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寧殿。


    皇帝有些頭疼地看著眼前的奏本,一眼也不想看。


    雖然他已經罷朝數日,可是大臣們卻不想放過他,請立太子的奏章就沒有聽過。


    此時,他恨不得方臘立刻造反。


    否則,他就是不病死,也會被大臣們煩死。


    “官家,妾身有個好消息,您要不要聽聽?”


    這時,潘貴妃嫋嫋走了進來。


    皇帝長出了口氣,看著她微微隆起的肚子笑了起來:


    “愛妃有什麽好消息?”


    潘貴妃笑道:


    “聽說遼國已經鬆口,並答應從今以後再不與大宋為敵......”


    她雖然已經貴為皇妃,懷了龍種,可是舊情也沒有完全忘記。


    為了幫自己表兄謀個好前程,以求心安,她也算是頗為煞費苦心。


    接到龔良臣的書信之後,馬上就跑來向皇帝邀功。


    她倒沒有覺得這麽做是強奪曹斌的功勞。


    這點功勞對曹斌來說,並不算什麽。


    在她想來,隻要給他一點補償,照顧一下龐妃,曹斌應該不會為了這一點小事惱恨自己。


    更何況,將來龔良臣高升,或許也能成為自己在朝中的助力。


    雖然這位表兄姥姥不疼,舅舅不愛,連父親潘仁美都不願理會。


    但在她心裏,這位表兄很特殊,有經天緯地之才。


    隻是現在懷才不遇而已。


    皇帝斜看了她一眼,直接問道:


    “你表哥的功勞?”


    潘貴妃見皇帝直接揭破自己的目的,不由驚了一下,隻得硬著頭皮點點頭,求情道:


    “陛下,我表哥一直運氣不好,懷才不遇。”


    “立些功勞十分不易......”


    皇帝無奈地搖搖頭道:


    “朕顧忌你的情麵,已經給過他兩次機會。”


    “他不是運氣不好,是誌大才疏,急功近利,沒有自知之明。”


    “他也算是讀書人,若真有才,為何不科舉上進?”


    “有正經出身,將來才能為相做宰......”


    潘貴妃愣了一下,撒嬌道:


    “官家,為朝廷立功何必非要科舉?這次功勞難得,就幫幫妾身表哥吧。”


    皇帝皺了皺眉,有些厭煩地嗬斥道:


    “好了,婦道人家,不要幹涉政事!”


    潘貴妃頓時愣住了,嚇得“嚶嚶”抽泣起來。


    這還是皇帝第一次對她發火,尤其是懷孕之後,皇帝更對她百依百順。


    皇帝見狀,也覺得自己有些失態,連忙安慰道:


    “好了,愛妃莫要哭了,朕不是不幫你表哥。”


    “而是曹斌自有謀劃,你表哥隻要做好本分,聽令而行,自有他的功勞。”


    “誰知他貪心不足,自作主張,朕不罰他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說著,他從身後錦盒中取了一份奏章,遞過去道:


    “你看看吧,這才是談判的真相。”


    潘貴妃接過奏章,越看越驚訝。


    這是曹斌給皇帝上書的全部計劃,雖然隻是初步設想,卻與龔良臣信中的談判截然不同。


    她發現桌上談判不過是表麵文章,真正的爭鬥卻在千裏之外。


    這計劃裏,不僅涉及江南摩尼教叛亂,甚至曹斌還打算暗中挑動遼國部族造反,煽動西夏、高麗、回鶻劫掠遼國邊城。


    一道簡單的奏章,卻是以天下數國為棋,爭鋒相對。


    “這、這......一場簡單的談判竟牽涉如此之廣?”


    潘貴妃驚駭異常,有些不敢置信。


    皇帝點點頭道:


    “雖說朕也想盡快與遼國和談,但卻不能不爭,讓曹斌嚐試謀劃。”


    “若曹斌最後也隻是達成如此條件,朕能接受。”


    “卻不該是你表哥用來邀功,你明白嗎?”


    潘貴妃有些苦澀得點了點頭,到如今,她不得不承認,表哥並不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有什麽驚世之才。


    一個談判,就與別人對比出了天差地別。


    自己還差點因此惹惱皇帝......著實有點爛泥扶不上牆。


    三月初五日,朝廷發明旨。


    任命曹斌為兩浙路觀察使,暫領兩浙軍政、財賦、民俗,總管江南諸路兵事,江南震動。


    武鬆、魯智深開始正大光明地以曹斌的名義,幫助盧俊義在杭州爭權。


    三月十五日,潤州知州等十餘名江南官員派人入京行賄,曹斌坦然接受。


    十七日晚,包拯獨自拜訪忠靖候府,勸說曹斌未果。


    二十日朝會,包拯彈劾曹斌收受賄賂,建議罷免他江南差遣。


    皇帝大怒,認為包拯毫無證據,誣蔑朝臣,奪開其封府尹之位,貶杭州通判。


    罷王延齡首輔之位,任尚書左丞,命潘仁美知樞密院兼領尚書右丞,與王延齡同掌政事堂。


    從此,朝中再無首輔,皇帝耳邊也清靜了不少。


    同時,潘仁美被重新加封為太師,一時間,頗有權傾朝野的威勢......


    二十三日,曹斌入宮陛辭,送上六顆護心救命丸,得賜“禦製寶劍”一柄。


    為了防止皇帝突然掛掉,他直接將紈絝點數用完,才刷出十二顆救命丹藥。


    隻要皇帝不是油盡燈枯,這六顆丹藥足以保證他的性命。


    二十四日清晨,汴京城門打開不久,忠靖候府的車隊就已經出發。


    正在指揮車隊出城,包拯也騎著毛驢,帶著幾個隨從走了過來。


    曹斌笑道:


    “哈哈,沒想到包大人也是今日赴任江南,怎麽沒帶三口禦賜鍘刀?”


    此時,包拯滿臉鬱悶,不想理他。


    沒想到自己隻是隨便彈劾了一下曹斌,就惹得皇帝大發雷霆,直接被貶到了杭州,還連累老師失去了首輔之位。


    “曹斌,你說實話,你與官家是不是另有謀劃?”


    沉默了好半晌,包拯終於忍不住發問道。


    他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以忠靖候府的富有程度,曹斌怎麽會輕易接受江南官員的賄賂?


    恐怕自己是被曹斌和皇帝聯手坑了,目的就是把自己發配出京,免得在皇帝麵前礙眼。


    曹斌不置可否道:


    “我的人快走完了,包大人還是先出城吧。”


    與包拯的簡樸不同,曹斌這次帶上了全部家眷,隻留下少部分仆從看家。


    整個車隊蔓延數百米,隻是載人的馬車就有十幾輛。


    將來一段時間京城形勢不穩,他怕再次出現兗王謀反的事情,已經打算在江南長呆了。


    在皇位產生定論之前,他不打算接家眷回京......


    出城之後,狄青等人已經在長亭內擺下送行酒宴,不久之後,潘仁美、寇準等人竟也帶著大批官員前來送行。


    潘仁美是送曹斌,寇準是送包拯。


    耶律觀音奴得知曹斌要上任江南,也趕了過來,質問道:


    “曹斌,你宋國罷免了談判副使,如今你又要去江南赴任,到底還與我大遼談不談?”


    說完,一雙美眸緊緊盯上了曹斌的眼睛。


    曹斌知道她在試探,不由笑道:


    “我看公主也不著急,安心等著便是,沒有曹某,朝廷自會有後續安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穿雲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穿雲雀並收藏北宋紈絝:開局狗頭鍘,包大人饒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