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結束,也意味著一年之中最熱的時間段終於要過去了!


    一年之中,也就春秋二季最是讓人覺得舒爽。


    太冷太熱都不爽利!


    冷的話,倒是還算好。


    畢竟現在各種保溫的衣服,效果都相當不錯。


    就是熱吧,除了待在空調房之外,出個門,走上幾步,就是一身的汗。


    陳偉帶著遺憾離開了蓉城,因為他這一直都沒有找到機會將白婷給吃掉。


    當然,偷摸的做了點事情還是有的,比如揩油!


    陳偉提前返回京城,是因為嘀嘀出行的緣故。


    嘀嘀出行必須得要進行第一輪融資了,其賬上的錢,已經燒得差不多了。


    作為國內打車軟件第一人,不僅僅隻是國內,嘀嘀出行還是全球打車軟件第一人!


    上線之後,就受到了相當高的歡迎。


    先後在四大一線城市之中上線,然後又是推廣到國內不少的城市之中。


    從六月份上線到現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嘀嘀出行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了千萬人。


    日均出行單數達到了十萬單。


    如此成績,足以令人自傲。


    而對於陳偉來講,嘀嘀出行取得這樣子的成績,滿意之中也帶著不滿意。


    按照陳偉的預期,嘀嘀出行的日均出行單數應該突破五十萬才對。


    要知道,在後來的時候,網約車出行日均單數可是超過兩千萬,這還隻是一家公司就有如此的高的單數。


    十萬對比兩千萬,這差距是否太過於明顯了些?


    “上線嘀嘀出行的城市,才二十六座,這比預期當中要少一半!”


    上線嘀嘀出行的二十六座城市,全部都是華國經濟排名前列的城市。


    嘀嘀出行是依托在智能手機平台上麵的移動軟件,而現在智能手機群體最多的地方在那?


    城市之中!


    特別大城市之中。


    從uni和redo兩款手機的城市銷量就能夠看得出來。


    陳偉看著會議室之中如同鵪鶉的人,不由的揉了揉額頭。


    看向嘀嘀出行的運營官,被陳偉盯著,下意識的縮了縮頭。


    之前的時候多麽意氣風華,現在就有多狼狽。


    “現在,市場上麵不僅僅隻是我們一家網約車公司,我們並非就沒有對手。我們必須得要在短期內,和對手拉開差距。”


    如果沒有辦法拉開差距的話,那麽就必然會陷入到一個苦戰之中。


    互聯網市場,擁有先發優勢的企業,如果不能夠和對手拉開差距,那麽最終的結果都不會太怎麽好。


    必須得要將優勢給擴大到讓對手都絕望的程度,如此才是能夠保證自身在市場當中的支配地位。


    至於說壟斷?


    說實在的,在華國,企業壟斷根本就算不得什麽。


    隻要堅持作為華國企業該有的底線,那國家的容忍度就會極高。


    至於說什麽是底線?


    這個就得要靠企業所有人自己悟了。


    一點覺悟都沒有,還是別搞企業,不適合!


    “這次融資之後,我們需要做兩個事情:技術和市場。技術上麵,我就不用多說,技術部這邊,有沒有問題?”


    和其他非技術創業者出身不同,陳偉在創建嘀嘀出行的時候,很輕鬆的就直接拉起來了一支相當優秀的技術開發團隊。


    整個技術團隊從零開始對打車軟件開始進行開發。


    由陳偉不斷的提出要求,他們來進行實現。


    技術團隊的實力上麵,陳偉很清楚他們到底有多強。


    因為很多的人員,都是陳偉從恒通科技那邊抽調過來的。


    “沒有!”


    要是技術部這邊出現了問題,那才是真的有大問題。


    滴滴出行這邊,在技術上麵受到了恒通科技那邊的支持的。


    比如說機器學習算法。


    恒通科技那邊有著不少的技術,都可以應用到嘀嘀出行上麵。


    嘀嘀出行對於給司機進行派單,需要進行合理的數據規劃。


    讓派單讓乘客更加的舒心。


    這些,都得要通過技術來實現。


    每日十萬單的量,光是靠人工來撮合派單,也不現實。


    陳偉:“接下來,就是關於市場了。我們得要更多的注冊用戶,還得要提升日單量,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偉董,我們投入廣告吧?”


    “對,投入廣告。”


    “要不,將我們的軟件,作為uni和redo的裝機軟件?”


    作為出行軟件,陳偉在前期的時候是做好了虧損的準備。


    嘀嘀出行也不會是去搞什麽投資之類的,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之後,嘀嘀出行就隻會老老實實的做出行這塊。


    某家公司,以虧損之名來漲價,其虧損的來源並不是其核心出行業務,而是去亂投資帶來的各種虧損。


    陳偉翻看著嘀嘀出行的報表,現在嘀嘀出行日單過十萬,可嘀嘀出行現在並沒有收益,還處於一個跑馬圈地的過程當中,沒有必要說在這個時候就想著要賺錢什麽的。


    又不是融不到資!


    陳偉搞創業公司,有一點很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在融資這塊真的很輕鬆。


    投資公司都相信陳偉的眼光。


    現在嘀嘀出行主要的成本開支有四:公司人員開支、技術研發開支、服務器開支以及打車補貼開支。


    至於說收入?


    嘀嘀出行還沒有任何的收入。


    因為嘀嘀出行現在是免了司機的技術服務費。


    在嘀嘀出行司機收入頁麵上麵,有顯示技術服務費,技術服務費是車費價格的百分之三!


    提成什麽的,嘀嘀出行不會有提成。


    技術服務費這錢,司機給的也比較願意,畢竟嘀嘀出行的確給了技術服務。


    給嘀嘀出行些錢,這也能夠說得通。


    要提成的話,那說實在的,就有著那麽點難看了。


    百分之三的技術服務費能夠養活嘀嘀出行嗎?


    以現在來說,還不行。


    日單量太低了。


    可當日單量達到千萬級別的時候,滴滴出行光是靠著這個,就是能夠活得很好。


    將價格打到最低,整個市場都沒有利益了,那麽就不會有其他競爭者進入到這個市場當中來。


    就得要讓其他競爭者感到絕望那種。


    如此的話,才是能夠獨占整個市場。


    看了眼在座的人,陳偉突然的意識到,嘀嘀出行得需要一個優秀的運營官才行!


    技術和發展方向上麵,陳偉一點都不擔心,可運營上麵……


    嘀嘀出行說是一家技術型企業,實際上更重運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2004年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雨彩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雨彩虹並收藏重生在2004年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