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說這裏麵還有小故事,洛桐的興趣就來了。她托著下巴,眨巴著眼睛看著盛棲梧:“快說說,都有哪些故事?”
“我們先說流傳度最廣的這個原因,這佛教推崇蓮花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與荷花的特性有關。”
“荷花,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雖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沒有菊花那樣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汙泥而不染”與迎著酷夏驕陽而盛開的特性贏得了佛教至高無上的崇拜。”
“佛教認為“六塵”,因世間充滿“六塵”,故把人世間稱為“六塵”。由於“六塵”的汙染與幹攏,人世間又充滿著欲望與競爭,使人們難以班門平靜,難得潔淨。”
“這種情況與“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的佛國淨土是格格不入的,要想進入佛國,必須遠離塵世,遁入清淨的空門,專心修佛,消除汙染與幹攏。
“荷花出汙泥而不染的特別屬性與人世間的佛教信徒希望自已不受塵世的汙染的願望相一致,保持潔淨,以便順利進入淨土佛國。”
洛桐聽了都覺得枯燥,也不知道盛棲梧是怎麽記得下來這麽長一段的。
“什麽是六塵?我隻聽說過六根不淨,這六塵倒是沒聽過。”
洛桐打了個哈欠,懶懶道。
“這說到六塵,就要先說到六根。”盛棲梧也不意外洛桐是現在這個表現,其實他也覺得這些蠻枯燥的。
“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從心理與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說,稱為六根,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
“眼有視神經,耳有聽神經,鼻有嗅神經,舌有味神經,身有感觸神經,意有腦神經,這些都是心與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稱為六根。”
“從六根所接觸的物件上說,稱為六塵,也就是物理學上的各類物質。眼根所見的顏色和形色,耳根所聽的聲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嚐的味道,身根所觸的粗細冷熱與濕滑等,意根思想的稱為‘法’——漪指的極微極遠的無從捉摸的東西,這些就被稱為六塵。
”
“那為什麽要求大家六根清淨呢?”
也難怪洛桐會這麽問,以前看電視劇總是會聽到台詞說六根清淨六根不淨什麽的,所以她就對六根清淨這個特別感興趣。
但是有的時候她又比較懶,懶得自己去查資料,現在既然盛棲梧知道,那她自然就要趕緊將這個問題給提出來。
果然盛棲梧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好好的給她解釋了一遍,什麽叫六根清淨。
這說到六根就要先說到六識,因為六根是六識的工具,作善作惡,固然是出於六識的主張,造成善惡行為的事實,卻是在於六根的作用。
人之流轉於生死輪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於六根不曾清淨,自從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均由六根所造。
比如眼根貪色、耳根貪聲、鼻根貪香、舌根貪味、身根貪細滑、意根貪樂境;
有貪,也必有嗔,貪與嗔,是由無明——煩惱而來,合起來,就是‘貪、嗔、癡’的三毒交加,惡多善少,永無出離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脫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學,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與定,所以修持的入門工夫,應從身心的兩方麵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
把不好的念頭修理掉,稱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禪定;把不好的行為修理掉,稱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稱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
持戒的目的是在守護根門——守衛保護住六根的大門,不讓壞事從六個根門之中溜進我們的心田,以致種下生死流轉的禍苗。
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隻能在戒律的保護下,勉強守住了六根,至於清淨二字,那是談不上的。
一般人的觀念,總以為僧尼們隻要不犯淫行,不貪非分之財,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是六根清淨了。
事實上,凡是貪逐於物境的受用,總是六根不淨,不論是看的、聽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隻要有了貪取不舍的情形,就是六根不淨。
因為除了男女及錢財等的問題,都不容易覺察出來,淨與不淨,也就很少有人細心地注意它了。
說得明白一些,所謂六根清淨,不是沒有了六根,而是我們的生理官能,不再隨著外境的幻象而轉,這就叫做一塵不染——但這絕不是等閑的工夫所能辦到的事。
六根清淨的目的,便在斷絕並超越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盛棲梧這一大段講下來,都有點口幹舌燥。
洛桐聽得昏昏欲睡,也難為盛棲梧怎麽能夠記下來。好不容易這一段落結束了,她打起精神問道:“那你說的那些小故事呢?”
“別急,你聽我一一地說。剛剛說的就是比較正經的,咱們現在就說說這比較有意思的,相當於野史了。”
盛棲梧清了清嗓子,顯然是有點渴了,他很久沒有說過這麽大段的話了。
見到盛棲梧口渴,洛桐忙狗腿地遞上旁邊的水杯,盛棲梧接過去喝了一口繼續開始普及這佛學知識。
“我們都知道佛教最開始是產生在古印度,它是從印度流傳過來的,因此,它受印度的影響比較深。”
“古印度有崇拜荷花的習俗。因此,當印度佛教傳入我國後,人們就難免受到這個習俗的影響。首先就是變得崇拜荷花。”
“崇拜荷花?”
洛桐不明白,這荷花就是一種觀賞性的植物,怎麽就變成崇拜了?
“是的,早在佛教誕生以前的印度,每當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燒,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夏夜,或清晨,在盛開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賞荷,綠水蔭秀,粉紅淡紫相間,芬芳四溢,使人賞心悅目,清風徐來,荷香隨風從萬綠叢中散發出來,令人的心肺像洗滌過似地頓覺涼爽。荷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勝地。”
“我猜人們在荷塘邊散步,可能更容易靜下心來思考吧。”
盛棲梧給了這麽一個猜測,其實這說的也八九不離十。
“我們先說流傳度最廣的這個原因,這佛教推崇蓮花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與荷花的特性有關。”
“荷花,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雖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沒有菊花那樣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汙泥而不染”與迎著酷夏驕陽而盛開的特性贏得了佛教至高無上的崇拜。”
“佛教認為“六塵”,因世間充滿“六塵”,故把人世間稱為“六塵”。由於“六塵”的汙染與幹攏,人世間又充滿著欲望與競爭,使人們難以班門平靜,難得潔淨。”
“這種情況與“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的佛國淨土是格格不入的,要想進入佛國,必須遠離塵世,遁入清淨的空門,專心修佛,消除汙染與幹攏。
“荷花出汙泥而不染的特別屬性與人世間的佛教信徒希望自已不受塵世的汙染的願望相一致,保持潔淨,以便順利進入淨土佛國。”
洛桐聽了都覺得枯燥,也不知道盛棲梧是怎麽記得下來這麽長一段的。
“什麽是六塵?我隻聽說過六根不淨,這六塵倒是沒聽過。”
洛桐打了個哈欠,懶懶道。
“這說到六塵,就要先說到六根。”盛棲梧也不意外洛桐是現在這個表現,其實他也覺得這些蠻枯燥的。
“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從心理與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說,稱為六根,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
“眼有視神經,耳有聽神經,鼻有嗅神經,舌有味神經,身有感觸神經,意有腦神經,這些都是心與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稱為六根。”
“從六根所接觸的物件上說,稱為六塵,也就是物理學上的各類物質。眼根所見的顏色和形色,耳根所聽的聲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嚐的味道,身根所觸的粗細冷熱與濕滑等,意根思想的稱為‘法’——漪指的極微極遠的無從捉摸的東西,這些就被稱為六塵。
”
“那為什麽要求大家六根清淨呢?”
也難怪洛桐會這麽問,以前看電視劇總是會聽到台詞說六根清淨六根不淨什麽的,所以她就對六根清淨這個特別感興趣。
但是有的時候她又比較懶,懶得自己去查資料,現在既然盛棲梧知道,那她自然就要趕緊將這個問題給提出來。
果然盛棲梧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好好的給她解釋了一遍,什麽叫六根清淨。
這說到六根就要先說到六識,因為六根是六識的工具,作善作惡,固然是出於六識的主張,造成善惡行為的事實,卻是在於六根的作用。
人之流轉於生死輪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於六根不曾清淨,自從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均由六根所造。
比如眼根貪色、耳根貪聲、鼻根貪香、舌根貪味、身根貪細滑、意根貪樂境;
有貪,也必有嗔,貪與嗔,是由無明——煩惱而來,合起來,就是‘貪、嗔、癡’的三毒交加,惡多善少,永無出離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脫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學,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與定,所以修持的入門工夫,應從身心的兩方麵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
把不好的念頭修理掉,稱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禪定;把不好的行為修理掉,稱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稱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
持戒的目的是在守護根門——守衛保護住六根的大門,不讓壞事從六個根門之中溜進我們的心田,以致種下生死流轉的禍苗。
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隻能在戒律的保護下,勉強守住了六根,至於清淨二字,那是談不上的。
一般人的觀念,總以為僧尼們隻要不犯淫行,不貪非分之財,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是六根清淨了。
事實上,凡是貪逐於物境的受用,總是六根不淨,不論是看的、聽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隻要有了貪取不舍的情形,就是六根不淨。
因為除了男女及錢財等的問題,都不容易覺察出來,淨與不淨,也就很少有人細心地注意它了。
說得明白一些,所謂六根清淨,不是沒有了六根,而是我們的生理官能,不再隨著外境的幻象而轉,這就叫做一塵不染——但這絕不是等閑的工夫所能辦到的事。
六根清淨的目的,便在斷絕並超越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盛棲梧這一大段講下來,都有點口幹舌燥。
洛桐聽得昏昏欲睡,也難為盛棲梧怎麽能夠記下來。好不容易這一段落結束了,她打起精神問道:“那你說的那些小故事呢?”
“別急,你聽我一一地說。剛剛說的就是比較正經的,咱們現在就說說這比較有意思的,相當於野史了。”
盛棲梧清了清嗓子,顯然是有點渴了,他很久沒有說過這麽大段的話了。
見到盛棲梧口渴,洛桐忙狗腿地遞上旁邊的水杯,盛棲梧接過去喝了一口繼續開始普及這佛學知識。
“我們都知道佛教最開始是產生在古印度,它是從印度流傳過來的,因此,它受印度的影響比較深。”
“古印度有崇拜荷花的習俗。因此,當印度佛教傳入我國後,人們就難免受到這個習俗的影響。首先就是變得崇拜荷花。”
“崇拜荷花?”
洛桐不明白,這荷花就是一種觀賞性的植物,怎麽就變成崇拜了?
“是的,早在佛教誕生以前的印度,每當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燒,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夏夜,或清晨,在盛開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賞荷,綠水蔭秀,粉紅淡紫相間,芬芳四溢,使人賞心悅目,清風徐來,荷香隨風從萬綠叢中散發出來,令人的心肺像洗滌過似地頓覺涼爽。荷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勝地。”
“我猜人們在荷塘邊散步,可能更容易靜下心來思考吧。”
盛棲梧給了這麽一個猜測,其實這說的也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