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的作用在漢代及其明顯。


    呂後就曾用留侯張良之計,請來“商山四皓”為太子劉盈做靠山,使得劉邦不得不放棄廢棄太子劉盈,轉立趙王劉如意的念頭。


    當時,漢高祖劉邦稱帝後,封發妻呂雉為皇後,立呂雉所生之子劉盈為太子。話說定陶女子戚夫人嬌柔迷人,能歌善舞,深受劉邦寵愛,生下趙王劉如意。老來得子嘛,劉邦覺得劉如意更像自己,故雖封為趙王,卻把他長年留在長安。時間一長,這戚夫人便產生奪嫡之心,日夜在劉邦跟前哭泣,要立如意為太子。劉邦也感到劉盈天資平庸,生性軟弱,便有廢立之念。


    漢高祖十年,劉邦不顧群臣的反對,突然宣布要廢掉太子劉盈,立趙王劉如意為新太子。當時很多大臣都出來勸阻,但未能說服劉邦。幸好禦史大夫周昌原本口吃,盛怒之下說話更是結結巴巴,弄得劉邦哭笑不得,隻好暫且作罷。


    呂後深知劉邦更換太子心意已決,隻是時間早晚而已。於是求助留侯張良,張良告之若能請來皇上也沒請動的“商山四皓”輔佐太子,或許尚有回旋的餘地。這“商山四皓”是秦末隱於商山的四大隱士,名叫東園公、甪裏先生、綺裏季、夏黃公。劉邦久聞四皓大名,曾請他們出山為官,卻遭拒絕。呂後即命人捧著太子的親筆書信,以懇切的言辭,豐厚的禮物,請來了“商山四皓”。


    漢高祖十一年,黥布造反。劉邦已患病,欲派太子領兵鎮壓。四皓認為,太子出征有功勞對保太子位無多大益處,無功則會倒楣。而且讓太子去統領劉邦的舊部,無異於用羊來率領狼,無人肯盡力的。於是,便通過呂後向劉邦哭訴,說黥布乃天下猛將,太子恐怕難有勝算。劉邦覺得有理,隻得自己抱病禦駕親征黥布。


    漢高祖十二年,劉邦平定黥布叛亂歸朝,自感病情加重,在世的日子不多了。於是,便急於撤換太子。留侯張良竭力進行勸阻,但劉邦根本聽不進去,張良以自己患病為由不管此事了。其實張良應該是心裏有底:自己出的那一奇招還沒發揮作用呢!太子太傅叔孫通引經據典,以死來為太子力爭。劉邦假裝同意,心中還是決意換掉劉盈,並準備在即將舉行的宴會上當場宣布。


    宴會開始後,太子劉盈在旁邊侍奉。劉邦驀然發覺劉盈身後跟著四個年齡都在八十歲以上的須眉皓發老人,他們衣冠楚楚,相貌偉岸。這讓劉邦感到很奇怪,便問道:“你們是誰啊?在這幹啥呢?”四位老人就向劉邦報出各自的名姓:東園公、甪裏先生、綺裏季、夏黃公。


    劉邦大驚失色地說:“原來是商山四皓啊,我曾派人尋找你們多年,你們卻躲避著不願出山,今天為何會跟在我兒子後麵轉悠呢?”商山四皓回答道:“陛下瞧不起我們士人,又喜歡說粗話罵人,我們義不受辱,所以恐懼躲避。私下裏聽說太子為人仁厚慈孝,處事恭敬愛惜士人,天下沒有人不向往著能為太子而死。所以我們就出山了。”四皓的這一番“忽悠”,讓一直對有道隱士真心尊重的劉邦頓時傻了眼,轉瞬間打消掉撤換太子的念頭。劉邦非常沮喪地對四皓說:“那就拜托四老保護太子到最後吧!”


    商山四皓眼看“忽悠”大功告成,便向劉邦敬過酒後匆匆告辭,劉邦目送四皓離去,即召來戚夫人指著四皓的背影歎息道:“我想換掉太子,但現在卻有連我也請不動的商山四皓在輔助他,看來太子已經羽翼豐滿,難以廢除了。以後那呂後真正是你的主子了。”麵對聽後淚流滿麵的戚夫人,劉邦勸道:“你為我跳楚舞,我為你唱楚歌吧!”歌詞是:“鴻鵠高飛,一飛千裏,羽翼已硬,可橫跨四海;可橫跨四海,還能怎樣?雖有利箭,哪有用箭之地?”唱著唱著,這戚夫人已是泣不成聲,劉邦怏怏不樂地離開了。


    同年四月,劉邦駕崩於長樂宮,太子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當上皇太後的呂雉則開始獨攬大權,先是召回趙王劉如意,伺機將其毒死。又下令砍掉戚夫人手腳,挖去眼珠,整成聾啞,投入廁所,稱為“人彘”,供人觀賞。呂雉對戚夫人母子的瘋狂報複,可謂滅絕人性,慘絕人寰。


    漢高祖劉邦更換太子最終功虧一簣,原因是“商山四皓”像四座大山,讓劉邦感到實在難以撼動!因此,我們似乎可以說,是“商山四皓”改寫了西漢的一段曆史。


    當然,劉琦派使者出使袁紹並不是沒有先例。之前,在徐州時劉備就曾求救於袁紹,且袁紹也答應了。當時,劉備的謀士陳登建議道:“某有一計,可退曹操。”


    卻說陳登獻計於玄德,道:“曹操所懼者袁紹也。袁紹虎踞冀、青、幽、並四州之地。帶甲百萬,文官武將極多,今何不寫書遣人到彼求救?”


    玄德皺眉,道:“袁紹向來與我未通往來,今又新破其弟,安肯相助?”心裏卻是道:哼,十八路諸侯會戰董卓時,袁紹兄弟多次看不起我們兄弟三人,如今安能助我。


    陳登看了劉備一眼,仿佛看出了劉備的心思,笑道:“此間有一人與袁紹三世通家,若得其一書致袁紹,袁紹必來相助。”


    玄德問何人。


    陳登大笑:“此人乃公平日所折節敬禮者,何故忘之?”


    玄德猛省,用掌打頭,樂道:“莫非鄭康成先生乎?”


    陳登笑曰:“然也。”


    原來鄭康成名玄,好學多才,嚐受業於馬融。融每當講學,必設絳帳,前聚生徒,後陳聲妓,侍女環列左右。玄聽講三年,目不邪視,融甚奇之。及學成而歸。融歎曰:“得我學之秘者,惟鄭玄一人耳!”玄家中侍婢俱通毛詩。一婢嚐忤玄意,玄命長跪階前。一婢戲謂之曰:“胡為乎泥中?”此婢應聲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其風雅如此。桓帝朝,玄官至尚書;後因十常侍之亂,棄官歸田,居於徐州。玄德在涿郡時,已曾師事之;及為徐州牧,時時造廬請教,敬禮特甚。


    當下劉備想出此人,大喜,便同陳登親至鄭玄家中,求其作書。鄭玄慨然依允,uu看書.uukansh.om 寫書一封,付與劉備。劉備便差孫乾星夜齎往袁紹處投遞。袁紹覽畢,自忖道:“劉備攻滅吾弟,本不當相助;但重以鄭尚書之命,不得不往救之。”遂聚文武官,商議興兵伐曹操。


    可見名士的作用非同一般,有龐德公,“水鏡先生”,黃承彥等荊州冥思出麵,難道還抵不過一個鄭玄麽。


    冀州,鄴城。


    威武雄壯,正是北方第一大城的寫照。鄴城,在袁紹的治理下,雖不能說城富民強,但也是富甲一方了。要不然為何曹操得了鄴城之後,就把這當做他曹氏政權的根據地。


    伊籍一行人,扮作商人,把金銀珠寶和奇珍異寶裝在商隊馬車上,並繞遠路來到了冀州。剛到鄴城,伊籍並沒有直接見袁紹也是先去見了袁紹現在的首席謀士郭圖。


    郭圖,字公則,潁川人。袁紹帳下謀士。首先他是個名士,陰修為潁川太守時,鍾繇為功曹、荀彧為主簿、荀攸為孝廉、郭圖為計吏。計吏是地方溝通朝廷的要員,《後漢書中》從計吏登上朝廷大官的人比比皆是,充任此職的人需要很高的素養和言辭能力、禮儀規範。但是在《三國誌》裏完全不是這樣!


    郭圖的缺點不用說都知道,就是太偏執、太想當然。為人又有些貪婪,所以被後世人認為是阿諛奉承的小人。其實他身為潁川派與冀州本土派有矛盾,而且他的矛盾表現是最激烈的。而他的計策也太過直接、單純。或許是他處於遷徙士人難以自保的環境,限製了他的發展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長公子劉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劉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劉琦並收藏三國之長公子劉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