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必再勸我了,這事兒無論如何我也得給長寧一個交代。”蕭太後望著空空的台磯,唇角勾起了一個美好的弧度:“既然這位三姑娘是個聰明人,那我就給她個機會,無論結果是好是壞,我都不會再為難那許老太婆。”
在司徒皇後的麵前,她不再自稱哀家,又將許老夫人稱作許老太婆,顯是與皇後關係極近。
司徒皇後便在座位上微微欠身,語聲越發柔和:“兒臣先代陛下謝母後的體恤。”
蕭太後轉眸注視著她,眼神也變得溫和起來:“你也別這麽說,到底你也是我親手挑的兒媳婦,我不親近你,又能親近誰去?”
司徒皇後與她相視一笑,各自轉開了眼眸。
細論起來,蕭家與司徒家確實沾著些親,蕭太後的一個遠房姨母與司徒皇後的三堂嫂是表親,這兩家皆是寒門,雖有子弟讀書入仕,但家門聲勢卻始終不顯。
陛下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蕭太後主動請先帝賜婚,將司徒家的嫡長女——也就是如今的司徒皇後,嫁給了如今的元嘉帝。彼時蕭太後想的是,元嘉帝溫厚平和,不像是要爭位的樣子,司徒家的姑娘嫁過來也不會擔驚受怕。
可她再也不曾想到,所謂世事難料,那幾個有野心、有手腕、有實力的皇子,一個個折戟沉沙,倒在了通往帝位的半途,反倒是當時一點兒也不出挑的元嘉帝,卻是榮登大寶,成為一代新君。
踐祚初期時,元嘉帝的確頗經了些磨難,可他卻不曾被打倒,更是漸漸顯露出了明君的睿智與心胸。
自登基之後,對外,他兩度禦駕親征,率領三軍直打得北疆與西夷俯首稱臣;對內,他有識人之明、知人之智,頗任用了幾名能臣與賢臣,解決了大楚朝幾十年的積弊,修水利、興農商、廣開言路,以仁政贏得了天下百姓,尤其是士子們的擁戴。
如今,陛下禦極多年,朝堂內外總算安穩了下來,百姓的日子也比從前更好,有時候想想,蕭太後自己也會覺得不可思議。
當年支持元嘉帝的時候,她其實根本就沒看好過他,即便元嘉帝登基,她也認為這會是個短命皇帝。
可是,這個看起來總是很溫吞的皇帝,竟靠著他自己的本事,一路走到現在,且越走越穩,也越來越讓人不敢小覷。
每思及此,蕭太後便都會有種很奇異的感覺。
“等這事兒過去了,兒臣會把阿嬌接進宮來住幾日,叫阿奴與她多親近親近。”司徒皇後溫柔的語聲響起,拉回了蕭太後的心神。
她知道,皇後這是要讓福清公主帶契郭媛,以修複她損去的名聲和顏麵。
“這也真真難為你了。”蕭太後真心實意地說道,麵色也越發緩和:“我也會找個時間再跟長寧說說的,國公府這一頭可不能放著不管,怎麽著也得轉圜了才好。”
司徒皇後聞言,終是徹底放下心來,也同樣真誠地道:“兒臣還要多謝母後看顧,方才母後不叫兒臣陪著三丫頭去長秋殿,也是不想叫兒臣為難。”
蕭太後笑了笑,眼神卻是漠然冰冷的:“這宮裏就沒一個省心的。這事兒明裏是我,暗地裏卻指著你呢。誰不知我們兩家沾親,你又是我親自挑的,這些人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叫陛下礙於母子情麵,不往下查,這事兒就這麽含糊過去。而有了此事,陛下明麵上不好說,心裏說不定就會對你有疙瘩。一來二去的,得利的可不就是旁人?”
宮裏的爭鬥從來都隻為了一個“寵”字,司徒皇後如何不知?
隻是,蕭太後此語,還是把陛下瞧得太淺了。
她與陛下相識於微時,互相扶持著走到現在,那種情分,絕非一個後宮裏的陰謀就能毀掉。
“兒臣謝母後垂愛。”司徒皇後柔聲說道,麵上的神情仍舊極是真摯。
蕭太後擺了擺手,麵色溫和:“你也別謝來謝去的。國公府這事兒,我也要謝謝你從中轉圜。”
“母後不與他們計較,是母後的寬容。”司徒皇後笑著端起了茶盞:“兒臣倒是覺著,比起勳貴,世家的風氣更好些,沒那麽些麻煩事兒。”
“瞧你這話說的,小心許老太婆罵將上來。”蕭太後眼睛都笑得眯了起來,一時心情大好。
皇後這是在告訴她,元嘉帝並無讓勳貴之女入主東宮的打算。國公府沒指望,興濟伯府也一樣。
坦白說,蕭太後自己也覺得,那興濟伯家的兩個閨女不怎麽樣,隻是不想長寧長公主輸給國公府罷了。
如今皇後既然遞了話,則此事便已有定論,到時候長寧長公主再把消息透出去,對夫家也算有了個交代,這事兒也會告一段落。
“唉,說來說去,兒女都是債。”蕭太後笑著搖了搖頭,語氣中滿是無奈,一如天下間所有為兒女操心的母親。
司徒皇後嫣然一笑,視線凝向手中的茶盞,啟唇道:“母後這茶兒臣喝著極好,不知不覺都兩盞落肚了,竟是牛飲起來,可見這東西凡到了母後這裏,便有了靈氣與仙氣,兒臣也跟著叨光。”
蕭太後聞言大笑起來,話題便順理成章轉到了茶酒果食上頭,正殿的氣氛又是一派寧和。
相較於長樂宮的其樂融融,長秋殿卻顯得壓抑且沉重。
到底損了一位龍嗣,又有人投毒,若是換作以往,宮裏必定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隻是,如今此事卻著落在了太後頭上,便有些不大好說了。元嘉帝最是孝順,司徒皇後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於是便將事情低調處理。而即便如此,長秋殿裏也是愁雲慘霧的,來往的宮人們一個個戰戰兢兢,連說話都不敢太大聲。
因有蔣玉生在側,陳瀅進入長秋殿的過程十分順當,也很順利地見到了受害人——喬修容。
喬修容才吃了藥,正躺在一張玄漆嵌螺鈿透雕雲芝紋黃花梨拔步床上養神,垂落的帳幔隻挑起一半兒,露出了她覆著錦被的半個身子,麵色十分憔悴。
在司徒皇後的麵前,她不再自稱哀家,又將許老夫人稱作許老太婆,顯是與皇後關係極近。
司徒皇後便在座位上微微欠身,語聲越發柔和:“兒臣先代陛下謝母後的體恤。”
蕭太後轉眸注視著她,眼神也變得溫和起來:“你也別這麽說,到底你也是我親手挑的兒媳婦,我不親近你,又能親近誰去?”
司徒皇後與她相視一笑,各自轉開了眼眸。
細論起來,蕭家與司徒家確實沾著些親,蕭太後的一個遠房姨母與司徒皇後的三堂嫂是表親,這兩家皆是寒門,雖有子弟讀書入仕,但家門聲勢卻始終不顯。
陛下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蕭太後主動請先帝賜婚,將司徒家的嫡長女——也就是如今的司徒皇後,嫁給了如今的元嘉帝。彼時蕭太後想的是,元嘉帝溫厚平和,不像是要爭位的樣子,司徒家的姑娘嫁過來也不會擔驚受怕。
可她再也不曾想到,所謂世事難料,那幾個有野心、有手腕、有實力的皇子,一個個折戟沉沙,倒在了通往帝位的半途,反倒是當時一點兒也不出挑的元嘉帝,卻是榮登大寶,成為一代新君。
踐祚初期時,元嘉帝的確頗經了些磨難,可他卻不曾被打倒,更是漸漸顯露出了明君的睿智與心胸。
自登基之後,對外,他兩度禦駕親征,率領三軍直打得北疆與西夷俯首稱臣;對內,他有識人之明、知人之智,頗任用了幾名能臣與賢臣,解決了大楚朝幾十年的積弊,修水利、興農商、廣開言路,以仁政贏得了天下百姓,尤其是士子們的擁戴。
如今,陛下禦極多年,朝堂內外總算安穩了下來,百姓的日子也比從前更好,有時候想想,蕭太後自己也會覺得不可思議。
當年支持元嘉帝的時候,她其實根本就沒看好過他,即便元嘉帝登基,她也認為這會是個短命皇帝。
可是,這個看起來總是很溫吞的皇帝,竟靠著他自己的本事,一路走到現在,且越走越穩,也越來越讓人不敢小覷。
每思及此,蕭太後便都會有種很奇異的感覺。
“等這事兒過去了,兒臣會把阿嬌接進宮來住幾日,叫阿奴與她多親近親近。”司徒皇後溫柔的語聲響起,拉回了蕭太後的心神。
她知道,皇後這是要讓福清公主帶契郭媛,以修複她損去的名聲和顏麵。
“這也真真難為你了。”蕭太後真心實意地說道,麵色也越發緩和:“我也會找個時間再跟長寧說說的,國公府這一頭可不能放著不管,怎麽著也得轉圜了才好。”
司徒皇後聞言,終是徹底放下心來,也同樣真誠地道:“兒臣還要多謝母後看顧,方才母後不叫兒臣陪著三丫頭去長秋殿,也是不想叫兒臣為難。”
蕭太後笑了笑,眼神卻是漠然冰冷的:“這宮裏就沒一個省心的。這事兒明裏是我,暗地裏卻指著你呢。誰不知我們兩家沾親,你又是我親自挑的,這些人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叫陛下礙於母子情麵,不往下查,這事兒就這麽含糊過去。而有了此事,陛下明麵上不好說,心裏說不定就會對你有疙瘩。一來二去的,得利的可不就是旁人?”
宮裏的爭鬥從來都隻為了一個“寵”字,司徒皇後如何不知?
隻是,蕭太後此語,還是把陛下瞧得太淺了。
她與陛下相識於微時,互相扶持著走到現在,那種情分,絕非一個後宮裏的陰謀就能毀掉。
“兒臣謝母後垂愛。”司徒皇後柔聲說道,麵上的神情仍舊極是真摯。
蕭太後擺了擺手,麵色溫和:“你也別謝來謝去的。國公府這事兒,我也要謝謝你從中轉圜。”
“母後不與他們計較,是母後的寬容。”司徒皇後笑著端起了茶盞:“兒臣倒是覺著,比起勳貴,世家的風氣更好些,沒那麽些麻煩事兒。”
“瞧你這話說的,小心許老太婆罵將上來。”蕭太後眼睛都笑得眯了起來,一時心情大好。
皇後這是在告訴她,元嘉帝並無讓勳貴之女入主東宮的打算。國公府沒指望,興濟伯府也一樣。
坦白說,蕭太後自己也覺得,那興濟伯家的兩個閨女不怎麽樣,隻是不想長寧長公主輸給國公府罷了。
如今皇後既然遞了話,則此事便已有定論,到時候長寧長公主再把消息透出去,對夫家也算有了個交代,這事兒也會告一段落。
“唉,說來說去,兒女都是債。”蕭太後笑著搖了搖頭,語氣中滿是無奈,一如天下間所有為兒女操心的母親。
司徒皇後嫣然一笑,視線凝向手中的茶盞,啟唇道:“母後這茶兒臣喝著極好,不知不覺都兩盞落肚了,竟是牛飲起來,可見這東西凡到了母後這裏,便有了靈氣與仙氣,兒臣也跟著叨光。”
蕭太後聞言大笑起來,話題便順理成章轉到了茶酒果食上頭,正殿的氣氛又是一派寧和。
相較於長樂宮的其樂融融,長秋殿卻顯得壓抑且沉重。
到底損了一位龍嗣,又有人投毒,若是換作以往,宮裏必定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隻是,如今此事卻著落在了太後頭上,便有些不大好說了。元嘉帝最是孝順,司徒皇後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於是便將事情低調處理。而即便如此,長秋殿裏也是愁雲慘霧的,來往的宮人們一個個戰戰兢兢,連說話都不敢太大聲。
因有蔣玉生在側,陳瀅進入長秋殿的過程十分順當,也很順利地見到了受害人——喬修容。
喬修容才吃了藥,正躺在一張玄漆嵌螺鈿透雕雲芝紋黃花梨拔步床上養神,垂落的帳幔隻挑起一半兒,露出了她覆著錦被的半個身子,麵色十分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