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晨光微熹,李傑領著小張姑娘一起來到寶慈殿,拜見劉娥。
行完舅姑之禮,劉娥拉著小張姑娘進了內閣,看樣子是準備說一說悄悄話。
不一會,劉娥從內閣走了出來,隻見她神色古怪的瞥了一眼李傑,而後喊道。
「官家,你過來。」
一看到劉娥露出的神色,李傑大概猜到了對方的心思,不過他仍是揣著明白裝湖塗,麵色不解道。
「大娘娘?」
劉娥猶疑片刻,最終還是決定問一問。
「我聽皇後說,你們昨晚沒有行那周公之禮?」
「嗯。」
李傑微微點頭。
「可是宮人疏漏?」
劉娥話中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即是不是教導的宮人不用心。
「不是。」
李傑搖頭道:「大娘娘,在成婚之前,我特地翻了翻醫典,然後發現若是太早失去元陽、元陰,會對根基產生影響。」
「還有這事?」
劉娥雖然遍覽史書,但對於醫道,她卻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確實如此。」
李傑繼續道:「後來,我問過翰林院張禦醫,也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不僅如此,張禦醫還跟我說了另外一件事,如果年紀太小便生產,很可能會增加難產的概率。」
「哦?」
聽到這話,劉娥若有所思,官家口中的張禦醫是婦科聖手,宮中的產婆皆是由張禦醫教導的。
此話出自張禦醫之口,無疑令劉娥多了幾分信任。
「那張禦醫可有說,幾歲為宜?」
不多時,劉娥追問了一句,她還想早點抱孫子呢。
雖然官家現在年紀還不大,但皇子事關國本,自然越早生越好。
「及冠之年,最佳。」
「及冠?」
男子年滿二十為及冠,而今官家不過十五,如果要等到及冠,不是還要五年?
太久了。
劉娥剛準備道出心意,可轉念一想,此事事關官家的身體健康,慎重一點,也是應該的。
「我知曉了。」
片刻後,劉娥微微頷首。
「傳口諭。」
「召張禦醫來寶慈殿。」
雖然劉娥相信官家不會騙自己,但五年,還是太久了一點,她準備當麵問問張禦醫,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在不損害身體的情況下,誕下國本。
一旁,眼見劉娥打算召張禦醫到場當麵問詢,李傑絲毫不慌。
他既然敢說,當然是早有準備。
甚至,他還準備借機聊一聊最佳生育年紀的事。
根據後世的遺傳學研究,如果母親年紀過小,自身尚未發育成熟,不僅會對嬰兒的發育產生影響,同時也會損害母體。
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表麵,女性最佳懷孕年紀為二十三周歲至三十周歲。
至於男性的最佳生育年紀則是在30-35歲。
當然,後世的研究成果,肯定不能生搬硬套的放在古代。….
畢竟,古人的平均壽命更低,擱在古代,三十到三十五歲,動作快一點,或許連孫子都抱上了。
但不適應,不代表不能改變。
適當的將女性生育年紀上調一點,絕對是有好處的。
二十歲,是一個頗為合適的年紀。
女性十五及笄,及笄的同時,也意味著女性到了適婚年紀。
雖然朝廷規定女性十三歲便可嫁人,但
規定是規定,年滿十三便嫁人的例子,卻是不多。
尤其是厚嫁之風盛行的地區,風俗越盛,女性平均嫁人的年紀就越大。
如汴梁,很多女性年滿二十才會嫁人。
嫁妝,是壓在適婚家庭頭上的一座大山,有些家庭,甚至要靠借貸,才置辦的起妝奩。
就像後世的彩禮貸,擱在大宋,也有類似的借貸,但卻是反過來,從彩禮貸變成嫁妝貸。
有些家資不夠的,家中女子的適婚年紀甚至會推遲到二十四五歲。
約莫一刻鍾左右,一名年約五十來餘的小老頭來到了寶慈殿。
「參見陛下!」
「參加太後!」
「平。」
劉娥抬了抬手:「張禦醫,且坐。」
「老身聽官家說,張禦醫認為年紀太小,行那周公之禮,會有害身體?」
「回太後,確實如此。」
說著,張禦醫抬頭看了一眼李傑。
「太後娘娘,此事說來還和陛下有關。」
「去年,陛下找到小臣,令小臣跟蹤隨訪京中孕婦。」
「經過一年的走訪調查,小臣發現,年紀在二十三歲左右的生育婦女,生出的孩子會更健康。」
「同時,女子二十歲以上生育,難產的幾率也會更小一些。」
「看到這些統計之後,小臣頓時恍然大悟。」
「這和小臣過往的行醫見聞,也是一致的。」
「此前,小臣隱約察覺,十四五歲生育的女子,小產(流產)和難產的幾率會高一點。」
「隻是,小臣當時並沒有參照對比,所以,沒能提前上報。」
「直到陛下出麵,小臣方才頓悟。」
「嗯。」
劉娥看了一眼張禦醫,然後又瞧了瞧官家。
「老身知曉了。」
看來,官家是早有準備。
也是。
官家從來不打毫無準備之仗。
「大娘娘。」
這時,李傑適時地插入話題。
「十四五歲生子,太小了一點,既不利於母親,又不利於孩子。」
「我準備以大娘娘的名義昭告天下,將女子的生育年齡調至十八到二十歲。」
「每拯救一對難產母子,皆是為大娘娘積福。」
「當然,此策隻是建議,不是強行規定。」
「官家仁孝。」
聽到這個建議,劉娥心中頓時感動不已,時至今日,官家早已知曉自己並非其生母。
然而,即便如此,官家依然事事關心自己。
「此乃仁政,大娘娘自然是同意的。」
「這樣吧,此事交由大娘娘來辦,可否?」
言罷,劉娥轉頭看了一眼官家。
「那邊牢大娘娘費心了。」
李傑點了點頭,這等小事,他是無所謂的,況且,他本來就是想讓劉娥去辦。
閑的久了,是會出事的,找點事給劉娥做做也挺好。
另一邊,劉娥提出由自己來辦,也是有著一番心思的,她準備分潤一些功勞給李賢妃。
待到政策行之有效,她便可以借機將李賢妃迎回宮中。.
放羊小星星
晨光微熹,李傑領著小張姑娘一起來到寶慈殿,拜見劉娥。
行完舅姑之禮,劉娥拉著小張姑娘進了內閣,看樣子是準備說一說悄悄話。
不一會,劉娥從內閣走了出來,隻見她神色古怪的瞥了一眼李傑,而後喊道。
「官家,你過來。」
一看到劉娥露出的神色,李傑大概猜到了對方的心思,不過他仍是揣著明白裝湖塗,麵色不解道。
「大娘娘?」
劉娥猶疑片刻,最終還是決定問一問。
「我聽皇後說,你們昨晚沒有行那周公之禮?」
「嗯。」
李傑微微點頭。
「可是宮人疏漏?」
劉娥話中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即是不是教導的宮人不用心。
「不是。」
李傑搖頭道:「大娘娘,在成婚之前,我特地翻了翻醫典,然後發現若是太早失去元陽、元陰,會對根基產生影響。」
「還有這事?」
劉娥雖然遍覽史書,但對於醫道,她卻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確實如此。」
李傑繼續道:「後來,我問過翰林院張禦醫,也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不僅如此,張禦醫還跟我說了另外一件事,如果年紀太小便生產,很可能會增加難產的概率。」
「哦?」
聽到這話,劉娥若有所思,官家口中的張禦醫是婦科聖手,宮中的產婆皆是由張禦醫教導的。
此話出自張禦醫之口,無疑令劉娥多了幾分信任。
「那張禦醫可有說,幾歲為宜?」
不多時,劉娥追問了一句,她還想早點抱孫子呢。
雖然官家現在年紀還不大,但皇子事關國本,自然越早生越好。
「及冠之年,最佳。」
「及冠?」
男子年滿二十為及冠,而今官家不過十五,如果要等到及冠,不是還要五年?
太久了。
劉娥剛準備道出心意,可轉念一想,此事事關官家的身體健康,慎重一點,也是應該的。
「我知曉了。」
片刻後,劉娥微微頷首。
「傳口諭。」
「召張禦醫來寶慈殿。」
雖然劉娥相信官家不會騙自己,但五年,還是太久了一點,她準備當麵問問張禦醫,有沒有什麽辦法,能在不損害身體的情況下,誕下國本。
一旁,眼見劉娥打算召張禦醫到場當麵問詢,李傑絲毫不慌。
他既然敢說,當然是早有準備。
甚至,他還準備借機聊一聊最佳生育年紀的事。
根據後世的遺傳學研究,如果母親年紀過小,自身尚未發育成熟,不僅會對嬰兒的發育產生影響,同時也會損害母體。
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表麵,女性最佳懷孕年紀為二十三周歲至三十周歲。
至於男性的最佳生育年紀則是在30-35歲。
當然,後世的研究成果,肯定不能生搬硬套的放在古代。….
畢竟,古人的平均壽命更低,擱在古代,三十到三十五歲,動作快一點,或許連孫子都抱上了。
但不適應,不代表不能改變。
適當的將女性生育年紀上調一點,絕對是有好處的。
二十歲,是一個頗為合適的年紀。
女性十五及笄,及笄的同時,也意味著女性到了適婚年紀。
雖然朝廷規定女性十三歲便可嫁人,但
規定是規定,年滿十三便嫁人的例子,卻是不多。
尤其是厚嫁之風盛行的地區,風俗越盛,女性平均嫁人的年紀就越大。
如汴梁,很多女性年滿二十才會嫁人。
嫁妝,是壓在適婚家庭頭上的一座大山,有些家庭,甚至要靠借貸,才置辦的起妝奩。
就像後世的彩禮貸,擱在大宋,也有類似的借貸,但卻是反過來,從彩禮貸變成嫁妝貸。
有些家資不夠的,家中女子的適婚年紀甚至會推遲到二十四五歲。
約莫一刻鍾左右,一名年約五十來餘的小老頭來到了寶慈殿。
「參見陛下!」
「參加太後!」
「平。」
劉娥抬了抬手:「張禦醫,且坐。」
「老身聽官家說,張禦醫認為年紀太小,行那周公之禮,會有害身體?」
「回太後,確實如此。」
說著,張禦醫抬頭看了一眼李傑。
「太後娘娘,此事說來還和陛下有關。」
「去年,陛下找到小臣,令小臣跟蹤隨訪京中孕婦。」
「經過一年的走訪調查,小臣發現,年紀在二十三歲左右的生育婦女,生出的孩子會更健康。」
「同時,女子二十歲以上生育,難產的幾率也會更小一些。」
「看到這些統計之後,小臣頓時恍然大悟。」
「這和小臣過往的行醫見聞,也是一致的。」
「此前,小臣隱約察覺,十四五歲生育的女子,小產(流產)和難產的幾率會高一點。」
「隻是,小臣當時並沒有參照對比,所以,沒能提前上報。」
「直到陛下出麵,小臣方才頓悟。」
「嗯。」
劉娥看了一眼張禦醫,然後又瞧了瞧官家。
「老身知曉了。」
看來,官家是早有準備。
也是。
官家從來不打毫無準備之仗。
「大娘娘。」
這時,李傑適時地插入話題。
「十四五歲生子,太小了一點,既不利於母親,又不利於孩子。」
「我準備以大娘娘的名義昭告天下,將女子的生育年齡調至十八到二十歲。」
「每拯救一對難產母子,皆是為大娘娘積福。」
「當然,此策隻是建議,不是強行規定。」
「官家仁孝。」
聽到這個建議,劉娥心中頓時感動不已,時至今日,官家早已知曉自己並非其生母。
然而,即便如此,官家依然事事關心自己。
「此乃仁政,大娘娘自然是同意的。」
「這樣吧,此事交由大娘娘來辦,可否?」
言罷,劉娥轉頭看了一眼官家。
「那邊牢大娘娘費心了。」
李傑點了點頭,這等小事,他是無所謂的,況且,他本來就是想讓劉娥去辦。
閑的久了,是會出事的,找點事給劉娥做做也挺好。
另一邊,劉娥提出由自己來辦,也是有著一番心思的,她準備分潤一些功勞給李賢妃。
待到政策行之有效,她便可以借機將李賢妃迎回宮中。.
放羊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