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上課


    陳老師:


    您好。


    我是駱玉珠,寫這封信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對你表示感謝。


    謝謝你。


    謝謝你提供的幫助,如果不是伱,我現在很可能輟學嫁人了,我不想這麽早嫁人。


    我想向陳家村的那些人一樣,好好讀書,考大學。


    ……


    此致。


    敬禮!


    二是敲糖幫的存在,雖然利潤不多,但家家戶戶的日子,勉強還能過得去。


    起碼表現上是如此。


    到底去不去上課,李傑還沒想好,那裏的一位學弟,未來前途不可……


    駱玉珠。


    這年頭,農村學生讀個初中、高中畢業都算是高學曆人才。


    來去自由。


    看完這封信,李傑大概明白了為什麽駱玉珠沒提,因為沒必要,這封信就是一封普普通通的感謝信。


    ……


    不過,駱玉珠想要一直讀到大學,恐怕不太可能,她那個繼母,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等。


    頂多當個學者,閑時寫寫文章,偶爾再寫幾本,基本上能解決地位和掙錢問題。


    類似的案例可不少。


    1978年12月18號。


    李傑前腳剛到家,後腳,那幫回村的大學生就聞風而至。


    陳家村的考學熱,一是因為有了李傑這個榜樣。


    究其原因,還是那個特約研究員帶來的光環。


    前前後後寫的那幾篇報告,早就成了多地機關的研究資料。


    即便女孩的公分低一點,但好歹也算半個勞力。


    他又不走體製內路線。


    沒人管。


    幾天後。


    三是李傑給他們針對性的補課。


    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養老都行。


    在烏義這個小縣城,他的地位削微有一點點超然。


    比如水木大學。


    李傑提前放假回村,他現在的地位有那麽一點點特殊,說是有編製吧,又不用每天打卡上班。


    說沒編製,該有的福利,又一樣沒落下,其他人羨慕歸羨慕,說閑話的,那是一個沒有。


    算了。


    更多的是小學畢業就輟學。


    畢竟,和諧大神關注著。


    一進一出就是一個勞動力,像陳家村那樣的典型,很難複刻。


    不用正兒八經的坐班,得空去上一兩堂課就行,沒空也沒關係,反正就是一個榮譽頭銜。


    你好我好,大家好。


    意思到了就行。


    特約講師。


    他的母校明州農機還專門給他發了一份聘書。


    李傑想了想,覺得還是推掉。


    不然的話,他倒是可以效仿一下高育良,走走學院派的路線。


    這三條,少了哪一條,都沒法促成現在的陳家村。


    他也沒有給她回信。


    陳家村。


    “江河哥。”


    “江河大哥。”


    “哥。”


    來的人,不論年齡大小,一律喊他哥,即便陳小飛的輩分比他大一輩,也是這麽喊。


    接著,眾人又七嘴八舌的問起了問題。


    他們上的大學,都在相對比較大的城市,環境跟他們成長的環境截然不同。


    農村和城市的區別,讓他們生出了很多的疑惑。


    此外。


    高校曆來是各種思潮最活躍的地方,畢竟,年輕人很容易收到了鼓動,受到感染。


    十七八歲的年紀,腦子裏滿滿地都是浪漫主義,理想主義。


    認準了一個方向可以奮不顧身的那種理想主義。


    眼見大家的問題有點多,李傑索性大手一揮。


    轉移陣地。


    去祠堂。


    上課。


    不多時,一群人浩浩蕩蕩的來到祠堂,期間,有不少閑著的村民,也帶著孩子一起來到了這裏。


    70年代末的農村,真的沒什麽休閑娛樂活動,難得看到這麽多人聚在一塊。


    這個熱鬧,他們湊定了。


    大人、小孩,全來了。


    最後,裏三層、外三層,全部被圍滿。


    陳小飛和陳大光去了儲藏室,將黑板搬了出來,這塊黑板很舊,畢竟用了好幾年。


    正麵還有三角函數的題目。


    那是昨天上課用的,這幫大學生回來,也繼續著李傑之前的補課行動。


    給村裏的娃娃們補課。


    不過,現在的補課老師多了。


    三十三個人,每個人都能客串一下老師,小學、初中、高中各科都能找到對應的老師。


    免費補課,一毛錢不要。


    簡單的布置好場地,李傑點名道。


    “陳小飛,你先說。”


    “江河哥,過去這段時間,我們真的走錯了嗎?”


    陳小飛是陳家村第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燕京,華夏的心髒地帶,那裏的各種思潮最活躍。


    信息密度最高。


    各種學社甚至能夠提前得知一些即將頒行的政策。


    “你是指什麽?”


    “是……”


    “嗯,我明白了。”


    李傑微微點頭,看到其他人也很迷茫,他就著身後的那塊黑板,給他們上了一堂曆史課。


    萬變不離其宗。


    現代社會的各項製度都能從曆史中找到原型。


    成功的,錯誤的,失敗的等等,都有類似的案例。


    李傑講的朝代很遠,從北宋開國,講到慶曆新政,再講到王安石變法。


    上課的過程中,他也會穿插的結合當下。


    他不會給他們具體的答案。


    自己思考得來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一堂課,從中午一直講到傍晚,到了飯點,沒有一個人想走。


    一個個都在記著筆記。


    然後。


    直到晚上八點,這堂課才上完。


    “好了。”


    “下課。”


    “有什麽問題,先自己想,想不明白就多觀察,多想,如果還是想不明白,隨時可以給我寫信。”


    李傑沒給他們課後提問的機會,講完這段話,他就直接離開了祠堂。


    餓了啊。


    這幫小崽子不餓,他餓得很。


    他走了。


    那幫人還沒走,雖然外麵已經黑透了,雖然很餓,雖然很冷,但他們仍然聚在一塊,一起討論今天的那堂課。


    這堂課的核心,一言以蔽之。


    任何時代都有局限性。


    不要以現在已有的觀點評測當年的政策,如果想要改變,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身體力行。


    行動遠比呐喊更有用。


    陳小飛覺得自己應該真正的去看一看,去體會體會。


    而陳大光,他想得跟陳小飛完全不一樣,他從這堂課學到了一樣東西。


    經濟問題才是一切的基礎。


    他要去企業!


    另外一批人,聽到了教育。


    教育才是重要的基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放羊小星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放羊小星星並收藏諸天萬界之大拯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