在所做的事,就是為了加快這中間的進程。


    “第九十七個……”加爾文再次重複這個數字。


    大魔這個概念,在加爾文經過這次戰爭後,幾乎被徹底顛覆。


    與他從審判庭中得到的培訓相比,這些從受害的當事人們身上得到的信息,顯然更加可信。


    什麽?你問它們說了什麽?怎麽說的?


    對此加爾文沒有解釋的欲望,隻是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微笑不語……


    總之,所謂的大魔,並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


    在亞空間中無論是混沌無分還是諸神的碎片,都隻有普通和擁有獨特概念的區別。


    在它們的內部,區別這些未生者的真正標準,恐怕要到非常後期才有真正的共識;


    而它們擁有的這種共識也讓加爾文非常熟悉——那就是是否擁有神性。


    是的,還是神性。


    就像古泰拉的人類,在尚未走出恒星之前所說的:“太陽底下永遠沒有新鮮事一樣”,亞空間中無盡的變化之下,其實也有著一些被共同認知的“真理”。


    神性,對於諸神的碎片來說更容易獲得,但這個容易與人類所理解的難度依舊有著天壤之別。


    它們或許能在誕生後的數萬年時間裏,在某種機緣巧合下取悅了自己的本體,又或者單純的因為主體意識的某個偶然的行為,將自己的意識降臨到那個碎片之上。


    於是,當神明的意誌離開,而那個碎片又僥幸沒有被撐碎或者被玩壞的話,那這個碎片從此以後就有了一個新的稱謂——諸神的化身。


    而相較之下,無分混沌的未生者則要艱難許多,它們想要獲得神性隻有兩條道路:


    一,是祈禱混沌意誌的青睞,就像是某種合法的賭博一樣,能在無盡的亞空間裏找到一絲混沌的本源,而又恰好能小到不足以暴露身份,從而被諸神覬覦;


    二,是盡心盡力的尋找每一個能夠抵達現實的機會,盡可能在短暫的時間窗口裏,給現實宇宙的文明種族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


    那麽問題來了,還有比殺戮和破壞更能留下印象的事物麽?


    或許有,但那必定會耗費漫長的時間,而它們缺的恰恰也是這個。


    於是殺戮與毀滅,就成了這些無分混沌或是不被本尊青睞的諸神碎片的唯一選擇。


    它們也樂此不疲,想要通過這些製造的痕跡來維持自己在時間中的存在,從而獲得一絲貫穿時光長河後,自然誕生的一點神性。


    這,就是真相。


    一個加爾文從未想到的真相。


    他靈魂中有關千瘡之子的記憶裏,自己與其他軍團之子們召喚的守護靈,恐怕正是基於這種情況而存在的特例。


    當一個未生者能夠與現實建立穩定的契約時,這些本質上屬於高維生物的存在,也就不介意在有了固定的保證和被人銘記的收益下,在凡人短暫的生命周期裏,暫時收起自己醜惡的嘴臉。


    它們甚至願意展現出一定程度上的“忠誠”和“可靠”,隻要它的契約者們也同樣展現出足夠的強大;


    但這種態度的“尺度”,雖然超過多數凡人的壽命,可誰又能保證這種脆弱的合約,在麵對真正的恐怖時,又能堅貞如一呢?


    或許有極端的特例,但絕不可能是常態。


    唔……又一個謎題被解開,加爾文的心情不乏愉悅。


    但他的心裏也同樣有著隱約的壓力,因為從這些未生者們身上獲得的信息裏,也同樣將不祥的意味指向他的目標——哥特。


    顛簸的機艙已經恢複了穩定,咆哮的引擎也在不知不覺中安靜。


    加爾文知道,這是等離子引擎轉向外太空工作模式的特征。


    而在他的視野盡頭,狹窄到隻剩下一道細縫的觀察窗口裏,也正如他所預料的,出現了軌道空間站的身影。


    對艦隊途徑的航道附近的清理已經完成,其他的雷鷹小隊也正處在返回的狀態當中。


    加爾文感受著靈能狀態下的軍團意誌,周邊活躍的星星點點的靈魂,正是他的子嗣們在向他致敬。


    要走了……這是加爾文和其他灰騎士們的共識。


    敵人的目的性極為明確,而在他對這裏的惡魔的滅殺和獵食的過程裏,他也從那些尚未被消化的凡人的靈魂中,找到了這裏曾經發生的戰鬥。


    斯特拉尼瓦爾,這是這個星係的名字。


    而如果他沒有猜錯,現在漂浮在星係第二恒星的伴星軌道上的戰艦殘骸,就是這裏曾經駐留的防衛艦隊的最後痕跡。


    曾經的戰場上,那些黑色軍團的戰艦,正是在這裏如狼群一樣橫衝直撞,然後再同樣龐大的死亡守衛們的幫助下,以最短的時間將這裏的帝國海軍殲滅,然後連戰場都未來得及打掃就揚長而去。


    他們在找什麽?


    他們在幹什麽?


    加爾文心有所感,知道這恐怕就是他在這場敵眾我寡的戰爭裏,為數不多的、可能讓他翻盤的線索。


    但戰爭的迷霧卻讓他一無所知,隻能等待自己親自到達哥特以後才能知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錘:以灰燼之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的霍林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的霍林河並收藏戰錘:以灰燼之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