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這樣想就對了。”陳瀅笑道,平靜語聲,含著些許寬慰。
薛蕊不住點著頭,想要再說些什麽,然喉頭堵塞、淚水橫流,無數情緒橫亙於胸,卻無法宣之於口。
她錯就錯在,忘記了很多事。
她其實並非一無所有,而是擁有了很多:新的家、新的親人、新的朋友。
而最重要的是,她養活了自己。
用她的學識和技藝,她給自己找了條活路,再不也必仰他人鼻息,不必以卑微之姿,換取那點兒可憐的生機。
薛蕊拭著淚,想要笑,可發出的聲音,卻是嚎啕。
她伏在被子上,哭得止都止不住,淚水浸濕了大片被麵兒。
陳瀅微眄了眸望她,良久後,無聲而歎,輕輕起身,轉出了屏風。
薛蕊需要這樣的一場痛哭。
如蝴蝶破繭、鳳凰涅槃,這世上所有的成長,皆伴著疼痛與淚水,無一例外。
出得門來,廊下花枝搖曳,夏日的天光燦爛,微雲過處,碧空如洗。
陳瀅的心情,亦闊朗清爽,猶如這漫漫青空。
薛蕊之事,終究有了一個好的收梢,這是她最為樂見的。
似是為了給這心情湊趣兒,接下來數日,濟南城再無片雨,鎮日裏陽光明媚,每到午時,那日頭竟還有些毒,便有那年長的老者,拄棍兒立在樹蔭下,感歎“惡月到、端午來”。
老人家的話兒,果然聽了無錯。幾乎是眨眼間,端午便在眼前,那巷弄深處、街衢拐角,處處皆是一股子葦葉香氣,叫人一聞便知,這又是誰家在包粽子了。
更可喜的是,今年的端午節,比往年又有不同,蓋因去年是個豐年,遂濟南府便多出一椿樂事:賽龍舟。
據說,包括知府大人、忠勇伯府在內的一幹貴人們,皆有龍舟參賽,直叫滿城百姓未節而先樂,倒比過年時還熱鬧。
隻是,這般喜樂景象,與威遠侯裴家,卻是不沾邊兒的。
自四月末起,裴府便陰雲密布,莫說過節包粽子了,整座府邸連個笑聲兒亦無,小侯爺裴恕見天兒沉著臉,幾無一日展顏。
誰敢在這時候提過節?
那不找死麽?
五月初四,諸事鹹宜,又逢賽龍舟的前一日,各色龍舟俱已入水,便泊在那大明湖畔,全城皆轟動了,百姓們拖家帶口、有說有笑,俱皆跑去瞧熱鬧。
可是,裴家的氛圍,卻是愈發冷寂,甚而肅殺。
府中前些時候死了人,小侯爺一直很生氣。
裴府下人中,流傳著如上傳言。
這倒也並非他們胡亂猜測,委實是裴恕連著十來天皆沒個好臉色,出去一臉黑、回家黑一臉,下人們豈有不怕的?
尤其這幾日,裴恕脾氣越發見長,摔東打西就沒停過,一府仆役走路都踮腳兒,生恐觸他楣頭。
中午用罷飯,裴恕照例陰著臉離府,亦未帶隨從,單人獨騎便走了,至黃昏時分方回。
那門子本就吊著半顆心,就怕一錯眼間,誤了侯爺回府大事,是以釘在門房那裏,打死不敢挪窩,裴恕的身影才一現身,他立時飛跑過去拉開大門,複又溜牆根兒老老實實站著,頭都不敢抬。
天色昏黃,濃雲翻卷,原本晴好的天氣,也不知怎麽了,竟變得陰沉起來。
那門子低頭站著,忽覺脖頸一涼,抬手去摸,手背竟又是一涼。
他忙抬頭,迎麵正是萬千銀針,潑潑灑灑、當頭澆下,竟是下起雨來。
他“哎喲”一聲,轉身回屋拿傘,耳聽得門前蹄聲如飛,心知裴恕進了大門,捧著傘便飛跑出去。
待出屋時,青石階前碎珠飛濺,那雨竟早成勢,遠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瓦簷上“劈哩啪啦”跟爆豆似地,門庭空闊,哪還有裴恕的影子?
那門子抱著傘,立在滴水簷下探頭兒看,卻見院中一騎緩步前行,卻原來裴恕已然進了門兒。
他暗道一聲“不巧”,悻悻將傘擱下,銷上大門,自回屋躲雨不提。
即說裴恕,一路馳進中庭,方扳蹬下馬,將坐騎交予小校牽走,他自己則冒雨行至穿堂,方轉身向外看。
紫藤花兒蔭蔭地墜著,淡紫色的花瓣兒被雨打下好些來,零落於地,細草微風間,那花瓣兒輾轉著、飄零著,到最後,終是雨打風吹去。
裴恕的視線,長久地停在那落花上,也不知想些什麽,烏浸浸的眉眼,冰冷肅殺之餘,又有些許傷懷。
“大人,信拿到了。”穿堂外響起郎廷玉的聲音,雜著雨落傘麵的“劈啪”聲,聽來竟覺刺耳。
裴恕自思緒中回神,斜過一側唇角,露出慣常的笑,順勢撩袍坐下:“拿來。”
“是。”郎廷玉利落應道,大步進屋,自懷中取信奉上,複又肅立在側:“因大人早有吩咐,此前收到信時,他們沒急著往回送,又多等了幾日,見再無動靜,方才送來。”
裴恕接過信,並未去看,視線轉去門外。
大雨傾瀉,其聲若擂鼓,遠處隱有雷聲響起,“轟隆隆”似飛騎馳過,一忽兒又散去。
“他們幾時收到的信?”裴恕問。
醇酒般的聲線裏,不知何故,摻了一絲倦意。
郎廷玉叉手道:“稟報大人,他們是六天前收到信的。”
裴恕定定地坐了片刻,忽地扯動嘴角,發一聲笑,似是聽到了什麽好笑之事。
“六天前。”他忽又冷下臉,喃喃語道,將信在手裏晃著,麵帶戲謔,眸底卻冰冷:“這一位的心,可真夠急的。”
最後一字落下,他的麵上,已罩起濃濃寒霜。
郎廷玉悄眼打量他,忖了忖,到底乍起膽子,小聲兒問:“大人,您看要不要把陳大姑娘給請過來?”
裴恕挺腰坐著,眉眼森寒、滿身殺氣,卻並未言聲。
見此情形,郎廷玉越發壯起膽氣,悄悄往前挪了一小步兒,又道:“大人請想,這主意原本就是陳大姑娘想出來的,陳大姑娘聰明絕頂、機智無雙,有她在旁盯著,大人問話也容易些。屬下覺著,這事兒如果有陳大姑娘幫襯著,更容易查清楚。”
薛蕊不住點著頭,想要再說些什麽,然喉頭堵塞、淚水橫流,無數情緒橫亙於胸,卻無法宣之於口。
她錯就錯在,忘記了很多事。
她其實並非一無所有,而是擁有了很多:新的家、新的親人、新的朋友。
而最重要的是,她養活了自己。
用她的學識和技藝,她給自己找了條活路,再不也必仰他人鼻息,不必以卑微之姿,換取那點兒可憐的生機。
薛蕊拭著淚,想要笑,可發出的聲音,卻是嚎啕。
她伏在被子上,哭得止都止不住,淚水浸濕了大片被麵兒。
陳瀅微眄了眸望她,良久後,無聲而歎,輕輕起身,轉出了屏風。
薛蕊需要這樣的一場痛哭。
如蝴蝶破繭、鳳凰涅槃,這世上所有的成長,皆伴著疼痛與淚水,無一例外。
出得門來,廊下花枝搖曳,夏日的天光燦爛,微雲過處,碧空如洗。
陳瀅的心情,亦闊朗清爽,猶如這漫漫青空。
薛蕊之事,終究有了一個好的收梢,這是她最為樂見的。
似是為了給這心情湊趣兒,接下來數日,濟南城再無片雨,鎮日裏陽光明媚,每到午時,那日頭竟還有些毒,便有那年長的老者,拄棍兒立在樹蔭下,感歎“惡月到、端午來”。
老人家的話兒,果然聽了無錯。幾乎是眨眼間,端午便在眼前,那巷弄深處、街衢拐角,處處皆是一股子葦葉香氣,叫人一聞便知,這又是誰家在包粽子了。
更可喜的是,今年的端午節,比往年又有不同,蓋因去年是個豐年,遂濟南府便多出一椿樂事:賽龍舟。
據說,包括知府大人、忠勇伯府在內的一幹貴人們,皆有龍舟參賽,直叫滿城百姓未節而先樂,倒比過年時還熱鬧。
隻是,這般喜樂景象,與威遠侯裴家,卻是不沾邊兒的。
自四月末起,裴府便陰雲密布,莫說過節包粽子了,整座府邸連個笑聲兒亦無,小侯爺裴恕見天兒沉著臉,幾無一日展顏。
誰敢在這時候提過節?
那不找死麽?
五月初四,諸事鹹宜,又逢賽龍舟的前一日,各色龍舟俱已入水,便泊在那大明湖畔,全城皆轟動了,百姓們拖家帶口、有說有笑,俱皆跑去瞧熱鬧。
可是,裴家的氛圍,卻是愈發冷寂,甚而肅殺。
府中前些時候死了人,小侯爺一直很生氣。
裴府下人中,流傳著如上傳言。
這倒也並非他們胡亂猜測,委實是裴恕連著十來天皆沒個好臉色,出去一臉黑、回家黑一臉,下人們豈有不怕的?
尤其這幾日,裴恕脾氣越發見長,摔東打西就沒停過,一府仆役走路都踮腳兒,生恐觸他楣頭。
中午用罷飯,裴恕照例陰著臉離府,亦未帶隨從,單人獨騎便走了,至黃昏時分方回。
那門子本就吊著半顆心,就怕一錯眼間,誤了侯爺回府大事,是以釘在門房那裏,打死不敢挪窩,裴恕的身影才一現身,他立時飛跑過去拉開大門,複又溜牆根兒老老實實站著,頭都不敢抬。
天色昏黃,濃雲翻卷,原本晴好的天氣,也不知怎麽了,竟變得陰沉起來。
那門子低頭站著,忽覺脖頸一涼,抬手去摸,手背竟又是一涼。
他忙抬頭,迎麵正是萬千銀針,潑潑灑灑、當頭澆下,竟是下起雨來。
他“哎喲”一聲,轉身回屋拿傘,耳聽得門前蹄聲如飛,心知裴恕進了大門,捧著傘便飛跑出去。
待出屋時,青石階前碎珠飛濺,那雨竟早成勢,遠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瓦簷上“劈哩啪啦”跟爆豆似地,門庭空闊,哪還有裴恕的影子?
那門子抱著傘,立在滴水簷下探頭兒看,卻見院中一騎緩步前行,卻原來裴恕已然進了門兒。
他暗道一聲“不巧”,悻悻將傘擱下,銷上大門,自回屋躲雨不提。
即說裴恕,一路馳進中庭,方扳蹬下馬,將坐騎交予小校牽走,他自己則冒雨行至穿堂,方轉身向外看。
紫藤花兒蔭蔭地墜著,淡紫色的花瓣兒被雨打下好些來,零落於地,細草微風間,那花瓣兒輾轉著、飄零著,到最後,終是雨打風吹去。
裴恕的視線,長久地停在那落花上,也不知想些什麽,烏浸浸的眉眼,冰冷肅殺之餘,又有些許傷懷。
“大人,信拿到了。”穿堂外響起郎廷玉的聲音,雜著雨落傘麵的“劈啪”聲,聽來竟覺刺耳。
裴恕自思緒中回神,斜過一側唇角,露出慣常的笑,順勢撩袍坐下:“拿來。”
“是。”郎廷玉利落應道,大步進屋,自懷中取信奉上,複又肅立在側:“因大人早有吩咐,此前收到信時,他們沒急著往回送,又多等了幾日,見再無動靜,方才送來。”
裴恕接過信,並未去看,視線轉去門外。
大雨傾瀉,其聲若擂鼓,遠處隱有雷聲響起,“轟隆隆”似飛騎馳過,一忽兒又散去。
“他們幾時收到的信?”裴恕問。
醇酒般的聲線裏,不知何故,摻了一絲倦意。
郎廷玉叉手道:“稟報大人,他們是六天前收到信的。”
裴恕定定地坐了片刻,忽地扯動嘴角,發一聲笑,似是聽到了什麽好笑之事。
“六天前。”他忽又冷下臉,喃喃語道,將信在手裏晃著,麵帶戲謔,眸底卻冰冷:“這一位的心,可真夠急的。”
最後一字落下,他的麵上,已罩起濃濃寒霜。
郎廷玉悄眼打量他,忖了忖,到底乍起膽子,小聲兒問:“大人,您看要不要把陳大姑娘給請過來?”
裴恕挺腰坐著,眉眼森寒、滿身殺氣,卻並未言聲。
見此情形,郎廷玉越發壯起膽氣,悄悄往前挪了一小步兒,又道:“大人請想,這主意原本就是陳大姑娘想出來的,陳大姑娘聰明絕頂、機智無雙,有她在旁盯著,大人問話也容易些。屬下覺著,這事兒如果有陳大姑娘幫襯著,更容易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