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號。
五十周年大閱兵,盛大舉行。
既是五十周年,又趕上世紀之交,這一次國慶閱兵儀式,遠比過去要隆重得多。
董大爺也被邀請到了現場,親眼見證五十周年閱兵大典。
當然。
董大爺是在城樓下的,其實,依照他的資曆,往上麵站一站,也不是沒資格,隻是,他不想出風頭。
他來,也隻是想看一看新華夏。
看著眼前走過的步兵方陣,董大爺不禁淚灑滿襟。
“大爺。”
一旁,李傑適時地遞上了手絹。
董大爺一邊擦了擦臉上的淚水,一邊激動地握著李傑的胳膊,嘴裏喃喃自語道。
“連長,連長,你看到了嗎?”
“我們,沒有讓您失望!”
“我們,站起來了!”
望著激動不已的董大爺,李傑沒有提醒什麽注意情緒之類的話。
控製得了嗎?
沒有親身經曆那一段時間,絕對無法理解老人心中那蓬勃的熱血。
李傑雖然沒有參與過抗美,但他親眼見證了共和國的誕生。
從篳路藍縷,到經濟騰飛,再到成為東方一極,共和國的每一段曆史,他都是見證者。
隻不過無人知曉罷了。
一如當年的‘胡峰’。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與世長存!
十一點十三分,最後一輛戰車駛出天安門樓前西側閱兵終點線,曆時65分鍾的閱兵儀式宣布結束。
結束的那一刻,李傑當即一把扶住了董大爺。
這個年紀的老人,亢奮了一個多小時,當時不覺得,結束之後,有脫力現象,太正常了。
不多時,李傑將董大爺背到了車上,然後讓他躺在副駕駛上,李傑現場給他做了推拿。
活血,消除疲勞用的。
“咦?”
董大爺感覺身上暖暖地,很舒服,不由麵目驚訝地問道。
“衛軍,你這是跟誰學的?”
“跟一位老中醫學的。”
李傑笑了笑,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論調理身體,這個世界,他怕是找不到對手。
往年,他每年都會回老家一趟,看看院長,看看董大爺一家。
每次回去時,他都不會空手,每次都會帶一點‘保健品’回去,由他親手製作的那種。
因此,董大爺這些年身體幾乎沒有出什麽毛病,以前在戰場上受的那些暗傷,也跟著好了。
關於這事,董大爺還挺意外的。
不過,董大爺是那種神經比較大的人,沒有去尋根究底。
反正是好了!
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爺,你這次過來,多留幾天吧,我和我姐,都怪想你的。”
李傑一邊推拿,一邊笑著說道。
“最近幾年,燕京的發展很快的,你有幾年沒過來了,好多地方都大變樣了。”
“回頭啊,我和我姐,帶你四處逛逛。”
“好。”
董大爺樂嗬嗬的接受了這個建議。
“好啊,我也挺想你們姐妹倆的。”
“我這次來發現,確實變樣了,高樓啊,變多了。”
“好多地方都變成了大工地。”
李傑嗬嗬一笑:“是啊,工地好啊,說明咱們國家在發展,在進步。”
“你小子,嘴巴還是那麽甜。”
董大爺笑著打趣道:“不過,你這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咯,咱們華夏,確實越來越好了。”
“就是有一點不太好。”
“現在下崗的職工太多了。”
“這些人,可是為了國家奉獻了大半輩子,說下崗就下崗,好多人還拖家帶口的。”
“往後啊,他們可怎麽活哦。”
李傑笑著安慰道:“有下崗,不也是有下海嘛。”
“個體戶幹得好,掙得不比廠裏差。”
“而且,廠裏拿的是死工資,個體戶,幹得多,掙得多,老百姓,更有動力。”
董大爺一瞪眼:“你這孩子,懂個啥!”
“剛說你懂事,現在就開始亂說。”
“個體戶,那能和廠裏職工比嗎?”
“個體戶,掙得再多,那也是沒有保障的,今天飽一頓,明天饑一頓,哪有頓頓飽好?”
李傑連忙賠笑,直言自己說錯話了。
“是,是,是。”
“大爺,您說的對,是我年輕,見識淺薄了。”
“不然怎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
“老話說的,就是像您這種啊。”
此話一出,董大爺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
這孩子,就是會哄人開心。
其實,董大爺的話,也不算是說錯了。
時間啊,是個輪回。
七八十年代,人人都想成為廠裏的職工,工人,才是最牛的。
九十年代末到20年左右,人人都想下海,人人都想創業,畢竟,掙得多嘛。
一切向錢看。
但,再往後,事情又變了。
考公上岸,才是廣大畢業生的第一選擇。
旱澇保收,遠比暴富暴雷來得好。
大家都是大千世界中的普通人,哪有那麽風口可以踩,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王道。
家,國,家,國,國就是一個個小家組成的。
每一個小家都過好了,那國家,也一定會變得更好。
“大爺,您餓了吧?”
沒過一會,推拿結束,李傑將董大爺的座位調好,然後自己坐到了主駕駛。
“咱們先回家裏吃飯?”
“好,回家吃飯好。”
董大爺嗬嗬笑道:“外麵吃,不幹淨,還貴。”
“況且,手藝還比不上你呢。”
“行,那咱們就回家吃,我親自下廚。”
平日裏,李傑是很少下廚的,他在家吃飯都是雇的阿姨。
這個世界上,能夠讓他主動下廚的,也就那麽幾位了,除了沈默,老黃,也就董大爺一家和孤兒院裏的幾位長輩了。
“吃完飯,大爺,您想去哪?”
回去的路上,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我想去聽聽戲。”
說話間,董大爺的眼中閃過了幾縷傷感之色。
“聽戲?”
李傑意外道:“大爺,我記得你是不聽戲的吧?”
董大爺下意識地回答著,顯然,他已經沉浸在了回憶中。
“是啊。”
“我是不聽戲的。”
“但,我的連長,喜歡聽戲。”
“我們連長,最喜歡的戲,就是《桃花扇》。”
“連長的一個長輩,以前是唱戲的,抗戰的時候,碰到鬼子進城……”
五十周年大閱兵,盛大舉行。
既是五十周年,又趕上世紀之交,這一次國慶閱兵儀式,遠比過去要隆重得多。
董大爺也被邀請到了現場,親眼見證五十周年閱兵大典。
當然。
董大爺是在城樓下的,其實,依照他的資曆,往上麵站一站,也不是沒資格,隻是,他不想出風頭。
他來,也隻是想看一看新華夏。
看著眼前走過的步兵方陣,董大爺不禁淚灑滿襟。
“大爺。”
一旁,李傑適時地遞上了手絹。
董大爺一邊擦了擦臉上的淚水,一邊激動地握著李傑的胳膊,嘴裏喃喃自語道。
“連長,連長,你看到了嗎?”
“我們,沒有讓您失望!”
“我們,站起來了!”
望著激動不已的董大爺,李傑沒有提醒什麽注意情緒之類的話。
控製得了嗎?
沒有親身經曆那一段時間,絕對無法理解老人心中那蓬勃的熱血。
李傑雖然沒有參與過抗美,但他親眼見證了共和國的誕生。
從篳路藍縷,到經濟騰飛,再到成為東方一極,共和國的每一段曆史,他都是見證者。
隻不過無人知曉罷了。
一如當年的‘胡峰’。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與世長存!
十一點十三分,最後一輛戰車駛出天安門樓前西側閱兵終點線,曆時65分鍾的閱兵儀式宣布結束。
結束的那一刻,李傑當即一把扶住了董大爺。
這個年紀的老人,亢奮了一個多小時,當時不覺得,結束之後,有脫力現象,太正常了。
不多時,李傑將董大爺背到了車上,然後讓他躺在副駕駛上,李傑現場給他做了推拿。
活血,消除疲勞用的。
“咦?”
董大爺感覺身上暖暖地,很舒服,不由麵目驚訝地問道。
“衛軍,你這是跟誰學的?”
“跟一位老中醫學的。”
李傑笑了笑,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論調理身體,這個世界,他怕是找不到對手。
往年,他每年都會回老家一趟,看看院長,看看董大爺一家。
每次回去時,他都不會空手,每次都會帶一點‘保健品’回去,由他親手製作的那種。
因此,董大爺這些年身體幾乎沒有出什麽毛病,以前在戰場上受的那些暗傷,也跟著好了。
關於這事,董大爺還挺意外的。
不過,董大爺是那種神經比較大的人,沒有去尋根究底。
反正是好了!
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爺,你這次過來,多留幾天吧,我和我姐,都怪想你的。”
李傑一邊推拿,一邊笑著說道。
“最近幾年,燕京的發展很快的,你有幾年沒過來了,好多地方都大變樣了。”
“回頭啊,我和我姐,帶你四處逛逛。”
“好。”
董大爺樂嗬嗬的接受了這個建議。
“好啊,我也挺想你們姐妹倆的。”
“我這次來發現,確實變樣了,高樓啊,變多了。”
“好多地方都變成了大工地。”
李傑嗬嗬一笑:“是啊,工地好啊,說明咱們國家在發展,在進步。”
“你小子,嘴巴還是那麽甜。”
董大爺笑著打趣道:“不過,你這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咯,咱們華夏,確實越來越好了。”
“就是有一點不太好。”
“現在下崗的職工太多了。”
“這些人,可是為了國家奉獻了大半輩子,說下崗就下崗,好多人還拖家帶口的。”
“往後啊,他們可怎麽活哦。”
李傑笑著安慰道:“有下崗,不也是有下海嘛。”
“個體戶幹得好,掙得不比廠裏差。”
“而且,廠裏拿的是死工資,個體戶,幹得多,掙得多,老百姓,更有動力。”
董大爺一瞪眼:“你這孩子,懂個啥!”
“剛說你懂事,現在就開始亂說。”
“個體戶,那能和廠裏職工比嗎?”
“個體戶,掙得再多,那也是沒有保障的,今天飽一頓,明天饑一頓,哪有頓頓飽好?”
李傑連忙賠笑,直言自己說錯話了。
“是,是,是。”
“大爺,您說的對,是我年輕,見識淺薄了。”
“不然怎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
“老話說的,就是像您這種啊。”
此話一出,董大爺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
這孩子,就是會哄人開心。
其實,董大爺的話,也不算是說錯了。
時間啊,是個輪回。
七八十年代,人人都想成為廠裏的職工,工人,才是最牛的。
九十年代末到20年左右,人人都想下海,人人都想創業,畢竟,掙得多嘛。
一切向錢看。
但,再往後,事情又變了。
考公上岸,才是廣大畢業生的第一選擇。
旱澇保收,遠比暴富暴雷來得好。
大家都是大千世界中的普通人,哪有那麽風口可以踩,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王道。
家,國,家,國,國就是一個個小家組成的。
每一個小家都過好了,那國家,也一定會變得更好。
“大爺,您餓了吧?”
沒過一會,推拿結束,李傑將董大爺的座位調好,然後自己坐到了主駕駛。
“咱們先回家裏吃飯?”
“好,回家吃飯好。”
董大爺嗬嗬笑道:“外麵吃,不幹淨,還貴。”
“況且,手藝還比不上你呢。”
“行,那咱們就回家吃,我親自下廚。”
平日裏,李傑是很少下廚的,他在家吃飯都是雇的阿姨。
這個世界上,能夠讓他主動下廚的,也就那麽幾位了,除了沈默,老黃,也就董大爺一家和孤兒院裏的幾位長輩了。
“吃完飯,大爺,您想去哪?”
回去的路上,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我想去聽聽戲。”
說話間,董大爺的眼中閃過了幾縷傷感之色。
“聽戲?”
李傑意外道:“大爺,我記得你是不聽戲的吧?”
董大爺下意識地回答著,顯然,他已經沉浸在了回憶中。
“是啊。”
“我是不聽戲的。”
“但,我的連長,喜歡聽戲。”
“我們連長,最喜歡的戲,就是《桃花扇》。”
“連長的一個長輩,以前是唱戲的,抗戰的時候,碰到鬼子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