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離開了,李明樓準備寫信,讓人喚元吉來問韓旭李明玉的最新消息。
「公子親自去山南界迎接,十天前接到了韓旭。」元吉道,「按照大小姐的吩咐,公子把他留在山南西道,三天前送來的信說韓旭同意了,這幾日沒有新消息。」
「韓旭肯留下,說明他對山南動心了。」李明樓道。
山南道的兵馬有些亂,是跟隴右一起設道的,兵馬從各地調入紛亂,一個道設了三個節度使,三個節度使之間一直明爭暗鬥,沒有叛亂前就四分五裂。
混亂也是一個良機,能趁亂把山南道拿在手裏,也就將四分五裂的兵馬拿在手裏。
如果讓韓旭看清楚山南道這般狀況,不用明示暗講,他自己就捨不得走了,與其讓大夏的兵馬掌握在這些沒用的人手裏,還不如掌握在自己手裏。
元吉還是擔憂,明玉還是個孩子呢,韓旭這個大人可不是什麽善類,尤其是本來就對李明玉不喜,對劍南道有心。
「萬一他動的是與山南西的人一心呢?」他說道。
不是協同劍南道吞了山南西,而是與山南西吞了劍南道,反正對他來說,目的都是掌控更多的兵馬來平定亂世,隻要有兵馬,誰吞了誰都一樣。
李明樓捏緊了筆,心裏有些緊張也有些後悔。
她應該把元吉送到明玉身邊的,明玉比她小,又不知天機,上一世他在項雲的嗬護下長大,雖然項雲存禍心,但為了拿住劍南道他也用心的扶助李明玉。
這一世明玉身邊沒有項雲,兵馬事情上有劍南道的將官們協助,其他的事情上誰來扶助指導?尤其是跟這些浸潤官場多年的大人們打交道。
前一世她沒能親自在身邊陪伴弟弟,這一世她也不能守著他,失去了父母,唯一的親人姐姐遠離不得見,十歲的孩子手握節度使,坐擁數萬兵馬金山銀山,幸福嗎?
他才是最可憐的孩子。
.....
.....
山南道興元府街上兵馬奔馳,民眾紛紛避讓,神情驚疑不定的探問,但現在這世道也探問不出準確的消息,一切都是亂糟糟的。
「我們已經夠幸運了。」也有民眾苦中作樂,「別的地方兵馬要麽作亂,要麽不足,我們山南西自己的兵馬充足,而且還有劍南道的兵馬。」
「前幾天劍南道的小都督不是走了嗎?」有人想到傳言忙問。
「不是走了,小都督是去接人了。」有人立刻闢謠,「朝廷的一個大官來了。」
不管怎麽紛亂,有朝廷在大家的心總是有寄託,朝廷的大官來了更是讓人安心,於是大家紛紛開始談論這個大官,諫議大夫,飽讀詩書,貌美....至於這位大官是幹什麽來的,並不重要。
民眾們知不知道他來做什麽,韓旭也不覺得重要,重要的是他來了,他在這裏,而且他要做的事已經不僅僅是先前協理劍南道了。
他要做更大更多的事。
「韓大夫,你來了太好了,這件事非你定奪不可。」
山南西道的兩個官員迎上前挽住韓旭的手。
「節度使張大人已經等候多時。」
「節度使王大人已經等候多時。」
兩個官員分別歸屬不同的節度使,一人拉住韓旭一隻手,還好第三個節度使躲在自己的府城不肯來,要不然還不夠分呢。
韓旭對他們不分彼此含笑點頭,任他們拉邁進廳內,山南西道節度使張安坐在右側,山西中道節度使王林坐在左側,見他進來二人都起身招呼:「韓大夫快請坐。」
從官職上來說,節度使比韓旭的級別高,不需要施禮,一聲請便是禮節。
韓旭還禮,一眼掃過室內,兩個節度使的中間還擺著兩個位置,他過去坐在其中一個。
廳內其他的官員們依次站到兩邊雁翅擺開的位置前卻沒有坐下。
「請李都督來。」張安道。
有官吏引著一人進來了,這是一個十歲大的孩童,邁過高高的門檻還有些費力。
他穿著跟張安王林一樣的官袍,縮小版的官袍因為他的明眸皓齒,並不讓人覺得很滑稽。
他的神情沒有故作的老成凝重,而是清朗明媚天真,自帶風流,讓人覺得可愛又落落大方。
「李都督。」諸官對小童施禮。
韓旭起身,張安王林伸手做請,李明玉走到他們麵前,抱拳還禮道一聲三位大人好,施然入座在正中餘下的位置上。
主官們齊全,廳內便開始商討府道的要事,最近是山南東道境內有叛軍作亂,東道節度使請援,但到底是西道還是中道的兵馬去援助呢還是大家都去或者大家都不去遲遲商議不定。
廳內的議論爭執紛亂嘈雜,韓旭第一次聽,但並不陌生,李明玉在接他的時候就跟他說過這件事了。
「韓大人,張大人王大人在忙,請原諒他們不能來接你。」穿著官袍像大人一樣拉著他手的小兒節度使認真說道,「也請大人原諒我不能親自送你去劍南道,我要留在這裏幫忙。」
這個小兒節度使說話官腔十足,很明顯是被人教導,但到底是小孩子藏不住生澀僵硬。
韓旭問他什麽事,又引導著他說話,從坐上馬車到回到興元城,韓旭已經從這個小兒節度使口中顛三倒四雜亂無章的話中了解了整個山南道。
「韓大人來了正好,有你守著劍南道我就安心了。」李明玉高興的說道,將自己的意圖講來,「待幫完張大人和王大人,我就去麟州見陛下,我.....給陛下釀造了好酒。」
穿著官袍的小兒眼裏閃著孩童的狡黠。
韓旭笑了笑,釀酒這種話哄小孩子呢,嗯,現在小孩子拿出來哄人。
一開始李明玉遲遲不去京城走到半路要釀酒,分明是不想去京城。
那時候的京城雖然有全海做依仗,但崔征與全海是仇人,對他虎視眈眈,劍南道才不會傻的真在那時候送上門去,陷入兩者鬥爭的漩渦。
現在呢終於把酒釀好了,想去送給陛下的也不是美酒,而是他自己。
皇帝下令衛軍駐守當地不要進京,實際上還是缺兵馬,李明玉此時去麟州在陛下身邊,定然會受到重用,他年紀小原本不服眾,但如果在皇帝跟前長大,又用劍南道的兵馬守護了皇帝,那在皇帝眼裏和世人眼裏就大不一樣了。
「我早就想走了,隻是張大人王大人擔憂劍南道,劍南道要是亂了,他們也就危險了,所以不想我走。」李明玉說道,看著韓旭做出激動的神態,「現在好了,韓大人來了,有韓大人在,劍南道無憂。」
韓旭失笑,大人說這種吹捧的話他還能應和,小孩子說他就忍不住想笑,其實還不如讓背後教的人來跟他說呢,大家也更好的做戲。
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做戲總讓人出戲。
他當然明白劍南道的打算,以前不想他來劍南道,現在則非常想讓他去劍南道,第一他身負皇命足矣震懾天下人,第二李明玉在皇帝麵前長大,誰又能奪走他的劍南道?到時候他韓旭是生是死,還是劍南道掌握。
韓旭不在意這孩子暢想的以後,眼下最重要。
「李都督,我建議待解了山南危急再走吧。」他說道。
這個似乎沒有人教他怎麽應對,很顯然背後的人並不在意山南道的危急,甚至幸災樂禍呢,李明玉神情便是小孩子的好奇:「不好解吧,他們都商議很久了。」
「那就讓我們來幫他們吧。」韓旭一笑,擺出了要求,「如果不幫,我縱然去劍南道,劍南道也不能無憂啊。」
你不幫我,我便不幫你,你也休想去皇帝身邊養威風。
小兒節度使沒有立刻做決定,回去想了一夜,第二日告訴韓旭同意了。
「韓大人和劍南道是一體,你說怎麽做,我們便怎麽做。」小孩子搖著韓旭的手,神情懇切,「我沒有父親了,願以大人為叔父。」
失去父親的孩子的確很可憐,韓旭輕嘆一聲,伸手摸了摸李明玉的肩頭,神情同情但眼神冷酷,失去父親的孩子是很可憐,他應該放下手裏的旌節兵馬,否則沒有人會可憐他,也沒有人把他當個孩子,這就是殘酷的世事。
念頭閃過,韓旭站起來,打斷了廳內的嘈雜推脫紛爭。
「諸位,請讓我去援山南東道。」他朗聲道。
廳內安靜所有人都看向他,鬆口氣,太好了終於有人肯跳出來了。
「公子親自去山南界迎接,十天前接到了韓旭。」元吉道,「按照大小姐的吩咐,公子把他留在山南西道,三天前送來的信說韓旭同意了,這幾日沒有新消息。」
「韓旭肯留下,說明他對山南動心了。」李明樓道。
山南道的兵馬有些亂,是跟隴右一起設道的,兵馬從各地調入紛亂,一個道設了三個節度使,三個節度使之間一直明爭暗鬥,沒有叛亂前就四分五裂。
混亂也是一個良機,能趁亂把山南道拿在手裏,也就將四分五裂的兵馬拿在手裏。
如果讓韓旭看清楚山南道這般狀況,不用明示暗講,他自己就捨不得走了,與其讓大夏的兵馬掌握在這些沒用的人手裏,還不如掌握在自己手裏。
元吉還是擔憂,明玉還是個孩子呢,韓旭這個大人可不是什麽善類,尤其是本來就對李明玉不喜,對劍南道有心。
「萬一他動的是與山南西的人一心呢?」他說道。
不是協同劍南道吞了山南西,而是與山南西吞了劍南道,反正對他來說,目的都是掌控更多的兵馬來平定亂世,隻要有兵馬,誰吞了誰都一樣。
李明樓捏緊了筆,心裏有些緊張也有些後悔。
她應該把元吉送到明玉身邊的,明玉比她小,又不知天機,上一世他在項雲的嗬護下長大,雖然項雲存禍心,但為了拿住劍南道他也用心的扶助李明玉。
這一世明玉身邊沒有項雲,兵馬事情上有劍南道的將官們協助,其他的事情上誰來扶助指導?尤其是跟這些浸潤官場多年的大人們打交道。
前一世她沒能親自在身邊陪伴弟弟,這一世她也不能守著他,失去了父母,唯一的親人姐姐遠離不得見,十歲的孩子手握節度使,坐擁數萬兵馬金山銀山,幸福嗎?
他才是最可憐的孩子。
.....
.....
山南道興元府街上兵馬奔馳,民眾紛紛避讓,神情驚疑不定的探問,但現在這世道也探問不出準確的消息,一切都是亂糟糟的。
「我們已經夠幸運了。」也有民眾苦中作樂,「別的地方兵馬要麽作亂,要麽不足,我們山南西自己的兵馬充足,而且還有劍南道的兵馬。」
「前幾天劍南道的小都督不是走了嗎?」有人想到傳言忙問。
「不是走了,小都督是去接人了。」有人立刻闢謠,「朝廷的一個大官來了。」
不管怎麽紛亂,有朝廷在大家的心總是有寄託,朝廷的大官來了更是讓人安心,於是大家紛紛開始談論這個大官,諫議大夫,飽讀詩書,貌美....至於這位大官是幹什麽來的,並不重要。
民眾們知不知道他來做什麽,韓旭也不覺得重要,重要的是他來了,他在這裏,而且他要做的事已經不僅僅是先前協理劍南道了。
他要做更大更多的事。
「韓大夫,你來了太好了,這件事非你定奪不可。」
山南西道的兩個官員迎上前挽住韓旭的手。
「節度使張大人已經等候多時。」
「節度使王大人已經等候多時。」
兩個官員分別歸屬不同的節度使,一人拉住韓旭一隻手,還好第三個節度使躲在自己的府城不肯來,要不然還不夠分呢。
韓旭對他們不分彼此含笑點頭,任他們拉邁進廳內,山南西道節度使張安坐在右側,山西中道節度使王林坐在左側,見他進來二人都起身招呼:「韓大夫快請坐。」
從官職上來說,節度使比韓旭的級別高,不需要施禮,一聲請便是禮節。
韓旭還禮,一眼掃過室內,兩個節度使的中間還擺著兩個位置,他過去坐在其中一個。
廳內其他的官員們依次站到兩邊雁翅擺開的位置前卻沒有坐下。
「請李都督來。」張安道。
有官吏引著一人進來了,這是一個十歲大的孩童,邁過高高的門檻還有些費力。
他穿著跟張安王林一樣的官袍,縮小版的官袍因為他的明眸皓齒,並不讓人覺得很滑稽。
他的神情沒有故作的老成凝重,而是清朗明媚天真,自帶風流,讓人覺得可愛又落落大方。
「李都督。」諸官對小童施禮。
韓旭起身,張安王林伸手做請,李明玉走到他們麵前,抱拳還禮道一聲三位大人好,施然入座在正中餘下的位置上。
主官們齊全,廳內便開始商討府道的要事,最近是山南東道境內有叛軍作亂,東道節度使請援,但到底是西道還是中道的兵馬去援助呢還是大家都去或者大家都不去遲遲商議不定。
廳內的議論爭執紛亂嘈雜,韓旭第一次聽,但並不陌生,李明玉在接他的時候就跟他說過這件事了。
「韓大人,張大人王大人在忙,請原諒他們不能來接你。」穿著官袍像大人一樣拉著他手的小兒節度使認真說道,「也請大人原諒我不能親自送你去劍南道,我要留在這裏幫忙。」
這個小兒節度使說話官腔十足,很明顯是被人教導,但到底是小孩子藏不住生澀僵硬。
韓旭問他什麽事,又引導著他說話,從坐上馬車到回到興元城,韓旭已經從這個小兒節度使口中顛三倒四雜亂無章的話中了解了整個山南道。
「韓大人來了正好,有你守著劍南道我就安心了。」李明玉高興的說道,將自己的意圖講來,「待幫完張大人和王大人,我就去麟州見陛下,我.....給陛下釀造了好酒。」
穿著官袍的小兒眼裏閃著孩童的狡黠。
韓旭笑了笑,釀酒這種話哄小孩子呢,嗯,現在小孩子拿出來哄人。
一開始李明玉遲遲不去京城走到半路要釀酒,分明是不想去京城。
那時候的京城雖然有全海做依仗,但崔征與全海是仇人,對他虎視眈眈,劍南道才不會傻的真在那時候送上門去,陷入兩者鬥爭的漩渦。
現在呢終於把酒釀好了,想去送給陛下的也不是美酒,而是他自己。
皇帝下令衛軍駐守當地不要進京,實際上還是缺兵馬,李明玉此時去麟州在陛下身邊,定然會受到重用,他年紀小原本不服眾,但如果在皇帝跟前長大,又用劍南道的兵馬守護了皇帝,那在皇帝眼裏和世人眼裏就大不一樣了。
「我早就想走了,隻是張大人王大人擔憂劍南道,劍南道要是亂了,他們也就危險了,所以不想我走。」李明玉說道,看著韓旭做出激動的神態,「現在好了,韓大人來了,有韓大人在,劍南道無憂。」
韓旭失笑,大人說這種吹捧的話他還能應和,小孩子說他就忍不住想笑,其實還不如讓背後教的人來跟他說呢,大家也更好的做戲。
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做戲總讓人出戲。
他當然明白劍南道的打算,以前不想他來劍南道,現在則非常想讓他去劍南道,第一他身負皇命足矣震懾天下人,第二李明玉在皇帝麵前長大,誰又能奪走他的劍南道?到時候他韓旭是生是死,還是劍南道掌握。
韓旭不在意這孩子暢想的以後,眼下最重要。
「李都督,我建議待解了山南危急再走吧。」他說道。
這個似乎沒有人教他怎麽應對,很顯然背後的人並不在意山南道的危急,甚至幸災樂禍呢,李明玉神情便是小孩子的好奇:「不好解吧,他們都商議很久了。」
「那就讓我們來幫他們吧。」韓旭一笑,擺出了要求,「如果不幫,我縱然去劍南道,劍南道也不能無憂啊。」
你不幫我,我便不幫你,你也休想去皇帝身邊養威風。
小兒節度使沒有立刻做決定,回去想了一夜,第二日告訴韓旭同意了。
「韓大人和劍南道是一體,你說怎麽做,我們便怎麽做。」小孩子搖著韓旭的手,神情懇切,「我沒有父親了,願以大人為叔父。」
失去父親的孩子的確很可憐,韓旭輕嘆一聲,伸手摸了摸李明玉的肩頭,神情同情但眼神冷酷,失去父親的孩子是很可憐,他應該放下手裏的旌節兵馬,否則沒有人會可憐他,也沒有人把他當個孩子,這就是殘酷的世事。
念頭閃過,韓旭站起來,打斷了廳內的嘈雜推脫紛爭。
「諸位,請讓我去援山南東道。」他朗聲道。
廳內安靜所有人都看向他,鬆口氣,太好了終於有人肯跳出來了。