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多來,辛靜確實成長了許多,她從一個很軟弱,沒有多少主見的女幹部,成為了一個雷厲風行,十分果決的常務副市長,完全可以獨當一麵了。
辛靜道:“這都要感謝你,沒有你在我身邊,我不可能成長得這麽快。”
看到辛靜目光灼灼的看著自己,蘇星暉把眼神移開了,他笑著問道:“伯父伯母身體都還好吧?”
他問的是辛靜的父母,他們這段時間一直都住在辛靜家裏,辛靜現在一個人,他們住在這裏,可以給辛靜做做伴,還可以敦促她再談一個男朋友,再成一次家,要不然辛靜都四十多的人了,離了婚,老這樣單著,做父母的看不下去啊。
辛靜道:“他們身體都還不錯,挺好的,他們還說你什麽時候有空到家裏去吃飯呢。”
蘇星暉道:“行,有機會我會去的,你媽做的菜還是很好吃的,不過就是每次我一去,她老人家就讓我給你介紹對象,這個我可受不了。”
聽蘇星暉說起這事,辛靜的臉一下子紅了,老人家是在工廠大院裏住慣了的,把工廠大院的一些習慣也帶到這裏來了,她見到辛靜的同事領導,就讓別人給辛靜介紹對象,仿佛辛靜還是一個小姑娘似的,需要她操心終身大事。
不過話說回來,辛靜就算再過個二十年,在媽媽心裏,不也還是個小姑娘嗎?
第一次蘇星暉到辛靜家裏去的時候,她媽媽就用看女婿的眼光看蘇星暉,不過那時候,辛靜跟蘇星暉倒是看上去很般配,不過當她聽說蘇星暉也是一位副市長,年齡還比辛靜小,又結婚了之後,她每次見麵就說要讓蘇星暉給辛靜介紹對象了。
辛靜嗔道:“你以後別跟她說這個了,我這輩子都不再找對象了。”
看著辛靜滿臉通紅的樣子,蘇星暉覺得十分有趣,他笑了起來,辛靜看了他這個樣子,再也坐不住了,她起身道:“我先回辦公室了。”
看著辛靜急匆匆的離去,蘇星暉搖了搖頭,辛靜離了婚之後,就像是掙脫了一個巨大的束縛一樣,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她對自己的心思,蘇星暉也是知道的,可是他勢必不能去回應,這是不道德的,對誰都不好。
蘇星暉希望她真的能夠找一個對她好的男人,能夠有下半生的幸福,不過她一直都沒這個打算,而且以她的身份,她想再找一個合適的男人也太難了,一個常務副市長啊,再找男人不得找個副部級的?既是副部級,又年貌相當,還要是個單身的好人,這樣人上哪找?
蘇星暉其實也一直都在幫她留心,不過這樣的人確實不好找,他也一直沒什麽頭緒,隻有慢慢等機會了。
任衛東上任之後,就抽調了一部分精幹人員,對幾件陳年積案開始下大功夫,這幾件陳年積案,都是當年影響很大,民憤也很大的案子,可是一直沒有偵破,成了積案。
任衛東當年在重案組的時候,就想過要偵破這些陳年積案,他察看了大量當年的案卷,也走訪了不少當事人,在有一些頭緒的時候,他被葉炳生調到了技術大隊,任了一個閑職,再也接觸不到案卷,也沒有權力去走訪什麽當事人了。
因此,這些案卷就這樣被束之高閣,再也沒人去管它們了。
現在任衛東成了刑偵支隊的隊長,他當然想要把這些陳年積案重新再撿起來,希望能夠偵破幾件,雖然正義來得晚了一些,但是也能夠告慰當初那些無辜的受害者了。
這其中,有一起連環凶殺案,是任衛東最上心的,在八十年代,寶州市的治安十分混亂的時候,有幾起連續的凶殺案,被害者都是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她們當時都是青工,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被歹徒挾持強暴之後殺死,歹徒的作案手法嫻熟,十分凶殘。
那個時候,這幾起連環凶殺案在寶州市弄得老百姓人心惶惶的,人人自危,那些女工的丈夫或者家人,每天晚上都要幾個人去接女工下夜班,要不然就沒有女工敢上夜班了,這在當時的寶州造成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
那個時候的寶州,還是寶州地區,當時的公安局,還是寶州地區公安處,寶州地區領導對這幾起連環凶殺案十分震怒,因為當時還是嚴打期間,他們認為這幾起凶殺案簡直就是對他們的挑釁,他們嚴令地區公安處一定要限期破案。
而當時的社會輿論也讓公安部門壓力巨大,公安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重點偵破這起連環凶殺案。
可是這案子沒那麽好破,因為這幾起凶殺案都是在深夜發生的,沒有目擊者,歹徒還很有反偵察經驗,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對那些受害者,他都是一刀斃命,幹淨利落。
當時的技術手段還比較落後,麵對本來就不多的痕跡,想要找到歹徒,無異於登天之難,所以案情一直沒有什麽進展。
那個時候,任衛東還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他當然也聽說過這起連環凶殺案,這起案件給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因為當時他媽媽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工,她也要上夜班,所以他父親和他也曾經連續好多天晚上接他媽媽下夜班。
這起案子成為了陳年積案,一直茫無頭緒,等到任衛東進了重案組,他就發誓要為當年那些無辜的女青工討回公道,把那個凶殘的歹徒繩之以法。
他就重點對這起案子展開了研究,分析案卷,走訪當年的受害人家屬,想要找出線索,不過所獲也不多,因為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線索又十分有限,就算是受害人的家屬,也不知道歹徒到底是什麽樣子。
而且這些受害者都是各個工廠的,並不在一家工廠,相互之間也不認識,所以沒有什麽共同認識的人,她們的受害地點也不一,都是在她們回家的路上,被拖到小樹林裏被害的,所以,想要通過她們共同的社會關係來找出凶手,這也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不過,任衛東當時並不願意就此放棄,他潛心研究著案卷,從凶手的一些特點,他分析出這個凶手很可能是當過兵的,接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因為他的反偵察能力特別強,製服、殺害那些受害者都是特別幹淨利落。
那些受害者都是女青工,這跟一般的柔弱女性不一樣,她們的體力還是比較好的,可是這個歹徒基本上都是一招就製服了她們,然後拖進樹林施暴,她們幾乎毫無反抗之力,在施暴之後,她們都是被一刀捅進心髒而斃命的,從無第二刀。
這顯然就是受過嚴格的訓練的人才能做到,任衛東自己就當過兵,他知道,他如果去做這些案子的話,也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而普通人沒有經過訓練的話,顯然很難做到這一點。
至於那些女青工身上的刀傷,也是經過了分析的,這種傷口好像是一種軍用匕首所為,這種匕首異常鋒利,端得是殺人利器,從這種種線索,可以分析得出,凶手很有可能是當過兵的。
不過,這個凶手的反偵察手段太強了,他每次作案之後,都沒有留下什麽痕跡,連頭發都沒有掉過一根,似乎他作案的時候都戴著頭罩,腳印都很模糊,而且他施暴的時候必定要戴套,所以體液什麽的也沒有留存,這樣有限的線索,想要找出歹徒,真是難於登天啊!
就在任衛東分析著案卷的時候,當時葉炳生把他調到了技術大隊,這一下中斷了他的工作,不過他的心裏總還是記掛著這幾起懸案,特別是這起連環凶殺案。
現在他當了刑偵支隊的隊長,他就重啟了這幾起懸案的偵破工作,當然,這都是在秘密進行的,並沒有對外公開,這當然是為了麻痹凶手,不至於讓他們狗急跳牆。
任衛東對這起案件的凶手已有定見,認定是退伍軍人所為,所以他偵破的方向就放在了退伍軍人上,他讓下麵的警察們對當年幾起凶殺案發生的地點周邊一公裏的地方進行排查,調查當地在第一起凶殺案發生之前退伍的二十歲至四十歲的退伍軍人。
在排查的同時,任衛東也在分析案卷,他認為從犯罪心理學上來說,那個凶手不會在作案幾起之後就中止自己的犯罪,但是當時並案的幾起凶殺案,最晚的一起是在八五年發生的,後來再沒有發生過同類案件。
從那一年起,凶手就再沒有犯案,似乎就此消失了,但是這並不符合犯罪心理學上此類凶手的心理,但凡這種連環殺手,他們犯案都是有一個期限的,從前幾次連環凶殺案的期限來看,這個凶手最多一兩年就要犯一次案,這樣才能滿足他變態的欲望。
任衛東覺得,一定有什麽東西被忽略了,他連續幾天泡在檔案室裏研究案卷,終於有了發現。
辛靜道:“這都要感謝你,沒有你在我身邊,我不可能成長得這麽快。”
看到辛靜目光灼灼的看著自己,蘇星暉把眼神移開了,他笑著問道:“伯父伯母身體都還好吧?”
他問的是辛靜的父母,他們這段時間一直都住在辛靜家裏,辛靜現在一個人,他們住在這裏,可以給辛靜做做伴,還可以敦促她再談一個男朋友,再成一次家,要不然辛靜都四十多的人了,離了婚,老這樣單著,做父母的看不下去啊。
辛靜道:“他們身體都還不錯,挺好的,他們還說你什麽時候有空到家裏去吃飯呢。”
蘇星暉道:“行,有機會我會去的,你媽做的菜還是很好吃的,不過就是每次我一去,她老人家就讓我給你介紹對象,這個我可受不了。”
聽蘇星暉說起這事,辛靜的臉一下子紅了,老人家是在工廠大院裏住慣了的,把工廠大院的一些習慣也帶到這裏來了,她見到辛靜的同事領導,就讓別人給辛靜介紹對象,仿佛辛靜還是一個小姑娘似的,需要她操心終身大事。
不過話說回來,辛靜就算再過個二十年,在媽媽心裏,不也還是個小姑娘嗎?
第一次蘇星暉到辛靜家裏去的時候,她媽媽就用看女婿的眼光看蘇星暉,不過那時候,辛靜跟蘇星暉倒是看上去很般配,不過當她聽說蘇星暉也是一位副市長,年齡還比辛靜小,又結婚了之後,她每次見麵就說要讓蘇星暉給辛靜介紹對象了。
辛靜嗔道:“你以後別跟她說這個了,我這輩子都不再找對象了。”
看著辛靜滿臉通紅的樣子,蘇星暉覺得十分有趣,他笑了起來,辛靜看了他這個樣子,再也坐不住了,她起身道:“我先回辦公室了。”
看著辛靜急匆匆的離去,蘇星暉搖了搖頭,辛靜離了婚之後,就像是掙脫了一個巨大的束縛一樣,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她對自己的心思,蘇星暉也是知道的,可是他勢必不能去回應,這是不道德的,對誰都不好。
蘇星暉希望她真的能夠找一個對她好的男人,能夠有下半生的幸福,不過她一直都沒這個打算,而且以她的身份,她想再找一個合適的男人也太難了,一個常務副市長啊,再找男人不得找個副部級的?既是副部級,又年貌相當,還要是個單身的好人,這樣人上哪找?
蘇星暉其實也一直都在幫她留心,不過這樣的人確實不好找,他也一直沒什麽頭緒,隻有慢慢等機會了。
任衛東上任之後,就抽調了一部分精幹人員,對幾件陳年積案開始下大功夫,這幾件陳年積案,都是當年影響很大,民憤也很大的案子,可是一直沒有偵破,成了積案。
任衛東當年在重案組的時候,就想過要偵破這些陳年積案,他察看了大量當年的案卷,也走訪了不少當事人,在有一些頭緒的時候,他被葉炳生調到了技術大隊,任了一個閑職,再也接觸不到案卷,也沒有權力去走訪什麽當事人了。
因此,這些案卷就這樣被束之高閣,再也沒人去管它們了。
現在任衛東成了刑偵支隊的隊長,他當然想要把這些陳年積案重新再撿起來,希望能夠偵破幾件,雖然正義來得晚了一些,但是也能夠告慰當初那些無辜的受害者了。
這其中,有一起連環凶殺案,是任衛東最上心的,在八十年代,寶州市的治安十分混亂的時候,有幾起連續的凶殺案,被害者都是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她們當時都是青工,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被歹徒挾持強暴之後殺死,歹徒的作案手法嫻熟,十分凶殘。
那個時候,這幾起連環凶殺案在寶州市弄得老百姓人心惶惶的,人人自危,那些女工的丈夫或者家人,每天晚上都要幾個人去接女工下夜班,要不然就沒有女工敢上夜班了,這在當時的寶州造成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
那個時候的寶州,還是寶州地區,當時的公安局,還是寶州地區公安處,寶州地區領導對這幾起連環凶殺案十分震怒,因為當時還是嚴打期間,他們認為這幾起凶殺案簡直就是對他們的挑釁,他們嚴令地區公安處一定要限期破案。
而當時的社會輿論也讓公安部門壓力巨大,公安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重點偵破這起連環凶殺案。
可是這案子沒那麽好破,因為這幾起凶殺案都是在深夜發生的,沒有目擊者,歹徒還很有反偵察經驗,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對那些受害者,他都是一刀斃命,幹淨利落。
當時的技術手段還比較落後,麵對本來就不多的痕跡,想要找到歹徒,無異於登天之難,所以案情一直沒有什麽進展。
那個時候,任衛東還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他當然也聽說過這起連環凶殺案,這起案件給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因為當時他媽媽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工,她也要上夜班,所以他父親和他也曾經連續好多天晚上接他媽媽下夜班。
這起案子成為了陳年積案,一直茫無頭緒,等到任衛東進了重案組,他就發誓要為當年那些無辜的女青工討回公道,把那個凶殘的歹徒繩之以法。
他就重點對這起案子展開了研究,分析案卷,走訪當年的受害人家屬,想要找出線索,不過所獲也不多,因為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線索又十分有限,就算是受害人的家屬,也不知道歹徒到底是什麽樣子。
而且這些受害者都是各個工廠的,並不在一家工廠,相互之間也不認識,所以沒有什麽共同認識的人,她們的受害地點也不一,都是在她們回家的路上,被拖到小樹林裏被害的,所以,想要通過她們共同的社會關係來找出凶手,這也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不過,任衛東當時並不願意就此放棄,他潛心研究著案卷,從凶手的一些特點,他分析出這個凶手很可能是當過兵的,接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因為他的反偵察能力特別強,製服、殺害那些受害者都是特別幹淨利落。
那些受害者都是女青工,這跟一般的柔弱女性不一樣,她們的體力還是比較好的,可是這個歹徒基本上都是一招就製服了她們,然後拖進樹林施暴,她們幾乎毫無反抗之力,在施暴之後,她們都是被一刀捅進心髒而斃命的,從無第二刀。
這顯然就是受過嚴格的訓練的人才能做到,任衛東自己就當過兵,他知道,他如果去做這些案子的話,也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而普通人沒有經過訓練的話,顯然很難做到這一點。
至於那些女青工身上的刀傷,也是經過了分析的,這種傷口好像是一種軍用匕首所為,這種匕首異常鋒利,端得是殺人利器,從這種種線索,可以分析得出,凶手很有可能是當過兵的。
不過,這個凶手的反偵察手段太強了,他每次作案之後,都沒有留下什麽痕跡,連頭發都沒有掉過一根,似乎他作案的時候都戴著頭罩,腳印都很模糊,而且他施暴的時候必定要戴套,所以體液什麽的也沒有留存,這樣有限的線索,想要找出歹徒,真是難於登天啊!
就在任衛東分析著案卷的時候,當時葉炳生把他調到了技術大隊,這一下中斷了他的工作,不過他的心裏總還是記掛著這幾起懸案,特別是這起連環凶殺案。
現在他當了刑偵支隊的隊長,他就重啟了這幾起懸案的偵破工作,當然,這都是在秘密進行的,並沒有對外公開,這當然是為了麻痹凶手,不至於讓他們狗急跳牆。
任衛東對這起案件的凶手已有定見,認定是退伍軍人所為,所以他偵破的方向就放在了退伍軍人上,他讓下麵的警察們對當年幾起凶殺案發生的地點周邊一公裏的地方進行排查,調查當地在第一起凶殺案發生之前退伍的二十歲至四十歲的退伍軍人。
在排查的同時,任衛東也在分析案卷,他認為從犯罪心理學上來說,那個凶手不會在作案幾起之後就中止自己的犯罪,但是當時並案的幾起凶殺案,最晚的一起是在八五年發生的,後來再沒有發生過同類案件。
從那一年起,凶手就再沒有犯案,似乎就此消失了,但是這並不符合犯罪心理學上此類凶手的心理,但凡這種連環殺手,他們犯案都是有一個期限的,從前幾次連環凶殺案的期限來看,這個凶手最多一兩年就要犯一次案,這樣才能滿足他變態的欲望。
任衛東覺得,一定有什麽東西被忽略了,他連續幾天泡在檔案室裏研究案卷,終於有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