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曹操的孤注一擲


    “定要與那荊州麒麟兒劉琦決一死戰。”


    殊死決戰。營中氣氛頓時一冷。


    曹軍大營中,傳來曹操的咆哮,每當到了關鍵的時刻,無論曹操心裏是如何想的,但是都會先鼓舞士氣,譬如說望梅止渴,敗陣哭典韋等等。無一不是為了向眾人表明他的決心。此戰事關重大,曹操也是向眾人傳達殊死決戰的信念。看起來頗有成效,眾武將紛紛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信心十足。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


    “仲達!”


    曹操向眾謀士中最不起眼的那個二十二三歲,相貌奇特的年輕人喊道。


    司馬懿聽到,立馬拜道,


    “臣在!”


    曹操捋了捋須髯,笑道:“戰書我已經寫好,勞煩仲達前去劉琦軍營一趟,把戰書遞過去。”


    司馬懿心裏一顫,表麵上卻是毫無表情,道:“臣遵命。”接過來書記官遞過來的戰書,雙手捧著,仿佛有千萬斤重。


    沒錯,就是那個司馬懿,晉宣帝司馬懿。司馬懿,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裏人。馬懿為司馬防次子。“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東漢末年,司馬懿生於亂世,“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


    建安六年,郡中推舉他為上計掾。時曹操剛剛大敗袁紹,風頭正盛。由司空遷為大漢丞相,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裏,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


    不過曹操宗族大將曹洪與司馬懿關係惡劣。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假裝拄拐不去。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征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見曹操為其效命。曹操征討劉琦,以司馬懿為主簿,隨軍聽令。


    曆史的車輪,往往會因為道路上的一顆小石子而改變方向。最後越走越遠,永遠不可讓人捉摸。曹操提前數年稱相,司馬懿也是提前數年出仕了。曆史愈來愈改的麵目全非,讓劉琦的先知先覺的優勢漸漸減少。所幸,劉琦並不是全賴曆史一板一眼的行事,加上現在的班底也是完全了,倒也不懼任何人,包括曹操。


    司馬懿擔任主簿,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到讓曹操放心不少,至少表麵上是,其實,實際上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誌”,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裏很忌諱,暗地裏小心提防。由於司馬懿是世家大族,且其父其兄在曹操手下任事忠心耿耿,十分誠懇。司馬懿又無過錯,曹操倒也不好拿他開刀。


    正好曹操在此事上故意刁難他,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可是畢竟是曹操違約在先,已經失信於天下了。劉琦在怎麽做也是應該的。因此曹操才把這差事交給司馬懿,暗藏禍心。司馬懿何等聰明的人,一瞧就知道事情的原因。正因為如此才不敢接,但又迫於曹操威懾又不得不接下這份苦差事。


    罷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司馬懿心灰意冷,抱著必死的決心,前去宛城,劉琦的軍營中,下戰書。


    看著司馬懿轉身離去,曹操眼神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如今袁紹虎視眈眈,內有叛賊逆亂。曹軍的形勢危如累卵,軍心士氣都受到極大的震動。這般不利的情況下,曹操竟然要選擇主動與劉琦決戰。也是頗讓眾人不解。雖然大家不知道曹操如何考慮的,但是出於對曹操用兵如神的了解,倒也不曾懷疑曹操。


    曹操掃視著諸人,道:“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麽,為何後方如此不穩的情況下,還要與劉琦決戰。我要告訴你們的是,我們形勢不好,劉琦就更加不利了。交州揚州都是劉琦新占之地。人心未附,根基不深,恐怕他的山賊叛亂恐怕要比我們的還要多。以弱兵占弱兵,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一刻。”


    這一語後,眾人陷入了沉默之中。是的。他們都是明白人,很快就體會到了曹操之良苦用心,自己的的情況艱難,敵人的比自己還要更難。


    一天之後,一封決戰邀書送到了劉琦手中。


    “這是我家丞相讓在下交給大將軍的戰書,還請大將軍過目。”


    看著眼前表情淡定,一副絲毫不懼的樣子,“鷹視狼顧”的年輕人,劉琦就是一陣打量,沒錯劉琦眼前的這人就是曆史上的晉宣帝司馬懿。此時隻不過是一個個小小的主簿,在曹操文臣之中排位最末。


    看到曹操這封親筆所寫的戰書,uu看書ww.uukanshu.om 劉琦稍微感歎一些,就開始關注眼前的年輕人,最為曆史上頗有爭議的一個人物,劉琦也是好奇無比。


    看的出來,司馬懿還是有些稚嫩,無關智慧,而是經驗上的。表麵上的真定掩蓋不住手心裏的濕潤。


    劉琦將那戰書示於眾人,諸將皆是躍躍欲試,熱血激蕩,紛紛要求與敵決戰。


    “末將魏延請為先鋒!主公,隻要給吾兩萬人馬,定當生擒曹操,獻於主公。”


    這是大將魏延


    “末將隻要五千,願做主公先鋒。”


    這是大將李嚴。


    “某隻用三千人馬,定能大破曹軍。”


    這是大將張飛。


    看著眾人請戰的豪氣,劉琦就是一陣欣慰。眾人士氣高昂,這是好事。


    “那就請主公斬了來使,傳令三軍。,以鼓舞士氣。”有人提議道。


    頓時司馬懿的瞳孔就是一縮,再也沒有剛剛淡定表情了。劉琦見了哈哈大笑,道:“混賬話,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我等又豈是曹操那等不忠不義之人。”


    頓了頓,劉琦有看了司馬懿一眼,犀利的眼神又讓司馬懿“局部”一涼,道:“司馬仲達乃是河內大族中名士,豈能擅殺,爾等不得無禮。”


    劉琦假意斥責了一下,大笑著,就讓汗流浹背的司馬懿退下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長公子劉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劉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劉琦並收藏三國之長公子劉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