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二年十月,複興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光複南方各州路,席卷下的速度快的讓人不知所措,複興軍剛到,甚至還沒到,敵方就投降了。
真正製約複興軍收複南方諸地的不是兵力,而是運力,除了最開始打了幾場硬仗,越到後麵推進的速度越快,局勢完全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
下苦趙宋久矣!
尤其是襄樊、巴蜀、江淮地區,原先這幾處戰區都是抵抗蒙古大軍的最前線,數十年的征戰這些地方早就糜爛至極,雖然後來蒙古人被複興軍打退了,百姓獲得了短暫的休整,但是南宋君臣不該主動去招惹複興軍。
活在亂世的人,要求非常低,有口吃的,有個地方遮風避雨,有半件衣服蔽體,足矣。
先前和蒙古人打仗,那是因為蒙古人想要一統下,是異族入侵,是被動的迎戰,‘因’在蒙古一方,然而這次和大明之間的戰爭,是朝廷率先打擊對方,是主動挑釁,‘因’在宋廷這一邊。
‘因’不同,‘果’自然不同,除了某些死忠份子,其他人差不多都是望風而降,這也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在兩國開戰之前,邊境地區就屢有宋民北逃。
新朝和南宋隻有一江之隔,在蒙古人尚未退至草原時,雙方的關係有過一段短暫的‘蜜月期’,當時南宋並沒有明確禁止人員流動以及商業往來,主要是當初複興社占據的地盤太,南宋君臣覺得複興社的發展潛力有限。
何況大家同為漢人,複興軍還接受了南宋冊封的虛銜,不僅官方貿易頻繁,民間貿易往來也很多。
雙方交流的多,新朝是什麽樣邊境地區的民眾自然是心知肚明,俗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老百姓即使在愚昧,心中還是有筆漳,相較於落後腐朽的南宋,新朝的各項政策無不顯示,這是一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嶄新的皇朝。
當然,這其中少不得複興社的功勞,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南宋百姓深受刀兵之害,複興軍的南進政策製定之初,就是以攻心為主,能少流血就少流血。
如果一開始南宋百姓的投誠有部分原因是複興社造成的,但是隨著複興軍的推進,後麵的投誠行為還真和複興社沒多大關係,隻能是時代的選擇,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妄圖不自量力阻止的人都將被毫不留情的碾壓成泥。
雖然南宋君臣在冥冥之中逃到了崖山,但是和曆史上不同的是,這次南宋君臣的反應並沒有曆史上那麽激烈,繼續追隨理宗的人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多,數十萬軍民投海的慘劇當然也不會發生。
不過理宗好歹也當了幾十年的皇帝,真心追隨他的大臣也不少,麵對同族和麵對異族南宋君臣的表現截然不同,以死明誌的意向也沒有那麽決絕。
曆史上崖山之戰十萬軍民之所以選擇跳海是由多種原因造成。
其一,大宋立國三百多年,一直秉持著與士大夫共下的理念,未曾殺過一個文官,南宋君臣一路從臨安逃到了福州,之後又轉向廣東,最後在陸地上沒有立錐之地了,才選擇逃到了崖山海上。
追擊南宋朝廷的蒙古首領是張柔的兒子張弘範,雖然他是漢人,但是對付南宋君臣一點也不手軟,能夠一直跟著皇帝逃到崖山的幾乎全都是一幫硬骨頭,不乏慷慨就義,以死明誌的決心。
其二,南宋和蒙古對抗的時間跨度長達五十多年,曆史上的蒙哥汗就戰死在了攻宋的途中,後續登基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不管他是為了製造恐慌也好,還是為哥哥報仇也罷,屠城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南宋皇族的血脈必然是要陪葬的。
其三,崖山之戰是海戰,而跟隨皇帝逃到這裏的將領大多是陸軍將領,不懂海戰,以至於船隻被蒙軍燒毀大半,茫茫的大海上,船就是命,船沒了哪什麽來與蒙古人拚死一搏,不過是早死和晚死的區別。
其四,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自覺逃脫無望,與其投降令皇帝遭受異族淩辱,丟盡最後一絲顏麵,不如仗義持節,帶著皇帝一死了之,想必陸秀夫跳海之前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年僅七歲的皇帝的想法,即便問了,估計也不會如他所願。
陸秀夫攜子投海也起到了帶頭作用,皇帝都跳海了,索性跟著一起跳吧,索性再為大宋最後盡一次忠,同時這也是一種解脫,長時間的逃亡,君民早已身心俱疲,死亡未嚐不是一種解脫。
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宋理宗站在旗艦上望著緊緊包圍著艦隊的鐵甲船,不由得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
“難道趙宋三百年國祚就要亡於我手嗎?”
情急之下他不禁用上了‘我’字,而沒有選擇用‘朕’字。
“皇爺,奴婢無能!辜負了皇爺的信任,以致於……以致於……”大宦官董宋臣撲通一聲跪倒在甲板上,涕淚橫流,痛哭失聲。
宦官和朝臣不同,他們的權勢全部依賴於子,如果叛變投降的朝臣還有可能受到對方的任用的話,那麽像他們這種內臣是完全不可能被對方任用的,何況他和理宗之間並不是一點感情都沒櫻
隨著董宋臣這一跪,甲板上呼啦啦跪倒一片,能夠和理宗同乘一船的無不是朝堂重臣,留在這裏的全都是忠於趙宋的臣子。
“臣無能……”
…………
“臣無能……”
…………
“臣無能……”
…………
宋理宗望著跪倒在地的臣子們,一想到祖宗傳下來的江山毀在他手,想到自己居然做了個亡國之君,不禁掩麵而泣喃喃道。
“是我錯了……是我錯了……”
一時間,甲板上哭聲震,宋理宗一步一步走到朝臣麵前一一將他們扶起,這個過程無比的漫長,直到扶起最後一人時,理宗仿佛下定了決心,咬牙切齒一字一頓道。
“朕作為大宋官家,向諸位卿家下達最後一道命令!”
“升白旗!!!”
真正製約複興軍收複南方諸地的不是兵力,而是運力,除了最開始打了幾場硬仗,越到後麵推進的速度越快,局勢完全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
下苦趙宋久矣!
尤其是襄樊、巴蜀、江淮地區,原先這幾處戰區都是抵抗蒙古大軍的最前線,數十年的征戰這些地方早就糜爛至極,雖然後來蒙古人被複興軍打退了,百姓獲得了短暫的休整,但是南宋君臣不該主動去招惹複興軍。
活在亂世的人,要求非常低,有口吃的,有個地方遮風避雨,有半件衣服蔽體,足矣。
先前和蒙古人打仗,那是因為蒙古人想要一統下,是異族入侵,是被動的迎戰,‘因’在蒙古一方,然而這次和大明之間的戰爭,是朝廷率先打擊對方,是主動挑釁,‘因’在宋廷這一邊。
‘因’不同,‘果’自然不同,除了某些死忠份子,其他人差不多都是望風而降,這也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在兩國開戰之前,邊境地區就屢有宋民北逃。
新朝和南宋隻有一江之隔,在蒙古人尚未退至草原時,雙方的關係有過一段短暫的‘蜜月期’,當時南宋並沒有明確禁止人員流動以及商業往來,主要是當初複興社占據的地盤太,南宋君臣覺得複興社的發展潛力有限。
何況大家同為漢人,複興軍還接受了南宋冊封的虛銜,不僅官方貿易頻繁,民間貿易往來也很多。
雙方交流的多,新朝是什麽樣邊境地區的民眾自然是心知肚明,俗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老百姓即使在愚昧,心中還是有筆漳,相較於落後腐朽的南宋,新朝的各項政策無不顯示,這是一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嶄新的皇朝。
當然,這其中少不得複興社的功勞,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南宋百姓深受刀兵之害,複興軍的南進政策製定之初,就是以攻心為主,能少流血就少流血。
如果一開始南宋百姓的投誠有部分原因是複興社造成的,但是隨著複興軍的推進,後麵的投誠行為還真和複興社沒多大關係,隻能是時代的選擇,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妄圖不自量力阻止的人都將被毫不留情的碾壓成泥。
雖然南宋君臣在冥冥之中逃到了崖山,但是和曆史上不同的是,這次南宋君臣的反應並沒有曆史上那麽激烈,繼續追隨理宗的人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多,數十萬軍民投海的慘劇當然也不會發生。
不過理宗好歹也當了幾十年的皇帝,真心追隨他的大臣也不少,麵對同族和麵對異族南宋君臣的表現截然不同,以死明誌的意向也沒有那麽決絕。
曆史上崖山之戰十萬軍民之所以選擇跳海是由多種原因造成。
其一,大宋立國三百多年,一直秉持著與士大夫共下的理念,未曾殺過一個文官,南宋君臣一路從臨安逃到了福州,之後又轉向廣東,最後在陸地上沒有立錐之地了,才選擇逃到了崖山海上。
追擊南宋朝廷的蒙古首領是張柔的兒子張弘範,雖然他是漢人,但是對付南宋君臣一點也不手軟,能夠一直跟著皇帝逃到崖山的幾乎全都是一幫硬骨頭,不乏慷慨就義,以死明誌的決心。
其二,南宋和蒙古對抗的時間跨度長達五十多年,曆史上的蒙哥汗就戰死在了攻宋的途中,後續登基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不管他是為了製造恐慌也好,還是為哥哥報仇也罷,屠城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南宋皇族的血脈必然是要陪葬的。
其三,崖山之戰是海戰,而跟隨皇帝逃到這裏的將領大多是陸軍將領,不懂海戰,以至於船隻被蒙軍燒毀大半,茫茫的大海上,船就是命,船沒了哪什麽來與蒙古人拚死一搏,不過是早死和晚死的區別。
其四,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自覺逃脫無望,與其投降令皇帝遭受異族淩辱,丟盡最後一絲顏麵,不如仗義持節,帶著皇帝一死了之,想必陸秀夫跳海之前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年僅七歲的皇帝的想法,即便問了,估計也不會如他所願。
陸秀夫攜子投海也起到了帶頭作用,皇帝都跳海了,索性跟著一起跳吧,索性再為大宋最後盡一次忠,同時這也是一種解脫,長時間的逃亡,君民早已身心俱疲,死亡未嚐不是一種解脫。
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宋理宗站在旗艦上望著緊緊包圍著艦隊的鐵甲船,不由得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
“難道趙宋三百年國祚就要亡於我手嗎?”
情急之下他不禁用上了‘我’字,而沒有選擇用‘朕’字。
“皇爺,奴婢無能!辜負了皇爺的信任,以致於……以致於……”大宦官董宋臣撲通一聲跪倒在甲板上,涕淚橫流,痛哭失聲。
宦官和朝臣不同,他們的權勢全部依賴於子,如果叛變投降的朝臣還有可能受到對方的任用的話,那麽像他們這種內臣是完全不可能被對方任用的,何況他和理宗之間並不是一點感情都沒櫻
隨著董宋臣這一跪,甲板上呼啦啦跪倒一片,能夠和理宗同乘一船的無不是朝堂重臣,留在這裏的全都是忠於趙宋的臣子。
“臣無能……”
…………
“臣無能……”
…………
“臣無能……”
…………
宋理宗望著跪倒在地的臣子們,一想到祖宗傳下來的江山毀在他手,想到自己居然做了個亡國之君,不禁掩麵而泣喃喃道。
“是我錯了……是我錯了……”
一時間,甲板上哭聲震,宋理宗一步一步走到朝臣麵前一一將他們扶起,這個過程無比的漫長,直到扶起最後一人時,理宗仿佛下定了決心,咬牙切齒一字一頓道。
“朕作為大宋官家,向諸位卿家下達最後一道命令!”
“升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