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人。”女武神繼續說道:“為了搶在全球感染之前,盡可能拯救更多的人類。聯合政府和許多民間機構還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簡易航天設施,比如太空電梯……與此同時,iss國際空間站的科學家也完成了‘毀滅神星計劃’。”
說著,女武神將昨晚接收到的資料傳給吳塵。
“原來它就是鼎鼎大名的‘99942’小行星。”見到這張射電望遠鏡拍攝到的天體照片,吳塵的劇情記憶立刻被激活。
這顆小行星一開始臨時編號:2004mn4,2005年6月24日科學家確定了它的大致軌道後,將其更名為“99942”作為永久編號。而在同年7月19日,被命名為“阿波菲斯”,也被稱為“阿佩普(apep)”,甚至被命名為“毀滅者之星”以及“毀滅神星”。
眾所周知,阿波菲斯是古埃及神話中由水元素和土元素組成的古老而邪惡的黑暗之神。用黑暗蛇魔阿波菲斯為這顆“99942”小行星命名,就不難看出它被賦予了怎樣令人恐懼的含義。顯然人們認為“阿波菲斯”或“毀滅者之星”會給地球帶來極度危險和恐慌。
科學研究數據表明,“毀滅者之星”的軌道半長軸距離地球不到一個au(astronomicalunit,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1.5億公裏)。據2012年至2013年的測量數據,科學家們認為“毀滅者之星”應該是一個長450米,寬約170米的長條形天體。
同時,科學家們還得出,“毀滅者之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約為323天,當它靠近或遠離太陽時,其軌道很可能與地球相交。科學計算發現,“毀滅者之星”可能到達距離地球僅約5.8萬公裏的位置,離地球很近。這個時間點預計是2029年4月14日4點50分,屆時的人們或許就能親眼見證“毀滅者之星”的到來。
俄羅斯相關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對“毀滅者之星”進行了觀測分析,認為它是近地小行星群中最具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如果它與小行星相撞,將產生約1717兆噸的能量。這相當於前蘇聯在1960年代試驗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彈時產生的能量的30倍。
對於“毀滅者之星”到底有多危險,這麽說或許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不妨以亞利桑那流星隕石坑(arizonameteorcrater)為例。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調查,他們終於發現這個巨大的隕石坑最初是來自大約49000年前的鎳鐵隕石。這顆鎳鐵隕石的直徑隻有45米,重數十萬噸。然而,它卻以每小時6.4萬公裏的速度墜落到地球上,最終產生了約2000萬噸三硝基甲苯同時爆炸的能量。
區區45米的直徑就造成了這樣的效果,“毀滅之星”的直徑有400米左右,豈不是更強大更恐怖?
這不禁讓吳塵想起6500萬年前發生的小行星撞擊。
據說,一顆直徑約10公裏的隕石墜毀地球,形成了直徑約180公裏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crater)。這塊巨大隕石墜落後,引發特大海嘯、火山噴發、地震等地質災害,使大量物種遭受重創。同時,隕石墜落到地表產生的大量塵埃進入大氣層,將地球團團包圍,阻擋陽光的照射,從而改變了地球的氣候。
而大量的硫酸也會以其他形式逃逸到平流層在大氣中,進一步減少地表能接收到的光量,這也會導致植被得不到充足的陽光,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自然也就無法正常生長發育。地球上的植被越來越少,賴以生存的食草動物得不到食物,長此以往會逐漸餓死。同樣,隨著食草動物迅速減少,即便肉食動物自相殘殺、相互掠食,最終也會逐漸滅亡。
因此,6500萬年前發生的小行星撞擊導致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生物都發生了大滅絕。在這場生物大滅絕的“清洗”下,原本是地球霸主的恐龍幾乎絕跡。但不得不說,正是因為恐龍的滅絕,才讓以原始人類為代表的哺乳動物有了“出頭之日”。原始人類最終從哺乳動物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新主人。
按照iss國際空間站科學家的計算,“毀滅之星”不會造成和“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一樣的悲慘結局。但會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種造成重創,甚至某些脆弱物種會從地球上消失。總之,一旦“毀滅者之星”墜落地球,勢必會導致人類的生活和生存環境發生巨大變化。
iss發來的“毀滅神星計劃”。說起來很簡單。
就是要在2029年4月14日4點50分,或之前的某個時間點,“毀滅者之星”到達距離地球僅約5.8萬公裏的位置時,將它捕獲並變軌,主動撞向地球。準確命中科拉深孔,終結這場“滅世菌災”。
“早在大災變爆發之初,聯合政府就集全人類之力,向‘毀滅者之星’發射了宇宙飛船,進行必要的改造。”女武神輕聲說道:“所有遷出iss國際空間站的人類,都去了這顆小行星。如今改造已經完成,隻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軌道啟動助推引擎,就能將‘毀滅者之星’投向科拉深孔。”
“原來如此。”即便是見多識廣的庇護所大玩家,吳塵也必須承認,肥宅這段用專屬剪輯能力拚湊起的劇情,真是亮眼。原本《科拉深孔》有一個很好的“滅世菌災”高概念,結果卻拍成了小成本製作的b級片。“身上長蘑菇,嘴裏噴孢子”,“寄生真菌,肢體融合”,這麽好的創意卻被低成本的b級水準,拍成淩亂。
話說一把好牌打成稀爛的劇情也不止本片。
也正因為對《科拉深孔》的意猶未盡,所以心有不甘的肥宅用他的高維剪輯能力,進行了二次創作。吳塵眼下所遭遇的衍生劇情,或許就源自肥宅的剪輯;又或者是在肥宅的介入下,解除定格的劇情主線的自行衍生。無論哪種情形發生,都需要另一位大玩家的介入,才能達成最後的收割。
當然,這也是吳塵此行的目的。
“所以,iss要我們做什麽?”吳塵收拾心情,問到了至關重要的劇情介入點。
“上麵的那個人說:首先,我們要炸開冰川,找到科拉深孔。”女武神的答案也在吳塵的預料之中。
說著,女武神將昨晚接收到的資料傳給吳塵。
“原來它就是鼎鼎大名的‘99942’小行星。”見到這張射電望遠鏡拍攝到的天體照片,吳塵的劇情記憶立刻被激活。
這顆小行星一開始臨時編號:2004mn4,2005年6月24日科學家確定了它的大致軌道後,將其更名為“99942”作為永久編號。而在同年7月19日,被命名為“阿波菲斯”,也被稱為“阿佩普(apep)”,甚至被命名為“毀滅者之星”以及“毀滅神星”。
眾所周知,阿波菲斯是古埃及神話中由水元素和土元素組成的古老而邪惡的黑暗之神。用黑暗蛇魔阿波菲斯為這顆“99942”小行星命名,就不難看出它被賦予了怎樣令人恐懼的含義。顯然人們認為“阿波菲斯”或“毀滅者之星”會給地球帶來極度危險和恐慌。
科學研究數據表明,“毀滅者之星”的軌道半長軸距離地球不到一個au(astronomicalunit,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1.5億公裏)。據2012年至2013年的測量數據,科學家們認為“毀滅者之星”應該是一個長450米,寬約170米的長條形天體。
同時,科學家們還得出,“毀滅者之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約為323天,當它靠近或遠離太陽時,其軌道很可能與地球相交。科學計算發現,“毀滅者之星”可能到達距離地球僅約5.8萬公裏的位置,離地球很近。這個時間點預計是2029年4月14日4點50分,屆時的人們或許就能親眼見證“毀滅者之星”的到來。
俄羅斯相關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對“毀滅者之星”進行了觀測分析,認為它是近地小行星群中最具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如果它與小行星相撞,將產生約1717兆噸的能量。這相當於前蘇聯在1960年代試驗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彈時產生的能量的30倍。
對於“毀滅者之星”到底有多危險,這麽說或許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不妨以亞利桑那流星隕石坑(arizonameteorcrater)為例。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調查,他們終於發現這個巨大的隕石坑最初是來自大約49000年前的鎳鐵隕石。這顆鎳鐵隕石的直徑隻有45米,重數十萬噸。然而,它卻以每小時6.4萬公裏的速度墜落到地球上,最終產生了約2000萬噸三硝基甲苯同時爆炸的能量。
區區45米的直徑就造成了這樣的效果,“毀滅之星”的直徑有400米左右,豈不是更強大更恐怖?
這不禁讓吳塵想起6500萬年前發生的小行星撞擊。
據說,一顆直徑約10公裏的隕石墜毀地球,形成了直徑約180公裏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crater)。這塊巨大隕石墜落後,引發特大海嘯、火山噴發、地震等地質災害,使大量物種遭受重創。同時,隕石墜落到地表產生的大量塵埃進入大氣層,將地球團團包圍,阻擋陽光的照射,從而改變了地球的氣候。
而大量的硫酸也會以其他形式逃逸到平流層在大氣中,進一步減少地表能接收到的光量,這也會導致植被得不到充足的陽光,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自然也就無法正常生長發育。地球上的植被越來越少,賴以生存的食草動物得不到食物,長此以往會逐漸餓死。同樣,隨著食草動物迅速減少,即便肉食動物自相殘殺、相互掠食,最終也會逐漸滅亡。
因此,6500萬年前發生的小行星撞擊導致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生物都發生了大滅絕。在這場生物大滅絕的“清洗”下,原本是地球霸主的恐龍幾乎絕跡。但不得不說,正是因為恐龍的滅絕,才讓以原始人類為代表的哺乳動物有了“出頭之日”。原始人類最終從哺乳動物脫穎而出,成為地球的新主人。
按照iss國際空間站科學家的計算,“毀滅之星”不會造成和“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一樣的悲慘結局。但會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種造成重創,甚至某些脆弱物種會從地球上消失。總之,一旦“毀滅者之星”墜落地球,勢必會導致人類的生活和生存環境發生巨大變化。
iss發來的“毀滅神星計劃”。說起來很簡單。
就是要在2029年4月14日4點50分,或之前的某個時間點,“毀滅者之星”到達距離地球僅約5.8萬公裏的位置時,將它捕獲並變軌,主動撞向地球。準確命中科拉深孔,終結這場“滅世菌災”。
“早在大災變爆發之初,聯合政府就集全人類之力,向‘毀滅者之星’發射了宇宙飛船,進行必要的改造。”女武神輕聲說道:“所有遷出iss國際空間站的人類,都去了這顆小行星。如今改造已經完成,隻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軌道啟動助推引擎,就能將‘毀滅者之星’投向科拉深孔。”
“原來如此。”即便是見多識廣的庇護所大玩家,吳塵也必須承認,肥宅這段用專屬剪輯能力拚湊起的劇情,真是亮眼。原本《科拉深孔》有一個很好的“滅世菌災”高概念,結果卻拍成了小成本製作的b級片。“身上長蘑菇,嘴裏噴孢子”,“寄生真菌,肢體融合”,這麽好的創意卻被低成本的b級水準,拍成淩亂。
話說一把好牌打成稀爛的劇情也不止本片。
也正因為對《科拉深孔》的意猶未盡,所以心有不甘的肥宅用他的高維剪輯能力,進行了二次創作。吳塵眼下所遭遇的衍生劇情,或許就源自肥宅的剪輯;又或者是在肥宅的介入下,解除定格的劇情主線的自行衍生。無論哪種情形發生,都需要另一位大玩家的介入,才能達成最後的收割。
當然,這也是吳塵此行的目的。
“所以,iss要我們做什麽?”吳塵收拾心情,問到了至關重要的劇情介入點。
“上麵的那個人說:首先,我們要炸開冰川,找到科拉深孔。”女武神的答案也在吳塵的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